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茶道的基本步驟

茶道的基本步驟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茶道的基本步驟。我們中國的茶道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一些茶道的基本步驟也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小編已經爲大家蒐集和整理好了茶道的基本步驟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茶道的基本步驟1

第一道 備器八則 解釋: 準備器具等候使用。

第二道 傾共八則 解釋: 將茶掏出。

第叄道 鑑賞佳名 解釋: 鑑賞茶的名字。

第四道 清泉初沸 解釋: 讓飲者瞭解我們採用的是泉水。

茶道的基本步驟

第五道 茶壺淋淋 解釋: 沖洗耳恭聽茶壺,保持壺身的溫度。

第六道 烏龍八宮 解釋: 把茶葉比和烏龍,把茶壺比作宮殿,從而提高茶的身份。

第七道 衝懸壺高 解釋: 沖茶的時候要懸在空中越衝越高。

第八道 推泡抽屜 解釋: 將茶壺的殘渣和泡沫推出。

第九道 重洗仙顏 解釋: 重洗壺身。

第十道 若琛出浴 解釋: 潰洗茶葉。

第十一道 遊山玩水 解釋: 將茶壺在茶海里燙一下,在桌布上巾貼幹。

第十二道 關公巡城 解釋: 均勻的分配茶水巡無次。

第十叄道 韓信點兵 解釋: 最後幾滴是精華。

第十四道 喜聞幽香 解釋: 用聞香杯來品嚐茶的香味。

第十五道 叄龍護鼎 解釋: 握茶壺的姿勢,把手指比喻成叄條龍,把茶壺比喻成鼎。

第十六道 鑑賞湯色 解釋: 觀賞茶的顏色,好的茶呈現金黃色,次品則發黑。

第十七道 細品佳名 解釋: 小口,小口的飲茶,細細的品賞茶的味道。

第十八道 重賞餘韻 解釋: 喝光的茶杯,仍留有茶的餘香。

“若琛” 解釋:古時候一個造杯人的名字,後人爲了紀念這個人將品名杯全部叫作若琛杯。

茶壺 解釋:別名“夢沉罐”。

茶道的基本步驟2

用包容的心態來喝這杯茶,人間的恩恩怨怨都會像片片茶葉一樣,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潔淨的淡水中,變成有益於優化彼此身心氣質的醍醐甘露,人間的正氣和氣就會在把盞相敬中得到落實。

茶道的基本步驟 第2張

喝茶講究平等,無論是窮人、苦人還是當官人、富人都可以喝茶。可以好朋友共享,客來敬茶。可以以茶會友,如茶話會。

茶和佛教的關係,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係,在現實的生活上,佛教特別是禪宗需要茶葉來協助修行的功能,而這種嗜茶葉的風尚,又促進了茶業的發展。而精神境界上,禪是講求清淨、修心、靜慮,以求得智慧,開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爲藥用的特殊作物,有別於一般的農作物,它的性狀與禪的追求境界預爲相似。於是“禪茶一味”、“茶意禪味”,茶與禪形成一體,飲茶成爲平靜、和諧、專心、敬意、清明、整潔,至高寧靜的心靈境界。飲茶即是禪的一部分,或者說:茶是“簡單的禪”、“生活的禪”。

茶道的基本步驟 第3張

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如,飲茶待人而逐漸形成茶文化。有以茶代酒,或曰飲茶勝酒的,如陳祗時《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用餐禮儀發展爲食文化,玩玉賞玉而形成了玉文化,與區域習慣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種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長期以來不斷完善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慢慢地變成大家一種認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種在中國文化範疇之內的文化現象。望溪會館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的復興。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爲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等。

如何品茶是在心境好的環境下,通過人的感官(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對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六個因素進行綜合審評。

茶道的基本步驟 第4張

喝茶,是種心靈的放假,精神的滋潤,三五好友,假座山水之間,選個幽靜茶館,泡上一壺陽羨雪芽、太湖翠竹、茗鼎名茶……慢慢等待,細細去品,讓你浮躁的心態平穩下來,讓你矜持的神情放鬆開來,然後你嗅到飄逸的茶香,看到葉片在杯中自在沉浮的姿態,於是你注意到窗上的竹影搖曳,聽到高樹的鳥鳴,於是你的思緒變得清新而高遠,怡悅的快感滲透到身體的每個細胞,這時,神茶在你不知不覺中助你進入“寧靜致遠”、“天 人 合 一”的境界。

禪宗趙州禪師常以“吃茶”棒喝求法者,以使求法者明心見性。有一位僧人到趙州拜訪禪師,禪師問來訪者“新近曾到此間麼?”來訪者回答說“曾到”,禪師回答說“吃茶去”。趙州禪師又問來訪者,來訪的這位僧人回答說“不曾到”,趙州禪師淡然如故,答一聲“吃茶去”。後來,寺院的院主問禪師,“爲什麼曾到也說吃茶去,不曾到也說吃茶去?”趙州禪師便呼一聲院主,院主答應一聲,等着禪師道出箇中原委。禪師緩緩答道:“吃茶去”。

茶道的基本步驟3

茶道知識

“茶道”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存禮節,也被以爲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法,它通過泡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制,是很益的一種以及美典禮。中國的茶道知識也是博大精深的。茶道最先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者唐曩昔,就在世界上起首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代《封氏聞見記》中就有如許的紀錄:“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於茶道的最先紀錄。

茶道的基本步驟 第5張

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盛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於茶宴的優雅氛圍以及品茶的美好韻味,作了無比生動的刻畫。在唐宋年間,人們對於飲茶的情況、禮儀、操縱方法等飲茶儀程都很講求,有了一些商定俗稱的端正以及典禮,茶宴已有宮廷茶宴、廟宇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於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至關深刻的瞭解,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以爲茶的芳香品嚐,能使人閒以及平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清秀,鐘山水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以及,則非庸人童子可得悉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在茶事運動中融入哲理、倫理、品德,通過喝茶?蔥奚硌性、品嚐人生,到達精力上的享受。

宋、元兩朝福建涌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爲特性的宮庭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但代表是武夷茶的汗青光輝,並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別職位地方。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代的福建茶進入了立異時代,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朝貢茶以及鬥茶之後的又一次光輝。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紀錄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能。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好並涌現了適於烏龍茶的奇特品飲方法,俗稱工夫茶。清?彭光鬥(1766) 《閩瑣記》、樑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紀錄。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臺灣。

福建出產光陰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今後大批茶商絡繹不絕,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光陰”的名聲也風行一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