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過小年什麼風俗

過小年什麼風俗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小年什麼風俗,春節大家都會回家過節。過年就是一家團圓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非常期待過年的,也是團聚的一個節日,每個地方過年還是有很多講究的。下面就來看看過小年什麼風俗吧。

過小年什麼風俗1

小年的習俗

祭竈

祭竈即祭祀竈君。竈君俗稱竈君菩薩、竈王爺、竈公竈母、東廚司命。相傳竈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便會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彙報民情,以便玉皇大帝賞罰。所以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清水、料豆、株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上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全家老小都要參加祭祀、磕頭、行禮。

有的由長子奉香、送酒,併爲竈神的坐騎撒馬料,從竈臺一直撒到廚房門外小路。還要把關東糖用火溶化,抹在竈王爺的嘴上。相傳這樣可以把竈神的牙齒粘住,不讓它發聲,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說人間壞話了。祭祀後要燒掉竈神像,說是送竈神上天。竈案兩側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聯語和“一家之主”的橫批。

過小年什麼風俗

浙江一帶,祭竈日把怡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寶的形狀,叫“糖元寶”。

蘇州送竈神,民間將松柏枝、石楠、冬青一起紮成小把,稱“送竈柴”,沿街叫賣。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到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說“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竈王爺的畫像,便於在“接竈”儀式中張貼。圖像中的竈神是一位眉目清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表示男女授受不親。也有的地方對竈王爺與竈王奶奶共祭的,便沒有這一說法了。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各家各戶忙着蒸花饃。“一家蒸花摸,四鄰來幫忙”。這是展示女性靈巧手藝的大好時機,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花饃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哨。特別要製作一個爲供奉竈君的大棗山。

掃塵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此時要做好辭舊迎新年的準備,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清理箱、櫃、炕蓆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窗花。山西民間流傳着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避遏;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湊和準備工作的緊張。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道出了兒童盼望熱鬧過年的心理。

過小年什麼風俗2

小年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除此之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祭竈

祭竈,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小年什麼風俗 第2張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爲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神聯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麪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擡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吃竈糖

竈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爲長條型的糖棍稱爲“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爲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掃塵

舉行過竈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過小年什麼風俗3

過小年有哪些風俗

這天最常見的就是祭竈王,傳說中小年到,竈王爺要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善惡,準備好酒好菜送竈王上天,也期望他能保佑百姓生活平安美滿。其次是掃塵土,一大早人們就要開始上上下下打掃家裏的衛生,地板、桌椅、餐具、廚具、門、窗都要清理趕緊,把舊的東西打掃出去,預示着辭舊迎新。同時人們也會買好或剪好窗花,用紅色的紙,象徵着喜氣洋洋。另外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在門口貼春聯了,其內容大多爲新年祈福的話語,討個好意頭。而對孩子來說,這一天的吃食就是竈糖。

這一天有哪些忌諱

“男不拜月,女不祭竈”是最廣爲人知的忌諱了。除此之外,還有忌殺生靈,因爲快過年時,農村一些地區會殺豬宰羊,但在南方一些農村,小年是不能宰畜的,感覺殺生不吉利,會給家裏帶來晦氣,會有煞氣。在北方有些農村,這個節日要蒸花饃,花饃既好看,又好吃,不過在這天蒸的花饃,不能送給別人,要留給自家用,是拿來祭竈的。

過小年什麼風俗 第3張

南北方習俗對比

在吃糖果方面,北方吃飴糖。有句俗語叫:“二十三,糖瓜兒粘”。飴糖是由麥芽或玉米釀造而成。南方喜歡吃甘蔗,寓意年年節節高、有頭有尾。至於糕點,北方多吃“花饃”,寓意花開富貴、多子多福、松鶴延年,南方小年則吃馬蹄糕,紅豆糕等。乾果的話,在南方會吃南乳花生,由花生和紅方製成,紅方由紅曲發酵而來。北方吃糖炒栗子,因其澱粉含量高,有一定的補脾益腎的作用,但注意不宜多吃。

小年食品

1、麻糖

民間有小年吃麻糖的習俗,麻糖又叫關東糖,是麥芽糖的一種,粘性很大。小年吃麻糖不僅是爲喜慶的春節拉開了序幕,據說也是爲了糊住大家的嘴,讓大家在過年期間不要說不吉利的話,要多說一些吉利甜蜜的話。需要注意的是有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少吃爲宜。

2、米餅

在廣西地區,民間有小年做米餅的習俗,有團團圓圓的含義。米餅是以大米爲原料,搭配花生、芝麻、白糖,經過浸泡、制粉、烘乾、再經高溫蒸熟等等操作而加工成的糕點。不過米餅屬於油炸類食物,吃多了可能就會上火。

3、花饃

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曆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山東地區,小年當天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花饃,像大棗餑餑、團圓餅、壽桃等等,都象徵着吉祥如意。同時,人們特別留意看誰家的媳婦或閨女做的麪食花樣好和多,就代表這家的姑娘非常的心靈手巧。

4、糖瓜

俗語說“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糖瓜是傳統的民間小吃,也是小年必備的節日美食。古時候在廿三那天要祭竈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糖瓜供着竈神,好讓他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多多美言幾句,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5、餃子

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在北方小年夜有吃餃子的習俗,而且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意爲給竈王爺送行。另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作爲一個非常喜氣的傳統節日之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