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現在很多用人單位都會爲我們提供五險一金,我們要繳納一定年限的五險一金才能享受到相應的福利與待遇。有些人不是很清楚要交多久,下面就帶大家看看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1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沒有年限要求,哪怕你才繳納一天,只要你發生工傷了,你就可以按照規定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生育保險

大多數省市都要求需繳費至少1年,纔可享受相應待遇。

(廣州和深圳都是社保累計購買滿一年以上。)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繳費要求是累計繳費滿15年,且到正常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醫療保險

足額繳納了社保,從繳費次月開始享受相應的職工醫保待遇;

停止繳費的次月, 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但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續使用。

但想享受終身醫療

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各省規定不一,區間爲20-30年不等。

有的省男的需累計繳費滿30年,女的需滿25年;

有的省男的需累計繳費滿25年,女的需滿20年;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要分段:

至少要繳足1年,累計繳費1-2年的,最多可領3個月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滿2-5年的,最多可領12個月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滿5-10年的,最多可領18個月失業保險金;

累計繳費10年以上的,最多可領24個月失業保險金;

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

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一般都要連續繳存12個月以上,且目前處於繳存狀態。

其中

如果是廣州戶籍,連續繳存滿一年。

如果是非廣州戶籍,連續繳存滿兩年。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2

五險一金斷交不會作廢,但會影響參保人使用醫保。

首先,“五險一金”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其次,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累計繳費年限的,也就說參保人在退休時,參保年限必須達到15年。五險一金斷交就會影響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費累計年限,醫療保險停繳會影響醫保卡的使用,不能報銷醫藥費。住房公積金與購房貸款和落戶息息相關,有的地方規定,必須在本地繳納滿多少年的住房公積金才能在本地落戶,繳納的年限越久,可貸的房款也就越多。

最後,五險一金斷交,就說明參保人可能辭職了,辭職後參保人可以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建議“五險一金”不要斷交超過三個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六條之二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第2張

個人如何繳納社保

個人繳納社保只需繳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離職後,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

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所需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複印件,2張1寸照片。

繳費標準: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爲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3

五險一金中失業險、生育險、工傷險斷交沒有作廢的說法。根據保險的不同有不同的失效時間具體介紹如下:

一、醫療保險: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應在3個月內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從辦理參保繳費手續的次月起享受職工醫保待遇,未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參保繳費手續或連續中斷繳費3個月的情形,視爲中斷參保。

二、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如果中途斷繳了,是可以補續的,且不用重新計算累計繳交費年限,但會影響到你退休後的待遇。

三、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生育保險必須分娩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時,用人單位已爲其參加生育保險且連續足額繳納生育保險費滿12個月。

四、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只能單位繳納,不能以個人名義繳納,因此一旦辭職,除非新工作馬上續上,否則一定會停交的。

五險要交多少年纔可以領取 第3張

第一: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養老保險得交夠1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如果中途斷繳可以補續,但可能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可以繳費至滿15年,還是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如果是學校畢業的屬於幹部身份,檔案可以存人才的,斷不斷不要緊,失業了也領不到失業金。

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失業保險一般人是不去領的,因爲比較麻煩,如果你是自動辭職失業保險是領不到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