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下面來看看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1

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陵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爲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

1961年3月,黃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爲“古墓葬第一號”。2006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黃帝陵祭典)活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8月,黃帝陵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爲“子”,南爲“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流。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爲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羣。

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

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爲“黃帝陵風水軸線”一文,文章說:“黃帝陵風水軸線就是橋山主脊至黃帝墓冢,並與印臺山山峯之間構成一條連線,黃帝陵區的各種建築都是以此爲軸線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這條線上”。這條連線是西北至東南走向,也就是說,黃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於後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東(坐西朝東),而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崑崙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2

黃帝陵是哪個皇帝的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御昇天,故此陵墓爲衣冠冢。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爲“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爲全國首古稱“橋陵”。

黃帝,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黃帝被尊祀爲“人文初祖”,黃帝的傳說反映了春秋戰國年間民族融合的現實訴求,爲凝聚諸氏族部落爲一個整合民族就需要追溯一個各民族所共同的始祖——“種族的偶像”,“黃帝”及其傳說由此而來。

在《山海經》裏“黃帝”只是諸帝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被定於一尊。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一說公孫姓,一說姬姓,一說巳姓。名軒轅,一說名軒。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爲“帝鴻氏”。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第2張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

黃帝的出生地古代文獻記載有河南新鄭、山東壽丘、甘肅天水三地;近代學術界推測黃帝的發源地有陝西黃陵說、遼河說等。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3

主要景觀

黃帝陵標識碑

位於黃帝陵印池廣場前,於2017年3月16日落成。標識碑正面雕刻的黃帝陵標識,圓形背景源自中華文化“天圓”的傳統理念,虛實相間體現時空轉換,圓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雲圖案,寓意黃帝開創的中華文明根植厚土、造福華夏。

黃帝陵標識碑的設計和製作,以毛澤東主席委託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爲標識的主要素,凸顯了總[書記]提出的“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概念,確立了黃帝陵在中華文明史上崇高的地位與尊嚴。標識碑總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對始祖黃帝的敬仰。

軒轅廣場

軒轅廣場位於景區最南端,是一座寬闊的不對稱半圓型廣場,總面積一萬平方米,地面用直徑0.5米一0.6米的5000塊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黃帝陵在那個省市 第3張
  

印池

軒轅廣場北,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姓姬。又傳說這條河原名“祖河”,當黃帝被召要“御龍飛昇”迴天宮時,羣臣先民依依不捨,眼淚嘩嘩地從橋山之巔淌流下來,全部流入了“祖河”。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考慮到“祖河”既然是黃帝先民眼淚形成的,不如改爲“淚河”,再後來,爲了讓該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們的眼淚,又能代表“祖河”,就將河名改成了“沮河”。

橋山與印臺山之間的這段沮河,因在印臺山下,故又稱爲“印池”,其寓意爲黃帝用印之水,傳說黃帝總在此淘洗玉璽大印,對面即爲黃帝置印的印臺山。印池佔地300餘畝,水域面積約爲20萬平方米,總蓄水量46萬立方米,再現出“沮水秋風”、“橋山夜月”的自然景觀,也使黃帝陵山環水繞。

軒轅橋

印池之上,橫跨着一座通往北岸軒轅廟的軒轅橋。軒轅橋爲仿灞河古礅樑橋,全長66米,寬8.6米,高6.15米,共九跨。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橋體全部採用花崗岩,每根石樑長5.71米,重10噸,由121根石樑鋪砌而成,給人以粗獷、古樸、厚重的視覺效果。

橋北廣場

軒轅橋的北端即橋北廣場,與軒轅廟的龍尾道相連接,面積1584平方米,地面用花崗岩鋪砌。廣場上聳立着四根高4.8米的花崗岩望柱,既烘托了廟前的莊嚴氣氛,也是黃帝陵廟前區的標誌之一。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