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像個易燃易爆品,不知哪句就得罪她了,瞬間不開心,到了青春期,思想上就完全是個“大人”樣兒了,會變成叛逆小孩,那麼下面跟大家分享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1

1、家長要有青春期意識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青春期變化感到突然,沒有思想準備,更不必說有預先干預的理念和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這些家長由於沒有青春期意識,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後知後覺,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現,只是一味強調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

情緒就會煩躁不安,進而直接影響對孩子無端干涉的頻率、範圍和方式,引起進入人生第二加速發展期孩子的強烈不滿。

青春期是個體長大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年齡階段,它雖是悄然而至,但卻是逐漸進入的,且有明顯的生理髮育表徵(第二性徵)和心理變化的外部表現。父母如果有青春期意識,對家庭教育能夠多投入些時間、精力和感情,是會及時捕捉到種種變化,

欣然迎接孩子的青春期的,並坦然面對孩子對父母依戀的減弱,修整以往的教育方式。相信這樣的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就會自然、順暢得多。

2、實現好兩個過渡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個非常美妙、奇異、燦爛的時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體驗着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性意識的覺醒,體驗着自己的長大,他們“變得有主意了”,就是因爲他們自覺長大了,成人心態在他們內心正迅速膨脹。面對他們,

父母必須逐漸實現從父母心態向成人心態的過渡。某些家長仍然抱着孩子還小時對他的那種“父母心態”,與孩子溝通,總是居高臨下的態勢,期望孩子還能像“以前那樣乖”;一開口總是“教育”的口氣,那麼,孩子是不會向你敞開心房的。

第二個必須實現的過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從權威的影響到客觀的分析引導過渡。這點與第一點是密切聯繫的。對自覺已經長大的青少年,父母的權威在漸漸失落,當前因爲社會的'迅猛發展,不注重學習的家長,常常一開口就顯得很外行,

權威的失落真有“一落千丈”之勢。某些家長還一廂情願地採用指令式、批評式的“教育”,道理都懂的初中生當然不會買賬。他們在遇到困難、問題、挫折之後,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客觀分析和引導,而且,這種分析和引導還應該是朋友式的、設身處地的。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3、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不對”

一位家長說到自己的孩子偏激,不聽勸。這位家長說,有段時間,孩子一回家就說自己學校的一位老師這不好那不好,反正就是對這位老師偏見很深。這位家長很有技巧,因爲平時孩子執拗起來,要是說他不對立馬就會點燃火藥桶,所以她並沒有當面反駁孩子,而是私下裏找孩子的老師談了幾次話,瞭解了事情的真相。

之後這位家長反覆考慮了怎樣和孩子討論這件事,最終這位家長靈機一動,和孩子說:“孩子,我和你們老師談了,你們老師覺得自己確實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對,但是又沒法拉下面子和你道歉,但是你也要考慮一下自己做的'事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

孩子一言不發,但是家長明顯感覺到,孩子對於這位老師的看法變了,之後再也沒有在家說過老師的壞話。

某着名教育專家表示,因爲孩子正處於心理成長時期,對於外界的看法相當敏感。所以一旦你明確的說他不對,他一定會臉紅氣粗地反駁。“一些孩子,只要你嘴裏冒出‘你是不對的’幾個字,接下來的溝通就會無效,因爲你的理由他根本已經沒有心思去聽了,

而是想方設法找你言語中的漏洞,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專家建議,在遇到孩子做一些錯事的時候,千萬不能上來就否定他,而是要先肯定他正確的部分,然後話鋒轉到他不妥當的地方。

4、給予適切鼓勵

青少年的父母總希望能夠建立他們子女的“自信”,使其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自信心的建立,來自於自我的成就動機與別人的讚美和鼓勵。

許多父母吝於或疏於給孩子適切的鼓勵,特別是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求多過徵求他的同意、苛責多於讚許。其實只要適當地把握“鼓勵”的原則,溝通的結果多半是能趨於一個積極、正面的行爲導向,使親子之間的關係更和諧。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2

1、溝通平等化

什麼是平等化?就是說,你好好說話。

首先建立良好的溝通前提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一方凌駕在另一方之上,這不是溝通,這是獨裁。

當我們的孩子漸漸的進入青春期後,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他們開始有很強烈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此時我們和孩子溝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呢?是遵循從前的權威式的,還是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大人,平等式的?相信我們都會選擇後者。

沒錯,在和孩子溝通時,需要給予孩子尊重和理解,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可,被平等地對待。不要用大人的威嚴,壓制孩子。

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多協商,少命令。經常用“孩子,你看這樣可以嗎?”,“我覺得你的想法有道理”,“這是我的建議,你可以參考”等話語。用這樣鼓勵,贊同,商量的語氣,表達出對孩子的關心和建議。給孩子思考的空間和決定的自由。

我家樓下靖最經常對兒子大聖說的話就是,兒子,以你目前的能力這件事你可以自己做主。

大聖是個有運動天賦的孩子,從小跑的就比別的同齡孩子快。剛上高中就和靖說,想走體育專項這條路,靖心裏不同意,她覺得搞體育就年輕那幾年,最後還落下一堆傷病。

靖把她的擔心跟兒子大聖分析了一下,然後告訴孩子說,我尊重你的決定,但是我希望你的文化課不要放鬆。

靖給孩子自主決定權利,也表達了對孩子的要求。

靖和兒子的溝通,從來都是有商有量,對於孩子的想法,給予尊重和肯定。大聖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和靖分享,她們是母子,更像朋友。

可見,平等的態度是良好溝通的基礎。但只我們保有平等的態度是不是就能夠和孩子建立順暢的溝通了呢?顯然這樣還不夠,我們面對孩子還要有一顆同理心,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認可。

2、溝通同理化

所謂的`溝通同理化,其實就是換位思考。我們仔細回想一下,我們的少年時代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也曾經雞飛狗跳?是不是也曾經讓大人操碎了心?我們當時是什麼樣的感受?是不是也暗暗埋怨過父母的不理解?

孩子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曾經。孩子面前的每一個坑,也都是我們曾經踩過的。他們喜歡偶像蔡徐坤,和我們曾經喜歡劉德華是一樣的。女孩子想要一支口紅,和我們當年想要蝴蝶髮卡沒有區別。

設身處地地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就能明白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困惑。

怎麼和青春期孩子溝通 第2張
  

回想一下,年少時爲什麼喜歡劉德華,爲什麼想擁有蝴蝶髮卡,爲什麼喜歡隔壁班那個女生,被後座男生喜歡是什麼樣的心情。

我們的這些感受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和孩子溝通,你明白他的困惑,你瞭解他的煩惱,此時想不建立良好的溝通都難呀!

同學小白有個上高中二年級的女兒,某天在吃晚飯的時候,孩子吞吞吐吐地說,班裏有個男生給她發微信說,喜歡她。

小白說,當時她聽了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不準孩子早戀的話在嘴邊轉了一圈,冷靜一秒,還是沒有說出來。

因爲她突然就想起在高一的時候,也曾被人喜歡過,那種感覺又期待,又有點害怕。那個時候的她不知道和誰說,慌張又迷茫。

誰還不是曾經的少年呢?誰不曾期待過美好的感情呢?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被喜歡不是錯,喜歡別人也不是錯。

這個時候,小白和孩子分析這件事可能產生原因和後續反應。

比如,你是真的喜歡他,還是因爲被喜歡而感動;比如,談戀愛分心導致成績下降;比如,沒時間經營友情,失去好朋友。

然後把決定的權利交給孩子,孩子沒有辜負小白對她的信任,她大方得體地拒絕了那個男生。

孩子本來就很簡單,給予她信任和設身處地的理解,她也能理解我們的擔心。

所以說,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成長中的困擾,用同理心去理解他們,不但能拉近我們同孩子的距離,其實也能讓我們跟孩子重新成長一次。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