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2-6歲兒童情緒失控的2種表現

2-6歲兒童情緒失控的2種表現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歡歡是一個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讀中班,脾氣極差,情緒非常不穩定,而且毫無剋制能力,在幼兒園受了一點點委屈,轉眼就在家裏撒潑。哭滾打鬧,弄得歡歡的爹媽一點辦法都沒有。

2-6歲兒童情緒失控的2種表現

有一次,歡歡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爭一包糖果,其實本來是歡歡無理,要去搶,老師決定把糖果給另外一個小朋友。

歡歡當即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滾,甚至惡意謾罵那個拿了糖果的小朋友:

“小氣鬼!你就是個小氣鬼!再也不和你玩了!”

回到家之後,各種打鬧,吃飯也耍小性子,一氣之下把湯碗都打翻,哇哇大哭起來。

歡歡的父母手足無措,打吧,這小的孩子不忍心,說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聽得進去,好吧,那就罵,就算是罵,也不敢罵得太狠。

“歡歡,你不能這樣!”

“歡歡,你這樣是不對的!”

“歡歡,你再這樣,媽媽要打你了!”

沒用,歡歡還是哭鬧。

兒童心理學家趙曉曦女士說:“這是典型的幼童情緒失控。”

幼童情緒失控,除了孩子肆意爆發負面情緒之外,還有另一種表現,就是壓住,過分壓住。

知乎上有一個媽媽說,她的孩子好像特別懂事,不管什麼事,都自己壓在心裏,高興的,不高興的,都不喜歡跟別人分享,在學校受委屈,考試成績不好,和小朋友鬧彆扭了,這些事,孩子從來沒和她說過。

一般如果情緒不好,回家就不吃飯,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整晚都不說話,也不出來,第二天默默去上學。

最嚴重的一次,女兒放學回家路上,被幾個小惡霸欺負了,被煽了幾個耳光,錢也被搶了,孩子也還是一言不發,也沒有哭。

後來這位媽媽是從老師那裏得知事件情況的,頓時嚇傻了。

“這麼大的事情,孩子怎麼也沒告訴我啊?”

“這孩子也太沉得下心了啊!”

媽媽在知乎上詢問:

“孩子這樣,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不好!”知名心理學家許映花說,“過分壓制和過分發泄,都是情緒失控。”

是啊,都被搶錢和暴力對待了,孩子還是壓制,還是不願意吭聲,這已經不單單是管理情緒的問題了,這是心理問題。

趙曉曦老師在一篇研究中指出:絕大部分孩子在有了負面情緒之後,通常會有兩種表現:

第一是,隨意發泄出來,傷害別人,最後導致別人對自己產生排斥,以犧牲人際關係爲代價;

第二是,用生命力來壓抑情緒,剋制自己,把壞心情憋在心裏,直接導致自己的成長和學習受到干擾。

歡歡是第一種,稍微有點不高興,就發泄出來,不考慮情緒發泄帶來的後果,不管自己這麼隨意的哭喊打鬧,會給父母、老師包括自己的朋友帶來什麼後果,只管自己,發泄出來,哪怕明天全世界都離我而去,也不管。

另外一位孩子是第二種。

但這不是情緒管理,這是用自己的生命力在強硬的壓制,情緒無法疏導,憋在心裏,不嚴重的話,孩子未來也會活得很憋屈;嚴重的話,就是抑鬱症。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碰到一個諮詢案例,孩子是抑鬱症,同時也是父母口中的“乖孩子”。

“特別懂事,很乖,基本上不用我們操心,但碰到事情也不和我們說,再壞的事情也不說,憋在心裏。”

慢慢地,情緒憋在心裏久了,孩子變得內向、沉悶,變得更加不喜歡說話,“直到有一次,我們看到他的日記裏有自殺之類的話,才知道,這是抑鬱症的徵兆。”

多數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都做錯了。

幼兒說曾做過一個問卷調查。

問題是:“當孩子傷心時,您會怎麼做。”

一大半的父母說:“買點好吃的哄哄就行了。”

另外一些父母說:“沒事兒,讓他回房間,自己想通了就好了。”

甚至還有父母用恐嚇,來阻止孩子哭鬧。

知乎心理學專家喵貓女士總結這些方法爲:

1)交換

用一種高興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忽視那些傷心的事情。

2)無視

像不關自己的事情一樣,讓孩子自己解決。

3)懲罰

恐嚇孩子,阻止他哭鬧。

但這些途徑都是指在表面上讓孩子暫時不哭鬧,並沒有讓孩子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喵貓講了一個例子:

你的孩子因爲被老師批評了,很傷心,哭鬧不已,你心疼,於是帶孩子出去玩,吃好吃的,孩子暫時忘記了這回事兒,笑得很開心。

但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爲什麼會受到老師批評,受到批評之後要怎麼辦,如何改正?

那麼,當他再犯同樣的錯誤,被老師批評,一樣會再哭鬧。

在這個事情裏,重要的不是讓孩子開心,是要讓他學會情緒管理。

意大利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蒙臺梭利認爲:

兒童對於特殊的環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這種敏感時期與生長現象密切相關,並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

正是由於這種敏感性,孩子會對某些平常的事情反應過度,例如,自己的玩具丟了,也許在父母看來,不算個事兒,但在孩子看來,是個天大的事情。

父母教育孩子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其次,父母必須要明白,情緒有好有壞,不要拒絕忽視壞情緒,要面對孩子的壞情緒。

伊頓《發現孩子KIDS》雜誌有一個例子:

一個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孩子很生氣,直接給人家一巴掌,還不道歉。

有的家長也許把關注點放在孩子暴力傷人上面,於是打罵孩子,但他忽略了,孩子是因爲玩具被搶了,才非常生氣。

更重要的是,玩具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亞於一輛車對於你的`重要性。

試想,你的愛車被人劃破了,你會不會生氣?

趙曉曦老師說,如何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這個案例中,正確的做法是:

第一步:察覺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懂得他生氣的原因;

第二步:接納孩子的壞情緒,並表示,理解他生氣的原因;

第三步:告訴孩子,即使生氣,也不能打人;

第四步:親自示範處理這種衝突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前面兩步,因爲那是處理情緒,後面纔是處理事情。

對於父母而言,處理孩子的情緒,比處理事情更加重要。當你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就願意配合你。

而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就需要父母做好傾聽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幫助孩子把壞情緒疏導出來,再進行教育,這樣的做法,纔會讓孩子獲得成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