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居 >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說到名人劉伯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劉伯溫是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也是明朝開國元勳。要說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許多人是不太瞭解的,下面給大家介紹!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1

劉伯溫民間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這是比較全的資料劉基,浙江省溫州市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

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後來,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

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過目不忘劉基對於書籍,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曾經在元朝大都的一家書店中翻閱一本天文書,翻過一遍後竟然立即能背出來,書店的主人便要將書送給他,他卻說:“書已經在我的胸中了,要書何用?”十四歲時劉基入府學讀書。

他從師學習春秋經。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很難讀懂,有許多人讀了很長時間也不解其意。

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發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師見此大爲驚訝,以爲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

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三年以後,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

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讚揚說:“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衆,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

劉基博覽羣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探祕覆船山,原來這裏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

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衆才智,使他在這裏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回家後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

助明開國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請至南京,委任他爲朱元璋的謀臣,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劉伯溫並建議朱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爲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
  

此時,陳友諒攻陷太平,意欲東向,氣勢甚爲囂張。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爲必須避其鋒芒,再據守南京。

朱元璋意猶未決,劉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見地,遂召入內室與之決策,劉基以爲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誅之,以免擾亂軍心。

劉基認爲,陳友諒驕氣衝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之,滅其銳氣。

劉基說:“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制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

正是在吳國初創、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劉基寥寥數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爲完成王業而進取。

至正二十七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

不徇私情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

太祖說:“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於你,你還設身處地爲他着想?我想改任你爲丞相。”劉基叩首說道“:這怎麼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

後來,李善長辭官歸居,太祖想任命楊憲爲丞相,楊憲平日待劉基很好,可劉基仍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

爲相之人,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爲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

太祖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解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着問胡惟庸,劉基又解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太祖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

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

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臨終遺囑洪武八年,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

御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裏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着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兒子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

回家後,拒絕親人和鄉里爲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儘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胡惟庸幾天之後,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

交代完後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

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又對次子劉璟說:“爲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

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儘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儘量簡要。

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羣衆,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爲對方設身處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

而法律若能儘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

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

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

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晚年被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害死。朱元璋在割據一方後,迫切需要治國平天下的幹才,大腳馬皇后把劉伯溫推薦給朱元璋,但是劉伯溫恃才傲物,在馬皇后兩次邀請,朱元璋再三邀請後。劉伯溫才答應出山輔佐朱元璋。

還是軍閥的朱元璋需要文臣武將幫自己平天下,所以對劉伯溫很客氣,姿態也低,劉伯溫也確實爲朱元璋出謀劃策,爲大明帝國的誕生立下了功勞。

但是朱元璋是個剛愎雄猜的人,劉伯溫的恃才傲物,讓朱元璋很不舒服,祭天登基後,朱元璋開始拿捏手下的人,包括劉伯溫,此時的劉伯溫開始陷入宮廷爭鬥,爲了保全自己,劉伯溫小心翼翼,儘量掩飾自己的才華;

但是朱元璋爲了制衡驕兵悍將,硬是把劉伯溫當槍使,讓劉伯溫執掌都察院,專挑百官的毛病,爲此,劉伯溫幾乎把所有官員都得罪了。

這也爲劉伯溫遭遇殺身之禍埋下了伏筆。洪武17年,朱元璋藉故離開都城,去南方療養,趁機試探胡惟庸。

但是胡惟庸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揣摩聖意,自作主張,天真的以爲朱元璋想讓劉伯溫死,於是派人賜中藥,內含劇毒,劉伯溫喝下後當晚斃命。

事實上,劉伯溫是有馬皇后這層關係的,而且任憑朱元璋如何把自己當槍使,也全力配合朱元璋;

劉伯溫算是把朝廷裏的渠渠道道看得非常清楚的聰明人,也不搞小團體主義,不搞陰謀詭計,朱元璋心裏其實是非常看好劉伯溫,也非常同情劉伯溫的。

所以胡惟庸毒死劉伯溫,讓朱元璋大怒,直接揭開了胡惟庸案得大幕,數萬人被牽連,被斬首。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2

歷史上劉伯溫真正死因

劉伯溫,又名劉基,是元末明初很重要的一位人物。作爲朱元璋的軍師,他爲朱元璋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開國之後,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

明朝開國四年,即向朱元璋告老還鄉,隱居山林,後因看不慣強盜危害朝廷百姓,向皇帝進言,遭奸相胡惟庸爲污衊,爲求自保來到南京,不幸患病,被胡惟庸派遣的醫師所毒害,一代名臣,就此隕落。

劉伯溫料事如神,後終究不能免禍,仔細分析,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史書雲,劉伯溫“性剛嫉惡”,也就是性情剛直,嫉惡如仇,在歸隱山林後,劉伯溫確實是一心求退,天天茶酒作伴,不見外人,更不談自己有任何功勞,對小小縣令都自稱民,非常謙遜。

然而由於性格原因,劉伯溫見不得百姓受苦,當時,福建旁邊有個地方叫“談洋”,這裏鹽盜猖獗,危害朝廷和百姓,劉伯溫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不久,就讓兒子上書皇帝此事。

沒想到,政治對手胡惟庸借題發揮,買通當地官吏,讓其污衊劉伯溫,說劉伯溫看到這塊地有王者之氣,想據爲已有。

皇帝雖然不全信,但是已經對劉伯溫產生懷疑,直接導致了劉伯溫歸隱失敗,他再次回到皇帝身邊,以示忠心。

劉伯溫的.性格,決定了其不能真正歸隱,即使人在鄉野,也見不得世上不平之事。

劉伯溫精通方術,也就是知天文,曉地理。這可不簡單,古代帝王都是把自己命運和天上星星聯繫在一起的,知曉方術,也就知曉了帝王之術。

劉伯溫是怎樣一個人 第2張
  

身邊有一個如此能人,在創業時,自然是再好不過,能出謀劃策,幫助朱元璋打敗對手。然而,創業既成,守業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要工作。

江山來之不易,對布衣出生的朱元璋來說,尤其如此。劉伯溫能掐會算,又聽說他有霸佔王氣之地的企圖,霸佔王地,豈不是意圖奪取朱家江山?

劉伯溫對皇帝來說已經是一個威脅,朱元璋自然很難留他活路。劉伯溫死前,讓後人把天文書上交皇帝,想必他深深的知道,懂得太多,不是一件好事

劉伯溫來南京不久,就患病在牀,胡惟庸派醫生來看他,劉家按方抓藥,喝下不久,感覺腹部有一塊東西像石頭一樣硬,非常難受。

劉伯溫自知時日無多,向朱元璋淡淡的提起自己吃藥經過,沒想到朱元璋態度非常冷淡,簡單的安慰了他幾句,劉伯溫感覺非常心寒,不到一個月就病情加重去世。

後胡惟庸謀反,毒殺劉伯溫是其罪名之一。然而,後人品來,胡惟庸真的有膽子對如此重要的開國功臣下手嗎?亦或是授意於朱元璋,此事衆說紛紜,沒有定論,已成千古之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