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哈爾濱麪包像鍋蓋散文

哈爾濱麪包像鍋蓋散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在飲食習慣上,基本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胃口。哈爾濱在東北三省的最北面,地域的特殊性,人口的複雜性,使其有着獨特的飲食文化,外省市人戲稱,哈爾濱也有三大怪:“麪包像個大鍋蓋,男人喝酒似灌溉,冬天都吃大冰塊。”

哈爾濱麪包像鍋蓋散文

哈爾濱這“三大怪”裏,男人喝酒似灌溉,說的是這裏的人能喝酒。冬天都吃大冰塊,是說數九寒天裏哈爾濱人不怕冷,還在大街上吃冰淇淋。這“兩怪”比較簡單,幾句話解釋完了,“麪包像個大鍋蓋”是咋回事?還真得多說上幾句。

哈爾濱的的地名是滿族語言,在滿語裏是“曬網場”的意思,也就是說,哈爾濱這個地方,在建城之前是松花江南岸打魚的曬網場。由於這個城市建築獨特,有衆多特殊的歐式建築,又稱“東方小巴黎”。哈爾濱雖然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卻是一個典型的中外移民城市。在建國前的70多萬人口中,有16萬人是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猶太人等,有30多萬是河北、山東及各省闖關東過來的移民,本地的民族以滿漢民族爲主。由於中外人的聚集,就形成了特殊的飲食習慣。

在哈爾濱食品中最出名的是大面包,當地人都叫“大列巴”(俄羅斯外來語),百年來一直是哈爾濱的一絕,是獨具特色的風味食品。這種大面包爲圓形,有5斤重,它的體積比籃球還大一圈,標準直徑在23-26釐米之間,厚度也在16釐米以上,拎在手裏沉甸甸的,小朋友要抱着吃。麪包不但個頭大,味道也不一樣,是傳統的歐洲風味。

沒有來過哈爾濱的人,初次見到這麼大的大面包,感到十分的奇特。國家的領導人吃過,外國人帶回家過,文人墨客也寫過作品。老作家秦牧當年來哈爾濱看見這麼大個的麪包,十分驚訝說了一句“哈爾濱的麪包像鍋蓋”的比喻,從此就出了名。

哈爾濱的大面包,最早是由哈爾濱秋林食品廠專門打製的,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創始人是俄羅斯商人伊萬?亞闊洛維奇?秋林,它在哈爾濱的南崗區創辦了秋林公司,實行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自己加工廠生產,自己的商店賣,紅火在當時的整個哈爾濱。這個俄羅斯商人在那個時候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大面包一烤就烤了一百多年,在現在食品多得天花亂墜的時候,秋林的“大列巴”依然火得不得了。爲了保證產品的'質量,現在秋林食品廠生產的大列巴,還是每天限量生產160個。別的食品靠包裝來博顧客的眼球,這種“大列巴”還是包裝不華麗,就是一個白屜布樣的口袋,在無紡布上印着俄羅斯風情的花紋圖案,簡單樸素中透着別樣的風情。

哈爾濱的“大列巴”,作法也特殊,它是經過三次發酵後,加上啤酒花以後、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雜木進行烘烤。烤出來出爐以後,麪包外皮硬,內芯軟鬆,有面香、酒香、鹽香、果木香、乳酸香等味,吃的時候需要慢慢地細品,越品越香。南方人第一次可能不太習慣它酸酸的味道,但吃幾口後,也許就真的喜歡上了那獨特的酸香。這種好吃的“大列巴”除了好吃之外,還有一個很好的特點,就是保鮮時間特別長,一般放置二十天左右不會壞。

物以稀爲貴。在哈爾濱的買“大列巴”麪包,需要起個大早排隊,要早早到南崗區的秋林公司或者道里中央大街的華梅西餐廳去排隊去購買,這裏每天就買限量的那些個數,今天買不到,只好等明天了。不過,當你在那個排隊的隊伍裏,你就是這個風景線裏的一景,你的身心已經被“大列巴”醇香在包圍着。

現在,哈爾濱還沒有哪種食品能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樣名揚中外,也沒有哪種食品像“大列巴”一樣能夠歷經百年仍舊滿城飄香。“大列巴”對於哈爾濱這個城市來講,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種象徵,一種文化,更是這個城市歷史的見證和承載。

哈爾濱的“大列巴”,真是“怪”美的!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