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一些心理上的問題也被他人定義爲“精神疾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患上一定的“精神疾病”,這其實也是難以避免的,看看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1

學心理學的人一般都有病?

生活中有很多不懂心理學的人,會有這種想法。

有一部分因素是大衆傳媒的誤導所引發的。在不少影視文藝作品中,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問題。

例如電影《無間道》裏陳慧琳飾演的精神分析師,在治療過程中,與來訪者發生了某些不應發生的關係。

但現實的情況是,影視所展現出來的只是心理學的冰山一角,不能籠統的歸結爲心理學。

學心理學的最終是爲了更好地瞭解自己、挖掘自己的動力源,完善修正自我的同時,也可以到幫助別人。

同理,學習心理學不代表永遠不會出現心理問題,就像醫生學了醫學知識一樣會生病。

心理學只研究變態、有病的人?

很多人對心理學家抱有這樣的看法:

去做心理諮詢的都是“心理都有問題”的人,而有問題的就是變態,所有,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

這些看法就會使得許多人在看心理醫生的時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

其實,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是針對正常人的,研究內容包括兒童情緒的發展、性別差異、智力、

老年人的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較等;而精神病屬於醫學範疇,精神學家是醫生,他們面對的是心理失常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變態”者。

心理學就是讀心術?

你是學心理學的,那你猜猜我在想什麼?

很多人把心理學妖魔化,認爲心理學就是讀心術。

但有這種想法也不足爲奇,很多人對心理學家的認識,都是從影視中獲得的。

《沉默的羔羊》裏的漢尼拔博士,精通心理學,可以輕而易舉地分析出每個人的想法和意願。

《LIE TO ME》裏的Lightman,能瞬間讀臉,透過犯罪嫌疑人的微表情發現真相。

但這並不是讀心術。

Lightman可以瞬間讀懂表情的能力,還需要很多重要的前提條件。

心理學家通常根據人的情緒和外在行爲,來研究人的心理。

他們或許通過某個人的外在特徵或測試結果,來推測這個人的心裏特徵。

比如:

他低頭、眼睛看向別處,拒絕直接的眼神接觸。

→他在退縮,

他雙手環胸、嘴角肌肉緊繃。

→他在刻意控制

這一系列行爲,都表明他在拒絕交流和掩飾什麼!

所以,“讀心術”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存在如此超越的心理學家。

今後,不要再去爲難學心理學的朋友了!

心理學就是算命?

作爲一個時而理性又時而迷信的人,把算命和心理學放在一塊兒,確實有點不可思議。

但心理學絕非命裏學科。

至於算命先生爲何總能說道人心裏去,這裏涉及一個心理學名詞“巴納姆效應”。

一般來說,求助算命的人,往往是迷失自我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

算命先生正式利用巴納姆效應中的“籠統性、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揣摩對方的內心感受,說出一些模棱兩可的既往判斷和未來預言,用詞籠統而抽象,多是人生常見的一般共性。

因此,算命雖然用到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但絕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生活遇到滑鐵盧,不妨轉換一下思維,去看看事情的另一面,也許就能固有模式固有模式,靠自己的力量去扭轉困境,改寫人生。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心理學家都會催眠?

“你是學什麼的啊”

“心理學”

“你會催眠嗎”

“不會”

“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嗎”

“誰說學心理學,就一定會催眠?”

提起催眠術,人們又往往想起心理學家。

其一,可能因爲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既然他會催眠術,那麼心理學家應該都會催眠術。

另外,可能是由於部分影視在描述和心理學家使用催眠術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純粹是爲了商業炒作而對催眠術的作用進行誇大甚至歪曲。

催眠術源自18世紀的麥斯麥術。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研究得出結論,讓患者凝視發光物體會誘導其進入催眠狀態。

他認爲麥斯麥術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經性睡眠,因此另創了“催眠術”一詞。

但催眠的內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

催眠術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方法是:

要求人徹底放鬆,把注意力固定在諸如晃動的鐘擺和閃爍的燈光等某個小東西上,引導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後誘發出昏睡狀態。

催眠前要先測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類人的催眠治療效果較好。

在催眠狀態下,人會按照治療師的暗示行事,可能會有不良副作用,因此應該由經驗豐富的催眠師來實施。

催眠術並非所有心理學家必然會的“招牌本領”,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心理治療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實際上,大多數心理學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術的,他們更傾向於運用實驗和行爲觀察等更爲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

在國外,催眠術常用於幫助審訊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狀態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況。

現在,很多司法心理學家認爲催眠狀態下的問訊有誘導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師的暗示給出所希望的但並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對此持反對態度。

心理學就像人生的指南針,有人的地方就會用到心理學。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幫助大家科學地認識心理學。

今後:不要在妖魔化心理學了,也不要在污名化心理學了。

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高效、更有質量,讓自己富有擁抱所有美好的正能量。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2

契訶夫有一篇非常知名的小說叫做《小公務員之死》。

大意是說有個小公務員在劇院看戲的時候,不小心朝一個將軍打了一個噴嚏,他非常擔心自己因此得罪了將軍,於是三番兩次在各種場合向這位將軍道歉。

但是他不斷地道歉就讓將軍越來越不耐煩直至越來越憤怒,最後一次將軍斥責了他一句讓他“滾出去!”,然後這位小公務員同志就嚇死了。

隨着心理學的普及和不斷髮展,在龐大的心理學愛好者人羣中我發現有這麼一類人:

他們獲取心理學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公衆號、知乎等裏面的心理學類文章;

他們多數都不會去讀心理學的專業理論書籍,而是熱衷於《少有人走的路》之流的科普;

他們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的概念,並非常擅長將這些概念往自己身上套、和以此來解釋別人的行爲與心理;

他們善於在與人交流時熟練使用“擁抱你的內在小孩”“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愛才是唯一的答案”等語句開導別人。

最關鍵的是:他們學的心理學越多,他們懂得的“正確的”、“成熟的”定義越多,他們的問題就越嚴重。

有些人甚至是明明生活的好好的,忽然瞭解了心理學之後,無數過去的陳年舊事被翻了出來,他的生活就被很多的神經症衝突給填滿了。

天天不想着怎樣工作,今晚吃什麼,週末去哪兒玩,一天到晚“我的創傷怎樣被遼愈?我爲什麼總是焦慮?我是不是缺乏社會化關係了?我這樣的表現是不是抑鬱症?”這些問題不斷地在腦海裏重複。

這一類人羣數量在變得越來越多。

更恐怖的是:他們所謂的那些“心理學知識”已經令他們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而他們卻意識不到這有任何的問題。

因爲那些“心理學知識”令他們相信:我在變得越來越好,心理學在令我的心裏變得越來越健康。

他們隨時可以拿出“邊界”“自我意識”“內在動力”等等這些詞,來在理論上無可反駁的證明他們是有了怎樣的“進步”。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沒有意識到: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並不需要那些所謂的“進步”。

就好比他們不斷嘗試去吸各種毒品,又一種一種的戒掉。他們拿起海洛的因胳膊裏扎然後興奮地告訴你:“哇!我發現原來我對海洛的因上癮呢!”

一兩個月之後說:“我現在已經把海洛的因戒掉了,我邁出了這一步!成爲了更好的自己!”

同時他俯身拿起嗎的啡吸了一口:“天啊!沒想到原來我對嗎的啡也上癮呢!”一邊猛吸了一口一邊說:“看吧!我一定能戒掉它的!”

這一類的心理學愛好者們,可能已經在無意識之間給他們自己製造了很多心理上的“醫源性損傷”。

他們就像開頭的那個‘小公務員’一樣,自己不斷地給自己製造着越來越大的無必要麻煩;

同時基於對麻煩的擔憂和恐懼又做出了無必要、負作用的補償措施,因此給他自己帶來了更大的無必要麻煩,由此進入了一種奇怪的惡性循環。

必須在此先明確的一個立場是:“心理學科普”這件事本身是沒毛病的,多數人瞭解一些心理學常識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有毛病的是:在沒有紮實心理學基礎的情況下,過多的涉獵一些對心理學「病」、「症」描述的文章,並以這些含糊的、因由不確定的症狀表現直接往自己身上套,動輒就認爲自己抑鬱症了、強迫症了;

在個人生活全部正常的情況下,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不必要的對自身各種問題的探究上,從而將原本無影響的問題放大,並因此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我們今天主要針對的只是這一類“不恰當”的誤讀心理學知識的人羣,並不是說要否定心理學、否定心理學科普。

對於的確是有着心理創傷,的確在飽受各種心理病症的讀者們,這篇文章並沒有絲毫將你們歸爲“無病呻吟”的意思。

爲了便於敘述,我們且先爲我們今天要談的這個問題捏造一個名詞,叫做“溺心症”。(即:沉溺於心理學無法自拔而產生的症狀。

好吧。。。這個命名我知道很垃圾,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點子了)

會產生“溺心症”的原因、或者說“爲什麼過度沉迷心理學可能會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其根本層面上的原因有四個: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第2張

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聚焦效應”。

聚焦效應也是我生造出的一個詞,意指我們對某一問題的關注,會將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後果、影響層面等給放大化。這種對問題的放大通常是不必要的。

我們的“過度關注”這一行爲本身會在兩個層面上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一個是我們自身的心理狀態,可能會因爲對於問題後果的過度擔憂而產生焦慮、抑鬱、驚恐等問題;

一個是我們的決策會受到影響,通常會基於這種不必要的擔心而採取不必要的補償措施;

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開頭所提到的“小公務員”的例子,他對於“朝將軍打了個噴嚏”這件事有着非常過度的關注,所以令他“心慌意亂”、“過度恐懼”、“過度緊張”;

並採取了不必要的補償措施——不斷地多次向將軍道歉,反而因此招致了將軍的厭惡;在此過程中,由於將軍的厭惡反應:不耐煩的表情,不開心的語氣等又令小公務員產生了更多的過度擔憂,於是又令他更加的傾向於採取“補償措施”來解決問題。

這種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過於擔心女方不喜歡自己,所以神色拘謹、舉止失當,結果反而真的招致了對方的不喜歡;

過於擔心自己得了各種病,不斷地檢查、焦慮、擔心,生活作息因此被打亂,再加上心理上的問題反而真的令自己得了病;

過於害怕自己洗手有些頻繁這件事,由於過度關注反而令洗手不可控的變得越來越頻繁,甚至發展成了強迫症;

由此可見,我們對於問題的“過度關注”這種行爲本身通常纔是給我們帶來問題的主因。

在“溺心症”患者中的表現就更像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都會有一定的創傷,但是很多創傷隨着時間的流逝早已經逐漸自行修復了。

“溺心症”患者在做的事情就是拿着手中的“地圖”(心理學文章)在自己的心中尋找傷痕,找到本已復原的傷痕後猛地一刀戳下去:“啊好疼!看來我果然有創傷!這位心理學大師說的真準啊!”

今天跟這篇文章學了招“接納大法”,傷口好了點兒;

第二天馬上迫不及待的把傷口撕開看:“咦?怎麼還沒好呢?”

後天跟那位大師學了個“愛自己十八掌”,幾張拍下去傷口又好了點;

第二天又是馬上過來撕開傷口:“哎?你說這咋回事呢?怎麼還不好?”

如此反覆下去,問題不見好轉,傷口卻因爲被反覆撕開而越來越惡化了。

隨意聽信一些文章中對於心理問題的描述就往自己身上套,這相當於一刀捅向自己的創傷;對自身問題的過度關注,等同於一次次撕開傷口。

最無厘頭的是,有些人明明並沒有那樣的心理問題,卻非要根據某些病症的描述硬生生的給自己“造出”所謂的心理創傷,這樣就如同主動找算命的騙子被人家忽悠:“我見你印堂發黑,不日既有血光之災!快給我打錢!我給你除災化吉!”

二、用心理學理論去衡量正常生活,往往會導致正常生活被扭曲。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心理學理論不是超脫於真實生活之外的一個代表着“正確”的標準,而是基於對真實生活觀察研究而總結出的抽象化概括。

這種抽象化的過程本身就已經在將真實生活給扭曲了,我們試圖用這種抽象化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真實生活就又是進行了一種扭曲,所以試圖用心理學理論來指導正常生活,往往反而只會導致正常的生活被扭曲。

其次是,心理學的各種理論更適用於心理諮詢、心理測量、心理研究中。

在那樣的情境、當事人的狀態、諮詢師的陪伴等這些能夠將我們與真實的生活隔離開來。

來到心理諮詢室你可能會痛哭、會頓悟,但這些是爲了從諮詢室出來後能更好的去生活,而不是令你將在諮詢室中那些糟糕的狀態帶出來、持續的貫徹在你的其他生活時間裏。

三、價值觀衝突。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無論是心理學本身、還是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都過於的短暫,所以現在的心理學並沒有完成本土化。

沒有完成本土化的意思是說:心理學並沒有在價值觀、文化和意識形態上完成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氣質的融合,所以落實到具體生活中的話,會產生一定的衝突。

這一點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些複雜,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在故弄玄虛,但價值觀這種層面的融合事實上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而言,西方文化對真理的探索傾向於“外延性(extensional)”,東方文化對真理的探索傾向於“內容性(intensional)”。

現代社會由於是西方文化領先,我們這幾代的人思維方式幾乎已經習慣了用“外延性”的標準來衡量事物,也就是說我們傾向於用客觀的、可量化的、邏輯推演的方式去看待問題。

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本身就已經容易令一個人和真實的生活產生隔離了,再加上學了產自西方文化的心理學就更容易和現實生活起衝突。

比方說有一位少女瞭解了心理學中“邊界”這個概念,忽然之間頓悟了,就和身邊人劃分了清清楚楚的界限,這可能的確令她短時間內會獲得一種輕鬆感,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過於清晰的人際邊界其實並不利於你社會關係的發展和建立。

所以一定要記得,學心理學不能讓你脫離真實的生活。學了心理你就自認爲你掌握了人類最正確的行爲標準指南,今天看老公這個行爲不夠成熟,明天看兒子那個表現代表俄狄浦斯期沒過度好,後天嘲諷單位同事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如果在你的眼裏,以前原本正常的人現在你統統都覺得他們有病了。那麼客觀來講,可能更符合“有病”這個定義的,是被心理學荼毒了的你。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第3張

四、心理問題的“多因多果、多病多症”性。

就是說,很多心理問題,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種不同的原因,同一種原因,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種心理病,它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是不同的;同樣一種症狀,它背後的病因也可能是多樣化或者不同的;

比如說“攻擊力的投注出現了問題”,有些人可能會表現爲焦慮,有的人就是抑鬱,還有的人可能就是強迫,還有的人他會表現爲沒有安全感;

再比如說,一個人總是心煩意亂,可能是他的心理層面存在着神經症衝突,可能是他的作息不規律,也可能是他心火太旺。

還有就是,也有不少的心理問題和一個人的體質有關。比方說體質太差,一出去玩就頭暈目眩,一和朋友玩就累,不得不宅在家裏,那他的人際關係必然出問題,宅久了會產生心理問題那也是必然。

對於這樣的情況心理問題就不是主因和重點,重點是隻有體質增強了,問題才能從根子上解決。

但問題是,那些“溺心症”患者往往無法從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視角來看待自身,出現了某一個病症就認準了一定是自己從文章裏看到的原因,於是照着某諮詢大師給的方子就要“自治”,結果往往是給自己胡治一通。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牽引出更多的問題。

其實“因爲過度關注心理學反而令自己的問題越來越糟糕”的情況,不僅僅只是存在於那些愛亂給自己貼標籤的心理學愛好者之中。

在我的實際諮詢工作中也發現,有一部分的人他們在持續的進行長程的諮詢,有的都長達兩三年;

但是在和這些來訪者的前一兩次評估中會發現,其實他們並不需要長程的諮詢啊,對當時那個狀態的他們來說諮詢更多的是無意義的、甚至也是有着負面意義的。

因爲你會發現這些來訪者已經成爲“職業”的來訪者了,就是一開始諮詢你就能感覺到他馬上進入了一個“被諮詢”的狀態,他們通常會比較主動,非常配合,整個諮詢體驗非常良好,但問題是,諮詢對他們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因爲這些來訪者可能在他們之前不必要的`長程諮詢中被“訓練”成了諮詢室中的“老油子”,他們會非常清楚各種諮詢設置,瞭解諮詢起作用的方式和原理,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在無意識之中成爲了諮詢室中的“演員”。

他們習慣並且擅長“扮演”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和“通過心理諮詢獲得了提升的人”。

這就和那些熱衷於參加各種沙龍和培訓,每次都“收穫很大、這位導師能量很足、帶給我不少新的啓發”的“沙龍老油子”是一樣的。

心理諮詢師就像來訪者的一根柺杖,來訪者用這根柺杖走一段時間的路,然後學會依靠自己走。

但如果明明自己已經可以走了、或者是其實一開始自己就可以走的,那麼再長期的依靠柺杖,這可能並不明智。

對於“溺心症”患者們我有三條核心的建議:

一、減少或是停止從公衆號、互聯網上等途徑獲取碎片化的心理學知識。

二、如果真的想了解心理學的話也可以,我建議你按照“將自己培養爲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或自學。

當然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將自己培養成諮詢師,而是這樣一個初始動機的設置,不會令你在各種各樣的定義和問題中陷得太深,而能夠保持清醒。

最關鍵的是,你按照將自己培養成一個諮詢師的方式進行自學的話,最起碼你對於心理學的認知會是比較的紮實,不會輕易被忽悠。

三、從對自己各類心理問題的過度關注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真實的生活中。

一個人會擁有怎樣的命運,這個受大環境、基因、運氣等因素的影響,我們自己完全控制不了;

但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感受和心情,他今天要讓自己多關注那些愉悅的事情、多讓自己開心,這最起碼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

少關注那些虛無縹緲的心理學概念,沒事別用那些抽象冰冷的心理學理論解釋自己,多陪陪家人,多出去走走,多吃些自己喜歡的,這纔是真實的人生。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3

爲什麼有的人會出現心理問題?

因爲這些人想得太多,以至於後面走到死衚衕裏走不出來了。什麼人才會想得到,越是有着聰慧頭腦的人,想法特別多,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也越高。

國際上有個組織在美國隨機抽取1000個人進行調查,對他們在幸福感、心理狀況等方面進行統計、評估,相關數據結果顯示,隨着學歷的提升,人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也就越高。

除了隨機抽查,在對一些罪犯進行調查時,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心理變態行兇者,在入獄之前大多有着不錯的、光鮮的職業,能從事這些職業,說明這些人的智商上是不錯的。

在某些醫學研究上,曾對人們的焦慮情緒進行研究,在細化到羣體上,這些羣體大多具有高智商、學歷高的特徵。那麼,爲什麼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在情緒上會更容易焦慮呢?

聰明的人他們考量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對一些頭腦不大靈光的人,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日常生活裏,頭腦大多隻能單線程運作,這也是使得他們不能對更多的事情進行思考。當人只能單線程思考,他們不用考慮太多其他事項,他們的心情就顯得簡單。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單線程人士他們遇到悲傷的事情,心情是悲傷的。當他們遇到開心的事情,開心會立刻成爲當時心情的主調,之前的悲傷就會被覆蓋。

所以,對不大聰明、單線程的朋友來說,他們的生活會更隨性、灑脫;反觀那些有着聰明頭腦的人,他們每做一件事情,都會思前想後,思考各種可能性,這個過程中,某個因素出現波動也可撥動他們的神經。

在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之下,神經時常被負面情緒撥動,人就容易出現心理上的問題。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腦袋不大聰明的人,他們都容易早睡,因爲他們思維不活躍,他們腦袋不會思考太多東西。做一個更貼切的比喻,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經常上撲下跳的一方一場下來不會感到太累。

反觀另一方的守門員,一場球下來都是站着,但勞累程度可是要比時常搶險更甚。所以,不大聰明的人,他們更容易感受累的狀態。

事實上,從另一個角度看,焦慮能讓人迸發出更多潛能,得到更多寶貴的經驗和財富。不過焦慮不能長期積攢,一旦過頭了,焦慮成病,人們的身體就容易垮掉。

學心理學的人多半心理有問題嗎 第4張

試看社會上的一些成功人士,他們很成功、很沉穩、很懂得隱藏自己。這是他們的厲害之處,但當一些焦慮長期被隱藏而無處釋放,當焦慮積壓達到極限,人可能會患上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害人不淺,各位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得相關資訊。所以,健康人生,首先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關於焦慮,積攢太多在身上容易出現問題,這就使得人們需要及時排解焦慮、釋放壓力。排解焦慮的辦法有很多,比如說多鍛鍊身體、多將焦點分散開來。另外,焦慮之所以形成,主要還是自己太過於緊張,對某些事情太過執着。

其實,有時候人不必活得這麼焦慮,活得那麼緊張,適當放鬆自己,讓自己也“糊塗”一陣子,對舒緩神經緊張也是有一定好處。

有句話叫做上緊了的發條,如果不斷施壓,後面的結果只能是把底子也輸掉。現實中很多人就是如此,他們不斷強迫自己要達到某個目標,達不成就誓不罷休。

如果堅持這樣,對事對人都是不好的,對人,容易讓自己先垮掉,對事,因爲你有些行爲做得太過,出來的效果反而會不好。在某些電視劇裏,聰明的主角對小配角說,自己很羨慕對方思想簡單,如今的自己活得實在太累了。

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越多,原因在於想得更多。

人有聰明的頭腦,有十足的幹勁,這是很正面的事情,但當我們不注意勞逸結合,總是在一件事上不斷糾纏,這或許就跟自己的出發點不一致了。

常言道,過猶不及,當我們爲某些事情思前想後,當我們爲某些事情考慮得異常周詳,當我們爲某些事情焦頭爛額,這時候就容易出問題。

此外,有些人做事總會將最負面的結果放大,最後這未曾發生的負面結果竟然把正面結果覆蓋掉,這實在是令人唏噓。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