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屈原的故事彙編15篇

關於屈原的故事彙編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屈原的故事1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關於屈原的故事彙編15篇

屈原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爲“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屈原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屈原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爲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關於屈原的故事2

屈原的事蹟,主要見載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於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於是年正月十四誕生於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

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於其手。

屈原爲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靳尚出於妒忌,趁屈原爲楚懷王擬訂憲令之時,在懷王面前誣陷屈原,懷王於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職後,轉任三閭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

懷王十五年(前304年),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南、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

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屈原力勸不可,然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懷王亦不聽屈原等人勸告,結果會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後客死異國。

在懷王被扣後,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相當於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爲婚姻,以求暫時苟安。由於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並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譭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時間約爲頃襄王十三年前後。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着楚國前途的危機。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初五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爲紀念屈原的日子,論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爲人知了。

關於屈原的故事3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關於屈原的故事4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到包糉子、划龍舟。而這些民間習俗都是跟屈原有關的,你知道屈原有哪些故事嗎?屈原的故事,小編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大約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裏。他青年時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幹,踏進楚國朝廷不久,便受到賞識,當了[左徒]這一僅次於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於被削職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現在湖南、湖北的許多地方,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憂民感情的詩篇。後來楚國亡了,屈原心裹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汨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裏自盡了。

屈原死後,人們爲他建廟築墳,長久地敬仰他、懷念他。他死在農曆五月初五日,人們把這一天當作一個節日,即端午節。屈原的家鄉和中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個風俗,每到這一天就要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比賽,據說劃龍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們每到端午節就要吃糉子,據說也同屈原有關。最初是汨羅江邊的老百姓爲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糉子投進水裏去餵魚,使魚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這習俗傳遍了全國,甚至還傳到了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

關於屈原的故事5

屈原的事蹟,主要見載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於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於是年正月十四誕生於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於其手。

屈平(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他不僅標誌着中國是個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時代,而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爲中國古代詩歌創作開闢了新天地。同時,以他爲代表的楚辭還影響了漢賦的形成。

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關於屈原的愛情故事。隨着最近電視劇《思美人》的熱播,屈原一生的愛情故事被搬到了熒幕之後,關於屈原的愛情故事的研究也被掀起了。

歷史上對於屈原的妻子記載很少,根據北宋樂史所著《太平寰宇記》引《襄陽風俗記》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於水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品皆爲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爲糉,以五色絲纏之。”這雖是一個傳說,但屈原有妻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毛慶先生據此推測“屈原有位妻子也是不成問題的,還可以估計她聰慧美貌、知書達理。”

屈原在《離騷》中說:“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我認爲“女嬃”是屈原的女兒。根據楚地的風俗,我還認爲這個“嬃”,即可指女兒,也可指妻子。《易》曰“嬃者,姊也”,那麼姊怎麼變成妻子呢?因爲楚地古代民間均有“女大三歲是娘,男大三歲是郎”的習俗,認爲妻子比丈夫大幾歲,是丈夫的福氣,其妻可以像母親呵護兒子一樣呵護自己的丈夫。既然妻子比丈夫大,丈夫自然可以稱其爲“姊”了。如果此說能成立的話,可以猜想屈原的妻子年齡比屈原稍大,是一位賢妻良母式的女性,處事低調,不事張揚,事事支持和呵護着屈原,是屈原身後一位偉大的女性之一。因甘願默默無聞,故沒有直接進入屈原的作品,更沒有進入古籍。更何況在古代“夫爲妻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的時代,哪有丈夫被貶流放,而妻子不隨往服侍的呢?“‘屈原後裔巡訪組’在尋訪過程中,還發現了屈原有妻室的記載。陝西山陽縣元子街鎮屈家澗村同治十一年(1873年)的《屈氏宗譜》卷二,繪有屈原及其夫人像,分別注爲‘三閭大夫靈均公遺像’、‘靈均公元配鄧夫人遺像’。

“公元前322年,屈原與昭碧霞定親了。屈原時年18歲,碧霞16歲。”昭碧霞是位知書達禮,聰明賢惠,才貌出衆的大家閨秀。作爲屈原的賢妻和愛女,對其“申申其詈予”的指責一下也是情理中的事。昭碧霞是屈原的結髮妻子,昭碧霞是屈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昭碧霞不僅出身高貴而且精通音律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女。昭碧霞出身高貴蕙質蘭心,精通音律的她更是被譽爲楚國第一琴師,是位才華和容貌皆令人心嚮往之的大家閨秀。更難得可貴的是,昭碧霞一生極富有奉獻精神,她敢愛敢恨、長情堅韌,對丈夫屈原充滿欽佩和關懷,並將屈原的詩譜成琴曲流傳千古,無論順境逆境皆對屈原不離不棄,將楚女的癡情詮釋地淋漓盡致。

關於屈原的故事6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才學,他許多對國家有益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一個致命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忠心爲國,也鄙夷他放棄懦怯。

關於屈原的故事7

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關於愛國感人的歷史故事:屈原投江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裏。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關於屈原的故事8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

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屈原的簡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他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爲“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爲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是我們國家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一個瑰寶,我們在端午節的時候紀念屈原,同時也是紀念屈原的精神,屈原的文化,這些都是用錢換不來的財富!

關於屈原的故事9

一個夏天下午,屈原剛剛讀完書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着,滿臉都帶着開心的笑容。他一邊踢着路邊的小石頭,一邊低頭欣賞着腳上那雙他媽媽剛給他做好的新鞋子:嶄新的布料,鮮豔的顏色,還有那根雪白的繫鞋帶,漂亮極了。

他正追着滾動的小石子,忽然發現路邊有一條若隱若現的米粒痕跡。他擡頭順着米粒往前一看,只見一位老奶奶揹着一袋米艱難地向前走着,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正順着那小窟窿往外漏着。他急忙高喊:“老奶奶,請等一等,你的米袋漏了!”老奶奶連忙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老奶奶看見大米不斷往外漏,焦急地說:“糟糕啦!這怎麼辦?”他跑過來,看到婆婆焦急的樣子,眉頭皺了一皺。他忽然低下頭,看見那根白白的繫鞋帶,靈機一動,對着婆婆興奮地說:“婆婆,你別焦急,我有辦法了!”話音剛落,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那繫鞋帶卸了下來,這時婆婆明白了,她說:“多漂亮的繫鞋帶,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說什麼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着,然後用繫鞋帶綁緊紮緊,米不再向外漏了。他看了看婆婆那被歲月洗刷過得臉,對婆婆說:“你累了,我幫你背米回家吧,你來帶路,好嗎?”說着就從地上拎起米袋背在了身上就往前走了。走着走着就來到婆婆家了,原來婆婆是一位守着邊疆的戰士的母親,婆婆連聲給他道謝。小屈原就說:“你的兒子爲國效力,我幫你是應該的。你就當我是乾兒子吧!”

小屈原已經把出來的目的――玩,拋到老遠了。他又低頭看看自己那雙少了一根系鞋帶的新鞋,心裏感到非常滿足 。

關於屈原的故事10

幫老奶奶背米

一個夏天下午,屈原剛剛讀完書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着,滿臉都帶着開心的笑容。他一邊踢着路邊的小石頭,一邊低頭欣賞着腳上那雙他媽媽剛給他做好的新鞋子:嶄新的布料,鮮豔的顏色,還有那根雪白的繫鞋帶,漂亮極了。

他正追着滾動的小石子,忽然發現路邊有一條若隱若現的米粒痕跡。他擡頭順着米粒往前一看,只見一位老婆婆揹着一袋米艱難地向前走着,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正順着那小窟窿往外漏着。他急忙高喊:“老婆婆,請等一等,你的米袋漏了!”老婆婆連忙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老婆婆看見大米不斷往外漏,焦急地說:“糟糕啦!這怎麼辦?”他跑過來,看到婆婆焦急的樣子,眉頭皺了一皺。他忽然低下頭,看見那根白白的繫鞋帶,靈機一動,對着婆婆興奮地說:“婆婆,你別焦急,我有辦法了!”話音剛落,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那繫鞋帶卸了下來,這時婆婆明白了,她說:“多漂亮的繫鞋帶,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說什麼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着,然後用繫鞋帶綁緊紮緊,米不再向外漏了。他看了看婆婆那被歲月洗刷過得臉,對婆婆說:“你累了,我幫你背米回家吧,你來帶路,好嗎?”說着就從地上拎起米袋背在了身上就往前走了。走着走着就來到婆婆家了,原來婆婆是一位守着邊疆的戰士的母親,婆婆連聲給他道謝。小屈原就說:“你的兒子爲國效力,我幫你是應該的。你就當我是乾兒子吧!”

小屈原已經把出來的目的——玩,拋到老遠了。他又低頭看看自己那雙少了一根系鞋帶的新鞋,心裏感到非常滿足 。

屈原投江

屈原本爲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 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 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 在作品中洋溢着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爲民報國的熱情。

後來曾經被召返。 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 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 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 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 再次驅逐屈原。 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帶。 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 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糉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 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 人們吃糉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據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 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 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 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關於屈原的故事11

小朋友,你們都吃過糉子吧?糉子使用蘆葦葉包上糯米做成的,又粘又甜,可好吃了。咱們國家的人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賽龍船,可熱鬧啦。人們把這天叫“端午節”,也叫“糉子節”。人們爲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呢?這裏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等我講完了,你們就知道了。

古時候,咱們中國是由好多好多小國組成的,有一個小國叫楚國,楚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 屈原從小就特別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人民。那時候,人民的生活特別苦,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屈原的心裏非常難過。怎麼才能讓窮人吃上飯,過上好日子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什麼好主意呢?在屈原他們家鄉附近,有個大石頭叫米倉口,跟流泉水的小洞那樣,從那裏邊往出流沙子。有一天,忽然從米倉口裏邊流出來好多大米,有一戶窮人發現了,就把大米揹回家,做成大米飯吃了,這件事一下子就傳開了, 這時候,屈原的爸爸發現家裏的糧倉裏大米一天比一天少了,這時怎麼回事 ?他打算夜裏藏在糧倉旁邊,看個明白。

那幾戶背了大米的窮人也覺得挺奇怪,怎麼一下子米倉口不流沙子,流出大米來了呢?他們也想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兒。

一天夜裏,他們悄悄地來到米倉口旁邊藏了起來。天快亮的'時候,忽然,他們看見有個人朝米倉口走過來,身上還揹着一個大口袋,那個人來到米倉口,把口袋裏的東西往裏邊一倒,倒完了轉身就走。那幾個窮人趕忙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白花花的大米。有個人說:“快,咱們追上去看看他是誰。”那幾個窮人追上以後,一齊跪下,連聲喊着“謝謝恩人,謝謝恩人!”這時候,只見那個人回頭來說:“快起來,千萬別吱聲。”他們擡頭一看,這個人是屈原,大家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正在這時候,屈原的爸爸也趕來了,屈原看到爸爸,把頭低下了,小聲地說:“爸爸,孩兒把這件事告訴您,我,我……..”屈原的爸爸看到屈原這樣熱愛人民,心裏非常高興地說:“孩子,你做的對啊。可是你想想,你就是把咱家有的米全弄來,也只能幫助幾戶窮人。你現在還小,應該好好讀書,學習知識,將來把我們國家管理好了,天下的窮人不就有飯吃了嗎?”

屈原聽了爸爸的話,覺得爸爸說得有理。從那以後,屈原更加用功讀書了,早晨起得很早,晚上很晚很晚才睡覺。幾年以後,屈原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楚國的國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讓他來當官,管理國家大事。

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秦國的小國很強大,他們老想着把楚國和別的效果消滅了,咱家通知整個中國。屈原非常熱愛他的祖國,熱愛楚國的百姓,他就給國王出了好多主意,怎樣抵抗秦國,保衛自己國家的安全。屈原還讓一些有本事的人來管理國家的一些事情,爲國家出力。這下子,楚國一些有錢有勢的壞蛋,看到屈原這麼有本事,又得到國王的重用,就特別恨屈原,經常在過往的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楚國的國王本來就糊里糊塗,不分好壞,這麼一來,就不讓屈原爲國家做事了。從那以後,國王和那些壞蛋每天吃喝玩樂,什麼事多不管。楚國一天比一天糟了,這事讓秦國知道;以後,就派軍隊來攻打楚國,楚國的國王沒有辦法,只好也派了好多軍隊跟秦國的軍隊打仗,結果,被秦國的軍隊打敗了。這時候,楚國的國王后悔了,馬上派人找到屈原,讓他接着爲國家做事。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高興極了。可是,沒過多少日子,國王又聽了那些壞蛋的話,又不讓屈原爲國家爲人民做事了,還要把他趕到很遠的地方去。

楚國的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傷心,他們都來爲屈原送行。屈原看着楚國人民,看着楚國的山,楚國的水,想到不久就會被秦國佔領,眼淚就刷刷地流下來。屈原懷着悲痛的心情,離開了楚國人民。他騎着馬想到別的小國住些日子,可是走了幾天,他的嗎叫着不肯往前走。屈原像,連馬都捨不得離開楚國,我爲什麼要離開楚國啊,我是楚國人,不能離開自己的祖國,就好似死,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屈原來到了湖南省的汨羅江邊的時候,得了病,身體慢慢不行了。後來,他又聽楚國的首都也讓秦國的軍隊佔領了,心裏更加悲痛。他每天吟唱着他寫的詩歌,在汨羅江邊走來走去。 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汨羅江邊上,颳着冷風,屈原對着明亮的江邊,看着自己滿腦袋的白頭髮:“唉!自己已經老了,不能再爲楚國做事情。”他恨楚國的那幫壞蛋,更恨秦國佔楚國。屈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國讓別人糟蹋,就抱着一塊石頭,用盡全身的力氣,跳進了汨羅江。就這樣,屈原爲了自己的祖國爲了祖國的人民,悲憤地死了。

屈原死了以後,楚國人民都非常悲痛,家家戶戶把糉子,煮熟後,划着船把糉子扔到江裏,讓魚吃,爲的是不讓它們傷害屈原的身體。打這以後,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划着龍船,吃着糉子,紀念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屈原。

關於屈原的故事12

楚國的大夫屈原屢次三番勸楚懷王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專聽接受秦國張儀賄賂過的靳尚和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受秦王的騙,到秦國去,被扣押在咸陽,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國。太子橫立爲國君,就是楚頃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蘭這批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擔心楚國要亡在這批人手裏,心裏非常苦悶。他不斷地勸楚頃襄王遠離小人,收羅人才,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爲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就怕楚頃襄王反抗秦國,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他們勾搭起來在楚頃襄王跟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今湖南洞庭湖一帶)去。

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排擠出去,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憋着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他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今湖南東北部)上,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歌。他面容憔悴,披頭散髮,骨瘦如柴。

有個漁父勸他:你何必這樣呢?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你爲什麼不跟世人一樣呢?

屈原說:國王他們是糊塗人,只有我清醒啊!我傷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像刀割一般。我怎麼能夠眼看着國家的危險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願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瘋了。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這樣的想法,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恨秦國搶楚國的土地的人民,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捱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把他的歌寫下來,這會兒寫得更多了。《離騷》這首有名的長長的詩歌,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日子過得挺快,十幾年過去了,屈原還沒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憂慮國家的前途,日裏夢裏,老想回楚國的國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來排解他的愛國憂愁,結果反而更加傷心。楚國的政治這麼腐敗,秀麗的河山逐漸被秦國搶去,楚國太危險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勸楚王,事實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對他說:你何必留在楚國受這份罪呢!屈原說:我怎能扔了家鄉、扔了父母之邦啊!鳥飛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頭還向着土山啊!救國的道路漫長漫長啊,我不能離開楚國,我要上下尋找救國之路啊!

壞人掌權,楚國的大難終於臨頭了。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打下了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傷心得放聲大哭。這時,他已經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國已經沒有希望了,可不願意眼看楚國被毀,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敵人手裏,他要和楚國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裏,以身殉國了。

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趕緊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子呢?他們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裏的米飯撒在水裏獻給他。他們爲他招魂:屈大夫,你回來啊!後來,人們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爲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成糉子,把小船改爲龍船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儀式來紀念屈原。再後來,逐漸就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俗了。

關於屈原的故事1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習俗。但今天端午節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守舊派反對,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汩羅江。

江上漁夫和岸上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關於屈原的故事14

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了,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的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關於屈原的故事15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姥爺家吃午飯。一開飯,姥姥就端上來一盆自己包的糉子。我見後很高興,急忙伸手拿了一個大的,剝開糉子葉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包的糉子裏有蜜棗、花生和紅棗,非常好吃。

這時,姥爺說:“先別忙着吃,誰能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呢?”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過一本關於端午節傳說的書,於是我便脫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春秋五霸”之首。因爲楚國的實力最強大,有雄兵百萬,戰馬無數,戰車千乘。屈原就是楚國的一個大臣。屈原給楚王獻了許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沒有采納。有些大臣對楚王說:“大王,如果你聽了屈原的話,楚國將毀在屈原的手裏,連您都活不成了!”楚王便將屈原削職爲民,逐出京城。從此以後屈原便被流放在一個小村莊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屈原也老了。在屈原晚年時,楚國被秦國滅亡了,屈原很傷心,便來到汨羅江邊,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投江自殺。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裏仍許多糉子,以免江裏的魚把屈原的屍體給吃了。屈原昇天以後,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爲“江神”。因爲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糉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我邊吃着糉子,邊給大家講屈原的故事。這時,媽媽又問:“那屈原身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的呢?”我冥思苦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姐姐則若有所思的說:“我們要學習屈原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忽然心頭一亮,接着說:“還有堅持真理的精神。”

大家紛紛說對。姥爺又說話了:“過端午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糉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