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屈原的故事13篇

屈原的故事13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屈原的故事 篇1

屈平(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的故事13篇

屈原的事蹟,主要見載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於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於是年正月十四誕生於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

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於其手。

屈原爲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靳尚出於妒忌,趁屈原爲楚懷王擬訂憲令之時,在懷王面前誣陷屈原,懷王於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職後,轉任三閭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

懷王十五年(前304年),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南、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

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屈原力勸不可,然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懷王亦不聽屈原等人勸告,結果會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後客死異國。

在懷王被扣後,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相當於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爲婚姻,以求暫時苟安。由於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並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譭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時間約爲頃襄王十三年前後。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着楚國前途的危機。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初五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爲紀念屈原的日子,論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爲人知了。

屈原的故事 篇2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屍身。爲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龍蝦蟹吃,人們紛紛往江裏扔飯糰、倒雄黃酒。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紀念屈原說在所有民間傳說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譚紹兵學者對這一說法進行了一系列論證。 黃榴丹也認爲雖說法衆多,但紀念屈原說仍佔主流地位。

屈原的故事 篇3

打開墨香的卷軸,靜靜的看着,細細的思考。看來你已經走過了兩千年的陽光。

你穿着白衣服,頭髮垂在胸前,似乎有無盡的悲哀。你擡頭看看依然晴朗的日子。單純的眼睛承受不了太多的悲傷,只好化作兩行清淚。

他們不明白,不明白你爲什麼這麼執着,不明白你爲什麼拒絕被酒精污染。而你也要感嘆“世界陰雲密佈我一個人,大家都醉了我一個人”。我當時想,那一瞬間,你是不是在考慮上法庭,爲什麼你的高王不肯聽你的?你本應該意氣風發地指出來,但三閭博士不應該是你。

拿着一塊冷石,你走到汨羅江。他們說你偏激,他們說你被動,他們說你小心眼。他們不明白,他們不明白。你只是不忍心讓你的家被遺棄。你只是不忍心看到失去的蹤跡。你就是不忍走到註定的結局。

那爲什麼不跟風呢?

我似乎看到你用憐憫的目光看着我。是的,大家怎麼會知道呢?你不懂官場的生存,但你不想看到命運乾的漂亮。

近似瘋狂的僞裝,只是不忍心看着世界清醒。

你笑,你願意沉入汨羅。我說不出你的眼淚,因爲我太愛你了。你也知道,只要你回頭看,有那麼多選擇:無論你是隱士還是周遊世界,沒有人希望你死。但是,你怎麼可能願意呢?

你嘆息,你憎恨,你哭泣。嘆他們不肯退後,恨他們無力迴天,國破之日可期。楚,你自己的楚,已經被風雨填滿了。彷彿,只要輕輕一推,它就變成了

就這樣睡吧,屈原。歷經滄桑,你獲得了永恆。歷史將永遠記住你

屈原的故事 篇4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原姓羋(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裏(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

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屈原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 現在定五月五日爲詩人節。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爲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爲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屈原“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爲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於“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也是因此而來的。

屈原的故事 篇5

今天小記者我,要來訪問一位非常愛國的古人,常常在端午節時會聽到他的名字,這樣你們猜到了嗎?還沒對吧?那就跟我一起乘着時光機,回到過去。

到達目的地,小記者我往江邊看去,隱隱約約看見我要找的人,連跑帶跳的趕到他的身旁,問了一句:“請問是屈原先生嗎?”

那位站在江邊的老伯伯,緩緩的轉身看着我,說了一句:“請問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找到了屈原先生,使我超級興奮,我趕緊請他坐在一旁的石頭,便說:“不好意思,我想請教你幾個問題,不知道您是否有空?”

“有事有啦,不過你要快一點,因爲我還有事要做。”

“那請問您,爲什麼您要選擇自殺,而不是活下來?”

“因爲我覺得這世上好像沒有人可以瞭解我,既然沒有知音,倒不如不要活在這個世上。”聽了這番話,我不禁替他感到難過,但又打起精神繼續訪問。

“那如果你死了,不是就無法繼續造福人民了嗎?”

“你說的也是啦,但我好像已經沒有心情管那些了。”

“怎麼會呢?你要打起精神,讓這個國家的人民都過着幸福的生活,不要因爲君王,而讓他們都過着窮困的生活。”

“雖然我知道你說的都對,但沒有人和我一樣想要幫助百姓,所以還是算了吧!況且,我也不想被他們污染,所以我必須這麼做,謝謝你的意見,但還是很高興認識你。”

屈原先生一說完,就抱着身邊的大石頭跳進水裏,

趕緊到村口大喊:“屈原先生跳水自殺了!快幫忙啊……”我話還沒說完,就被強迫帶回去了。

回到這裏,我想了想,原來屈原這麼愛國,但其實我最佩服他的一點是,他還是會保護自己,堅持自己的理念,直到他徹底絕望爲止,不管事實如何,屈原真的是一個令人非常敬佩的古人。

屈原的故事 篇6

屈原所在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三閭大夫。他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終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幾起幾落的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終關心着楚國的命運,陸續地寫出了《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詩篇,表白了自己不願與黑暗腐朽的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決心。

其中,高中課文《屈原列傳》、《離騷》、《湘夫人》等,都說到屈原。

一、原文再現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屈原列傳》

二、素材評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詩中他自己寫到:“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這是屈原受到奸臣讒陷,被楚王流放時,在憤激之下而寫的。正如司馬遷所說:“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所以作詩《離騷》泄憤。但是,屈原的高潔之處,在於他無論遭受什麼樣的打擊與諂害,但他總是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馬遷讚美到:“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三、適用話題

適用“肩膀”、“位置與價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責任”、“理想”、“執著”等等。

屈原的故事 篇7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因爲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而且也不採納他的諫言,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憤怒,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後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爲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百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糉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裏面丟,說是讓魚甲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另一說是魚就看不出來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則在端午節在門上插菖蒲和艾草,這固然是因爲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過,關於這項艾習俗的起源,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裏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裏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爲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裏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裏牽的纔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爲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裏,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裏,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爲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爲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屈原的故事 篇8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屈原是哪國人嗎?你們知道他是什麼時代的人嗎?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哦!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爲“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爲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屈原的故事 篇9

小朋友,你們都吃過糉子吧?糉子使用蘆葦葉包上糯米做成的,又粘又甜,可好吃了。咱們國家的人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賽龍船,可熱鬧啦。人們把這天叫“端午節”,也叫“糉子節”。人們爲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呢?這裏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等我講完了,你們就知道了。

古時候,咱們中國是由好多好多小國組成的,有一個小國叫楚國,楚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 屈原從小就特別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人民。那時候,人民的生活特別苦,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屈原的心裏非常難過。怎麼才能讓窮人吃上飯,過上好日子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什麼好主意呢?在屈原他們家鄉附近,有個大石頭叫米倉口,跟流泉水的小洞那樣,從那裏邊往出流沙子。有一天,忽然從米倉口裏邊流出來好多大米,有一戶窮人發現了,就把大米揹回家,做成大米飯吃了,這件事一下子就傳開了, 這時候,屈原的爸爸發現家裏的糧倉裏大米一天比一天少了,這時怎麼回事 ?他打算夜裏藏在糧倉旁邊,看個明白。

那幾戶背了大米的窮人也覺得挺奇怪,怎麼一下子米倉口不流沙子,流出大米來了呢?他們也想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兒。

一天夜裏,他們悄悄地來到米倉口旁邊藏了起來。天快亮的時候,忽然,他們看見有個人朝米倉口走過來,身上還揹着一個大口袋,那個人來到米倉口,把口袋裏的東西往裏邊一倒,倒完了轉身就走。那幾個窮人趕忙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白花花的大米。有個人說:“快,咱們追上去看看他是誰。”那幾個窮人追上以後,一齊跪下,連聲喊着“謝謝恩人,謝謝恩人!”這時候,只見那個人回頭來說:“快起來,千萬別吱聲。”他們擡頭一看,這個人是屈原,大家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正在這時候,屈原的爸爸也趕來了,屈原看到爸爸,把頭低下了,小聲地說:“爸爸,孩兒把這件事告訴您,我,我……..”屈原的爸爸看到屈原這樣熱愛人民,心裏非常高興地說:“孩子,你做的對啊。可是你想想,你就是把咱家有的米全弄來,也只能幫助幾戶窮人。你現在還小,應該好好讀書,學習知識,將來把我們國家管理好了,天下的窮人不就有飯吃了嗎?”

屈原聽了爸爸的話,覺得爸爸說得有理。從那以後,屈原更加用功讀書了,早晨起得很早,晚上很晚很晚才睡覺。幾年以後,屈原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楚國的國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讓他來當官,管理國家大事。

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秦國的小國很強大,他們老想着把楚國和別的效果消滅了,咱家通知整個中國。屈原非常熱愛他的祖國,熱愛楚國的百姓,他就給國王出了好多主意,怎樣抵抗秦國,保衛自己國家的安全。屈原還讓一些有本事的人來管理國家的一些事情,爲國家出力。這下子,楚國一些有錢有勢的壞蛋,看到屈原這麼有本事,又得到國王的重用,就特別恨屈原,經常在過往的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楚國的國王本來就糊里糊塗,不分好壞,這麼一來,就不讓屈原爲國家做事了。從那以後,國王和那些壞蛋每天吃喝玩樂,什麼事多不管。楚國一天比一天糟了,這事讓秦國知道;以後,就派軍隊來攻打楚國,楚國的國王沒有辦法,只好也派了好多軍隊跟秦國的軍隊打仗,結果,被秦國的軍隊打敗了。這時候,楚國的國王后悔了,馬上派人找到屈原,讓他接着爲國家做事。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高興極了。可是,沒過多少日子,國王又聽了那些壞蛋的話,又不讓屈原爲國家爲人民做事了,還要把他趕到很遠的地方去。

楚國的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傷心,他們都來爲屈原送行。屈原看着楚國人民,看着楚國的山,楚國的水,想到不久就會被秦國佔領,眼淚就刷刷地流下來。屈原懷着悲痛的心情,離開了楚國人民。他騎着馬想到別的'小國住些日子,可是走了幾天,他的嗎叫着不肯往前走。屈原像,連馬都捨不得離開楚國,我爲什麼要離開楚國啊,我是楚國人,不能離開自己的祖國,就好似死,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屈原來到了湖南省的汨羅江邊的時候,得了病,身體慢慢不行了。後來,他又聽楚國的首都也讓秦國的軍隊佔領了,心裏更加悲痛。他每天吟唱着他寫的詩歌,在汨羅江邊走來走去。 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汨羅江邊上,颳着冷風,屈原對着明亮的江邊,看着自己滿腦袋的白頭髮:“唉!自己已經老了,不能再爲楚國做事情。”他恨楚國的那幫壞蛋,更恨秦國佔楚國。屈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國讓別人糟蹋,就抱着一塊石頭,用盡全身的力氣,跳進了汨羅江。就這樣,屈原爲了自己的祖國爲了祖國的人民,悲憤地死了。

屈原死了以後,楚國人民都非常悲痛,家家戶戶把糉子,煮熟後,划着船把糉子扔到江裏,讓魚吃,爲的是不讓它們傷害屈原的身體。打這以後,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划着龍船,吃着糉子,紀念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屈原。

屈原的故事 篇10

楚國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沒安好心,屢次三番勸過楚懷王,要他聯合齊國共同抗秦。但是楚懷王是個糊塗蟲,終於聽了靳尚、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今楚頃襄王做了國君,不但沒把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們。屈原看着這批人只圖眼前安樂,目光短淺,膽兒又小,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這樣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國早晚要亡在他們手裏。

他心裏苦悶得沒法說。他痛恨靳尚、公子蘭這批人,以爲不能跟他們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辭職。但是一想到楚國的地位這麼危險,又不忍心就此走開。他勸楚頃襄王收羅人才,遠離個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好爲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他們這幾個人就怕屈原在楚頃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國的話,怕打起仗來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

屈原還是勸楚頃襄王去聯絡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蘭他們就天天在楚頃襄王跟前說他的壞話。靳尚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見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不報先王的仇,公子蘭不敢提抗秦,楚國出了這種不爭氣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吶?’大王,您想想這叫什麼話啊!”楚頃襄王問了問公子蘭,公子蘭也這麼說。楚頃襄王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現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帶]去。

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人排擠出去了。到了這時候,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湖南省湘陰縣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歌兒。

屈原有個姐姐叫屈須。她聽說兄弟的遭遇,老遠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見他披頭散髮、臉龐又黃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淚來,說:“兄弟,你何必這樣吶?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聽你的話,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經盡到了心了。老悲傷又有什麼用吶?”屈原說:“我傷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象刀割一般!”屈須說:“但是君王不肯聽你的話,反對你的人又有勢力,你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怎麼鬥得過他們吶?你的脾氣太耿直,我擔心你會吃虧,如今果真落到這個地步。叫我怎麼放心吶!”屈原說:“我知道我忠心耿耿會招來不幸。但是我怎麼能夠眼看着國家的危險不管吶!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願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

我痛苦得真要瘋了。這樣兒下去,還不如死了好。”屈須搖搖頭,說:“別傻了!要是你一死,國家就能夠好起來,那我也願意跟你一塊兒死。但是你這麼糟蹋自己,對國家不但沒有什麼幫助,反倒還會帶累別人也這樣消沉下去。”屈原嘆了口氣,說:“那麼怎麼辦吶?”屈須說:“將來君王也許會明白過來,那時候你還可以給國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捱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寫詩,這會兒詩寫得更多。《離騷》這首有名的長詩,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屈原的故事 篇11

這條路很慢,修遠也很慢,所以我會上下搜索。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出自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也是對屈原一生的最好寫照。

起初,屈原是“楚懷王的弟子”。知識和抱負的廣博,處理混亂的清晰,修辭的熟練。進入與國王商討國家大事以下達命令;如果你出去,你會遇到客人和王子。王很負責。“然而,正是他的傑出才能引起了其他大臣的羨慕,贏得了楚王的信任,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於是,像歷史上許多聽讒言的君主一樣,楚懷王逐漸疏遠了品德高尚、才華橫溢但總是“糟蹋風景”的屈原。混亂的戰國時期,各國虎視眈眈,互相欺騙;而楚王身邊的大臣和嬪妃只會互相欺騙、勾引、勾結。只有屈原始終以一顆忠君報國的心,反覆向楚王提出利國利民的建議。但是,他的“忠言”怎麼能和那些“好讒言”相提並論呢?他怎麼靠自己打敗龐大的奸臣團伙?所以,他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一天天滑入危險的深淵。

“整個世界渾渾噩噩,我一個人,而大家都醉了,我一個人”。這是屈原的偉大還是他的悲哀?

屈原就像一朵從污泥中冒出來的蓮花,卻一塵不染。他是混沌世界裏一個獨立而高貴的靈魂!最後,當他絕望地站在汨羅江邊的時候,連老漁夫都覺得他的行爲不值得:“聖人不是陷在事情裏,而是可以和世界同行。整個世界都是渾濁的,爲什麼不隨波逐流?大家都醉了,你怎麼不喂他們喝一口?”

屈原帶着一種無人關心、無人理解的忠誠和悲痛,寧死不屈,毅然抱住巨石拋入河中,爲國捐軀!

楚王不信任他,大臣們不支持他,世人也不理解他,但歷史永遠記得他是一個忠厚正直、憂國憂民、寧死不屈的偉人。有理想是多麼可貴,更可貴的是爲了理想而堅持!如果你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被磚頭和臭雞蛋砸過,大多數人肯定會放棄並承認失敗,但屈原從未放棄,所以等他是一個可悲的結局;但對於歷史來說,他的一生是偉大的,他爲信仰而戰的精神是史詩!

人活着,不都應該有那麼一點精神嗎?比如岳飛,文天祥,劉胡蘭,董存瑞,他們在亂世不抱信仰,奮力前行,甚至不惜報國?他們都是歷史上的偉人,他們的光芒將照亮世世代代前進的道路!

屈原的故事 篇12

就在公無前221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不懷好意的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說其中的利害,可是楚懷王不但不聽,而且還將屈原逐出郢都。之後楚懷王按時赴會,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的不得了,憂鬱成疾,三年後便客死於秦國。後來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就這樣攻佔了郢城。而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國家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個個都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目的是爲了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

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爲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就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屈原的故事 篇13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指的就是《史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史記中《屈原的故事》吧!

當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屈原,但上官大夫十分嫉妒屈原的才華,想掙取楚懷王的寵信。楚懷王讓屈原制定國家法令,屈原纔剛剛起草,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便想奪取這份草稿,屈原不給,他便在楚懷王面前毀謗屈原,楚懷王聽了以後大怒,因此疏遠屈原。楚懷王被矇在鼓裏,不知實情,盲目的把屈原放逐了。

屈原被放逐後,來到了江邊,遇到一個漁夫,漁夫問:“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爲什麼到此地方來呢?”屈原說:“全天下的人都是污濁的,只有我保持乾淨,衆人都昏醉了,只有我依然清醒。我不願讓我的高潔的品格受到世俗的污染!”

人也一樣,要做純潔高尚的人,不要做一個不知道這個事情裏發生了什麼,就盲目的跟隨別人的人!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