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友情的故事通用15篇

關於友情的故事通用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友情的故事1

《只想陪你坐一坐》

關於友情的故事通用15篇

一九六二年,作家劉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當時他的長子濱濱正患風溼性心臟病,他放心不下,便讓濱濱也到上海看病。遺憾的是,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濱濱的病情不見好轉,又要返回北京。

劉白羽萬般無奈,只得讓妻子帶病危的兒子回家。母子倆回北京的當天下午,劉白羽心神不定,煩躁不安。

這時,巴金、蕭珊夫婦來到了劉白羽的病房。兩人進門後,誰都沒有說一句話,默默地坐在沙發上。其實他們非常瞭解濱濱病情,都在爲他擔憂,生怕路上發生意外。病房裏靜悄悄的,巴金伸手握住劉白羽微微發顫而又汗津津的手,輕輕地撫摸。蕭珊則一邊留意劉白羽的神情,一邊望着桌子上的電話。

突然電話響了,蕭珊忙搶在劉白羽之前拿起話筒。當電話中傳來母子倆已平安抵達北京的消息後,三個人長長地舒了口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巴金估計那天北京會來電話,怕有噩耗傳來,劉白羽承受不了,於是攜夫人蕭珊專門前來陪伴他。當兩人起身告辭時,劉白羽執意要送到醫院門口。他緊緊地握住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謝。巴金卻擺了擺手,淡淡地說,沒什麼,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關於友情的故事2

從前有一個叫阿里的人,在老富商阿瑪爾的店鋪裏打工。他很窮,但很勇敢。

一個冬天的晚上,阿瑪爾說:“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在山頂上不蓋毛毯不吃東西過一晚上。我知道你很需要錢,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就會得到一筆鉅額的獎賞。如果你做不到,就得無償爲我工作三十天。怎麼樣?”

阿里回答說:“好,我明天就去。”

然而當他走出店鋪後,他看到凜冽的寒風在頭頂上空咆哮。見此情形,他心裏頓時打了退堂鼓。於是他決定去問問他最好的朋友艾迪,他接受打賭是不是個瘋狂的舉動。

艾迪聽後想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我來幫你吧。明天,你在山頂上的時候向前看。到時候,我會在你旁邊的那個山頂上爲你整晚點上篝火。你看着篝火,想想我們之間的友誼,就不覺得冷了。你保準能做到,過後你給我點回報就行了。”

結果,阿里果然贏了。他順理成章地得到了一大筆錢,隨後他來到朋友的家裏:“你說過,你想要我報答你。”

艾迪回答說:“沒錯,不過不是錢。我要的是一個承諾: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冷風從我的生活中刮過,你就會爲我點燃友誼之火。”

關於友情的故事3

成長離不開友情的支柱。不知何時,身旁會多出一個親密的身影;不知何時,身旁會多出幾番鼓勵;不知何時,心裏會多了幾份念想。這便是朋友帶來的。朋友讓你不再孤獨,在你悲傷時做個鬼臉讓你開心,在你開心時打開話匣與你共享。每一次遇到困難,朋友與你同行,清除旅途中的障礙。每一次開心,朋友和你同在,分享成功的喜悅。一次,筆袋不見了,好朋友得知,在放學後與我找了許久,但是都沒有發現,只好互相告別回家。卻驚奇發現,筆袋好端端的在書桌上,不是不見,而是我疏忽忘帶了。我這兒沒什麼損失,可朋友因爲回家遲了,被父母“審”了很久,零花錢也減半。當我道出原委後,同學不僅沒生氣,反而開開玩笑:“找到了就好,我沒什麼關係,大不了勒緊褲腰帶過下半個月唄,沒錢買文具,你可得借我啊!”我不禁啞然失笑。這就是朋友。就這樣,我與朋友一起度過在校園裏愉快的歲月,與朋友一起快樂長大。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遇到過陡峭的山崖,也見到過美麗的彩虹。但在我困難的時候,親人和朋友卻顯得那麼可貴。也因爲有了他們的鼓勵,我才能走過這些山崖,才能不被虛幻的景象迷惑。收拾好記憶的行囊,繼續與他們一同前行,繼續走過風雨,遇見彩虹。就這樣我長大了!

關於友情的故事4

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淡而久遠。真正的友情,是心與心的默契,是靈與靈的互通。是即使殊途,也能同歸;是即使門第懸殊,也能平起平坐;是即使貧富不等,也能坦然共對;是一方有難,對方便鼎力相助;是一方有喜,對方便真心祝賀……然而,源於人性的自私,無私的友情便難得,因此,才使得“管鮑之交”歷經千年仍被人稱道;因着人心的自處,默契的友情也難求,所以,才能讓“高山流水”經由日久還被人傳唱。

人生路上走一遭,誰都希望結伴而行。旅途平坦時,彼此說說話,以解各自的寂寞;道路坎坷時,互相伸伸手,以便繼續上路,這是人之常情。交友貴在交心,只有心與心的融合,友誼的關係才能牢固。如以權交,權去則友斷;若憑財交,財散則人去,這更爲人們所熟知。然而,當今的有些人,往往把友情當兒戲。如果彼此用得着,見一面,便互稱朋友,實在是有損於“朋友”這兩個字的內涵。這樣的朋友,只能坦途時,彼此唱着歌歡樂而行,並不能坎坷時伸出手相攙相扶。有的人也許號稱朋友遍天下,其實只是互相利用者;有的人也許只有一、二知己,卻是“雪中送炭”者。因此,交友要慎,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沒有情投意合者,孤行也沒什麼!

關於友情的故事5

15年前,我在準葛爾盆地深處的卡拉麥裏山當兵。

這裏與世隔絕,沒有人煙,我們連喝水都要到一百公里以外的油田去買。看不到電視,日報成了月報。戰士們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連看到的黃羊都是公的多。這裏有我國第二大有蹄類動物保護區。有成千上萬的黃羊、野驢和據說是爲了保持生態平衡,專門從俄羅斯引進的西伯利亞狼。

我在這裏戰鬥生活了5年,黃羊和野狼成爲我惟一的朋友。

我們從凌晨5點出發,浩浩蕩蕩的車隊穿城市,過鄉村,進沙漠,越戈壁,在千里荒原上飛奔,揚起的塵土像一條黃龍,久久不肯散去,攪醒了萬古荒漠。夕陽西下時,我們來到了一片開闊的黃泥灘地帶。就在這時我們看到成百上千的野驢、黃羊相擁着向前狂奔。確切地說是在飛翔,像滾滾黃潮向前涌動。我們被這大自然的壯景震撼了,忘記了長途跋涉的疲憊,歡呼、吶喊起來,汽車喇叭也此伏彼起地響成一片。

生活是單調而艱苦的。戰士們每天吃過晚飯便坐在營區的小山包上向遠方眺望,希望能見到路過的車和人。除了偶然過去的一隻孤獨而傲慢的狼或三五成羣悠閒自在的黃羊外,他們什麼也看不見,只有那綿延起伏的山巒喚起你無盡的想像。記得有一次,去火燒山拉水的司機回來透露說附近來了地質隊,還有女隊員呢。就有戰士偷偷跑了幾十裏山路去看女隊員。

八一建軍節,連隊專門派車從山下買回一車雞鴨魚肉。車在半道壞了,幾天後回到連隊,肉都壞了,只好忍痛倒掉。誰知竟招來了幾十只惡狼張牙舞爪,相互撕咬着在飯堂後面搶肉吃。以後,經常有狼來炊事班偷肉吃。鎖上門,仍擋不住狡猾的狼。爲了不引起狼的報復,我們儘量不去惹它們,和狼和平相處,互不侵犯。畢竟狼是這裏真正的主人。這裏的狼膽子很大,經常追趕我們的施工車輛。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我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天吃過晚飯,一個人或漫步荒野,或獨坐山尖,凝望落日,或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傾聽寂寞的羣山不甘寂寞地生長髮出的劈劈啪啪的響聲。漸漸地,我和荒原落日、萬壑羣峯融爲一體,體會到了一種無我忘我的寧靜和平淡。

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能碰見一隻孤獨而美麗的羚羊在我附近徘徊、張望。它那溫柔的雙眼滿含着悽楚和哀怨。我想它一定是失去了相依爲命的伴侶,在苦苦地尋覓、等待。我們離得那樣近,以至於我都能看清它那光滑脖頸上亮閃閃的絨毛。偶然也有一隻孤獨而傲慢的狼,大搖大擺,不緊不慢,若無其事地從我面前的山溝裏走過。我衝它吼一聲,想和它打個招呼,它竟有些不滿,狠狠地瞪我一眼,又去走自己的路。就這樣在孤獨而漫長的等待中,我漸漸學會了深沉,學會了寂寞,學會了淡化痛苦和表達的慾望。我和這些野生動物們成爲了知音。

後來,我遠離親人和故土,輾轉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最後流落到了北京。在這座噪雜而紛亂的城市裏,夜深人靜,獨坐燈下時,我常常想起我那些遠方的朋友們。

它們現在還好嗎?

關於友情的故事6

我們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一定都非常開心吧?可是小豬米米卻高興不起來,因爲它沒有媽媽,也沒有爸爸。

今天,又到了它的生日,小豬米米躲在一棵大樹後面,靜靜的呆着。

它發着呆,想啊想啊,想到了以前的生活,多麼美好,多麼幸福,爸爸把自己扛在肩膀上奔跑着,媽媽在一旁笑靨如花。

想着想着,它不禁哭了起來。

突然,大樹後面響起了歌聲: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它驚訝的擡頭一瞧,呀!是小猴子、小刺蝟和小松鼠,它們正推着一個小推車向小豬米米走來,小推車裏,擺着一塊大大的、鋪滿紫的紅的果子的大蛋糕!它們說:米米,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哦!

小豬米米聽了,頓時就哭了,它緊緊的擁抱着自己的好朋友們,不停地說着謝謝謝謝!

關於友情的故事7

友情

1、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音。俞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流水” 鍾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後棄官到江邊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2、馬克思和恩格斯

1844 年,馬克思在巴黎期間,恩格斯拜訪了他。這次會見爲他們終生的戰鬥友誼和偉大合作奠定了基礎。他們在政治風浪中團結戰鬥,在科學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勵,共同奮戰了40個春秋。他們各自都爲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戰友而自豪。恩格斯說:“馬克思是和我相交40年的最好的、最親密的朋友,他給我的教益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馬克思說:“我們之間存在的友誼是何等的珍貴!”恩格斯爲了使馬克思有可能從事革命活動和理論研究,心甘情願作出犧牲,從事自己最不願乾的“該死的生意”,把掙來的錢負擔馬克思一家的生活。

歐洲 1848 年革命失敗後,馬克思住在倫敦,恩格斯住在曼徹斯特,他們兩人雖然不能“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歡笑”,但卻保持着密切的書信聯繫。他們幾乎天天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點,另一方就會感到不安。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幾天沒有寫信,馬克思就寫信風趣地問他:“親愛的恩格斯!你在哭泣還是在歡笑?你睡着了還是醒着?”既是問候,又是關切。他們這種友誼是前無古人的。

親情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爲諸侯。

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爲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爲“文景之治”。

3、齧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爲“宗聖”。

4、臥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關於友情的故事8

《沙漠》

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道:“爲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一個笑笑的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幫助,咱們要把它刻在心裏的深處,那裏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朋友間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非常多真心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會有磨擦,咱們也許會因這些磨擦而分開。但每當夜闌人靜時,咱們望向星空,總會看到過去的美好回憶。不知爲何,一些鎖碎的回憶,卻爲我寂寞的心靈帶來無限的震撼!

關於友情的故事9

友情,像是一杯咖啡,苦澀中含有一絲甜蜜;友情,像是一把巨傘,爲我撐起明天的太陽;友情,更像是一瓶清醒劑,當我迷惑不解時,爲我排憂解難、指點迷津。這麼說一點也沒錯,你想知道爲什麼我會這樣說嗎?因爲我曾經深深的體會過。

記不清,我們何時成爲朋友,只記得每次去食堂的路上,你我總是並排而行;只記得,每次的課間十分鐘,你我總是旁若無人的大談特談;只記得,每次考試後,你我總是不過問對方的情況,默默地走在去廁所的路上;只記得,每次考試分數出來後,你我總是笑着說,“就算這次考不好,也要笑着面對未來,下次一定會考好。”

時光嫋嫋,在野菊的芳香中緩緩淡去。附在青蝶的指尖上漸行漸遠。你告訴下學期就要走了,回老家讀初中,可能不再回來了。第一次見你有些惆悵,手插着口袋不停地用腳玩弄着石頭,餘暉灑在你的臉上,無奈我只好笑笑沉默不語。雖然還有一學期的光陰,但是人生總在美好的時候會突然出現一個轉折點。——離別。最終會我們向着不同的方向背道而馳。

關於友情的故事10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爲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爲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2、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管仲:春秋時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說他早年經營商業,後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鬥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輔佐齊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規定士、農、工、商各行其業;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徵”(見先秦租稅),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少時與管仲友善,曾一起經商。齊襄公亂政,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囚管仲,鮑叔牙知道管仲之賢,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齊國因爲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

“管鮑”,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瞭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爲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爲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爲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爲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爲牽掛家裏年老的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當時齊國朝政很亂,王子們爲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王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王子小白。不久,齊國發生混亂,國王被殺死,國家沒有了君主。王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想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爲了讓糾當上國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後來,小白當上了國王,歷史上稱爲“齊桓公”。齊桓公一當上國王,就讓魯國把王子糾殺死,把管仲囚禁起來。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丞相,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爲自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寬厚仁慈,忠實誠信,能制定規範的國家制度,還善於指揮軍隊。這都是我不具備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只能請管仲當丞相。”齊桓公不同意,他說:“管仲當初射我一箭,差點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就算好了,怎麼還能讓他當丞相?”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爲王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爲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爲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沒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齊桓公終於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

管仲回到齊國,當了丞相,而鮑叔牙卻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鮑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齊國成爲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爲諸侯王中的霸主。鮑叔牙死後,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鮑叔牙對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嘆說:“當初,我輔佐的王子糾失敗了,別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卻甘願被囚困,鮑叔牙沒有恥笑我沒有氣節,他知道我是爲了圖謀大業而不在乎一時之間的名聲。生養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爲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陳雷,即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捨己爲人的君子。兩人爲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後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爲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爲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雲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爲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後十餘次向太守申請,張雲不批准。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爲孝廉,兩人一起到郡府就職。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變故,舉債負息錢數十萬,債主天天上門索討,小吏跪求暫緩,仍無法通融,欲訴諸官府,陳重得知後,便私下替他還債。小吏感恩戴德,登門拜謝,陳重若無其事地說:“這不是我做的,也許是與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償還的吧!”始終不談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個同事告假回鄉,忙中穿錯了別人的一條褲子回去。失主懷疑是陳重拿走,陳重也不置申辯,而去買了一條新褲賠償他。直到回鄉奔喪的同事歸來,才真相大白。

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爲代人受罪,被停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爲理由,辭職一同還鄉。後來陳重複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爲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後又被司徒徵召,官拜侍御史,卒於任上。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初時任郡府功曹,舉薦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雷義曾經救助過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使他減刑得以贍養一家老少。這個人爲了感謝雷義的再造之恩,攢了兩斤黃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義堅辭不受。這個人沒法,只好趁雷義不在家時,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後,雷義修葺房屋,翻開屋頂,才發現那兩錠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過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無法退還。雷義便將這兩斤黃金交付縣曹,充入官庫。雷義任尚書侍郎時,有一同僚因犯事,當受處罰,雷義爲他分擔責任,向上司上書申辯,願意自己獨擔罪責。同僚聞知,棄職進京自陳曲衷,請求爲雷義贖罪。後順帝下詔,兩人皆免官,並免予刑事處分。

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爲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准。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髮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籲,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遍鄉里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蹟,說道:膠和漆自認爲融爲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後來三府同時徵召兩人,雷義被任命爲灌謁太守,讓他持節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不久雷義官拜侍御史,授南頓令,卒於任上。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爲官爲民,政聲載道。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範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後來範式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後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於是兩人約定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酒菜等待範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麼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範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爲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範、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後才告別而去。

後來張劭得了病,非常嚴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徵日夜探視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徵說:“我和郅君章,都盡心和你交友,如果我們稱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誰還能算的上?”張劭說:“你們兩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陽的範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張劭不久就病死了。

範式忽然夢見了張劭,帶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倉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遠回到黃泉之下。你沒有忘記我,怎麼能不來?”範式恍然睡醒,悲嘆落淚,於是穿着喪友的喪服,去趕張劭埋葬的那天,騎着馬趕去。還沒有到達那邊已經發喪了。到了墳穴,將要落下棺材,但是靈柩不肯進去。張劭的母親撫摸着棺材說:“張劭啊,難道你還有願望?”於是停下來埋葬。沒一會,就看見白車白馬,號哭而來。張劭的母親看到說:“這一定是範巨卿。”範式到了之後,弔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爲之落淚。範式親自拉着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於是才前進了。範式於是住在墳墓旁便,爲他種植了墳樹,然後才離開。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春秋時,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賢納士。天下之人聞其風而歸者,不可勝計。西羌積石山,有一賢士,姓左,雙名伯桃,勒亡父母,勉力攻書,養成濟世之才,學就安民之業。年近四旬,因中國諸侯互相吞併,行仁政者少,恃強霸者多,未嘗出仕。後聞得楚元王慕仁好義,遍求賢土,乃攜書一囊,辭別鄉中鄰友,徑奔楚國而來。迤儷來到雍地,時值隆冬,風雨交作。有一篇《西江月》詞,單道冬天雨景:

習習悲風割面,濛濛細雨浸衣。催冰釀雪逞寒威,不比他時和氣。山色不明常暗,日光偶露還微。天涯遊子盡思歸,路上行人應悔。

左伯桃冒雨盪風,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溼了。看看天色昏黃,走向村間,欲覓一宵宿處。遠遠望見竹林之中,破窗透出燈光,徑奔那個去處。見矮矮籬笆,圍着一間草屋,乃推開籬障,輕叩柴門。中有一人,啓戶而出。左伯桃立在檐下,慌忙施禮曰:“小生西羌人氏,姓左,雙名伯桃。欲往楚國,不期中途遇雨。無覓旅邸之處。求借一宵,來早便行,未知尊意肯容否?”那人聞言,慌忙答禮,邀入屋內。伯桃視之,止有一塌,塌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伯桃已知亦是儒人,便欲下拜。那人云:“且未可講禮,容取火烘乾衣服,卻當會話。”當夜燒竹爲火,伯桃烘衣。那人炊辦酒食,以供伯桃,意甚勤厚。伯桃乃問姓名。其人曰:“小生姓羊,雙名角哀,幼亡父母,獨居於此。乎生酷愛讀書,農業盡廢。今幸遇賢土遠來,但恨家寒,乏物爲款,伏乞恕罪。”伯桃曰:“陰雨之中,得蒙遮蔽,事兼一飲一食,感佩何忘!”當夜,二人抵足而眠,共話胸中學問,終夕不寐。

比及天曉,淋雨不止。角哀留伯桃在家,盡其所有相持,結爲昆仲。伯桃年長角哀五歲,角哀拜伯桃爲兄。一位一日,雨止道幹。伯桃曰:“賢弟有王位之才,抱經綸之志,不圖竹帛,甘老林泉,深爲可惜。”角哀曰:“非不欲仕,親未得其便耳。”伯桃曰:“今楚王虛心求士,賢弟既有此心,何不同往?”角哀曰:“願從兄長之命。”遂收拾些小路費糧米,棄其茅屋,二人同望南方而進行不兩曰,又值陰雨,羈身旅店中,盤賚罄盡,止有行糧一包,二人輪換負之,冒雨而走。其雨末止,風又大作,變爲一天大雪,怎見得?你看:

風添雪冷,雪趁風威。紛紛柳絮狂飄,片片鵝毛亂葬。團空攪陣,不分南北西東;遮地漫天,變盡青黃赤黑。探梅詩窖多清趣,路上行人慾斷魂。

二人行過歧陽,道經梁山路,問及樵夫,旨說:“從此去百餘里,並無人煙,盡是荒山曠野,狼虎成羣,只好休去。”伯桃與角哀曰:“賢弟心下如何?”角哀曰:“自古道生育命。既然到此,只顧前進,休生退悔。”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單薄,寒風透骨。

次日,雪越下得緊,山中彷彿盈尺。伯桃受凍不過,曰:“我思此去百餘里,絕無人家;行糧不敷,衣單食缺。若一人獨往,可到楚國;二人懼去,縱然不凍死,亦必餓死於途中,與草木同朽,何益之有?我將身上衣服脫與賢弟穿了,賢弟可獨贅此糧,於途強掙而去。我委的行不動了,寧可死於此地。持賢弟見了楚王,必當重用,那時卻來葬我未遲。”角哀曰:“焉有此理?我二人雖非一父母所生,義氣過於骨肉。”我安忍獨去而求進身耶?”遂不許,扶伯桃而行。行不十里,伯桃曰:“風雪越緊,如何去得?且於道旁尋個歇處。“見一株枯桑,頗可避雪,那桑下止容得一人,角哀遂扶伯桃入去坐下。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熱些枯技,以禦寒氣。比及角哀取了柴火到來,只見伯桃脫得赤條條地,渾身衣服,都做一堆放着。角哀大驚,曰:“吾兄何爲如此?”伯桃曰:“吾尋思無計,賢弟勿自誤了,速穿此衣服,負糧前去,我只在此守死。”角哀抱持大哭曰:“吾二人死生同處,安可分離?”伯桃曰:“若旨餓死,白骨誰理?”角哀曰:“若如此,弟情願解衣與兄穿了,兄可費糧去,弟寧死於此”‘伯桃曰:“我乎生多病,賢弟少壯,比我甚強;更兼胸中之學,我所不及。若見楚君,必登顯宦。我死何足道哉!弟勿久滯,可宣速往。”角哀曰:“令兄餓死桑中,弟獨取功名,此大不義之人也,我不爲之。”伯桃曰:“我自離積石山,至弟家中,一見如故。知弟胸次不見,以此勸弟求進。不幸風雨所阻,此吾天命當盡。若使弟亦亡於此,乃吾之罪也。”言訖,欲跳前溪覓死。角哀抱住痛哭,將衣擁護,再扶至桑中。伯桃把衣服推開。角哀再欲上前勸解時,但見伯桃神色己變,四肢撅冷,一不能言,以手揮令去。角哀尋思:“我若久戀,亦凍死矣,死後準葬吾兄?”乃於雪中再拜伯桃而哭曰:“不肖弟此去,望兄陰力相助。但得微名,必當厚葬。”伯桃點頭半答,角哀取了衣糧,帶泣而去。伯桃死於桑中。後人有詩讚雲:

寒來雪一尺,人去途千里。

長途苦雪寒,何況囊無米?

並糧一人生,同行兩人死;

兩死誠何益?一生尚有恃。

賢哉左伯桃!隕命成人美。

角哀捱着寒冷,半飢半飽,來到楚國,於旅鄖中歇定。次日入城,問人曰:“楚君招賢,何由而進?”人曰:“宮門外設一賓館,令上大夫裴仲接納天下之士。”角哀徑投賓館前來,正值上大夫下車。角哀乃向前而揖,裴仲見角哀衣雖藍縷,器宇不見,慌忙答禮,問曰:“賢士何來?”角哀曰:“小生姓羊,雙名角哀,雍州人也。聞上國招賢,特來歸投。”裴仲邀人賓館,具酒食以進,宿於館中。次日,裴仲到館中探望,將胸中疑義盤問角哀,試他學問如何。角哀百問百答,談論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元王,王即時召見,問富國強兵之道。角哀首陳十策,旨切當世之急務。元王大喜!設御宴以持之,拜爲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段百匹。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驚而問曰:“卿痛哭者何也?”角哀將左伯桃脫衣並糧之事,一一奏知。元王聞其言,爲之感傷。諸大臣旨爲痛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乞告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己畢,卻回來事大王。”元王遂贈己死伯桃爲中大夫,厚賜葬資,仍差人蹋隨角哀車騎同去。

角哀辭了元王,徑奔梁山地面,尋舊日枯桑之處。果見伯桃死屍尚在,顏貌如生前一般。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喚集鄉中父老,卜地於浦塘之原:前臨大溪,後靠高崖,左右諸峯齊抱,風水甚好。遂以香湯林浴伯桃之屍,穿戴大夫衣冠;置內棺外槨,安葬起墳;四周築牆栽樹;離墳一十步建享堂;塑伯桃儀容;立華表,柱上建牌額;牆側蓋瓦屋,令人看守。造畢,設祭於享堂,哭泣甚切。鄉老從人,無不下淚。祭罷,各自散去。角哀是夜明燈燃燭而坐,感嘆不己。忽然一陣陰風颯颯,燭滅復明。角哀視之,見一人於燈影中,或進或退,隱隱有哭聲。角哀叱曰:“何人也?輒敢夤夜而人!”其人不言。角哀起而視之,乃伯桃也。角哀大驚問曰:“兄陰靈不遠,今來見弟,必有事故。”相桃曰:“感賢弟記憶,初登仕路,奏請葬吾,更贈重爵,並棺槨衣衾之美,凡事十全。但墳地與荊軻墓相連近,此人在世時,爲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漸離以其屍葬於此處。神極威猛。每夜仗劍來罵吾曰:‘汝是凍死餓殺之人,安敢建墳居吾上肩,奪吾風水?若不遷移他處,吾發墓取屍,擲之野外!’有此危難,特告賢弟。望改葬於他處,以免此禍。”角哀再欲問之,風起忽然不見。角哀在享堂中,一夢一覺,盡記其事。

天明,再喚鄉老,問:“此處有墳相近否?”鄉老曰:“鬆陰中有荊軻墓,墓前有廟。”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不中被殺,緣何有墳於此?”鄉老曰:“高漸離乃此間人,知荊軻被害,棄屍野外,乃盜其屍,葬於此地。每每顯靈。士人建廟於此,四時享祭,以求福利。”角哀聞言,透信夢中之事。引從者徑奔荊軻廟,指其神而罵曰:“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毒養,名姬重寶,盡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託,人秦行事,喪身誤國。卻來此處驚惑鄉民,而求祭把!吾兄左伯桃,當代名懦,仁義廉潔之士,汝安敢逼之?再如此,吾當毀其廟,而發其冢,永絕汝之根本!”罵訖,卻來伯桃墓前祝曰:“如荊軻今夜再來,兄當報我。”歸到享堂,是夜秉燭以持。果見伯桃哽咽而來,告曰:“感賢弟如此,親荊軻從人極多,旨土人所獻。賢弟可柬草爲人,以彩爲衣,手執器械,焚於墓前。吾得其助,使荊軻不能侵害。”言罷不見。角哀連夜使人束草爲人,以彩爲衣,各執刀槍器械,建數十於墓側,以火焚之。祝曰:“如其無事,亦望回報。”

歸到享堂,是夜聞風雨之聲,如人戰敵。角哀出戶觀之,見伯桃奔走而來,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荊軻又有高漸離相助,不久吾屍必出墓矣。望賢弟早與遷移他處殯葬,兔受此禍。”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當力助以戰之。伯桃曰:“弟,陽人也,我皆陰鬼:陽人雖有勇烈,塵世相隔,焉能戰陰鬼也?雖莖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強魂。”角哀曰:“兄且去,弟來日自有區處。次日,角哀再到荊軻廟中大罵,打毀神像。方欲取火焚廟,只見鄉老數人,再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若觸犯之,恐賂禍於百姓。”須輿之間,土人聚集,都來求告。角哀拗他不過,只得罷久

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謝楚王,言:“昔日伯並糧與臣,因此得活,以遇聖主。重蒙厚爵,乎生足矣,容臣後世盡心圖報。”詞意甚切。表付從人,然後到伯桃墓側,大哭一場。與從者曰:“吾兄被荊軻強魂所逼,去往無門,吾所不忍。欲焚廟掘墳,又恐拂土人之意。寧死爲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戰此強魂。汝等可將吾屍葬於此墓上右,生死共處,以報吾兄並糧之義。回奏楚君,萬乞聽納臣言,永保山河社稷。”言訖,掣取佩劍,自則而死。從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殯殮,理於伯桃墓側。

是夜二更,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喊殺之聲,聞數十里。清曉視之,荊軻墓上,震烈如發,白骨散於墓前。墓邊鬆相,和根拔起。廟中忽然起火,燒做自地。鄉老大驚,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從者回楚國,將此事上奏元王。元王感其義重,差官往墓前建廟,加封上大夫,赦賜廟額曰“忠義之詞”,就立碑以記其事,至今香火不斷。荊軻之靈,自此絕矣。土人四時祭把,所禱甚靈。有古詩云:

古來仁義包天地,

只在人心方寸間。

二士廟前秋日淨,

英魂常伴月光寒。

6、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關於“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爲刎頸之交。”的典故。

戰國時代,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着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着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爲上大夫。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

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趙國。趙王爲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爲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爲自己英勇善戰,爲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是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爲什麼,他們說:“我們爲您做事,是因爲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着趙國,作爲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揹着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爲國效力。

7、忘年之交—孔融、禰衡

忘年交,是指不拘年齡、職業、輩份,彼此推心置腹而結交爲無話不談的摯友。東漢末年,天下紛爭,羣雄四起。孔融、禰衡具有文才,孔融年已五十,而禰衡年末二十,仍能相交爲友。孔融將禰衡推薦給漢獻帝,讚美他:“資質美善異於常人,見善若驚,嫉惡如仇,如使立於朝廷百官之中,必可見其正直廉能。”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禰衡性情剛傲,不肯事曹。曹操懷忿召爲鼓吏,禰衡演出史上有名的“擊鼓罵曹”。曹操以借刀殺人之計,將禰衡遣送劉表處,後被江夏太守黃祖所殺,年僅二十六歲。

孔融秉性剛直,因諫阻曹操南征劉備、劉表、孫權之事拂逆曹操之意。御史大夫郗慮向來與他有嫌隙,便趁機對曹操進讒說:「孔融平日每每輕侮丞相,又與禰衡相友善,禰衡稱讚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讚美禰衡是“顏回復生”。以前禰衡侮辱丞相,都是孔融指使的啊!曹操大怒,將孔融併其二子殺害棄市,年五十六歲。

這兩個忘年交,真是亂世中的悲劇英雄啊!

8、生死之交—劉關張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蓆爲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爲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爲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着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爲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爲兄,關羽次之,張飛爲弟。

杜甫《哭李尚書》

“漳濱與蒿里,

逝水竟同年。

欲掛留徐劍,

猶回憶戴船.

……”

詩句中恰當地使用了“掛劍留徐”的典故,表示了對亡友的深切哀悼在恪守信義高尚情操的讚譽。這個典故中所講述的事,就發生在泗洪。“掛劍留徐”說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國王諸樊的弟弟季札的故事。諸樊的父親看季札爲人誠實,才華出衆,欲立他爲王。季札卻竭力讓位給哥哥諸樊,自己受封到延陵(常州),被稱爲延陵季子。

季札和當時社會上的賢士大夫交往基多,受到許多諸侯的尊重,名聲越來越高。一些大國經常聘請季札,請他欣賞周朝傳統的音樂詩歌,藉以談論周朝和諸侯國的盛衰大勢。

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年,季札應聘出使魯國,當他帶着一行隨從人員途經徐國時(今灑洪境內),看到徐國的人民安居樂業、五穀豐茂,不禁暗暗讚歎:“果然名未虛傳,徐君素以仁義著聞,今得見矣。”因此決定拜會徐君,以傾吐仰慕之情。

徐君得知素有賢名的延陵季子要來拜訪,凡裏特別高興,盛情相待。季札與徐君一見如故,親切交談,十分投機。交談中,徐君看到季札身佩的寶劍,非常喜愛,幾次欲言又不便啓齒。季札從徐君的舉止神態上看出了他的心思,欲將佩劍贈給徐君,但轉念一想,出使魯國不能沒有寶劍。他心裏暗暗許諾,從魯國回來後,一定將寶劍憎給徐君。

季札離徐去魯,此行約一年左右的時間,當他從魯國返回又經徐國時,徐君已離開人世,季札聽到這一消息,心中萬分悲痛、悔恨,他來到徐君墓前,向徐君表示深深的哀悼,同時解下身上的身上的寶劍,雙手捧着,將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楊柳樹上,他的隨從不解地問:“徐君已經不在了,寶劍掛在這裏給誰呢”?季札莊重而又嚴肅地說:“不能這麼說,起初,我在心裏已將寶劍許給了徐君,怎麼能因爲徐君不在,就違背自己原來的心意呢?再說,作爲一個吳國的使臣,不講信用,鄰國會怎樣看待我們吳國呢?”

回國後,吳王聽說此事,大加褒揚,將另一柄名劍賜給季札。從此在吳國這個披髮紋身的蠻荒之邦也開始有了誠信的風尚,民風大善,季札掛劍之事因此很快就在各國流傳開來。後人爲了紀念季禮,就在徐君墓前築了一座高臺,名叫“掛劍臺”。今泗洪陳圩鄉張墩村尚有“掛劍臺”的遺址。

兩千多年來,季札掛劍徐君墓的故事一直被當地人稱爲美談。“季札掛劍”又常常被用來比喻做人言而有信,不忘故交。對朋友講信用、重義氣。

另:戴船。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眼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近。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與而行,與盡而返,何必見戴?

欲留掛徐劍,猶回憶戴船。這裏意思大概就是說想給李尚書送上祭弔的禮物,最後又乘船返回了。

關於友情的故事11

《狼來了》

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從樹木中竄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拼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們求救。

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發現是狼,跑走了;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豬經過這裏,發現是狼,衝下山坡;兔子一聽,更是一箭一般離去。

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來,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愴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來了,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一聲吼叫,嚇破狼的膽。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在這鬧嚷嚷的一羣中,唯獨沒有狗。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着你的人,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你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爲你付出、關心你的人,那纔是真正的朋友!

關於友情的故事12

小二自從開了個賣衣店,便今天說賣了多少件衣服,明天又說賺了多少百塊錢,讓阿五等幾個朋友聽得一愣一愣的。小二見大家不信,又說他沒有一天不是顧客盈門的,不相信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小二平時就愛吹牛,撿了根稻草都能吹成金條,所以阿五他們就真的暗中去他的店裏看,一看不由得哭笑不得,原來小二的店確實是天天顧客盈門,可那些顧客全都是他的三叔六伯七姑八姨,有的摸摸衣服,有的討價還價,還有的買是買了,可到街上轉了一圈又把衣服拿來還了,總之全都是小二請來的託!

“這傢伙把牛皮吹成這樣,得讓他出點血才行!”阿五這麼一想,就跟幾個朋友提議,每天輪流着給小二打電話,說他發財了,應當請大家嘬一頓纔是。連打了三七二十一天後,這天,小二把大家叫到了大發財酒樓,阿五他們問他幹啥,小二把菜譜往他們面前一拍,財大氣粗地說:“幹啥?我請客啊!大家儘管點,不用老想着幫我省錢!”

阿五幾個知道小二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所以看了半天菜譜,才點了三個便宜的菜!小二一看不高興了,把菜譜搶了過去,噼裏啪啦地點了五六個名貴的菜,又叫了兩瓶五糧液。阿五幾個見他這樣,這才狠了狠心划拳猜碼地大吃大喝起來。

喝得醉眼迷離的時候,阿五起身去小便,進了衛生間,小二突然推門進來了,拿出錢包裏的錢,一拍大腿說:“我剛纔出來時忘了多帶點錢了,這餐飯估計得六百塊錢,可我只有五百二十塊錢,你能不能借我八十塊錢?”

阿五心想他請大家吃飯,還借什麼啊!於是從褲袋裏掏出一張百元鈔往他手裏就塞,說:“借什麼借?拿去!一百塊錢夠不夠啊?”小二點頭哈腰地說:“夠了!夠了!多謝!多謝!”

酒宴散場後,阿五正要回家,喝得踉踉蹌蹌的阿八突然把他拉住了,口齒不清地說:“你得把我送回家!你得把我送回家!”阿五問爲什麼,阿八說:“我本來帶了一百塊錢的,可小二說他錢帶得不夠,要跟我借,我說借什麼借,就給他了。我現在沒錢打的回家了!”阿五一聽像明白了什麼,趕緊去問阿九,小二剛纔是不是也跟他借一百塊錢了?阿九一聽大吃一驚,說:“是啊!你小子怎麼知道的?”阿五這下徹底明白了,也不用再問了,小二肯定向他們每個人都要借八十塊錢,而他們肯定也會像他一樣,都給了他一百塊錢。這餐飯包括小二共六個人,共花了六百塊錢,而小二自己只出了一百塊錢!

關於友情的故事13

《沙漠中的蘋果》

倆個生死之交的朋友艱難地行走在沙漠裏,他們兩個又飢又渴,步履踉蹌,距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這時,仁慈的上帝出現了,賜給了他們一棵蘋果樹,樹上有兩個一大一小的蘋果。上帝對他們說:“只有吃了大蘋果的人才能有希望走出沙漠,吃小蘋果的只能抵擋一時飢渴,生存無望。”上帝離去了,他們倆相互對視,誰都沒去吃蘋果。

夜幕降臨,他倆昏昏睡去。第二天破曉,一位兄弟醒來,發現另一位已離去,樹上剩下了一個小蘋果,他氣急敗壞,深感朋友的無情,背叛,冷淡,真可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望着樹上的小蘋果,他摘下,毫不猶豫哽咽着吞了下去。帶着對朋友的憤恨他繼續行走在沙漠中,可走了不一會兒,他發現自己的朋友死在前面的沙漠裏,而手中握着一個比自己剛纔吃的更小的乾癟的蘋果,他恍然大悟,緊緊地抱着朋友的屍體嚎啕大哭……

關於友情的故事14

曾經,有那麼一段段奇特的旅程,伴着我年少時的光陰,給予了我無限美好!

直到現在,多少年時光飛逝於無形 ,卻抹不去那些帶有淡淡相思的回憶。 路在腳下,邁出第一步總需很大的勇氣,走出去了,便會一發不可收拾。如我走夜路的經歷,初次恐懼,再幾次就越來越大膽了。應了那句老話:"一回生,二回熟……"。這膽大,是在一回回的膽怯裏積累了力量,最終厚積薄發。 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三個人藉着一支巍巍顫顫的火把,行進在曲奇不平的山路上。此行的目的,是十幾裏外的楊家鎮桃李村,那裏有戶"李"姓人家辦事,今晚要放電影,至於是辦什麼事大夥都不清楚、也不關心,重點是:有電影看 。

紅白喜事放電影,是遠近聞名的傳統。看客絡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趕來 ,遠的,三五十里都不在話下;近的,更不必說——傾巢而出。在一個物質、精神生活都極度匱乏的年代 ,耗費一點時間和腳步,去看一場稀奇的電影並不算什麼苦事。反而言之 ,卻是令人興奮、心馳神往的。懷揣火熱的激情,小叔、桐子、和我連走帶跑的奔着目標而去。沿着村裏熟悉的幾條田坎,聽着此起彼伏的蛙聲和斷斷續續的嘖嘖嘖的蛐蛐聲,我們來到了一個熟悉的堰塘邊。腳步驚動了蛙的靜默,"咚"地一聲,蛙跳入了水中,我的心也似水一樣泛出絲絲漣漪。水草氣撲鼻,溝起我淡淡的相思:想起了去年,我曾和夥伴們在這塘裏游泳,多歡樂!

我舉着用幹竹筒蘸上煤油的火把走在最前面;大我七歲的小叔,是個見過一些世面的壯小夥,十五歲的個頭足可頂天立地了,在我們中膽也最大,理所當然的走在最後面;中間的桐子少我兩歲,是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我們腳步跟得很緊,生怕哪一個人掉了隊、落了單。我們費了很大的勁翻過一座小山坡,來到一條田間小道。道兩旁佈滿一片片稻田,瀰漫着一股清新的稻花香。我正沉醉在這清香的愜意中,突然,匆匆奔襲而來的一陣急風將火把上的焰火吹得左右搖擺,令我無法控制。隨時可能熄滅的火把,把我的心拎得緊緊的,我似乎快要失去邁步前行的勇氣,戰戰兢兢地移動着細步。搖曳的火光,給我的視線所及的範圍不足兩米遠。濃濃的煤油煙霧抹哭了我的眼,使我感到頭暈目眩。桐子緊貼着我的身驅,微微顫抖的右手從側面緊拽着我的上衣,讓我欲感沉重。小叔在後面喊着:"小心火把,別急!別急!注意腳下,小心摔跤。"從他的聲音裏,你能聽出一絲絲的不安情緒。

我們終沒躲過失去火光的命運。氣勢磅礴的雨水從天而將的那一刻,不僅澆滅了我手中緊握的火把,更熄滅了我們心頭的夢想:不能去看電影了。這一刻,就連立即調頭回家的願望都變的有些搖不可及。雨下得酣暢淋漓,我已無法持續睜眼,朦朦朧朧中看見一道銀色閃電瞬間劃過天際,緊接而來的是轟隆轟隆的雷聲陣陣。那聲音,近乎撕破我們三人的膽,將我們逼成了淚人。風雨交加、電閃雷鳴,荒郊野外、伸手不見五指,此情此景將我們三個作弄得快要窒息。嚎啕大哭怎蓋得住風、雨、雷、電,此起彼伏、交相輝映、層層疊加的魔力!當時,真有種萬念俱灰的感覺。我和小叔顧不得安慰彼此的情緒,傾力扶起情緒崩潰的桐子,剛將他扶起,啪地他又坐了下去;一來好幾次,消耗了我倆許多力氣。地上很滑,桐子又像泥鰍一樣抓不牢,讓人心煩意亂,真想在他背上扭兩下,屁股上踹幾腳。可畢竟不是自家親弟兄,況且年紀還小,又處在這樣的環境,打他,無異於傷口撒鹽。有氣得忍住,當務之急是帶上桐子去避雨,黑夜無邊,真不知道哪裏能躲雨! 當一次極亮的閃電劃過一瞬間,小叔彷彿得了一點啓示,說:"我們到包穀地裏去!"他說着,立刻把毫無準備的我和桐子連拉帶拖地弄進了一塊包穀地。地裏套種着紅苕,用手能抹到細長的藤。苕藤躲在高高的玉米杆下面,我們也躲在它的下面,而且我們還坐在苕藤上面。也許當時我們認爲坐在苕藤上面不至於比坐在地上涼屁股,而實際上天知道有什麼區別!嚎啕大哭都收工了,只是桐子還延續着抽泣,我們安慰他別哭了,等雨小了點就回家。話是說說容易,天卻真與我們爲敵。雨依舊下得急切,像是來報恩似的不停地親吻着大地上的一切,當然,也包括我們。這愛真是承受不起:雨水吻在臉上很痛;眼也睜不開。本來漆黑一片,這眼睜與不睜似乎沒啥不同,但直覺告訴我睜着更好,這是我習以爲常的習慣。

一直以來,我每次晚上洗頭的時候都不太敢閉上眼,因爲我眼一閉上,很容易想到一些邪乎的東西——那是婆和一些小夥伴愛講的故事的主角——鬼。這東西真的邪乎!不知道有還是沒有?相信它存在的人說得有模有樣 、頭頭是道,表情裏明顯帶着膽怯;不相信它存在的人,說着、聽着它的一切都不屑一顧。反正,我那時是在信與不信之間恐懼着。如今細細想來,那時,信的成分應該是要佔得多一些,因爲一想就恐懼,那不是心頭虛是什麼呢?況且,那時我的婆說過,這種事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我覺得這話有一定道理,所以,那晚在出門時上衣口袋裏放上了爺爺給的一小撮米。聽說,這樣走夜路可以避開髒東西。在這之前,我看見公閉着眼睛對着一大把米一本正經地念叨了些什麼,然後,吩咐婆將它分成了三份,各自放進了我們的口袋。本來我們對口袋裏放米這事懷有一點不屑,但公婆很堅持,還重重地威脅我們:"就是有一個不肯放,大夥都休想去看電影!"在如此情形下,我們怎來抵抗的力量?

事實證明,我們還的確沒有黑夜裏面對風雨不變色的能耐。於是,我在心頭默許着之前的不固執是正確的 。我估莫着,這兜裏被公附有"神通廣大"力量的米粒,會讓大家鼓起勇氣來,蕩掉潛伏在身邊的所有邪惡,走出茫茫黑夜。 不知道他們倆是否睜着眼,反正我當時是一直睜大了雙眼,任由風吹、雨打、雷聲震。

啪!啪啪…呼呼呼…一陣閃光、一陣雷聲,交相輝映上演。

"走!不能在這裏等死!"小叔說着,果斷地拉着我和桐子竄出了玉米地。 "去哪裏?"我倆幾乎異口同聲地問着。因爲對前程未定的擔憂,我跟桐子是邁不開大步的。我們心裏也仍然是七上八下,怕得慌。 "到涵洞下面去躲雨," 小叔說,"好躲雨最近的地方,只有哪裏!我們先到哪裏去,等雨小了再回家。"沒有更可行的辦法了,我們遵循着原來的.前後順序,靠着以前的記憶摸索道路的位置,手挽着手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前移;跌倒了立刻爬起來。不足三里路,走了近一小時。終於是到了,可有很多疑問:這涵洞裏面是什麼情況?是否已經灌滿了水?裏面有沒有蛇呀,老鼠呀什麼的?諸多的顧慮困擾着我們。尤其是桐子和我,焦慮着這期盼中的落腳點是否可靠。

狂風,目空一切地擺弄着花草樹木,令其嘎吱作響,不給你細聲說話的餘地;暴雨,依然在頭頂上肆虐無忌;電閃雷鳴,也許是感到了些許羞愧,已經放緩了腳步,來的間歇遲緩、輕聲細語了。雷鳴減了威風固然可喜可賀,但也意味着閃電銷弱了光亮,這對於幾眼一莫黑的我們可真是減了福照。幸好,光亮並未完全消失,小叔就是藉助這稍縱即逝的微弱閃光判定了安全可行之後才帶我們進了涵洞裏。裏面雖然有很多水,但腳上的鞋早就溼透了,護暖功能早已名存實亡,在裏面至少不會淋雨和大風正面相對。

這涵洞,是早些年修築的供水渠過山的一段,由於年久失修,多數溝渠段早都破敗不堪、雜草叢生、異物添堵了。曾經灌溉沿途幾十上百里的惠民工程,如今已名存實亡、成了擺設。

也許,只有像我們這種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纔會不計安危地走進它的內部去探尋它會有哪些稀奇。那是去年。炎炎夏日,我們六七個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經過幾番心理鬥爭,才鼓起了勇氣向涵洞深處走去。在之前,我們做過一次試探,但無法鼓足勇氣走向裏面。從外面看,對面是一個拳頭大小的亮孔,可以斷定那是北面的出口,還可以斷定這口涵洞是直的。洞口比較乾燥,透着一陣陣涼意,當時給我們的感覺就像如今夏日裏站在空調的冷風口一樣,簡直令人心馳神往、心曠神怡!所以,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即使再恐怖我們也要進去看一看究竟。當然,事情沒有那麼順利,先是沒有人願意帶頭,就連誰走最後都定不下來;後來又想起沒有手電筒,怕裏面有蛇或者老鼠,又或者有一些其它可怕的東西,瞻前顧後,最後終於沒敢走進去。好奇的幾顆腦袋也只能在洞口張望;那一個個墊起的腳尖,隨時做着後撤一步的準備,那形態像是被提起的幾個木偶。即使心有不幹,還是要心灰意冷的離開,那種感覺心如刀割!誰叫咱們不爭氣,竟沒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站出來。我想,哪怕當時有那麼一個人,先前只是一時激情地振臂一呼,也會應者雲集,而即使後來後悔,他也是英雄。然而,英雄終究沒有出現。期望的落空導致的情緒失落,把一個個變得像霜打過的茄子。有氣無力的邁着的幾條腿,真是要多踩死很多螞蟻。遊離幻散的目光,望着晴朗的天空,彷彿是在看着下着連綿不斷的雨的天空。還好,善於察言觀色的小云提議到對面洞口去看看,才緩解了當時的沉悶氣氛。大家都恢復了一些士氣,懷着一絲希望來到了北面的洞口,希望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只是,南、北兩洞口以及它們的周邊環境大同小異。最終,我們只好遺憾地掉頭回家,一次不成功的試探就這樣結束了。

有過之前的不成功經歷之後,我們學會了總結不足,於是再一次來,我們準備了手電筒和火把,安排了行進的先後順序,還規定到了裏面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急、不能跑。自然,膽子較大的走在一前一後的位置,其他人走中間。走了不到十米,突然有幾個黑影猛地一下從我們頭頂掠過,發出"吱"的一聲,把大夥弄得緊張兮兮、如臨大敵似得。尤其是中間的幾個小傢伙最慌亂,有種蠢蠢欲動想往回撤的打算。

"沒事,不要怕,是蝙蝠,"帶頭的雲哥輕柔但略帶忐忑地說,"不要跑啊,哪個跑收拾哪個!"可是,這樣的提醒和警告未必能服衆,雖然暫時沒人跑,我估摸着不跑也只是暫時,畢竟就連我這個墊後的膽子較大的都有些腳打閃閃,有些快扛不住了。想歸想,但不能說出來,說了等於是打退堂鼓、擾亂軍心。這樣的事我可不能做;如是做了,豈不是和我最鐵的哥們兒"雲哥"作對。要知道,我倆可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好搭檔。一直以來,帶領這隻"童子軍"我倆軍長和政委輪流當,配合相當默契。這次,又是他極力組織大家到這裏探尋,我怎能在關鍵時刻後退,拆他搭的臺呢!不但不能後退,也不能讓中間這幾個小子後退,我想,就算是真的攔不住他們,讓他們跑回去了,我也不能跑,我得和雲哥呆在一起,這纔是真正兄弟情誼——經得起考驗的。怕歸怕,但我已決定跟他一路走到底了 ……當時,想起這些點點滴滴,我感到心安一點了,心裏也燃起了一些暖意。

那是一個漫長的夜晚,我們三人抱作一團,靠在洞壁邊等待雨的停歇。記不清是幾點鐘,小叔拍着我的肩叫我走了。我只是感到很疲乏,渾身疼痛,也不知之前有沒有睡着,但知道馬上可以回家了,又很高興。於是,說走就走,顧不得天黑、地凍。直起身時我才發現我的肩上披着小叔的外套,而他光着膀子。一切都不言而喻……雖然衣服是溼的,可我的心剎時如激流涌動,暖洋洋的。桐子在他背上好像睡着了。我想小叔是早就將他揹着,心中突然感到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回家的路,走得踏實多了……一路上我挨他緊緊的,感到有他在就有安全感。

那時的我,七八歲,年紀和見識一樣,都無法使我坦然的面對一些長大後覺得是稀鬆平常的事。那時的感受是膽顫驚心、驚心動魄的。就我當時而言,可以稱爲經歷風雨了,都是真真切切的怕着,而又共同承擔着。

每個人的一生中,確有那麼一些事深刻在心中永不會忘,尤其是青蔥歲月的經歷。就我而言,這件事在我人生的成長和記憶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它,一直激勵着我關愛和感恩社會。感覺,有時說不清到不明。但每每想起這件事,我就會內心暖暖的,像是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究竟誰留給誰的思念?

相思算什麼?只是短暫般的霓虹,泥土的芳香,還是水中望月般的遙不可及。

給被等待的人留下了牽掛,等到的人以興奮。

我從沒有背棄自己的信仰 與熱血,也只是將懷念留給畫室,將祝福留給下一屆。

雪峯將自己感情留給靜瑤,將缺憾留給了達多,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我何嘗不是想去聞一聞陽陽國際樓下的花房,看着人們的穿梭流動,何嘗不是想品咖啡,何嘗不是怕忘了這段時光,忘了你們的樣子 畫室的名字。

需時記得又害怕忘記臨街的小花叫什麼名字,忘記那段聯考時間,忘記成功的喜悅或許曾經有位朋友出現在這光陰裏,而他能做的留下幾罐啤酒 短暫的夜跑 幾幅素描。

也許這重要,也許不重要。

這時間啊,快, 朝代變幻,生命流失猶如露珠的消散,這一年裏不斷探尋答案,歲月如這星辰刻畫的滄桑年輪悄無聲息而改變着。

曾經的我如這月光一樣,寒光而不露 ,生活平淡 不失有些索然無趣 ,色彩 素描速寫 日復一日的畫着 現在回想時間曾經將那時的時光當做無可奈何,現在想起着實有些可笑。

我們之間的相遇相逢只能用玄之又玄形容。

書上說讓我們學會忘記,學着無爭;將那些重要的掩蓋在記憶深處遁跡於芸芸衆生之間,沉默海底。

什麼叫做學會忘記?什麼叫君子無爭;回想起那三個迷一樣的女人,每天去完畫室 ,回家往左108步 向北走100步到宿舍 分別。原諒那時對世間的不解,對友情的破壞,原諒那時最純淨似水的友情一去不復返。我越發期待會面,就像還是藝術生時還沒上大學 一起畫畫 ,不會淡忘。

夢,那個不會忘的夢。

我有些累了;側靠在牀頭睡着了,側過臉 看見那些曾經的畫室同學 那會相互安慰相互慰藉的高中生,那夕陽西下一起回家的背影……我眼中溼潤了,我曾經看見一個人的五官消失在我的眼中,像輕飄的筆跡,最終不留痕跡消失在夢裏。

倘若時光倒回,如果沒有藝考的生涯,你們與我畫室相遇相逢卻又有素描色彩和鳴,彼此的祝福 夕陽西下的影子。

哪怕以後一盞青燈伴古佛,紅塵看破,常伴青燈過佛,伴其一生也不願放下這業障與這理不清的 羈絆許是我記得 許是永遠忘記……世間有多少好朋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輩子莫逆相交,可誰會料到旦夕驚變,從此以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天涯路遠 題記今晚"自殘式"鍛鍊後回到住所,我渴望讓精力趕快得到回覆,儘管我的能量值已經接近零度,進門的第一時間卻是啓動了電腦。由於身心都受到疲倦的侵襲 ,我面對強輻射的屏幕已然不知所措,想着最近一直沒有發表文章,所以想登陸封存已久的微博去尋找靈感。從"登錄管家"進去以後,頁面直接跳轉到了"熱門微博"的主頁,我立刻點擊了"理財",希望順便收穫一些行業信息,簡單瀏覽之後發現金融行業的風投、理財師和證券經紀人都沒有更新有價值的消息和言論。然後我隨機點擊了一個欄目,恰巧是"電視劇"的入口,我拖動鼠標往下拉,作爲題記的那段文字立即閃現在我的眼前,同時勾起了我內心深藏的回憶。

這段話出自最近熱播的古裝電視劇《琅琊榜》,這部劇我每天都會追新,今天早晨看到"梅長蘇"的獨白之後,內心瞬間就有很深的感觸,某些不曾提及的過往引起了我的共鳴。我當時專注着劇情,暫緩了在記憶裏搜尋一些殘留的痕跡,可是在當下寂靜的夜晚,我的思緒迴歸平靜,再次閱讀這些可以喚起回憶的文字之後,內心抑制不住地重溫了舊情,那些往事不斷地浮上心頭。

我的那位故友是高中時候的同窗,由於不是同桌和室友,說起來我們之間的交往也不是很密切。時隔七年,初次見到他的情景早已記不清了,即使回憶那時我暗戀過的女生,現在也只剩一個模糊的印象。我早就發現自己比較自我,很少去關注外界,長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守護着那份平衡與寧靜,我一直都是自卑和內向的"衰人",缺乏主動和熱情又有誰會關注我呢?即使是現在我依然是"默漠不聞",卻期待這有人會哦進被我的特質吸引而靠近,成爲我的知己和朋友(或許某天真有我心動的女孩主動示好,然後我衝破內心的阻礙而開始一段浪漫深情的愛情呢)。

上高一那會,我是一個來到新大陸的"探險者"。在高中時代,初中的那套那些"讀讀寫寫"已經不再適用,娛樂方式和遊戲也大有不同,所以我需要學習新的技能和積累經驗。運動會的前一天晚上,我受到宿舍一幫兄弟的蠱惑,第一次偷跑出去網吧玩遊戲,在那個"恥辱"的夜晚上演所謂的"蝙蝠俠飛檐走壁秀"。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心都會狂跳不已,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傻氣",後來覺得那種體驗還是蠻刺激的,只是第二天一早就被抓了個正着。這個故事裏面的很多細節很多,足夠讓我再寫一篇回憶錄,所以我簡單描述結果:三萬字檢討,通報批評。

那次事件之後我就被老師調到了最後一排的座位,當作壞學生進行懲罰,並且受到老師的嚴格監控。課堂上"享受"不到老師的目光,課下卻可以"享有"同學異樣的眼神,頭幾天偶爾還傳來八卦和嘲諷。不僅如此,班主任還安排班委和舍監密切注視我們的一舉一動,而作爲班長的他開始了和我的第一次談話。

那次談話的內容很簡單,主要是關於我生活上的一些想法和學習遇到的困難,我覺得他只是敷衍和虛僞地完成老師的任務,所以就沒有打開話題。就這樣,我們在尷尬的氣氛中"愉快地"結束了談話,聊天時我並沒有自卑的感覺,只是覺得無法志趣相投。

在開學不久就迎來了一場考試,我只記得自己未進前十,其實當時分數還不錯,都有五百八十多分,卻沒有想到班上高手如雲,所以感到異常震驚。那是我讀書以來第一次破了"名列前十"的記錄,雖然我早就知道我們班上很多同學的初中成績比我高,但是我仍然不甘心屈居人後。或許我當時有好奇第一名是誰,卻沒有奢望自己某天超過他,如今看來我當時的志氣的確比較弱,也不夠熱血和上進。

從那時起的每一次考試排名他都是班上的"首席",那個位置一直佔據了一年之久。期中考試過後肖克聲名鵲起,全年級排名都很靠前,在知識與智慧的戰場上,他作爲"榮譽騎士"或者本土化的"先鋒大將",率領我們攻城略地。而我作爲不起眼的小兵,想着某天可以"重獲天恩",有權享受更好地座位和禮遇。所幸那次的硝煙中我也打了漂亮的一仗,老師很快發現了我的潛力,並且有意栽培我成爲一名"副將",我順利來到前排與精英爲伍。

我內心渴望好的學習環境,回到宿舍我還是與那幫"壞孩子"爲伍。室友都是比較會玩的"逆青",他們經常聊着籃球、足球和電影,講述有趣的經歷,開一些庸俗的玩笑,偶爾也會提及某位女生。更深層次的娛樂方式是隨時間推移出現的,彼此都相處的很融洽,所以一起看電影、打籃球和玩撲克。起初我都是聽他們講故事和聊八卦,聽着共享的"噪音"音樂,熱情地討論如何追女孩子。爲了避免學習分心,對影視娛樂我一向會排斥和感到厭煩,時間長了慢慢地也有了一些興趣。我不再以學習爲藉口而要求他們安靜,而是習慣在那種氛圍下學習,不管多麼嘈雜也儘快安心入睡。我不曾"背叛"過他們,因爲我從來不曾選擇過他們,在他們的要求下我還是會將作業義務"奉獻"出去,偶爾也會幫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高中是我成長最快的階段,回想起來那也是我人生中最得意最精彩的時光,我的成長並不得益於誰,但是他們的陪伴不可或缺。在學校裏,學生比的主要還是成績,在我成功地翻身之後,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和關注,很快在學習上找回來一些自信。那時的我似乎很喜歡串寢室(我想主要是和我"吃百家飯"長大的事實有關),幾乎每天每個寢室都會逛一遍,不斷地聊着各種話題,或者僅僅是聽着他們高談闊論,偶爾插上幾句。肖克的寢室都是老實巴交而又上進的孩子,但是除他之外我誰也不在意,我的實力遠在他們之上,這一點我深信不疑。也不太記得和他說過什麼,只是少不了相互嘲諷,確切的說應該是爭論一些無聊的事情,各自發表自己對於時事政治的見解。

在學習方面,肖克似乎被捧爲了神話,很多女孩子找他請教問題,想模仿他的學習方法,而我對此從未在意,所以我們沒有交流。當時我的關注點是在自我成長方面,我腦子裏成天想着如何跳得更高更遠和學會籃球的花樣技巧,還有那些男孩子喜歡"作秀"和攀比的事情。

關於友情的故事15

小白兔和大公雞是一對好朋友。每天早晨,公雞就飛上牆頭伸長脖子打鳴,小白兔就會從窩裏鑽出來,一邊揉着睡眼一邊說:“公雞哥哥你真早啊!”大公雞也會回敬她一句:“白兔妹妹,你起來的也很早啊!”兩個人相處的非常好。小白兔還經常誇讚說:“公雞哥哥,你的叫聲真好聽!”公雞一聽叫的更起勁了。樹上的烏鴉看見了非常嫉妒,趁着大公雞不在對小白兔說:“你以爲大公雞真的對你好,他是算計着你們家的吃的呢。”生性多疑的小白兔開始不信,架不住烏鴉三番五次的說,後來貓頭鷹也這麼說,於是就信了。

早晨,公雞依舊打鳴,小白兔從窩裏爬出來對着公雞喊:“吵什麼吵,煩死人了,你還叫不叫人睡覺?”公雞很詫異,怯怯的說:“你不是說我的叫聲很好聽嗎?”“什麼好聽,難聽死了,比烏鴉、貓頭鷹的叫聲還難聽!我一聽見你叫就煩!”說完氣惱的回窩了。公雞非常鬱悶,多次找白兔想搞清到底是怎麼回事,都被拒之門外,一直鬱鬱寡歡。

從此,早晨再也聽不到公雞響亮的打鳴聲,不久他就不聲不響的死了。他到死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烏鴉和貓頭鷹看到公雞死了,暗自高興,分吃了他的屍體各自飛走了。小白兔一直到公雞死都沒去看他,因爲她不相信世上還有真的友誼存在,她在自己的王國裏孤獨的度過了一生。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