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5篇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

什剎海的傳說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5篇

什剎海在北京鼓樓的西南方,寬闊的水面,四面種着高大的柳樹、槐樹、楊樹,風景好極啦。什剎海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冰。解放後,政府又把什剎海徹底挖了一下子,又在岸邊上建立了水泥欄杆,把古老的什剎海打扮得更美麗了。什剎海的剎字,在北京人嘴裏念快了,就跟“季”、“價”、“窖”差不多了,因爲這個,就有了活財神沈萬三(原來北京西便門外有一座“白雲觀”,廟觀裏的“財神殿”,據道士說:財神老爺就是北京的“活財神沈萬三”。另外傳說:沈是元朝末年蘇州人,名叫沈富,號叫仲榮。因爲他在弟兄裏行三,所以人都叫他沈萬三。沈萬三很有錢,是當年江南第一個有錢的人,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打算擴建南京城牆,又沒有那麼多錢,沈萬三搶頭替皇帝修了三座城門,皇帝朱元璋心裏很嫉妒這個有錢的沈萬三,後來,抓個差錯,就把沈萬三殺了。這是南京的故事。沈萬三沒到過北京,可是北京卻流傳了沈萬三的故事。)挖十窖銀子的民間傳說。

提起沈萬三來,老北京人沒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活財神”。活財神應該是很有錢的了,可是他手裏一個錢也沒有,窮得連衣服都穿不整齊,那麼,他怎麼會叫活財神呢?他呀,他能知道地下哪裏埋着金子,哪裏埋着銀子。那麼,他怎麼不挖點金子、挖點銀子,換換衣裳呢?不行,沈萬三平常說不出來哪裏有金子,哪裏有銀子,要想跟沈萬三要金子、銀子,得狠狠地打他,把他打急啦,他胡亂一指哪裏,挖吧,準有銀子,也許是金子,並且,打得越厲害,從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銀就越多,這麼,人都叫他“活財神”。

可是,誰肯打他呢!他家裏的人,不忍打他,一般老百姓呢,又沒有平白無事打人的道理。這樣,沈萬三跟那些不肯打他的人,就都窮得吃不飽飯,穿不整齊衣裳。這一天,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皇帝又不願意把他庫裏的錢拿出來,就跟大臣們商量“就地取材”的辦法,大臣們說:“這一片苦海幽州,哪能弄出這麼多錢呢!”皇帝說:“沒法子也得想法子!”後來,有人把活財神沈萬三的事,告訴了皇帝,皇帝高興了,吩咐馬上把沈萬三給抓來。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2

鞏縣康家釀酒有些年頭了。

康家酒很少流出莊外,這裏有個祕密,康家酒的祕方來自洛陽福王,明末清初“康朱聯姻”時朱家敗落,這個朱家酒方也來到了康家,外人一般不知。

爲了保證釀酒祕方不外漏,康家一代只有一人掌握整套釀酒技術,康豫就是這一代康家酒的傳承人。

康豫釀出來的酒,只要喝過的人,沒有一個不說好的。康豫不會喝酒,這是康家上下都知道的祕密,釀酒的不喝酒,小一輩人不信,問他本人自然不會有結果,問老一輩人,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案。

康豫的兒子長大了,和鄰村一家有些官家背景的鄉紳結親。按鄉俗女方應允婚事之前,男女雙方主要長輩要聚在一起喝頓結親酒。康家有家釀的酒,自然酒宴上喝康家酒。康家酒的特點是綿甜醇香、回味悠長,入喉爽口甘甜,後勁很大。康家幾位長輩酒過數巡後,紛紛表示不勝酒力。女方几位也擔心入口甜醇的酒有後勁,漸漸地都只是在禮節上舉舉杯了。獨有女方一位族叔自恃酒量超人,在酒席上向康家人挑戰,嘴裏還不乾不淨數落康家酒沒勁,入口沒一點嗆勁,不如燒刀子過癮。

康豫一直沒有作聲,畢竟自己是主人,再說酒桌上的酒話也當不得真,隨這位族叔漲紅着臉信口開河。

眼看自家的陪客都喝得差不多了,再也沒人去應和客人的挑戰。康豫就開口婉言勸說客人,暗示康家酒後勁較大,一會兒酒勁上來要撐不住的。誰知不說還好,一說反倒惹火了族叔,說除非答應和他斗酒,不然這門婚事他第一個不答應,要不承認自己是個人也行,這酒就免了。也許是酒勁開始上來,女方客人中有幾位居然也附和起這位族叔的話,一定要康豫答應斗酒,不然就不必談親事了。

這下把康豫逼到了牆角,再也沒有退路了。康豫站起身,說一句“我答應”,轉身叫人拿來一摞大碗,先在自己面前一字排開放好,整整九隻碗。又從桌旁捧起一罈沒有開封的康家酒,拍掉泥封,在面前的碗裏“汩汩”倒滿。

一連串的動作嚇得在座的康家人目瞪口呆,有幾位忍不住喊出來:“康豫是滴酒不沾的啊!”康豫報以一笑:“今天這陣仗我是不不行啊!只是有一點拜託,待會我喝贏了,不要和我說話,扶住我回去就是。”

康豫對女方客人說:“這幾十年,我沒有喝過一口酒,康家上下是婦孺皆知。今天既然答應斗酒,我先喝三碗,算我彌補前面的。”說完,一口氣喝完面前的三大碗。

隨後對挑戰的那位說:“接下去我倆一對一吧!第一輪我先喝,第二輪你先喝,同意的話我們就這樣喝下去,誰喝不了就認輸。”女方的族叔已經被康豫的三大碗震懾了,連連點頭。

第一輪兩人都一仰脖子“咕咚咕咚”下去了。第二輪女方族叔先喝,他中間停頓兩次才喝完,康豫依然一仰脖子喝下去。第三輪開始,康豫雙手捧碗,似笑非笑地掃視了全場,雙手捧碗舉過頭,仍然一口氣喝完。女方族叔喝第二碗時已經慢了半拍,面對第三碗酒,有些猶豫。在場的雙方客人都起鬨要他快點,他扶住桌子好半天才哆哆嗦嗦站起身來。他伸出雙手也想着像康豫一樣雙手捧住酒碗,結果雙手顫抖不停,酒液在晃動不已的碗四周盪出,還沒舉到嘴邊,手一鬆,酒碗“哐當”一聲掉落在地,緊跟着人也軟泥一樣癱了下去。

康豫說一聲“承讓”,慢慢走回了家,然後躺在牀上,睡了一天一夜才醒來。

女方那位族叔被人擡回家,躺了三天三夜才醒過來,在牀上打了一個長長的酒嗝,叫一聲:“好酒!好酒量!”又翻身睡了過去。再次醒來,帶了禮品專程到康家找康豫,爲自己酒席上說的不當之言當面賠禮道歉。

至此康家人才知道,康豫年輕時其實是會喝酒的,剛執掌釀酒時,酒醉誤了事,因此向家族主事的保證過釀酒就戒酒。

康豫酒醒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家族主事的提出辭去釀酒職位,主事的徵求家族長輩意見,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情況特殊,可以原諒。康豫認爲自己沒有遵循“遇事讓人一步,自然有周轉餘地”的祖訓,致使客人酒醉倒地。再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因爲自己的行爲影響家族的聲譽,玷污康家誠實、守信的家風家訓,堅辭不就。

若干年後,繼續保持北方風味,具有綿甜清香、純潔透亮、回味悠長特點的康家酒接待了老佛爺,被老佛爺賜名“康百萬酒”,已是後話。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3

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蹟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裏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着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着。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爲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着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着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爲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着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夠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着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是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是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着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4

古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喜食牛羊肉,但是殺了一頭羊或牛,一時間吃不完,便把牛、羊的內臟掏空,撒上鹽,經過鹽滷、曬乾,做成不腐爛的“”。而當時,就有一位皇帝在死後內臟被御廚挖了出來,把屍體做成了“”。

耶律德光之死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節度使石敬瑭向契丹國借兵打敗後唐國,兌現承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國,並年年給契丹國的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進貢厚禮。公元942年,石敬瑭駕崩,他的侄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武將出身,對向契丹國稱臣早就不滿,即位初便提出對契丹國“稱孫不稱臣”。耶律德光知道後大怒,拍着桌子叫道:“反了,反了!”後來,石重貴撕毀了與契丹國之間的協定,耶律德光便名正言順地出兵伐晉,很快就把後晉國給滅了。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用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後晉都城開封,在崇元殿又穿上皇帝的裝束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朝賀完畢後,耶律德光來到後晉皇宮,一下子就驚呆了,皇宮不僅修得美輪美奐,宮中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石重貴的妃子們更是個個兒美如天仙。耶律德光高興得哈哈大笑,在後宮裏天天笙歌、夜夜當新郎,日子過得十分逍遙快活。

後晉的正規軍雖然被消滅,可中原百姓並沒有臣服於耶律德光,老百姓不斷揭竿而起,各路武裝紛紛對契丹軍隊展開偷襲。半個月後,耶律德光的領兵將軍清點士兵人數,發現少了20xx多人,照這樣下去,過不了多久下面的軍隊就會被殺光。耶律德光知道後,大驚失色,看來這中原絕非久居之地,只好下令撤退。耶律德光離開中原時,把宮中的金銀財寶全部打包裝車,石重貴的妃子們也統統帶走伴駕。

當時正值炎炎夏季,契丹國軍隊勞師遠征,很多士兵都染上了一種熱疾。這天,耶律德光領兵走到殺胡林(位於今天河北欒城縣西北),只覺渾身燥熱、頭昏眼花,“撲通”一聲從戰馬上摔下來。耶律德光的國師見狀大驚,急忙叫來隨軍醫生。軍醫給耶律德光號完脈,臉色大變道:“國師,皇帝染上熱疾了。想要治療,一定要遠離女色,否則凶多吉少!”耶律德光甦醒後,聽說了軍醫的建議,擡腳就把面前的桌子踹翻了,冷笑道:“該死的庸醫知道什麼,得了熱病,正要用女人瀉火!”國師苦勸無用,最後被耶律德光趕出了軍帳。耶律德光身染熱疾,仍然縱慾無度,3天后就口吐鮮血一命嗚呼了。

太后的懿旨

耶律德光駕崩,對契丹國來說可是天崩地裂的大事。耶律德光的母親述律太后遠在契丹國,聽說兒子死了,哭得昏天黑地,立即傳來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國師看了述律太后的懿旨,十分爲難,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天,大隊人馬不眠不休地把耶律德光的靈柩送回契丹國,至少得一個月,屍體早就腐爛發臭,只剩下一堆骨頭了。國師和隨軍的文武大臣們商量了一整天,也沒想出一個管用的辦法來,最後一致決定:“懸賞招賢,不管是誰,只要能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賞銀三千兩!”消息發佈出去後,軍營裏沸騰了,三千兩銀子可以在契丹國買一大片草場了。大家紛紛出謀獻策,保存屍體的主意出了不少,最後都被否定了。就在耶律德光的屍體在大帳中已經發出異味時,耶律德光的御廚說他有辦法可以讓主子的屍體不腐爛。國師讓御廚趕快說來聽聽,御廚吭哧了半天才說道:“我的辦法就是把皇帝做成──。”國師一聽就愣住了。是什麼東西呢?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人們喜食牛羊肉,夏天殺了一頭羊或牛,一時間吃不完,牧民便把牛、羊的內臟掏空,撒上鹽,經過鹽滷、曬乾,做成不腐爛的“”。說得通俗一點,“”就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臘肉”。把契丹國王耶律德光做成,這可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呀!可除此之外,又沒有辦法把皇帝的屍體完整地運回契丹國,述律太后見不到完整的屍體可是要大家腦袋的。國師思前想後,最終採納了御廚的意見。

國師把御廚帶到存放耶律德光屍體的大帳內,“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道:“陛下,不是臣等對您龍體不敬,除了把您做成,實在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文武大臣們逐一拜祭了耶律德光,默默退出大帳。大帳中燈光搖曳,耶律德光的衣服被扒光了,牀旁放着一個大大的鹽桶。御廚雙手哆嗦着抄起最大號的切肉刀,閉着眼睛在腦子裏把平時給牛羊做“”的程序回想了一遍,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手裏的刀猛地朝耶律德光那滾圓的肚子上砍去,切肉刀“霍”的一聲剖開了耶律德光的肚子……兩個時辰後,耶律德光的內臟被挖出,屍體做成了“”。

耶律德光的“”被裝進密封的鹽罈子裏,運回了契丹國。述律太后舉行了盛大的招魂儀式,並親手打開壇蓋。耶律德光的“”靜靜地盤腿坐在罈子裏,屍體被鹽醃後極度縮水,已看不出耶律德光的本來模樣了。

耶律德光的“”最後被葬在茫茫大草原中。他從後晉國佔領的土地,包括幽雲十六州,最後也都被北漢和後周奪去了。

後世人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功過早已淡忘,他死後成爲中國唯一的“木乃伊皇帝”這件事卻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選自《龍門陣》20xx.3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5

東王楊秀清令全城13歲~16歲少女通通向官府報到,以備選入後宮,違者罪及父母。爲父母者只好污穢女兒的面,把美女扮成醜婆,報到應差。誰知在報到處即有滿盆清水以待,責令報到少女,先洗面後參選,一次就選了美女60人,挾之而去。

楊秀清至少有老婆60餘人,卻仍不滿足,四處蒐集佳麗。1856年,北王殺掉楊秀清之時,殺盡後宮有孕美女,殉夫而死的美人有54名。

當淮軍打下蘇州,進入忠王府時,只見府內後花園中竟堆了幾座銀山,“高與屋齊”。李鴻章親自進入忠王府視察,驚歎其華麗,恍如仙境。至於那幾座銀山的去向,他則三緘其口。

1865年5月,翼王石達開兵臨大渡河,陷入絕境。翼王不忍全軍餓死,乃隻身向清軍“請死”,以救全軍,終被“凌遲處死”。

1864年,洪秀全身染重病,留下遺囑:“朕託付已畢,歸天去了,望爾等共扶幼主,重振天國。”

1856年10月,英國借“亞羅號”事件進攻廣州,佔領廣州內河各炮臺。彼時葉名琛正在校場閱兵,聞訊笑曰:“日暮,彼自走耳!”並下令廣東水師不得應戰。

1857年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此後3年一直控制着廣州城。新赴任的兩廣總督黃宗漢爲了不捲入廣州的是非中,一路極盡拖延之能事,走了4個月纔到達廣東境內,而同是這一行程,10餘年前急於上任的楊芳只用了半個月。

1860年8月,大沽口失陷。咸豐和他的妃子們匆匆逃往熱河。才走了80裏,禁軍們因飢餓難耐大有潰散之勢,護駕的王公大臣們更是急得抱頭痛哭,最後派人從北京買回數千斤食品才安穩了軍心。逃到熱河後,咸豐又開始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僱了戲班天天看戲,並在聲色犬馬中病逝於熱河。

1860年10月1日,當法國將軍孟託班率軍進入圓明園時,想象中的猛烈抵抗並沒有發生,他們見到的只是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太監。隨後,英軍首領格蘭特下令,讓每個軍團的一半官兵上午去圓明園搶掠,另一半下午接着去。就這樣,一羣穿軍服的強盜洗劫了圓明園,他們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暴發戶,搶劫的財富足以讓他們享用終生。10月18日,爲消滅罪證,聯軍司令部下令焚燬圓明園,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照亮了整個北京城。

1861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後,雨果寫下了他那著名的抗議書。“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他說,“兩個強盜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最後還說,“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將受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李鴻章忍辱蒙垢定約馬關。一日宴會間,日相伊藤博文對李鴻章說:“有一聯能屬對乎?”因舉上聯曰:“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李鴻章猝無以應,憤愧而已。翌日乃馳書報之,下聯曰:“天難度,地難量,這纔是帝王度量。”

太平天國有一個神聖家族譜系:“天兄是天父之太子,天王是天父第二子。”後來蕭朝貴娶了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兄弟兼妹夫,輩分有點亂,只好稱“帝婿”、“貴妹夫”。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6

清嘉慶年間,安慶潛山來了一位新縣令。與前任不同的是,新縣令上任後,並未急於坐堂理事,而是在師爺的伴隨下,到處走訪。潛山境內的商賈大戶,官紳之家,他是常客。凡大戶人家嫁女娶媳婦,長輩老人仙逝的,他都親臨賀喜弔唁。一時間,潛山老百姓都說新縣令好,體察民情。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新縣令懂風水建築學,他在這方面的學問比那些地理先生和卦師都強。因他每到一處,都要觀察這家房屋的座向,門樓的方位,天井的形狀,院牆是否青龍高於白虎,室內門窗的佈局能否聚財等都要探討點評一番。

潛山縣城不是很大,二個月時間,新縣令就對潛山的概貌、風俗人情瞭然如胸。從他頒佈的文書佈告“尊老愛幼、獎勤罰懶、鼓勵農桑、興修水利、禁止賭博、不得擾民”的內容看,新縣令是一位親民廉政的好官。

但事又湊巧,在新縣令到任三個月後,潛山境內不時出現盜竊大案。被盜的都是大戶人家的金銀珠寶,這讓新縣令很難堪,當着衆多鄉紳和失竊家主的面,新縣令嚴令捕快衙役限期破案,否則嚴懲不貸。縣衙捕快頭領丁一,潛山餘井人,當差二十多年,破過不少案件。但面對這幾起盜竊案,他是一頭霧水,多次帶人查勘現場,都找不到竊賊的蛛絲馬跡,沒有破門撬鎖和翻牆入室的痕跡,東西似乎是不翼而飛了,捕快中甚至有人認爲是家人自盜。

隨後幾個月,不僅舊案未破,又添幾起新案。這一下,潛山境內如油鍋裏丟進了冰塊,一下子炸開了。人心惶惶,要求儘快破案的呼聲壓得捕快衙役們喘不過氣來。

這天,被竊人家的一羣人在商會會長的帶領下,來到縣衙,要求討個說法,在離縣衙大堂幾丈遠的地方,他們聽到縣衙大堂裏,有人撕心裂肺的哭叫,來到大堂門前,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新縣令正氣急敗壞的命人將丁一和幾名捕快打的皮開肉綻。看到這情景,他們不僅沒說什麼,反而懇求縣令息怒,手下留情,新縣令盛怒未消地說:“看在父老鄉親的面上,暫饒了你們,限你們一個月內破案,否則革職查辦。”

在家躺了兩天的丁一,想着破案期限,心急如焚,就在他覺得走投無路時,忽然想到了他的師父,退職在家的老捕快汪寧。對,明天就去找他。

汪寧,潛山槎水人。他可不是一般的捕快,他有二項絕活,一是輕功,能平地彈跳到一棵大樹上,在拇指粗的樹枝上穩穩站住;二是他的鐵丸彈弓,百發百中,能打落空中的飛鳥,外號汪鐵子。他從事捕快四十多年,經他手破的案有幾百起,外地棘手難破案件,都請他協助。他已經七十多歲,退職十多年了,在老家槎水賦閒,不問世事。

丁一瘸着腿跑了幾十裏山路,來到師傅家,略作寒暄後,說明了來意,汪寧留丁一住了一晚,隨便問了一下城裏的情況,第二天一早就隨丁一來到縣城,住在丁一家。汪寧雖七十多歲,仍健步如飛,當晚,汪寧就在丁一的指引下到幾戶被盜人家四周看了看。隨後幾天,遍訪了所有被盜人家,瞭解了他們的家庭成員和傭人的背景情況。汪寧對丁一說,這不是自盜案件,也不是一般的小偷行爲,而是具有飛檐走壁輕功和有開鎖撥栓絕活的慣偷做的案,在他倆的印象中,潛山附近還沒有這等竊賊高手,或許是外地來此流竄作案,根據作案間歇時間,盜賊就住在縣城附近。

這天,汪寧來來縣衙看師爺劉方,他與劉方是表親關係。劉方,潛山水吼人,秀才出身,爲人忠厚,因熟悉錢糧文案,文筆精良,先後在懷寧潛山任師爺,看到汪寧,劉方很高興,拉了一會家常,無意間談到新縣令和近期的盜竊案。劉方說:“新縣令是河北人,名萬利,是由監生捐實職縣令的,雖然不是科班出身,而文墨尚好,通曉官場規則,但近來頻發的盜竊案讓他脾氣大壞,不時大發雷霆,縣衙上下人人提心吊膽,你來的好,破案有望了。”汪寧說:“我老了,不管閒事,今日熟人見面,隨便聊聊。”說罷拱手告辭。隨後,他又跑了幾家客棧,知道近期並沒有外地人歇店。回到丁一家,汪寧一邊喝茶,一邊思索,終於理出了頭緒。晚上二更左右,他一襲黑衣,腰插鐵丸彈弓,來到縣衙旁邊一棵大樹下,趁四周無人,縱身一躍,將身體隱藏在五米多高的樹杈上,三更不到,汪寧看到一團黑影從縣衙廂房裏出來,三踮二踮地就竄到圍牆的一處垛子上,接着一縱身,飛到幾丈遠的石橋墩上不見了。汪寧轉過身子,掏出彈子,注視着黑影飛走的方向,約莫五更,他看見一個黑影,像一隻燕子飛了過來,背上挎了個包袱,一眨眼,黑影就躍上了牆垛。就在黑影剛踮腳起飛時,一顆彈子擊中了黑影的頭部,只聽呀的一聲,黑影負痛飛入縣衙不見了。

第二天,丁一懊惱的告訴汪寧:昨晚又有一戶人家被盜,幸好縣令大人生病,未能起牀,不然我們又要捱打了。

汪寧對他說:“不要緊張,我有眉目了。明天,你只要如此,就可以了。”丁一驚駭的說:“那可不是玩的,能行嗎?”汪寧安慰說:“你儘管照我說的去做,不會有事。”丁一忐忑不安地趕忙找他兄弟們去了。

第三天上午一早,丁一等一班捕快,押來了一個人,說是盜賊,要求縣令審訊。縣令讓師爺傳話:“生病,改日再審。”但潛山城裏的老百姓,聽說抓到了大盜,都爭先恐後地來縣衙觀看,那些被盜人家,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聽說縣令不升堂問案,都很生氣,人羣騷動起來,劉師爺趕緊請示縣令,新縣令怕事態鬧大,只得起牀。當他來到大堂,人們看到他官帽下露出了包紮的頭巾,他強打精神,問了竊賊的籍貫和作案經過。竊賊害怕用刑,承認了盜竊事實,問到贓物時,說被同夥拐走了,縣令發怒,要動大刑,丁一說:“讓他帶我們儘快找到同夥,追回贓物要緊。”縣令瞪了丁一一眼,說:“此賊就交由你們看管,限你們儘快抓到同夥,追回贓物。”說完宣佈退堂。

其實上面的一切都是汪寧導演,丁一和同夥實施的。審訊時,汪寧就在圍觀人羣之中。汪寧有二個目的,一是找出真正的竊賊,二是穩住竊賊,現在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而這一切其他人都矇在鼓裏。

當丁一將冒充的竊賊關進牢房,心神不定的回家後,汪寧說:“你去把師爺請來,我有話說。”待劉方、丁一坐下來後,汪寧說:“新縣令就是竊賊。”面對他們倆的驚詫和疑問,汪寧把如何懷疑竊賊就在縣衙,如何用彈子擊中竊賊,然後,逼縣令起牀審賊,以觀看縣令頭上是否有傷等等一一告知了他們。師爺劉方說:“怪不得他一來就到處走訪,是爲盜竊踩點啊。”丁一也恨恨的說:“他懲罰我們,原來是賊喊捉賊!”汪寧說:“對,這都是他掩人耳目的伎倆,現在就是想法如何進入他的房間找到贓物了。”劉方說:“此事我有辦法,萬利幾次想到三祖寺上香,都因事耽誤了,我回去提示他,如他去, 我讓丁一通知你,你們就可以進入他的房間了。”汪寧覺得此主意不錯,於是三人分頭準備去了。

劉方回衙後,向萬利問安,萬利說,他身體不舒服,近幾日縣衙裏的事讓師爺酌情處理。劉方說:“大人身體欠佳,何不上三祖寺看看,一來散散心,二來請佛祖保佑大人早日康復。”萬利一聽,說:“好!我正有此意,你安排一下,明天就去。”劉方心中暗喜,嘴裏答應:“老爺放心。”劉方將縣令明天上三祖寺的事告訴了丁一。

第二天,縣令與師爺帶了幾名衙役,坐了幾臺轎子,一早就去三祖寺上香,縣令離城不久,丁一和汪寧用劉方丟下的鑰匙,悄悄進入縣令的臥室。在臥室的牀下和書架後面,發現七八隻小箱子,打開一看,全是珠光寶氣的金銀手飾。他們挑選了幾件最好的首飾項鍊,帶在身上,然後將箱子放回原處,關上門退了出來。經與失竊的清單一一對照,手飾項鍊與失主描述的式樣、重量和成色絲毫不差。

萬利從三祖寺上香回來後,顯得很高興。他受到三祖寺住持的隆重接待。住持親自陪他禮佛抽籤。他抽到一支上上籤,籤辭上說他正走紅運,不久還要官升一級。

晚上,汪寧、師爺、丁一又碰面了。在坐實新縣令就是盜賊後,該是如何抓捕了。三人商議後決定,讓汪寧上省城安慶報告,這邊由師爺穩住萬利。

汪寧到了省城安慶,見了上任不久的按察使大人。按察使覺得事關重大,帶他面見巡撫張誠基。張誠基認識汪寧,對他十分賞識,一見面,張誠基“啊”了一聲,說:“馬鐵子,你怎麼來了?”當聽到汪寧的報告後,張巡撫當即與按察使交換意見。決定急召潛山、懷寧、望江三縣縣令來省城安慶商議長江防汛事宜。接到通知後,萬利有點猶豫,師爺劉方說:“每年防汛都這樣,我陪你去。”當萬利一走進巡撫官衙,剛彎腰向張誠基行禮時,張巡撫一聲斷喝,兩旁四名彪形侍衛立即上前,一把將他按住,捆綁了起來。面對物證、人證,萬利沒有抵賴狡辯,而是痛快的認罪畫押。並做了如下陳述:

我原是一名孤兒,被一位外號草上飛的戲班班主收留。班主武功輕功唱功都很好,我隨他學了很多東西,我識字、輕功、演技都是他教的。爲了生計,戲班明裏唱戲,暗裏也幹偷竊的事,但從不偷窮人的東西。有一位師哥精通開鎖,他用自制的小工具,能開各種名家制作的鎖,普通的鎖更不在話下,我的開鎖技巧就是向他學的,雖然演戲辛苦、盜竊危險,我卻習慣了與他們一起生活,覺得很快活。可好景不長,在一次應邀演出的途中。突降大雨,巨大的泥石流將我們戲班子的三輛馬車全部吞沒。我最先看到泥石流,大喊了一聲,“快跑”!就下意識地從車上縱身一躍,跳到了幾丈遠的一塊石頭上,又躍了幾次,才逃過這場浩劫,可憐我的那些師哥師姐和師父,二十幾人無一生還,全讓泥石流捲走了。我欲哭無淚,從此孤身一人四處飄蕩,好在我有看家本領,穿牆入室作案駕輕就熟,不但沒有餓死,還積累了不少財富,在河北定居後,我本可以生活得很好,但看到戲臺上和現實中的官都是威風八面,萬人仰望,也想過把官癮,於是花錢捐了個監生,後又捐了個實職縣令,來到了潛山,原以爲潛山是個山區小縣,憑我的能耐,可以邊做官、邊做賊,把買官的錢撈回來,沒有人能奈何得了我,誰知上任不到一年,我就栽了,栽在了高手手上。我心服口服,也心滿意足了,畢竟過了一把官癮。

萬利被判二十年監禁,畫出了一個“做賊---當官---做賊---入獄”的人生軌跡。此案當時轟動了整個安徽,連當朝皇帝嘉慶也知道。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7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裏又窮,爹爹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這山上有個道觀,裏邊住着個白髮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閒轉,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的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的用手勢一一回答。

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

諸葛亮會說話了,非常高興,跑到道觀向老道人拜謝。老道人說:“回家對你爹孃說,我要收你當徒弟,教你記憶識字,學天文地理和陰陽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孃同意,就天天來學,不可一天曠課!”

從此,諸葛亮就拜這位老道人爲師,風雨無阻,天天上山求教。他聰明好學,專心致志,讀書過目不忘,聽講一遍就記住了。老道人對他更加喜愛了。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

有一天,諸葛亮下山經過半山腰的一個廢棄的“庵”時,突然狂風大作,鋪天蓋地的下起雨來。諸葛亮忙到庵內避雨。這時,一個從未見過的女子把他迎進屋裏。只見這女子長的細眉大眼,仙姿嬌嬈,猶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動了心,臨走,那女子把諸葛亮送出門,笑着說:“今天我們算認識了,往後上山下山渴了累了就過來歇息用茶。” 諸葛亮從“庵”中出來時,覺的有一絲奇怪,怎麼以前從來沒見過這地方有人住呢?!

打這以後,諸葛亮每每到庵中來,那女子不僅殷勤接待,還盛情挽留,做好吃的飯菜。吃過飯他們不是說笑,就是下棋逗趣。與道觀相比,這裏真是另一個天地。諸葛亮開始迷迷糊糊起來。

諸葛亮思想出了岔,對學習厭倦了起來,師父講的他這個耳朵進去,從那個耳朵出來,印不到腦子上;書上寫的,看一遍不知道說的啥,再看一遍還是記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問題,把諸葛亮叫到跟前,長嘆一聲說:“毀樹容易栽樹難哪!我白下了這些年的功夫!”

諸葛亮聽出來師父的話裏有話,就低着頭說:“師父!我不會辜負您的一片苦心的!”

“這話現在我卻不信。”老道人望着諸葛亮說:“我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啞病,收下你當徒弟。前些年你是聰明加勤奮,師父我苦心教你不覺的苦;現在你是由勤奮變懶惰,雖聰明也枉然哪!還說不辜負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嗎?”

老道人又說:“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說着,他指着庭院裏被葛藤纏繞的一棵樹讓諸葛亮看:“你看那棵樹爲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長呢?”

“讓葛藤纏的太緊了!”

“對呀!樹長在山上,石多土少,夠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長,不怕熱,不怕冷,總是越長越大。可是葛藤緊緊一纏,它就長不上去啦,這就叫‘樹怕軟藤纏’哪!”

聰明人一點就靈。諸葛亮看瞞不過師父,問道:“師父!你都知道啦?”

老道人說:“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看你的神色,觀你的行動,還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嗎?”停了一下,老道人面色凝重的對他說:“實話給你說了,你喜愛的那女子並不是人,它原是天宮一隻仙鶴,只因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宮受苦。來到人間,它化作美女,不學無術,不事耕耘,只知尋歡作樂。你只看它貌美,豈不知乃是寢食而已,你這樣渾渾僵僵下去,終身將一事無成啊!若不隨她的意,還會傷害你。”

諸葛亮一聽有點心慌,忙問怎麼辦。

老道人說:“那仙鶴有個習慣,每晚子時要現原形,飛上天河洗澡。這時,你進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燒掉。衣裳是她從天宮盜來的,一燒掉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諸葛亮答應按師父的吩咐去辦。臨行,老道人將一把龍頭柺杖遞給諸葛亮,說:“那仙鶴髮現庵內起火,會立即從天河飛下來,見你燒了她的衣裳,必不與你甘休。如果傷害你時,你就用這柺杖去打,切記!”

這天晚上子時,諸葛亮悄悄來到庵裏,打開房門,果然見牀上只有衣裳,不見有人。他立即點火去燒那衣裳。

仙鶴正在天河裏洗澡,忽覺心頭一顫,便急忙往下張望,發現庵內出現火光,“呼”的飛了下來。她見諸葛亮正燒她的衣裳,撲過來便啄諸葛亮的眼睛。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柺杖,一下子把仙鶴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鶴的尾巴。仙鶴拼命掙脫,翅膀一撲一閃,又騰空飛去。結果仙鶴尾巴上的羽毛被諸葛亮抓掉了。

仙鶴禿了尾巴,便與天宮中的仙鶴個個不同。從此便再也不去天河裏洗澡,也不敢再混進天宮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永遠留在人間,混進了白鶴羣裏。

從此,諸葛亮爲不忘這個教訓,把仙鶴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來,以此作爲戒鑑。

打這以後,諸葛亮更加勤奮,凡師父講的,書上寫的,他都博學強記,心領神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又過了一年,正是諸葛亮燒美女畫皮的那天,老道人笑着對諸葛亮說:“徒弟呀,你跟我已經九年了。該讀的書都讀了,我要傳授的你都聽了。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已年滿十八歲了,該走出家門,幹你自己應該乾的事啦!”

諸葛亮一聽師父說他“滿師”啦,連忙懇求說:“師父,徒弟我越學越覺的學識淺薄,還要再跟你多學點本領!”

“真正的本領要在實幹中才能得到,書上學來的,還要看天地萬物變化,隨時而轉,隨機應變,纔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鶴當的教訓,以後不要再被情色迷戀,這是直接的教訓;推而廣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謹慎從事,洞察其本質纔是。這算是我臨別的囑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師父,你往哪裏去?”諸葛亮驚奇地問:“以後我到哪裏看望您呀?”

“四海雲遊,沒有定向。”

頓時,諸葛亮熱淚滾滾,說道:“師父一定要走,請受徒弟一拜,以謝栽培大恩!”

諸葛亮躬身拜罷,擡頭不見了師父,從此便再也尋不到他的蹤影。

老道人臨走,給諸葛亮留下一件東西,就是他後來常穿的八卦衣。

諸葛亮因爲懷念師父,常把師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當師父永遠在自己的身邊。 諸葛亮不忘師父的教誨,尤其是那臨別的囑咐,特意把帶在身邊的羽毛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誡自己謹慎從事。這就是諸葛亮手中那把羽扇的來歷。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8

民國時期,華州有一家“恆大當鋪”,老闆叫李恆大。

這天一早剛開門,一個漢子走進了恆大當鋪。他從懷裏掏出一個錦盒,放到了櫃檯上。錦盒用一把小鎖鎖着,等漢子打開錦盒,李恆大的眼睛亮了,原來錦盒裏放着一隻玉罐。

玉罐比成人的拳頭大了一些,從玉的質地和色澤上看,李恆大斷定,這應該是和田籽玉雕鑿而成。罐壁上還雕有二龍戲珠的暗紋,李恆大斷定,這件東西應該是從皇宮裏流出來的,是那些皇親國戚鬥蛐蛐用的蛐蛐罐,少說也在一萬大洋以上。

李恆大問漢子想當多少錢。漢子說一百塊大洋,一個月。李恆大明白了,一定是漢子遇到什麼緊急事了。

李恆大告訴漢子只當一個月利息可是百分之十,漢子答應了,讓李恆大趕快給他開當票。

李恆大把玉罐放進錦盒,衝夥計點了一下頭,夥計開始辦當票。李恆大剛要收起錦盒,卻被那漢子攔住了,就見他吧嗒一下上了鎖,拔下鑰匙揣了起來。

李恆大有點意外,看了漢子一眼。漢子似乎明白李恆大的心思,說:“鑰匙還是我保管好,到時我要沒錢贖,東西就是你的,那把小鎖對你不算啥。”

李恆大隻好把錦盒收了起來,把一百塊大洋連同當票一同給了那漢子。

沒想到那漢子下午又來了,說要贖當。李恆大說不是當一個月嗎,怎麼早上剛當,下午就贖呢?漢子說他有錢了,所以就來贖當了。

李恆大說贖當可以,但利息還得按一個月計。那漢子二話沒說,往櫃檯上嘩啦一下倒出一堆大洋來。李恆大一數,一百一十塊,一塊不少。李恆大收了當票,把錦盒給了漢子。漢子打開錦盒看了看,便揣在懷裏走了。

沒想到剛過兩天,那漢子又來了。還是那個玉罐,當一百塊,一個月時間。李恆大驗過貨,點了點頭。那漢子還是和上次一樣,拿了錢,鎖了錦盒,拿走了鑰匙。

晚上,就在李恆大準備打烊時,那漢子又來了。把一百一十塊大洋往櫃檯一倒,當票一拍,說贖當。李恆大點了錢,收了票,把錦盒給了漢子。漢子像先前一樣,打開錦盒看了看,收起來就走了。

李恆大納悶了,他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主顧,要全是這樣的,那賺錢也太容易了。第二天他讓人去打聽了一下,才搞明白,原來那傢伙是個賭徒。李恆大不禁動起了心思。他知道,只要是賭徒,就很難收手,他相信那漢子一定還會來的。果然,沒過兩天,那漢子又來了。把錦盒往櫃檯一放,打開讓李恆大看過後,和上次一樣,還是要一百塊,一個月時間。

這次李恆大沒有答應,說一個月可以,但需當一千塊。可漢子卻不同意,只要一百塊。李恆大一口咬定,要麼一千塊,要麼讓他到別處去。漢子猶豫不決,李恆大明白,漢子是怕進了賭場,輸光了錢,到時沒錢贖當。到期不贖當,可就是死當,死當的東西當鋪可以隨意處理。也就是說,一個月後如果漢子不來贖當,那玉罐就是李恆大的了。

這就是爲什麼李恆大非要給漢子一千塊錢的原因,他是想讓漢子把錢全都送進賭場,讓他到時無錢贖當。他不相信漢子運氣會一直好下去。

漢子一看談不下來,抱着錦盒準備走。李恆大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相信漢子要想把東西一百塊錢當出去,還得來找他。因爲別的當鋪老闆不識貨,只怕連五十塊都不肯出。

漢子抱着錦盒剛走出當鋪沒幾步,又突然跑了回來,驚慌地對李恆大說:“老闆,能不能找個地方,讓我躲一下。”李恆大還沒搞明白咋回事呢,就從外面衝進來幾個人。

其中一個膀大腰圓的傢伙指着那漢子吼道:“王倪,你個王八蛋,欠了老子的錢還敢跑!你以爲從東府躲到西府,老子就找不到你了?說,什麼時候還錢?”王倪哭喪着臉說:“大哥,我真沒錢呀,要有錢我早還你了!”

就見領頭的漢子一揮手,上來兩個人把王倪摁倒在地,其中一個從腰裏抽出一把刀。王倪嚇得臉色蒼白,一邊拼命掙扎,一邊大喊有錢……

漢子一揮手,王倪被放開了。他忙從懷裏掏出錦盒,打開捧到漢子面前。領頭的漢子拿起錦盒裏面的玉罐,左看右看,惱道:“媽的,這什麼破罐子,能值五千塊錢嗎?”說着舉起來要摔,王倪忙一把奪了下來,把玉罐裝進了錦盒裏。

領頭的漢子說:“別他媽拿這破玩意糊弄老子,今天,你要不把錢還老子,就廢了你。”

王倪目光投向了李恆大,說:“老闆,你給看看,這玉罐值不值五千塊。要值得話,你幫幫我,我保證一年後來贖。”

李恆大看了看玉罐,東西沒有錯,是他先前看過的。然後說:“值不值這麼多錢暫且不說,這個忙我可以幫你。但是一年後來贖,時間太長,你要保證一個月後來贖,我就收當。”

李恆大其實就是逼迫王倪把玉罐五千塊賣給他。

王倪有些猶豫,不過看到凶神惡煞般的討債人,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李恆大讓夥計去賬房支錢。這下該那幾個討債的吃驚了,那領頭的說:“孃的,這東西還真值錢!”說着上前拿起玉罐要看,卻被王倪一把奪下,放進錦盒裏“啪”一聲鎖上了。王倪把錦盒抱在懷裏,說什麼也不讓那傢伙看。

那傢伙見狀,氣惱地說:“不看就不看,老子纔不稀罕,有錢就行。”很快夥計拿來五張銀票放到了櫃檯上,那領頭的辨了一下銀票的真假,就揣了起來一揮手帶人走了。

王倪抱着錦盒,目送着幾人走出了當鋪。突然喊了起來:“哎,等等,借條還沒還我呢……”說着把錦盒放到櫃檯上,追了出去。

李恆大見狀不禁搖了搖頭,看着櫃檯上的錦盒,他知道玉罐已經是他的了。現在,他只等王倪回來把手續補上。可是左等右等,大半天時間過去了,仍不見王倪回來。看着上了鎖的錦盒,李恆大心裏突然“咯噔”一下,一種不祥之感涌上心頭。他忙讓人把鎖撬了,打開錦盒一看,裏面空空如也,哪還有玉罐的影子?

李恆大一下驚得跌坐在椅子裏,他知道那些人此時肯定已沒了蹤影。李恆大頓時身子一軟,癱倒在椅子上。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9

寡婦賣牛

早年間,諸城石橋子鎮的牲口集市就特別紅火。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國泰民安,林茂糧豐,牲口市場更是生意興隆。十里八鄉的村民都來販賣牲口,有趣的是,偌大一個牲口集市竟很少有說話的,一些大小經紀穿梭其中,爲買家或者賣家牽線搭橋,按照行內規矩討價還價,用手勢和眼神交流,雖然嘴巴不出聲,但那熱鬧勁兒就甭提了!

且說這天,有個外地來的老經紀帶着他的小徒弟去趕集,剛進牲口集市,就發現那裏站着個二十歲左右的婦人,頭戴白花,身着青衣,不用說,這是一位年輕寡婦。牲口集市上多是男人來交易,女人來此實屬罕見,況且她生得嬌小玲瓏,眉頭微顰,嫵媚動人,引得很多心術不正的人隨她來去。

老經紀見小寡婦手裏牽着一頭毛色好看的小黃牛,便生了逗逗她的念頭,他轉身對身後的小徒弟說:“你去問問那小娘們的牲口賣什麼價錢。”

牲口集市有個規矩,牲口的價錢不能明說,要用暗語。什麼暗語呢?一至五,伸五個手指頭,六伸大拇指和小拇指,拐七張八勾拉子九。買的人張開手捂着,賣的人在對方手心裏比畫,外人是看不到的。小徒弟走過去,剛想與小寡婦拉手問價,小寡婦趕緊縮回手說:“哎呀,俺一個婦道人家,怎能跟你拉手呢?咱就打開窗戶說亮話,我這頭牛一口價,‘小二姐撲螞蚱’。”

小徒弟一聽,傻了,啥叫“小二姐撲螞蚱”啊?師傅沒這麼教過啊!他撓了撓頭,只得回去問師傅。老經紀一聽也不懂這個價錢,覺得這個小寡婦亂改行規,便氣呼呼地走上前找茬道:“丫頭,什麼‘小二姐撲螞蚱’嘛,我給你個‘小寡婦上墳’怎麼樣啊?”

這一來勾起小寡婦的傷心事了,她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等哭了一會兒自己的夫君後,她用衣袖擦了擦眼淚說:“行啊,就這麼定了,你掏錢,我的牛你牽走吧!”

老經紀愣住了,他本意是想戲弄小寡婦一番,怎麼這一來一去就把買賣定了呢?老經紀轉身欲走,那小寡婦一把拉住他說:“大街大市的,你怎麼說話不算話?快拿錢來,買下牛再走也不遲!”

老經紀這下尷尬了,立馬變了臉,說:“老夫跟你鬧着玩的,你還當真了,滾一邊去吧!”那小徒弟也狗仗人勢,一把將小寡婦推倒在地。

小寡婦爬起身,也不示弱,杏眼圓睜,寸步不讓:“不行!俺一個婦道人家跟你開什麼玩笑?我家婆婆病重,等米下鍋,可你們竟然耍弄人,咱找人評評理去!”她拽着老經紀的衣襟不鬆手,非要去司衙府見官不可。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正在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正好有個包子鋪的師傅端着一籠包子走出來,見店外站着那麼多人,就上前詢問事由。小寡婦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包子鋪師傅聽罷,揮了揮手說:“多大點事啊?我看這牛還有點小,你也別‘小二姐撲螞蚱’了,他也別‘小寡婦上墳’了,我看你們就聽我一句,‘冷了包子另上籠’吧。”

小寡婦思忖片刻,說:“行,我家急着用錢,就照師傅說的這個價吧。”

這是什麼價啊?老經紀一句都沒聽懂,一心覺得他們在瞎胡鬧,不服氣地要去見司衙官。

進了司衙府,見了司衙官,老經紀搶着把他和小寡婦的糾紛說了一遍。司衙官皺着眉頭問道:“難道就沒人給你們打打圓場嗎?”

“有啊!”小寡婦說,“有位包子鋪的師傅說讓我出個‘冷了包子另上籠’,可是他硬是不答應呀!”

“人家說得沒錯啊,這牛還有點小,讓我斷也不過這個價。”司衙官轉臉對老經紀說,“大丈夫吐口唾沫砸個窩,你給她這個價也不吃虧。”

老經紀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結結巴巴地問:“這、這是什麼名堂啊?”

“你呀,還當經紀呢!”司衙官“哈哈”大笑說,“人家要‘小二姐撲螞蚱’是捂兩捂(五兩五)的意思;你給人家‘小寡婦上墳’,不就是淒涼妻(七兩七)嗎?你這出價比她報價高,她自然願意賣給你嘛!後來,包子鋪師傅出的價是‘冷了包子另上籠’,餾兩餾(六兩六),這下你吃不了虧,她也賺不了便宜,正好嘛!”

老經紀這才恍然大悟,羞得面紅耳赤,想不到當了大半輩子經紀,自以爲深諳此道,竟敗在一個小寡婦手裏。他哪裏知道,小寡婦家裏本就是做買賣的,在本地大家用俗語商討價格也是常有的事呢!

老經紀灰溜溜地掏出六兩六錢銀子遞給小寡婦,小寡婦接過銀子,謝過官老爺,邁着輕盈的步子,高興地回家去了。

老經紀垂頭喪氣,拉過小徒弟剛要走,沒想到司衙官一改剛纔的和顏悅色,大喝一聲“慢”,正色道:“你們堂堂男子,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欺負一個孤弱女子,還有良知嗎?來人啊,把兩人帶下去各打二十板子,以正民風!”

衆衙役一哄而上,老經紀和他的小徒弟嚇得癱軟在地上……

三葉草的傳說

很久以前,昭通府甘田村有個姓李的員外,富甲一方,可他人丁不旺,只有一個女兒,小名叫三葉。三葉長到十七八歲時,出落得像鮮花一樣漂亮。三葉天資聰慧,不但針線活很棒,繡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還喜歡讀書、寫字、畫畫,人們都稱她爲“才女”。

三葉聽說城裏興隆街張員外家有棟藏書樓,藏有萬卷書,便想到張家去看一看。可是當時的風俗是未出閣的姑娘不能隨意到別人家,這可怎麼辦?

這天下午,三葉讓丫鬟小紅陪她去城裏,如果有機會就到張家去看一看。小紅說這要是讓老爺知道了,可不是鬧着玩的。三葉卻說如果父親怪罪下來,一切責任由她承擔。於是兩人悄悄離開了家,緊趕慢趕來到張家大院門前。此時天已經黑了,張家的院門緊閉,三葉不便直接上前敲門,只好站在離院門不遠的地方,望着張家的藏書樓出神。時值寒冬,小紅見天色已晚,就勸說小姐不如先找個住處住下,明日再來。三葉只好怏怏地離去。

第二天,天剛微亮,三葉就又帶着小紅來到張家大院門前等待張家開門。可是左等右等,直等到晌午,還是不見張家開院門。這時,天氣突變,下起了鵝毛大雪,小紅再次勸說三葉回家,不然會凍病的。三葉只好跟着小紅回家,當天夜裏,三葉發起了高燒。

李員外和李夫人萬分焦急,四處求醫,大夫換了一個又一個,藥吃了一服又一服,可是三葉的病情總不見好轉。這天下午,李夫人坐在三葉的牀邊,抹着眼淚問女兒:“兒啊,你到底有什麼心事?你就告訴娘吧,不管你要什麼,爲娘一定都給你辦到。”可是三葉閉着眼睛,一句話也不說。當天晚上,李夫人把小紅叫到自己房裏細細盤問,終於知道了三葉的心事。李夫人將三葉的病因告訴了李員外,夫妻二人當即決定向張家提親,要把三葉嫁給張家的少爺。

小紅知道這個消息後趕緊將此事告訴了三葉。沒想到,幾天後三葉的病情就有了起色,逐漸能下牀走動了,過了一段時日便完全好了。

這年年底,三葉的花轎就擡到了張家。

三葉嫁到張家以後,發現張家少爺不但一表人才,溫文爾雅,而且還滿腹詩文,心裏十分高興,於是夫妻倆每日裏吟詩作畫、形影不離。三葉對公婆十分孝順,把公婆當作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公婆也十分高興,直誇三葉是打着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

光陰似箭,一眨眼就過去了幾個月。這天晚上,三葉待丈夫睡下後,打着燈籠來到藏書樓。三葉正準備開門進去,門裏當即出來兩個僕人。見是三葉,僕人趕緊上前行禮。三葉向他們說明來意,兩個僕人說:“少夫人,您不能進藏書樓,請您留步。”三葉聽了十分不解:“我是張家的少夫人,爲什麼不能進自家的藏書樓?”兩個僕人趕緊跪下說:“請少夫人恕罪,這是張家祖上定下的規矩,婦人不能進藏書樓。”三葉無奈,只好返回。

第二天,三葉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丈夫說:“娘子,你不能怪他們,張家祖上確實有‘書不下閣,婦不上樓’的家規。你要是上樓看書,就違反了祖上的規矩,違反了家規是要受到懲罰的呀!”

過了幾日,丈夫要出遠門,三葉送走丈夫後,回到房裏不覺心灰意冷,當天夜裏三葉就病了。第二天,三葉掙扎着爬起來,一個人來到了庭院裏,呆呆地站着,兩眼癡癡地望着藏書樓。望着望着,三葉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流,流啊流,打溼了地面。小紅見狀勸她回房休息,但三葉一點反應也沒有,仍然呆呆地望着藏書樓。就這樣,三葉站了一整天,淚水都流乾了,無論誰來勸,三葉都一動也不動。待三葉的丈夫聞訊趕回家時,她已變成了一尊石像。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這天夜裏,三葉的丈夫剛剛入睡,突然庭院裏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他趕緊出去查看。只見三葉滿含淚水地走到他面前,緩緩說道:“我生前不能上藏書樓,死後我流淚的地方長出了三葉草,望你念在往日的夫妻情分上,把庭院裏的三葉草帶上藏書樓,夾在書中,以了卻我的心願。”最後,三葉還說,希望從此以後能取消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規矩。話一說完,三葉就悄然離去了。丈夫急得大喊三葉的名字,沒想到把自己驚醒了,方知是一場夢。

三葉的丈夫急忙起身來到院裏,果然見院裏長滿了青翠的小草,他蹲下身子撫摸着這些小草,心酸地想:這一定是三葉草了。於是三葉的丈夫趕緊摘下三葉草,曬乾以後,將它帶上了藏書樓,夾在書裏。經此事後,張家便取消了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家規。

說來也怪,過了許多年,凡是夾有三葉草的書都沒有被蟲蛀。從此,當地人都用三葉草夾書以防蟲蛀。

王婆的家教

王婆的孃家原在陽谷縣的一個偏僻小村,爹爹是走街串巷的貨郎,還兼了職:買賣人口的人牙子。在當時社會,只要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監護人自願,買賣人口是合法的。

那一年,王婆十歲。有一天,王貨郎領回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說是五錢銀子買的。王妻十分歡喜,因爲男孩長得白白胖胖,討人喜歡,一轉手怎麼也得賣四、

《水滸》中的王婆非常厲害,她一步一步地誘惑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東窗事發後又授意毒殺武大郎……王婆的這些手段和經驗是從哪裏來的呢?

王婆的孃家原在陽谷縣的一個偏僻小村,爹爹是走街串巷的貨郎,還兼了職:買賣人口的人牙子。在當時社會,只要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監護人自願,買賣人口是合法的。

那一年,王婆十歲。有一天,王貨郎領回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說是五錢銀子買的。王妻十分歡喜,因爲男孩長得白白胖胖,討人喜歡,一轉手怎麼也得賣四五兩銀子,幾乎能賺十倍利潤。

王妻正高興着,忽見男孩臉色通紅,嘴裏哼哼着,還沒等她反應過來,“噗嗤”一聲,一股臭味瀰漫開來。王妻呆了片刻,才明白是男孩一泡屎拉在了褲襠裏,再看男孩一臉癡呆,這才曉得男孩是個傻子,禁不住哭喪着臉叫了起來:“哎喲,天吶——”

這當兒,王貨郎正在院裏洗漱,聽到動靜,趕忙進屋,明白了買來的男孩是個傻子後,又氣又恨:“難怪便宜,這可怎麼好?那賣孩子的說自己是過路客,再也尋不到了!”

兩口子的吵鬧聲驚動了一牆之隔的鄰居古老頭,過來問明事由後,古老頭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男孩,捋着白鬍子“嘿嘿”一笑,說:“我這兒倒是有一個變廢爲寶的法子,只是不能白白與你。”

王貨郎一聽,急忙滿臉堆笑:“求古老爹指點迷津,真得了好處,咱二八分賬。”

古老頭這才告訴他們,隔壁莊有一戶財主,十三歲的兒子夭折了,財主不願意兒子孤零零下葬,四處託人,要尋個歲數相當、亡故不久的女孩給兒子配陰婚,肯出三十兩銀子彩禮錢。

王貨郎苦着臉說:“您這不是開玩笑嘛,難不成要我把活蹦亂跳的孩子掐死?再說啦,他可是小子,不是女娃!”

古老頭指着傻小子說:“你看這傻子眉目清秀,髮髻也難辨男女,換身女裝不就是個白胖丫頭嗎?用砒霜把他藥了,就說親閨女急病所致,到時候穿戴好吉服送過去,誰看得出是個小子?”

王妻很是猶豫:“雖說是傻子,但好歹性命一條,將來若是事發,免不了要吃人命官司。”

王貨郎瞪了媳婦一眼,訓斥道:“你不說我不說,哪裏就會事發了?”在古代,一兩銀子幾乎能保障鄉村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三十兩銀子是相當大的一筆錢財,因此王妻也就默允了。

王貨郎央求古老頭前去說合,古老頭也不敢怠慢,說:“既然如此,你那販貨的毛驢借我一騎。”古老頭騎着毛驢急急而去,午後,他便帶回好消息:財主願意結親。

王貨郎急忙叫媳婦兒弄幾個小菜款待古老頭,古老頭連連擺手,說:“虛禮就不必了,快去置辦一應物件,別忘了彩禮錢分我兩成。”

王貨郎滿口應承,火也似的趕往陽谷縣,找藥房謊稱鬧耗子買了砒霜,又在壽衣鋪買了身二手吉服,趕回來已是傍晚,他讓媳婦兒熬得一鍋粥,盛上一碗,撒入砒霜,又拌了許多糖攪勻。

王妻心細,提醒丈夫不可讓古老頭置身事外,“怎麼也得拉古老爹一起行事,一來這樣就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他不敢在外面亂說;二來也不會落下把柄於他。”

王貨郎連聲誇讚媳婦兒想得周到,立即去請來古老頭,讓他親自將粥端來與男孩食用。起初古老頭不願意,王貨郎拉下臉來,說:“這缺德主意是您老出的,這麼點兒事都不幹,咱們怎麼能一起發財?”

古老頭推卻不過,又貪圖銀子,只好拄着柺杖,顫巍巍地將毒粥端給了傻小子。傻小子吃下不久,便捂着肚子叫起疼來,喊聲越來越響。偏僻鄉村本就寧靜,夜晚更加萬籟無聲,王貨郎怕驚動其他鄰居,手忙腳亂地衝上去捂男孩嘴巴,只聽“哎喲”一聲,手給咬了。古老頭在一旁看着急了,用柺杖敲着地面點撥他們:“真不中用,拿棉被來蒙着他啊!”王妻急忙跑進內室,抱出棉被,兩口子合力矇住男孩的頭,拼死按在地上,待男孩一動不動纔敢放開。

男孩由於疼痛,咬破了嘴脣,七竅流血,面孔扭曲,死得十分難看。幸好古老頭年輕時也幹過白事的營生,當下指揮道:“先換衣服,待會兒屍身硬了便不好打理。”他又叫王妻給男孩擦去血跡,臉上敷粉掩住青色,嘴脣塗抹胭脂遮蓋咬痕。待收拾好,天也矇矇亮了。

王貨郎一夜沒有閤眼,恐夜長夢多,將男孩屍身用席子捲了,給毛驢套上平板車,拉着“大閨女”的屍身,由古老頭引着來到鄰莊。由於財主的兒子停屍已久,他家早已備好婚帖,親朋好友也已經就緒,待“新娘”一到,立刻吹吹打打辦起了紅白混合的喜喪會。

入棺時,財主家也有人嘀咕“新娘”指甲發紫,恐怕不是正常死亡,但當時普通百姓法制觀念淡薄,財主家的流水席又酒肉豐盛,白吃白喝白拿又何必多事呢?所以古老頭和王貨郎分了彩禮錢,相安無事,過了幾年寬鬆的日子,直至終老。

王貨郎夫婦和古老頭行事時,全被年幼的王婆看在眼裏,她不知不覺地滋生了唯利是圖和人命淡薄的念頭。待到日後,王婆教唆潘金蓮毒殺武大郎,後來又被武松拿獲、被判剮刑,此時才明白殺人償命、天理昭彰,但已經遲了……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0

古時候,江湖上多俠客,俠客們好馬,常常把寶馬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

有個俠客一愛一馬一愛一得癡迷,在江湖上遍尋寶馬,終於覓得一匹叫“千里雪”的白馬。那馬不但渾身雪白,沒一絲雜色,而且高大威猛,善登山會泅水,日行千里不在話下,它的嘶聲更是一絕,平時難得發聲,一旦嘶鳴起來,十里之外樹葉紛落,百獸皆驚。白馬的名聲於是在江湖上傳了開去,人們就叫這個俠客爲“白馬大俠”。

白馬大俠萬分寵一愛一他的寶馬,每到一處歇息,不問別的,先問可有好料餵馬,寧可委屈了自己,也決不委屈寶馬。那一日,白馬大俠來到河南境內,眼看天色漸晚,正好前面有一家客店,門前有一副很生動的對子:未晚先投店,雞鳴早看天;橫批是:馬有困時。白馬大俠覺得這對聯親切,就去叩那店門。

開門的是個白了鬚髮的老漢。白馬大俠問:“店家,你處可有上等的馬料?”老漢一看白馬大俠身後那匹白馬,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氣,連連搖頭說:“客官,休說上等的馬料了,有了你這匹白馬,便是有一根草我也不會給你的,你還是趕快走吧!”白馬大俠很奇怪:“此話怎講?”老漢說:“壯士休要問,問了便是禍在旦夕,只怕走不了你。”白馬大俠再問時,老漢只是搖頭,再不出聲,那神色極爲神祕。白馬大俠見問不出個所以然,只好拍馬前行。可走了沒幾步,他就停下了,行俠之人,遇到這種事不問個究竟是不甘走的。於是他又折了回去,再次敲開那家店門。

老漢見還是他,就只開了條門縫。白馬大俠說:“店家,前面沒了人家,今兒就容我住下吧?”老漢想了想,說:“客官要住便住,只是本店只留人不留馬,客官這馬是不能牽進小店的。”

白馬大俠說:“我不要你的馬料,我吃什麼馬就吃什麼,店家只管把它當人便是,銀子我自會給你。”老漢還是不肯:“如此也住不得!”

白馬大俠奇怪了:“店家,你自開你的店,我自付我的銀子,天經地義,有什麼住不得的?莫非偏要惹我一性一起,一把大火燒了你這破店不成?”老漢聽得白馬大俠如此說道,趕緊開門給他打拱作揖,附着白馬大俠的耳朵,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

原來此地有一紅臉漢子,人稱“紅臉天王”,此人上山打得猛虎,下海捕得蛟龍,在地方上頗有威名。後來,紅臉天王也迷上了玩馬,也在江湖上遍尋寶馬,但終無所獲,於是便發了狠,稱但凡有好馬入境,必得先報與他,若有隱匿不報者,必視仇敵不容。

聽罷老漢所言,白馬大俠指指自己身後的白馬問:“店家看我這馬如何?”老漢說:“體寬嘴闊,氣宇軒昂,必是千年難遇的好馬。客官恕我直言,有此好馬相跟,你還是早早走了便是,若是住店,必出不了此境,怕是早有人給紅臉天王報信去了。客官休怪小店不留你,我年老體衰,哪裏得罪得起紅臉天王,老實人家以安分度日爲天,還請客官多多體諒。”

白馬大俠一聽,仰天大笑道:“我雖視此馬如命,但若能遇上比我更一愛一此馬者,我又何惜此馬?你自當放我和我的馬進去,好生款待,人要美酒大一肉,馬要細面白饃,有人來問時,你就說我特來此地將寶馬獻於一愛一馬之人,就看他有沒有這個福份。”老漢被白馬大俠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只好讓他牽馬進店。

當夜,倒也太平無事,不提。第二天,白馬大俠纔起來,門外就沸沸揚揚傳來一片人馬聲,白馬大俠出去一看,一夥人正圍着他栓在院裏的白馬指指點點,爲首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紅臉漢子。紅臉漢子見白馬大俠開了門,就迎上來,朝他拱手施禮道:“壯士,好馬,真是好馬,天下少有!”

白馬大俠斷定這紅臉漢子就是老漢說的紅臉天王,就回禮說:“天王如此誇我的馬,不知你意如何?”

紅臉天王迫不及待地問:“壯士,此馬可換?”

白馬大俠說:“壯士遊俠四方豈可******?我視此馬如命,命是不可以換的。不過,若是遇上有比我更一愛一它的,我便是把它送了又何妨?”

紅臉天王不明白:“此話怎講?”

白馬大俠說:“你若是比我更一愛一此馬,便牽了去;否則,休想要得!”

紅臉天王點點頭:“但請壯士說個明白,我也好思量。”

白馬大俠一字一頓地說:“此馬於我如同手足,離了它我便是斷了手足。天王若是要了它,須先斷手足。天王願意這麼做嗎?”

白馬大俠說完,兩道炯炯目光直一逼一對方,紅臉天王愣住了。

“哈哈哈哈!”白馬大俠仰天長笑,“原來天王只不過是個葉公,連一隻手臂都捨不得斷,何以緣求寶馬?我的馬不與俗人!”說罷,白馬大俠昂首挺胸,牽了白馬揚長而去,一路走一路長嘆:“天下人都說一愛一馬,其實一愛一的都是自己啊!”

白馬大俠走出沒多遠,忽然,紅臉天王在他身後高聲喝道:“壯士且慢!”白馬大俠迴轉身,只見紅臉天王從腰間拔一出劍來,朝他吼道:“壯士看真切了!”“嚓——”手起刀落間寒光一閃,隨着衆人一聲驚呼,紅臉天王的左手落在地上。“啊哈哈哈!”紅臉天王狂笑着,笑聲裏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

白馬大俠當然看得真切,他先是一驚,好一會兒,臉上浮出一絲淡淡的笑意。紅臉天王走過來,要去接白馬大俠手裏的馬繮繩,可是白馬大俠絲毫沒有鬆手的意思。

紅臉天王說:“壯士,我自有大碗的酒於你喝,大把的銀子於你花,只是這白馬今後該歸了我。你若還要索回此馬,須拿了你的頭來換,如此方可證明你比我更一愛一寶馬。”說罷,他猛地就把白馬大俠手裏的繮繩奪了過去。

白馬大俠捶胸頓足:“老天啊,你爲何如此不公,既生此馬,又何生出一個紅臉天王來?你這是要了我的命啊!”他踉踉蹌蹌地衝出百步,一把拔一出佩在腰上的寶劍,往脖子上一抹,頓時血濺三尺之外。

衆人再次驚呼,一陣唏噓。

紅臉天王愣了愣,牽起白馬要走。只見白馬突然掙脫了繮繩,跑到百步之外白馬大俠的一屍一體跟前,仰起脖子一聲嘶鳴,只見四周的樹木紛紛落葉,那嘶鳴聲讓在場所有的人都心寒腿軟。白馬如同醉酒者一般,搖搖晃晃地圍着大俠的一屍一體轉圈,誰也拉它不走。

紅臉天王哪裏肯依,就想上去馴服白馬,誰知那白馬一抖身一子,把紅臉天王甩出好遠,然後揚起四蹄絕塵而去,無論紅臉漢子在後面怎麼吆喝,都不回頭。

眼看那白馬就要在遠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站在一旁的店家老漢突然把兩個指頭放在嘴裏,打了一聲尖厲的呼哨,就見那白馬立刻就在遠處停住了,直直地豎一起耳朵聽着;老漢又打了一聲呼哨,那白馬仰天長嘶了一聲,竟晃着尾巴跑回來了。它徑直跑到老漢跟前,屈下一身一子,老漢“噌”的一下翻身跨上馬背,連聲大叫:“好馬!好馬!真是千載難遇的好馬!”一邊嘖嘖地誇,一邊就打馬向前跑了開去。那白馬奮蹄揚鬃,如踏雲霧,眨眼之間身後只留下一片紛紛揚揚的塵土,衆人這才真叫開了眼。

此刻,紅臉天王叫苦不迭,哭喪着臉正想轍要把白馬弄回來,卻見天邊蕩起一片塵土,不一會兒,老漢就策馬到了跟前。紅臉天王要去牽白馬,老漢眼一瞪:“且慢!若讓你把馬牽了去,天理何在?”

紅臉天王脖子一挺,說:“我斷臂換此馬,這馬理當我牽!”

老漢回答更振振有辭:“你斷臂,壯士卻斷了一性一命,論一愛一馬你不如壯士他;白馬棄你而去,你不知如何喚回,論御馬你不如老漢我。這寶馬如何就歸了你?”

紅臉天王頓時傻了眼:“那依你說,當如何?”

老漢道:“三十年前,我不惜捨去王侯之位,隱姓埋名專攻馴馬技藝,遍尋絕世好馬,直到如今鬢髮如雪,才尋得這匹寶馬。昨日一見此馬,我便決定取之,我故意不留大俠住店,乃是欲擒故縱,後來報信與你,無非是再看你的深淺,卻原來你等皆不該擁有此馬。老漢我本欲今日取之以慰平生,可眼見諸位英雄皆爲馬所累而忘了根本,方明白天下寶物皆誤人矣,不如無寶,不如無寶啊!”說完,老漢一把奪過紅臉天王腰中的寶劍,直向白馬劈去,只見那白馬長嘶了一聲,頓時就身首分了家。

眼看着絕世寶馬頃刻之間倒在了地上,圍觀者大怒,都跳起來要向老漢興師問罪。老漢跳開數步道:“罷罷罷,不勞諸位動手!我尋馬誤了一生,今番才如夢初醒,韶華不在,死又何妨?”說罷他揚劍自刎,撲身倒地。

腳下的黃土,頓時發出轟然的絕響……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1

乘興而來

乘興而來[chéng xìng ér lái] ,乘一時的高興。興沖沖地來到。比喻高高興興地到來。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王徽之傳》,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耶?”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三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爲豪放不拘。雖說在朝做官,卻常常到處閒逛,不處理官衙內的日常事務。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隱居在山陰(今紹興),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倒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處盛開着晶瑩耀眼的花朵,潔白可愛。 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頓時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裏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馬上去見他呢?”

於是,王徽之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兩地有相當的距離。

月光照瀉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着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 “快!快!把船兒再撐得快點!”

王徽之催促着僕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

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卻突然要僕人撐船回去。僕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爲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纔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着戴逵呢?”

成語感悟:

本來想去拜訪一個姓戴的朋友,去的時候興致很高、充滿期待,但是當去到這朋友那裏時卻發現已失去了本來的興致,於是原路返回。這個例子我們經常會用到,有時候我們很想去做某事,但是當事情快要進行或者將要被完成時,卻發現並不是那麼想去做,也就是說事情已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從而終止。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一種灑脫的人生境界。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2

不知道是什麼年代,有大黑、二白、三姑娘來造萬物。

也反正是很很遠的事嘍。那時,天王老子剛剛把天地分開了,大地上什麼東西也沒有。天王老子腋下摳出三條汗漬捏成大黑、二白兩個男人和一個姑娘(三姑娘)。因捏第三個人時,天王無意中把腋毛捏進去一根,所以捏出一個姑娘來了。

天王老子派大黑、二白、三姑娘去大地上造物。大黑、二白、三姑娘分別跟天王老子要了趕山鞭、聚水瓶和一個大葫蘆。三人各自帶上寶貝,分頭去大地上造萬物。

大黑到了地上,見到處奇形怪狀的石頭,便揮起趕山鞭,像趕羊子一樣,把石頭一堆一堆地趕攏。從此,石頭趕攏成堆的地方,就成了平壩。後來,他餓不住了,不待趕完大地上的石頭,扛起趕山鞭折回天上去了。

二白來到大地上,便倒舉起聚水瓶,想把大地填平,重另安排大地。他倒水倒了三天三夜,餓得清口水直淌,受不住了,收起聚水瓶,迴轉天上去了。二白倒在大地上的水,倒下聚得多的地方成了海,倒下聚不住的,流淌成了江河。

三姑娘來到大地上,摳開葫蘆嘴,倒一把葫蘆籽在手心裏。把葫蘆籽往天上一撤,即刻,葫蘆籽變成了成千上萬的雀鳥,變成了花、草、果樹、瓜菜、五穀;有的變成了魚蝦、蟲蟲……從此,大地上有了萬物。三姑娘就有了吃的東西,玩的夥伴,就在大地上定居下來。

再說大黑和二白,在天上看到了三姑娘造出了萬物,便來到大地上同三姑娘分東西。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3

相傳,在元代的時候,有一個大將軍,名叫張柔,威猛無比,是個常勝將軍,受到百姓的愛戴。死後,皇帝順應民意,在他戰鬥過的地方爲他選一處墓地,就派了風水術士到處尋找風水寶地。

話說到了中山(今河北滿城)城一帶,站在城北至高點眺望,西側乃陵山,東側平原一望無際,北側連綿羣山到此收尾,細看盡頭處雲霧繚繞,紫氣瀰漫,有九龍戲水之妙處。往北10裏靠西,此處乃一小村,此村北依九山,南臨漕水,羣山環抱,卻又地勢開闊,但見整體山巒成龜臥形態,中央則是九龍下山之氣勢,術士道:“此處乃絕佳之秒地也”。於是回朝向皇帝稟報,到了朝堂之上,皇帝問可曾尋得合適陵址。術士緩緩道來,此地依山傍水,西側山巒此起彼伏,有金山玉山,東側則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有大樓小樓,承山之威,繼樓之儀,而已。皇帝聽罷大悅,即命人在選址處劃定範圍,徵招附近百姓開山挖土,鑿石修路。

消息傳到了附近的百姓耳朵裏,他們很着急,爲什麼呢,因爲將軍的陵址將來要保密的,少不得現在爲他們出力的人,將來可能要被陪葬。正在人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在村西的月明寺山坳處傳來陣陣佛聲,細看,才知道是明月老和尚,和尚掐指一算,沉思片刻對村民說,躲過此劫不是沒有辦法,但是你們要齊心協力方可。說吧對人們耳語片刻,人們就照辦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陵寢終於修好,最後一道程序就是要附近山裏的漢白玉做石人石馬像,還有贔屓駝碑,上面鐫刻大將軍的功德,還有朝廷的評判等。這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弄不好重大幾十噸的石料就會砸死人的,在即將樹碑的時候,按古法很多百姓要陪葬的,可是當把人們綁進即將填埋的大坑的時候,石碑就會無故倒下,而人們出了坑則石碑巍聳不倒,此事傳到皇帝耳朵裏,就命人前來查看,說是張柔顯靈,不想讓百姓付出勞動還要搭上性命,於是皇帝就赦免了百姓,不日陵寢修建完畢,落了個兩全其美的結局。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4

一 抓賊

邱斌武藝高強,打得一手好鏢,他是桑梓縣劉員外家的護院頭領。劉員外在清明節這天領着家眷回鄉祭祖,邱斌和手下的五位護院喝了點兒酒,然後早早地回住處合衣睡覺去了。

半夜時分,邱斌感覺內急,他一咕嚕從牀上爬起來,直奔後院的廁所跑去。邱斌剛到後院,忽然發現牆上出現了一個黑影。

邱斌一見有賊,他甩手就射出了一枚狼牙鏢,門樓上的黑影一聲慘叫,當時就應鏢而落。

邱斌領着手下幾名護院,衆人合力一搜,竟在後院的花房中找到了黑衣賊人。兩名護院一個餓虎撲食,便將賊人牢牢地按倒在地,黑衣賊人名叫柳七,他已經起下了腿上的狼牙鏢,此時鏢傷處正在汩汩地流血,柳七哀聲道:“邱爺,能否讓我先給鏢傷敷點止血藥呀?”

邱斌也不想將事情做得太絕,他點頭對擒賊的兩名護院說:“放開他!”

兩名護院撒手,柳七翻身坐起,他在懷裏一摸,取出來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扁木盒子,柳七先在盒蓋上敲了幾下,然後將盒蓋打開,將裏面一種淡綠色的藥粉,敷到了自己右腿的鏢傷上。說也奇怪,古怪的藥粉剛剛敷上,流淌的鮮血便止住了,邱斌正想湊前看個究竟,柳七怪叫一聲,飛身躍起,那條傷腿竟然行動如常,他鬼魅般地衝出了花廳,然後“嗖”地一聲,又一次躍上了院牆。

邱斌冷笑一聲,他又擡起手來,兩枚飛鏢“噗噗”發出,一枚射中了柳七的屁股,另一枚插到了柳七的左腿上。

柳七重新被擒,邱斌從柳七身上搜出了那個木質的藥盒,他將盒子裏的藥粉給柳七的新傷敷上後,果然這藥粉療效神奇,竟在轉瞬間,便可令傷口止血,不長的時間裏,便能令他行動如常。

邱斌找來了一條重重的鐵鏈子,將柳七鎖到了柴房內。柳七央求道:“邱護院,您看在我上有七十歲的老孃,下有七歲孩子的分兒上,把我放了吧!”

邱斌“呸”了一聲,說:“放了你,你想得美,天一亮,我們就把你送交官府,到了官府,先賞你屁股一頓板子,然後將你關進臭氣熏天的大牢,你就等着好好享受吧!”

柳七被邱斌一番話嚇得臉色煞白,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求饒命。

邱斌壓低聲音說:“饒了你也未嘗不可,但是你得把那紅傷藥的祕方交出來!”

二 騙局

柳七雖然一身賊骨,但也怕被送交官府治罪,他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點頭同意了邱斌的交換條件。

柳七拿起毛筆,他在紙上鬼畫符似的寫上了一共十八味藥的“賊方”。邱斌自然不信柳七,他照方買來所有的藥粉,然後親眼瞧着柳七爲他配製所謂的賊藥。

柳七先將木盒子中的藥粉倒出來,然後按照用藥量,將那十八味藥的藥粉一一加到了盒內。柳七將賊藥配好,他關上盒蓋,然後得意地在盒蓋上拍了兩掌,道:“邱護院,我傳您賊藥,您可要說話算話呀!”

邱斌拿着木盒子裏的賊藥,接連找人做了三五次試驗,果然這賊藥藥效驚人,不僅立時能夠止血,還可以令人在短時間內恢復行動。邱斌取出鑰匙,打開鐵鏈上的大鎖,他對柳七道:“你可以走了!”

柳七在離開劉家大宅的時候,他回頭叮囑:“邱護院,如果以後你爲人治傷,一個人只可用一湯匙的藥量!……”

邱斌點頭放了柳七後,劉員外領着家人回來,他便向劉員外辭工,劉員外詫異地問:“邱護院,你離開我家,莫非另有高就嗎?”

邱斌回答:“我準備回去開一家藥店,以後不幹護院這一行了!”

邱斌的老家在薊縣,該縣地處口外,馬匪橫行,又兼之民風強悍,所以開一個專賣賊藥的藥店,應該是大有作爲!

邱斌回到老家後,他經過十天時間的籌備,邱記神藥的招牌便被掛了出去,可是他將木盒子裏的賊藥賣掉後,邱斌重新配製賊藥的時候,這才發現,他配置的賊藥,根本就不好用!

邱斌面對無人買藥,坐地賠錢的尷尬局面,他氣得抄起了柳七那隻曾經裝過賊藥的木盒子“咔嚓”一聲,將其摔碎在了地上。

木盒子碎成了六七半,邱斌驚奇地發現木盒子的盒蓋裏面竟是空心的,空巢內還有裝過藥粉的痕跡,而且只要用手敲擊盒蓋,盒蓋內壁上就會打開九個小孔,藏在盒蓋內的藥粉,就會少量地漏進木盒內。

很顯然,柳七欺騙了邱斌,那賊方中並不是十八味藥,而是十九味藥,最後的一味藥,藏在盒蓋中,那纔是決定賊方是否療效如神的關鍵。

邱斌氣得連聲大罵柳七,可是柳七也不知道藏到了哪裏,邱斌找不到柳七,不知道最後的一味藥是什麼,邱斌的藥店絕對逃不脫關門的命運。

邱斌這天正坐在藥店裏生悶氣,就聽街上有人喧譁道:“縣衙的捕頭,竟抓住了飛天大盜柳七!”

果然四名捕頭趕着一輛馬車從街上走了過來,車上用鐵鏈子鎖着的正是柳七,這個柳七流竄到薊縣作案,他在行竊一家富戶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罈塞外的佳釀—黃芩酒。

這黃芩酒喝到嘴裏看似柔軟,其實後勁極大,柳七不知道厲害,他飲了半壇黃芩酒,竟然醉倒在竊案現場。這就是他今日被擒的經過。捕快們怕柳七逃走,先是割斷了他的腳筋,然後用馬車載着他,耀武揚威地直奔薊縣縣衙而去。

邱斌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急忙回到店裏,先用黑紗蒙面,然後帶着兵器和鏢囊,飛身躍上房頂,直向薊縣縣衙的方向奔了過去。

邱斌要劫下柳七,他要得到賊藥的完整配方!

三 祕密

那四名捕快真的沒有想到,竟有人敢在大白天劫走柳七。邱斌打翻了四名捕快,然後揮刀斬斷了柳七身上的鐵鏈,那四名捕快大喊抓賊的時候,邱斌已經搶過了一匹馬來,然後他揹着柳七飛身上馬,向城外飛奔而去。

邱斌騎馬一直來到了城外雲龍山深處,柳七一見救自己的竟然是邱斌,他大聲叫道:“邱護院,你即使救了我,我也不會告訴你賊方中的第十九味藥!”

邱斌說道:“你要告訴我第十九味藥是啥,以後你的生活歸我照料!”

柳七的腳筋都已斷掉,如果邱斌不在雲龍山中爲他安排一切,等待他的只能是被餓死的命運了。

柳七萬般無奈,他只得點頭同意了邱斌的要求,邱斌在深山裏爲柳七找了個山洞,柳七住在山洞裏,就開始爲邱斌配製第十九味藥。當然,柳七每日的衣食住用,都得由邱斌供應。邱斌將柳七劫走後,薊縣的捕快大搜了三天,他們找不到劫匪和柳七後,這股捕盜的風頭就這樣過去了。

邱斌隨後僱用了一個又聾又啞的夥計,讓他到山上照顧柳七,柳七接下來拄着雙柺,採來他需要的草藥,接着將其曬乾並用藥磨磨碎,磨碎的神祕藥粉被那個聾啞的夥計送到了山下,邱斌將這第十九味藥加到了賊藥之中,果然這賊藥又出現了療效如神的效果。

邱記神藥賣得異常紅火,邱斌賺得也是鉢滿盆平,邱斌這天一大早剛打開店門,就見一位頂盔掛甲的副將領着十幾個親兵從門外走進了店內。

這個副將姓吳,吳副將來自涿州府,他奉府臺之命,領着七八百名精兵,到薊縣剿匪來了,既然剿匪,自然避免不了受傷,吳副將今天是上門購買賊藥來了。

吳副將讓邱斌將店裏的一百多斤賊藥都拿了出來,然後丟下了三百兩銀子,說:“這些神藥,我都買了!”

邱斌正要告訴吳副將使用賊藥的注意事項,吳副將讓親兵拿着藥粉,他上馬急匆匆地離開了邱斌的藥店。可是一個月之後,邱斌被薊縣的捕快抓到了縣衙的大堂。

邱斌對着薊縣縣令牛大人叫道:“牛大人,我犯了哪條王法,你抓我幹什麼?”

牛大人一拍驚堂木,叫道:“吳副將就是因爲敷了你的藥,現在已經中毒身亡了!”

牛大人一擺手,兩名衙役將吳副將的屍體用門板擡上了堂來,吳副將剿匪的時候,他的大腿被惡匪們砍了一刀,吳副將將賊藥敷在一尺半長的刀口之上,鮮血和傷痛確實是止住了,可是一頓飯的時間後,吳副將就膚色鐵青,身體僵硬,中毒身亡了。

邱斌用藥害死了吳副將,這可是掉腦袋的罪過,牛大人叫道:“將邱斌用木枷夾起來,押入死囚牢!”

邱斌恨柳七害他,他扯開嗓子大叫道:“我知道飛賊柳七住在什麼地方!……”

牛大人派捕快將躲在山裏的柳七抓到了監牢,並把他關到了邱斌隔壁的監房,邱斌大聲叫道:“柳七,你那第十九味藥究竟是什麼,你爲什麼要害我?……”

柳七冷笑道:“我那第十九味藥裏一共有三味藥,這三味藥都是凝血的毒藥,其中最毒的就是烏頭,烏頭就是斷腸草!”

烏頭極毒,但是有另外兩樣毒藥剋制它,烏頭的毒性就降得極低,將少量的烏頭毒敷在身體的外面,確實可以很快地止血,但是大量敷用,卻可讓人凝血致命。

邱斌叫道:“你真的害死我了!”

柳七冷笑道:“我四處行竊,確實是個巨匪,但你挖空心思,總想得到我的祕方,你難道就不是大賊嗎?我惡貫滿盈,死不足惜,黃泉路上,咱們一起走,你也並不冤呀!……”

邱斌身體搖晃“撲通”一聲,跌坐在了牢房的泥地上。他喉嚨裏發出痛苦的“嗚嗚”聲,就好像野獸在悲鳴!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15

宋朝天禧年間,天南山流傳着這麼一段人人皆知的事:天南王家,一夜盡亡,家財萬貫,一炬成灰。鬼盜千裘,積金如山,江湖隱名,百姓平安……

母告孩兒露端倪

張一清剛到天南山古柳縣上任不到半年,一天,清早就有人鳴冤擊鼓,於是整理衣襟,吩咐師爺田會升堂斷案。

原告被告帶到,張一清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婦女和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那婦女頭上披金帶玉,臉上胭脂水粉,杏花眼直往上挑,刁鑽輕薄之態表露無疑,一到公堂便撲通一跪,嘴裏直呼:“請大人爲民婦做主,民婦陳李氏,狀告兒陳聰不孝”。那男孩頷首低頭,一副書生打扮,見到大人禮數周到,說道:“願聽大人安排”。

原來是一個母親狀告兒子不孝,當今皇帝極重孝道,在公堂上遇到不孝子可亂棍打死,眼看這孩子憨厚老實,不像是不孝奸邪之人,縣丞張一清心裏狐疑,繼而問婦人道:“這孩子是你親生骨肉?”

“是民婦所生!”

張一清又向陳聰問道:“這婦人可是你親孃?”

“是!”

張一清頓了頓,又問陳李氏,道“你具體說說你兒子不孝之處?”

陳李氏嘴角一撇,“民婦命苦,丈夫一年前患惡疾去世,這潑孩兒在爲父親守喪期間,多次擅離父親靈堂,之後三番五次衝撞母親,民婦幾次勸導,仍不思悔改,民婦無奈,交予大人訓誡,最好受點棍棒之苦!”

張一清見陳聰依舊低頭無語,並不爲自己辯解,又向他問道:“你母親所說是否屬實?”

“屬實,願聽大人發落!”

“大人,不孝兒都已認罪,按大宋律例可亂棍打死!”陳李氏一副得意之態,話語間盡顯尖酸刻薄。

看來這陳李氏是想置自己親生骨肉於死地,從公堂表現來看,陳聰倒是像有情有義之人,倒是這婦人盡顯刁鑽,其中必有隱情,若遂了這婦人的意,豈不平添一樁冤案?張一清想了一會,一拍驚堂木,宣判:“案情明瞭,不孝孩陳聰收監暫押,待簽字畫押之後亂棍打死,陳李氏三日之後擡棺來牢房收屍!”

“謝大人!”陳李氏謝過張一清,滿意地退出了公堂。

待陳聰被帶到牢房後,張一清吩咐旁邊捕快關力和古青如此這般,關力和古青退去……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