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700字優秀範文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700字優秀範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爲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那麼,你會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季羨林散文讀後感700字優秀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700字優秀範文

多年前的人、事、物,娓娓道來,沒有大喜大悲,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閱盡滄桑後的平靜和超然,可謂苦而不傷,悲而不泣,言語話家常,淳樸而不乏味!

大家都知道,季羨林是一位學者、翻譯家、作家,他不僅精通十二種語言,還去過許多國家留過學。他的堅持、刻苦和努力,造就了他自己的一生,併成爲北京大學的副校長和終身教授。季羨林的害怕浪費、厭惡虛榮被後人稱爲“布衣教授”。但這樣光輝的季羨林的童年卻是無比的單調和灰暗!

季羨林出身貧農,既沒有令人難忘的幸福和歡樂,也沒有令人懷念的平靜安穩,大部分有的只是物質生活的貧苦、教育的落後,帶給季羨林的童年記憶中“吃半個白麪饅頭就算奢侈的了”;想要吃鹽,要上鹽鹼地裏掃土,再在水裏煮後,用鹽水醃鹽菜,一年到底,吃不到什麼,就吃這種鹹菜。

而如今的我們,連大魚大肉都不愛吃,吃不完的飯菜都要扔掉,可季羨林當時奢侈的白麪饅頭,恐怕已經沒有人在吃了。季羨林到了該上學、讀書、識字的年齡,卻沒有私塾和書籍,教育貧乏。可如今的我們,坐在教室裏,享受着父母的一切,又在浪費父母的一切,浪費着所有人對我們的期盼!現在的我們,恐怕幸福得都不知道什麼是“苦”了!

我們應該學習季羨林,在灰暗、貧窮的條件下,學有成就!我們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畢竟沒有苦,哪有甜?人在童年時期,可能會經歷貧困、苦難,但這些往往成爲人生中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身處逆境之中,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從哪跌倒就要從哪爬起繼續奮鬥!我們要懷着感恩的心,感激命運,感謝苦難的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超越真實的自己,去做最努力的自己!

按說季羨林在文學界,該算是名家,在網上找到他的作品,排列得密密軋軋,可在此之前我卻壓根就不知道他,突然讀他,是因爲有位密友極力推薦。

初識季羨林的文字,說不上有太多的陌生,我覺着他的風格或者語風,有那麼點像我,最起碼是初始就有那麼點親近,說這話,我知道自己有些大言不慚,可果真就是這種感覺。

密友發來了一篇《憶章用》,還一再地推介道:“好,真的好,你先看看這篇。”本來沒什麼心情看什麼人的文字,經他這麼一推崇,便還真的想讀一讀這個能令密友傾倒的人物了。開頭的幾句話,就讓我想起我的故事,我覺得,他寫的事離我並不遠,雖然他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是在四六年,那時中國還沒有解放,當然我也還沒出生,但他寫的那些段落,我卻有過太多相同的感受,文字這東西真是可以跨時代的,就像天邊的月亮,有誰能說我現在站在凜風裏所望的,與李白,蘇軾還有朱自清筆下的,不是同一枚月亮呢?文字也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穿透力有時更讓人無法抵擋,這人啊,其實有太多相似的故事,無論朝代,無論遠近,無論有無相逢,人總是在不斷的翻版和進步之中。

我不想在此多說季羨林童年的轉徙、窮苦和童趣了,他的文字擺在那裏,只要你去讀,就會讀出不同的咂味兒來,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視覺和年代裏,咂味自己的苦楚和甜美,我很想謝謝這位密友,我曾一度的放下筆,不想甚或是不敢再提起,因我是那種自願泡在舊事裏不肯出浴的人物,每每會在舊事的某個細節裏泡出個痛來,如此也停了三兩年,這期間雖有小寫篇頭即想的時候,卻總是寫寫停停的,就都是半成品擱置在箱底了,現在讀季羨林《我的童年》,卻不曾想,竟讀起自己的舊曆來,當我打開他的文章,捋着他的文字走下去的時候,他轉徙的經歷和少不諳事的情景就在我的眼前幻化了,陳年舊事就一股腦的都回到記憶中來……唉!誰知這一讀,腦子裏就再也沒能靜下來……

作品寫的是作者坐在自家陽臺上聽雨春雨時的所見、所想。一場寶貴的春雨勾起作者無限的遐思,聽出人生的各種境界。下雨本是我們生活中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也許我們並沒有多少感受,或者大都厭惡地抱怨道:“好討厭的下雨天,弄的哪裏都是溼的。”但,一場春雨,使作者感覺到平靜、閒適,“感到無限的喜悅”,“彷彿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作者運用這些比喻帶領讀者進入愉悅的心境。繼而作品着重、大量運用問責描寫了雨滴滴在檐溜上發出的聲音,“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這些描寫和比喻,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由得感覺自己彷彿置於陽臺上同作者一起聽雨,心境不由得隨着作者的心境變化而變化。

作者說,下雨最先使他想到的是麥子,是久經乾涸的小麥。這時,作者聽雨的心境是久久盼望春雨的農民的心境。一場“貴如油”的春雨緩解了作者的“焦急之情”,使作者的“夢境實現了”,聽到雨聲作者心曠神怡,神馳千里。作者的生命“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篇祥和”,當然,說是“憑空”,其實不然。

作品中,作者還引用了宋蔣捷的一首聽雨詩,蔣捷用這首聽雨詩來概括自己的一生,其中透露出些許悲涼之意,作者也藉此詩來表達聽雨的一種別樣境界,同時,讀者不免情緒也稍微低轉,然而作品並向這方面延伸,而是作者帶領讀者進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人身境界,讀者的情緒不免又鬥轉,隨着作者又轉而“聽雨而興高采烈”。作者隨後由遠及近地欣賞景物,用所感所想帶領讀者品味聽雨、看雨的樂趣,進入另外一種聽雨的境界。

季羨林老先生看似平常平凡的聽雨經歷,轉化成質樸素雅文字,娓娓道來,將讀者輕鬆地引進聽雨看人生的不同境界……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