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現在開放二胎後,很多夫婦選擇生2個孩子,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孩子說話不清楚還特別的好動,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的相關資料。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1

可能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有關,在我國稱爲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爲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治療上,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干預方案

小孩子說話不清楚還要明確以下幾點:

1、孩子的年齡

2、具體說話不清楚的表現,如果是發音不準有哪些音發不準,理解表達能力是否存在問題,具體存在哪些問題,是否還有其他異常的語言問題等等。

3、有沒有相關的病史。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

4、瞭解一下成長過程中是否存在其他相關的異常情況。

總之,瞭解得越詳細,才能越精準分析原因。下面就對可能的原因做一下分析。

說話的過程

說話是一種行爲動作,首先需要大腦下達說話的指令,神經系統把相關指令傳遞給各個系統,比如呼吸系統需要提供氣流,氣流要帶動聲帶振動並控制聲調響度等,很多發音還需要舌齶咽齒脣等器官與氣流產生作用,再通過調節口鼻胸腔等產生不同的共鳴最終發出語音,然後還需要聽覺系統進行校對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正常講話。

而要想完成以上的複雜過程,是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的,學習的過程就是兒童語言發育過程。

兒童語言發育過程

說話是學習的過程,正常情況下不同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差異,但也不能差距太大,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從出生就開始了,需要大量的語音信息傳遞到孩子的大腦中,伴隨大腦的生長髮育,開始“破譯”過程,實際上模仿發聲首先孩子也要有模仿的願望,而這種願望產生的基礎是感受到發音與環境中其他聲音的不同,而發音的完善也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練習使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滿足準確發音的標準,然後從說不準到說準,從聽不懂到慢慢聽懂,從模糊把握語音外殼的含義到可以精確把握語法,最終學會使用語言,一般需要到五歲左右才能完成。

有的孩子可能會稍慢一點,有的孩子可能會學得快一點,但如果差距較大,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因爲很多疾病就可能影響這個過程,比如在語言發育早期就已存在的聽力問題。

還有直接可以影響說話過程的情況,比如先天齶裂造成的上齶結構不完整可以直接影響發音動作的`完成。

除了以上疾病,還有小兒腦癱、自閉症等可能同時對理解表達能力以及發音的影響。而除了這些病理因素,如果沒有足夠的發音練習過程或影響理解表達的過程,也可能造成嚴重的語言問題,工作中往往會遇到找不到病理因素,卻不明顯的構音障礙的情況,同時還可能存在嚴重的認知問題。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2

孩子說話不清楚是什麼原因

語音自然屬於聲音,是負載着語言意義的聲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音色,平均的聲調也不同,習慣說話聲的大小也不同,但卻可以發出同一個音,並且大家都知道是那個音,這是爲什麼呢?

一個音素區別於另一個音素,是靠不同的發音動作,不同的發音動作形成不同口鼻腔的共鳴,這個過程是舌、齶、咽等發音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認知不同音素或者說認知不同人發出的同一音素是就是語言認知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並不簡單。

每種語言中都有很多音素(發音動作),比如漢語普通話中有三幾十個不同的發音動作,這就說話舌齶咽等發音器官要配合做出三幾個不同的動作,而且這些發音動作還要連貫起來組成音節,因此這些發音動作有一點失誤或者連貫性有問題就可能造成說話不清楚的現象。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又會造成發音動作的失誤呢?

首先,結構本身的異常影響了發音器官的運動,自然會造成發音的問題,比如先天齶裂造成了上齶裂開,對齶裂閉合產生影響,也對舌與上齶接觸發某些輔音時產生影響,同時可能造成口腔鼻腔相通,影響共鳴。另外舌繫帶過短也會影響舌頭的活動範圍,造成發音不準,但由於以前語音病理學知識的匱乏,很多人會把其他原因引起的發音問題錯誤地引到舌繫帶上,造成很多誤割的現象,這種現象現在也還存在着。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 第2張

其次,就是功能問題,包括本身功能問題和其疾病或損傷造成的功能問題,我們常常說一個人“大舌頭”又沒有其他原因,主要就是發音器官本身功能問題造成的,另外,前面說到的先天齶裂在手術結束之後結構完事的情況下,一般也要經過語音訓練,發音器官的功能才能達到準確發音的標準。而聽力障礙、腦疾病或損傷、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導致發音器官的功能問題,智力認知的缺陷導致理解能力差的同時也可能導致語言發育過程中發音器官得不到練習,同時造成發音器官的功能達不到準確發音的標準。

另外,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除了可能會造成發音練習的缺失,聽不見沒有學習的模板就會造成學不會發音,而聽不清就會按聽到的發音學會不清楚的發音。即使是學會語言後出現的聽力損傷,也會產生自己說話時無法準確判斷自己發音是否準確的問題,時間長了同樣可能造成發音問題。

可見造成說話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可能很複雜,有些原因則已經找不到,還有些可能隱藏的,比如隱性齶裂、中輕度聽力障礙等,就不容易發現。因此如果孩子說話不清楚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當然,兒童正常語言發育過程中發音本來就是從不準到準確的過程,因爲這同時也是發音器官功能的完善過程。一般我們把發音準確性上的失誤稱爲構音障礙,流暢性上的缺失稱爲節奏障礙,語音病理學主要是研究語言障礙的學科,兒童發音不準可以通過語音病理學分析找到原因,不僅可區分是不是正常現象,還能進一步判斷出語言障礙的發生原因,做到及時治療或矯正。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3

孩子多動怎麼辦

多和孩子玩一些體力遊戲

好動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鍛鍊或者遊戲,例如常見的賽跑、慢跑、打鬥、蹦牀等遊戲,孩子都比較好動,千萬不能因爲嫌煩而打消他們好動的積極性,一定要尊重孩子並幫助他們排解天性,這樣孩子會在一定的年紀慢下來。

3歲說話不清楚但是好動 第3張

幫孩子找到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

幫助孩子多涉獵一些,觀察他喜歡什麼,有的好動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喜歡建構積木,有的喜歡天文,有的喜歡玩電路,找到他喜歡的領域,多帶他接觸一下,就會發現多動的孩子如果靜下心來是會很有鑽研精神的。

多動的孩子更需要讚揚

多動的孩子更需要別人的尊重和讚揚,可能因爲他們習慣了責罵,一旦得到表揚,孩子就會變的非常的乖巧,所以,家長也要適時的發現孩子在頑皮的時候的一些亮點,適時的表揚,孩子得到認同後也會變的比較聽話。

換位遊戲

家長是可以和孩子們玩換位遊戲的,我們可以讓孩子當大人坐在一邊,而大人當一個孩子的角色,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多動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困擾的情緒。

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最近對孩子關心的不夠

有的時候多動的孩子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如果是這樣,那樣大人就要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最近對孩子不太關注?就像男人也很柔情一樣,多動的孩子更需要關心和愛,適時的對他們擁抱一下,親吻一下,孩子也會變的安靜下來。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主觀控制力不足,不能注意聽教師講課,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心。家長反映,孩子在玩遊戲機和看有趣的電視時卻能目不轉睛,高度集中,但需用意志控制的上課就不能注意,缺乏學習上的堅強意志和毅力,無法好好學習甚至厭學。

2、活動過多

多動的表現是心慌意亂、心神不定、有頭無尾、雜亂無章。在課堂座位上喜歡不停的動,做一些小動作。下課後就跟野馬一樣,無目的的亂跑。有一部分多動症的孩子卻相反很文靜、很少動,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思想開小差,經常不知道課上講了什麼。

3、衝動任性

易激動,好發脾氣,衝動任性,做事缺乏考慮,不顧後果。常隨心所欲進行搗亂,破壞東西、偷竊、鬥毆、惹是生非。

4、心理改變

情緒不穩,有的興奮不安,話多,愛管閒事,做事毛躁,難以入睡;有的反應遲鈍,動作懶散,作業拖拉,情緒波動,感情脆弱,易哭易笑,不能承愛挫折,不合羣或喜歡與較小的兒童爲伍;性格倔強,不怕打罵,不聽勸告,我行我素,有的產生自卑逆反,甚至出走、犯罪或自殺。

5、學習困難

多動症兒童智能並不低下,但約有60%左右學習困難。

多動症是怎樣形成

(一)遺傳因素

多項研究表明多動症是具有複雜遺傳特徵的家族性疾病,遺傳度平均爲0.76,提示遺傳因素在多動症。病因學方面起主要作用。

(二)器質性因素

母孕期、圍生期及出生後各種原因所致的輕微腦損傷可能是部分患兒發生該障礙的原因,但沒有一種腦損傷存在於所有該障礙患兒,也不是所有有此損傷的兒童都患此病,而且許多患兒並沒有腦損傷的證據。

(三)神經解剖學因素

磁共振研究報道該障礙患兒存在胼胝體和尾狀核體積的減小,功能核磁共振研究尚報道該障礙患兒尾狀核、額區、前扣帶回代謝減少。

(四)神經生理學因素

該障礙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主要爲慢波活動增加。腦電圖功率譜分析發現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減小、平均頻率下降。提示該障礙患兒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成熟延遲或大腦皮質的覺醒不足。

(五)神經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該障礙可能與中樞神經遞質代謝障礙和功能異常有關,包括: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六)心理社會因素

早期智力開發過度,學習負擔過重,不良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如經濟過於貧窮、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當等均可增加兒童患多動症的危險性。

(七)其他因素

該障礙可能與鋅、鐵缺乏,血鉛增高有關。食物添加劑可能增加兒童患多動症的危險性。

總結:孩子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多注意觀察,一旦發現孩子有多動症傾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就診治療,其實每家每戶都希望孩子健康,那麼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家長們都要注意,千萬不能因爲忙而忽視~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