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所有父母應當重視起對孩子的教育。分享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1

信任

對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也是其他品質特性得以發揮的基礎。如果孩子對他人沒有信任,那麼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會體驗到很多痛苦。對現在漸漸長大的孩子來說,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給他一些關注。隨着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發育,他已經不滿足於吃吃喝喝單純的一些事情,他開始產生獨立的思想和行爲。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予關注。孩子的性格各異。如果父母的行爲模式符合他們的性格特點,他們對父母的信任就會多一些,表現出來就是對父母的依戀多一些,反之亦然。

耐心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要比其他孩子多。單純的孩子還沒建立自己的行爲模式,他是一個默默的觀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習慣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標準。如果父母做事無規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嗎?你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交談幫助孩子認識問題,培養耐心。孩子雖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已經能明白你表達的意思。不要認爲和孩子交流沒有意義,其實他能聽懂。孩子還沒有建立時間觀念,因此讓他們學會耐心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說,你正在收拾亂七八糟的玩具、書本等雜物,孩子卻要出去玩,這個時候你不要說“等10分鐘”。你要告訴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纔出去”。孩子會看着你把玩具一個個放到箱子裏,而不是纏着你要出去玩。

責任感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終是責任感的基本體現。事實上,在你還沒有察覺時,孩子已經開始觀察和學習責任感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媽媽認爲孩子會越幫越忙,自己5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個小時都做不好,所以不讓孩子做事情。其實你不妨變通一下。如果時間特別緊張的話,可以選擇讓孩子做最簡單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不想要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孩子,就千萬不要做一個萬事包辦的媽媽。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把小紙頭遞給爸爸,大一些時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這些都是小事,但對培養孩子責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視。

自信心

讓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徑就是讓他獨立完成適合其年齡特點的一些事情。注意剛開始儘量讓他做簡單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複雜的事情,連續的挫折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到了合適的年齡,試着讓孩子爲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爲,不要讓自己成爲孩子成長的障礙。孩子小時非常依賴父母,等他逐漸長大,父母要一步步放開約束,讓他爲自己作主。所以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像放風箏一樣,逐漸放鬆手中的線,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感覺他人的感受

知覺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基礎。擁有成功人際關係的關鍵是瞭解他人的感受,然後做出適當的迴應。3歲以前的孩子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只能從自身出發感受世界。雖然孩子還沒有知覺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建立這種感受。父母可以重複講述他人的感受給他聽,慢慢地他就會了解別人的感受了。

作爲父母,也許你不能給孩子富裕,不能給他英俊和美麗,但是你能給他一個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夠從小事做起,給他信心、耐心、責任感、自信心、感覺他人的感受的品質,那你就給了他一個成功的人生。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2

地震貌似已經遠去去了,其實遠遠沒有,留下的那許多急待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恐怕難以圓滿解決。

今天聽了《鏘鏘三人行》中客座心理專家的話,很受觸動。專家說他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撫慰者會對其撫慰對象說“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之類的鼓勵說辭,其實這樣的說法非常不正確,不但起不到安撫作用,反而會給受難者施加很大的壓力!那怎麼說纔是正確的呢?專家說,其實只需要轉變一下話語方式,將“你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說成“你已經很堅強,很勇敢了,你是我們的驕傲。”那麼,被撫慰者從中感受到的則會是完全不同意味。

對這番話,我回味了很久很久。一個受到嚴重心靈創傷的人,最需要的是旁人的感同身受,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傷痛根本沒有任何話語可以安慰,那些乾巴巴的“要堅強要勇敢”就像來自一個“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完全不起作用。

很自然的想到平日裏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設身處地是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無論是用呵斥或循循善誘的語氣,都掩飾不住“你必須聽我的”意思。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不光和大人不同,不同孩子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可由於缺乏耐心,父母通常採取比較單一和粗暴的方式,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而是最終通過施加壓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但爲什麼要接受這一些,孩子往往不會明白,也很難從大人這裏得到合理的解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爲甚至連大人自己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讓孩子這麼做合理性究竟有多少。

其實,互換角色教育法目前是育兒教育經常提倡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的方式,旨在通過和孩子的身份互換,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體諒父母的苦心,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麼反過來,難道我們自己就不應該常常在精神上主動換位嗎——多召喚自己童年時候的記憶,多理解孩子的需要,減少一味批評、指責的強硬態度,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寶貝,會懷有一顆善良健康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將來的一切,而不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事情的恐慌。

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的五種品質 第2張

中國人以謙虛爲美德,因此對於讚美也很慳吝,尤其對自己的孩子,非但不喜歡錶揚,甚至在別人誇獎自己孩子的時候,除了說“哪裏”外,還會找出另外的不足之處加以貶低,彷彿不如此孩子就會驕傲自滿得飛上天。

我非常不認可這樣的作風,我的做法是:在別人當着我和兒子的面誇獎他時,如果情況屬實,我不會表現出誇張的興奮,如果言過其實,我不會斷然否認,而會附和着說“嗯嗯,還行吧。”要知道,無論多大的孩子都非常敏感,而且對別人的讚美也非常渴求,被人肯定後非但不會驕傲,反而會努力做好以名副其實。這個情況與文章之前提到的地震專家的理論相互呼應,當一個人被肯定後,他的自豪感會放大,繼而激發出更大的潛力,但如果在努力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情況下被要求再好點,再更好一點,恐怕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結局了。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我們對孩子的變化一定要看分明。今天兒子跟他爸爸通電話時居然主動問他:“爸爸地震時候你去哪裏?”我非常吃驚,陝西今天又發生一次5.4級餘震,可能我們大人在討論時他留心聽了去,並且懂得用來關心爸爸的安危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如果最終沒有放出應有的光彩,最大的責任應由家長來負。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