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家長平時是需要跟孩子溝通的,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走向正途。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的相關內容。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1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

1、用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對於孩子訴說的內容,一定要用心的傾聽,並且最好能夠給出適當且滿意的迴應,這樣纔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2、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常常會急着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3、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父母可以溫柔的話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覺得父母在意孩子的感受。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2

1、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內心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從來都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他們總是以“我這是爲你好”爲由強迫孩子做各種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

孩子如果長期不被父母理解,總是被父母強迫着做這做那,那麼孩子會對父母產生很深的怨念。

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的思維和大人們的思維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麼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誤解。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 第2張

爲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呢?大概就是因爲不被理解吧。

班裏的有位女同學小夕說,她的媽媽不理解她。有一次,班上有同學說她的壞話,讓她覺得很委屈。

小夕回到家悶悶不樂,媽媽問她爲什麼難過,小夕如實告知媽媽不開心的原因。

但是小夕媽媽知道原因後,跟她說這是小事情,很正常,過幾天就好了。

小夕聽完媽媽的話反而更加難受了,她心裏埋怨媽媽爲什麼不能站在她的角度安慰她幾句呢?

其實,對待相同的一件事,父母或許覺得是小事,但是在孩子看來並不是什麼小事,孩子的內心會很難過,很糾結。

如果父母也不理解孩子,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所以慢慢地不再喜歡跟他們溝通、談心了。

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內心。

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被父母理解,才願意和父母敞開心扉,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

2、傾聽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世界

經常會聽到家長吐槽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和我說心裏話,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

然而孩子也會跟其他小夥伴吐槽父母說:“我爸媽根本就不關心我,不願意聽我的真實想法,他們總是說我說的不對。”

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和父母根本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所以無法溝通交流。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是,父母沒有認真傾聽過孩子的想法,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

聰明的父母應該注意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學會表達或傾訴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對孩子來說,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種放鬆,因爲無論是憂愁還是歡喜,都有人與他分擔與他分享。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並採用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兒童成長的需要。”

觀察孩子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還需要敏感的心靈,需要你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他們的心聲。

當我們對孩子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掌握傾聽藝術,相信一定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能夠用心傾聽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體會孩子的心情,與孩子產生共鳴。

親子溝通包括“聽”和“說”兩個方面,但“聽”比“說”更重要,父母善於聽,孩子才願意說。

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感受中去,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言行,並對孩子的表現做出恰當的反應,這樣孩子纔會毫無芥蒂地跟你傾訴。

3、和孩子溝通之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遇到任何問題,父母都需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和孩子好好溝通!

因爲有時候,你失控的情緒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釀成惡果。

曾看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新聞:

一個9歲的男孩,獨自出門玩的時候把手機給弄丟了。

男孩知道丟了手機他會被媽媽責罵,獨自在外面尋找了幾個小時還是沒找到,然後在雪地裏大哭。

回家後母親非常生氣,用膠布把孩子的手腳、身體捆起來,用木棍從傍晚6點打到深夜11點,期間還沒有給孩子吃飯。

第二天,孩子只穿着秋衣秋褲趴在自己房間冰涼的`地板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鄰居們都說,男孩的母親對別人客客氣氣的,但對兒子卻“易燃易爆”,三天兩頭都要打孩子,下手還狠。

這個孩子的媽媽最終被檢察院批准逮捕,她既要承受喪子之痛,還要承受牢獄之災。

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就是這位媽媽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跟孩子溝通。

手機丟了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找,可以好好跟孩子溝通,就算最後找不到也沒必要爲了一臺手機毒打自己的孩子吧。

如果孩子丟了手機回到家裏,媽媽能抱着他爲他擦乾眼淚,跟他說一聲沒關係,那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有時候,父母一句溫暖的話,不僅能溫暖孩子的心,還能挽救一條人命!

每一位父母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過於猛烈的情緒影響自己和孩子。

當你變得情緒化時,及時化解那些一直賴着不走的情緒,不要積壓太久形成新的問題。

不要在氣頭上打罵孩子,說一些刺激到孩子的話,這樣做也許會讓你悔恨一輩子。

合格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正確和孩子溝通交流,絕不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優秀父母和孩子的5種溝通方式

1、別懷疑孩子

父母是給予孩子最大安全感的人,所以對於父母的信任十分看重,所以給孩子好的引導,父母更應該選擇相信孩子,給孩子增加自信心,這樣纔有利於幫助孩子成長。

多用信任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比如孩子想要學畫畫,你可以對他說:“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這不但是對孩子的信任更是給孩子自信和鼓勵,這讓孩子更加容易堅持做下去。而不是立刻否定“你這樣三分鐘熱度怎麼學的好。”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喪失自信,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平時用什麼方式與孩子溝通 第3張

2、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在自我意識出現後,家長就要開始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們在每個階段嘗試自己的能力,也成爲了家長眼中的“叛逆期”,孩子的“不聽話”其實是一種成長,家長在意識到後更應該懂得和孩子對話,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和你的要求發生衝突時,可以做出中立的選擇,完成孩子要求也必須完成父母的要求。這比起命令式的結果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3、多和孩子交流

在大人眼中,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有他們的自尊心的,可以試着用商量的語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和自己平等交流,是尊重他的,當然尊重不是縱容,是非對錯還是需要嚴格教育的,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可以和孩子說明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開始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收拾,養成習慣後讓孩子主動收拾,而比起一次次怒吼命令孩子收拾來的效果大。

4、別藏着你的讚美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想要獲得肯定,都想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來獲取父母的高興和讚賞,所以別藏着你的讚揚和認同,也許孩子拿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如果父母只是敷衍過去,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這件事情喪失熱情,看到孩子的細微進步,給孩子一點表揚,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學習下去,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5、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孩子做錯事,或是沮喪時,我們做的最多的是什麼,你會指責孩子笨手笨腳,還是鼓勵他沒事,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打碎了花瓶,你一定覺得這樣糟糕透了,並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而聰明家長會讓孩子找到花瓶碎的原因,並且一起收拾好花瓶,鼓勵和相信他下一次不會,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培養一個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誠實的孩子一直以來就是一項艱鉅任務。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纔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纔有好未來。但這件事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沒有什麼工作比這件事更加重要、帶來更大的回報。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