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家長千萬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爲大家分享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1

朱德庸的《絕對小孩》之所以吸引讀者的眼球,是因爲他的妙語犀利地洞悉了現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弊端。在這兒也想仿寫一則:每一個小孩都知道誠實的可貴,《狼來了的故事》沒有一個孩子不知曉;要求孩子誠實的大人卻信奉着這樣一句話——孩子是需要騙的。

我並不反對“孩子是需要騙的”這句話。只是在生活中、在教育中如何去“行騙”?家長、教師如何騙出孩子的自信,並在孩子的心中樹立起你可親可近的形象?倒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教育過程中,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有兩種需要家長和教師關注的現象:一種是高明的騙術——教育無痕;另一種是低級的騙術,往往使教育者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

讀周弘《賞識你的孩子》一書,我被這位平民天才教育家的“騙術”所折服。他的女兒三年級時學珠算,打百子關成了攔路虎,女兒提不起精神,找不到感覺。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中,孩子都覺得自己慢,這時作爲老爸再真實地告訴她不行,無疑是對孩子自信最嚴重的摧殘。於是他想出了給女兒計時找進步的方法。有時孩子上次打了13分鐘,而這次已超時。周弘並沒有破壞她的情緒,表掌握在他的手中,直誠地撒個謊故作輕鬆地告訴她這次用了12分50秒。在善意的謊言中,孩子的自信戰勝了困難,不到40天居然從20多分鐘發展到1分30秒打完百子。

在佩服周弘的.教育藝術時,也不由地想到了另一種可悲的騙術。這是曾經發生在兒子身上一個真實而難忘的故事。奶奶領着孫子從幼兒園回家,在一個轉角處要從一塊新種的草坪上穿過。孩子的小手拉住了奶奶:“別從這兒走,小草會被踩死的!”“嘿,你不知道,草越踩越結實,長得越好呀!”在奶奶的拉扯下,孩子每天從草坪穿過。兩個星期後,當旁邊綠油油的草兒挺起了身子時,而踩過的草皮死了。孩子傷心地喊着:“你不是說越踩越結實嗎!現在它們都死了!”“傻孩子,又不是你一個人踩死的。沒事!”從此,每天路過這兒時,孩子死活不願從這條捷徑走過,他多麼希望這光禿禿的小路能長出綠色的小草。

不一樣的謊言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不一樣的種子。幸虧,有學校老師的教育孩子纔沒有認同長輩不正確的觀點。當我們走進教室,想到那麼多孩子幾乎都是在祖輩的教育下成長,他們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足,而精神上卻貪乏得可憐。你不會沒有這樣的擔憂——我們的孩子能通過我們的引領去辨別是非,清除精神家園的雜草嗎?

騙孩子是一門藝術。讓我們的孩子擁有自信,離文明更進一步!

騙孩子需要你擁有教育的藝術2

合理的管束

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當孩子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另外父母在管束孩子時要保持一致,即使對另一方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

注重精神培養

家長只問分數好不好,不管孩子心情糟不糟;恰似農民種莊稼,只問莊稼高不高,不管葉子黃不黃。

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設家規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裏,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於家裏的特定需要。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

多陪陪孩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工作之餘,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遊戲,儘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類東西。父母作爲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應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平等的態度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給孩子選擇權

必須有意識地剋制自己什麼事都爲孩子做的想法,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爲,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多做益智遊戲

兒童通過接觸具體的、仿真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遊戲使兒童放鬆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在5歲之前不應過早開始對字母數字等符號的專門練習,這樣會限制孩子的思維,因爲幼童的心智還沒成熟,對抽象的概念還無法理解。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