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將現在出現的問題解決好,孩子纔有可能發展得更好,對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長”,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以下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方法。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1

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缺少時間的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爲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爲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解決方法:1、讓孩子可以自己支配時間給他這個機會,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瞭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次給1-2小時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2、參照時間表規律生活,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以前孩子做事也許總是愛拖拉磨蹭,引入“時間”後,只要孩子想故意磨蹭,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鐘,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至於起牀、刷牙、洗臉、吃飯這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家長也不用再反覆催促了,孩子會乖乖聽“時間”的指揮了。用規律生活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使幼兒對“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3、制定時間表,做作業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最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4、獎懲分明、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親子關係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

二、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孩子缺乏做事的連續性

從磨蹭拖拉的孩子做事情況來看,幾乎都是邊做事邊玩兒,或者一件事沒有做完就轉而去做其他的事。這種做事的不完整性讓孩子很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拿到寫作業中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基本上寫着寫着作業就開始東張西望,或者玩弄手裏的文具,或者起身去吃東西,或者去衛生間,或者不停地問家長這道該怎樣做等。可是再看看一些家長,害怕孩子不認真寫作業便陪伴在孩子身邊進行監督,時間長了便給孩子養成依賴性,家長在身邊時孩子會不動腦筋等着要答案,家長不在身邊時心思根本不放在思考和寫作業上。

解決方法:1、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規則。合理的家庭規則內容可以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在家長榜樣作用的影響下,孩子會逐步適應規則所約定的內容。

2、家長必須要清楚,家庭規則的實施要有一個從寬泛實施到逐漸細化的過程,開始的時候千萬不不必求孩子必須都同時做到,而是應逐項去落實和鞏固,讓孩子有一個漸次適應的過程。對於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孩子來說,家長需要下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培養孩子的遵守規則的意識。

3、如果家長缺乏耐心和毅力的話,孩子的習慣培養會呈現階段性反覆,甚至會放棄堅持,直至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三、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孩子缺乏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建立在擁有生活習慣養成的基礎之上的,孩子在清楚時間的意義,做事有節奏性後,才能在習慣養成的步驟下,一點點建立起學習的習慣。從上面幾個例子中可以看得出孩子連最起碼的生活秩序都是亂糟糟,如果家長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學習上,那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解決方法:1、家長樹立學習榜樣,塑造學習典範

2、興趣教學,培養對學習長久的熱情

3、創設疑難情境,在磨礪中培養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4、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家長自身缺乏時間觀念

通過與有問題的孩子家長的交流,發現家長們身上有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家長們都缺乏時間觀念,甚至自己做事本身就沒有條理,看似每天正常飲食起居上下班工作,但實際上家長這種粗線索的生活規律並沒有完全細化,仍然有很大的隨意性。比如早晨起牀這件事,做爲家長只是認識到要起來給孩子做早飯好讓孩子按時去上學,並沒有針對孩子責任心方面去培養孩子按時起牀的意識。

解決方法:1、父母以身作則,有的孩子早晨起牀晚,磨磨蹭蹭地等父母爲他們穿衣服、準備早飯、送他們上學,其實這是在助長孩子的磨蹭心理。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並在一旁告訴孩子,再不抓緊時間就要遲到了。孩子遲到後肯定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捱了老師的批評,就會主動樹立時間觀念了。

2 、榜樣法,父母還可以通過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珍惜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還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3 、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比如什麼時間起牀,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後做作業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管的作用。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在寶寶做一件事之前上個鬧鐘,到點時鬧鐘鈴聲大作,提醒他時間夠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鬧鐘嘀嘀答答地響,對寶寶就是一個督促,容易產生緊迫感。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4 、正面強化,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爲讚賞和表揚可以激發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5 、讓孩子安排好學習和玩的時間,很多父母認爲孩子做作業時間長,是因爲孩子把時間都用在了玩上,不能專心地做作業,於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以給孩子增加作業量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五、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孩子受隔代教育的影響

有一些孩子明明在父母身邊有好的習慣養成,可是一到爺爺奶奶身邊後,這種習慣便會因受老人的溺愛和放縱被破壞掉。如果家長沒有好習慣養成,則孩子受隔代教育更爲突出。經常聽一些家長說自己工作很忙很累,不得已只能把孩子交由老人來照顧生活和上學放學的接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孩子因爲老人在生活中的包辦代替而逐漸失去責任心,失去自我做事的動力。

解決方法:1、家長要和老人針對孩子的教育做理性溝通。在很多家庭裏由於兩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觀念不一,溝通相對較少,導致在教育孩子遵守作息時間和遵守家庭規則方面形成漏洞,其後果是孩子很容易鑽管理和教育的空子。

2、誰管的少孩子就願意和誰在一起,誰管的嚴格孩子就會不喜歡誰。這樣的現象很容易讓孩子形成看人下菜的心態,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所以,家長必須要和老人把孩子的表現情況適時和老人做交流,徵求老人的意見,儘可能讓老人與自己在教育方面保持同步。

3、如果確實難於溝通,家長只能想辦法和老人分開住,不在一起生活會讓老人嬌縱孩子的機會相對要少些。

六、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家校結合呈現一邊倒現象

很多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忽略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單純認爲孩子上學到了學校有老師管着自己就可以不用太操心了。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磨蹭拖拉等現象如果家長髮現的早,及時和老師做了解,與老師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在老師的配合下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如果家長長期忽略了與老師進行交流,不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能及時解決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積累久了便讓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壞習慣一旦得到鞏固這時再去解決,家長可能根本無從下手。

解決方法:1、家長要做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所扮演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角,老師扮演的是學校教育的主角。雖然各自擔負的教育任務不同,但是目標是一致,都是力求讓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但是從當前應試教育的現狀來看,很多家長沒有演好自己的角色,相反爲老師角色去跑龍套去了。甚至有很多家長視老師惟命是從,老師要求做什麼,家長就不加思考地去做。

2、家長監督孩子寫課外作業,老師佈置多少,家長就要求孩子必須完成多少,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課上聽懂了,寫作業時有什麼困難,甚至也不懂得如何做有效的輔導。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最反感的事寫就是寫大量的作業,家長必須要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以及學習能力來調整孩子的作業量,當然如何減負需要家長理性面對,不能單方面直接減少孩子的作業量,否則孩子可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也會受到老師的責難。

3、理性的'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把自己給孩子作業減負的目的、方法、步驟等告訴老師,傾聽老師的意見,求得老師的支持與配合,最終達到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課外學習的效率。所以,請家長必須端正你的心態,擺正你的位置,以平等的交流面對老師。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2

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回頂部

媽媽講述: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

女兒是個愛磨蹭的孩子,做事非常慢,一點都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每天早上起來不急着穿衣服、刷牙、洗臉,也不知道她在幹什麼,以致於上幼兒園經常遲到,老師都點名批評好幾次了。吃飯時用勺子撥弄着飯,一口飯很難進到嘴裏,就算到了嘴裏也是含着半天不嚥下去。一碗飯,如果我不催她的話,她都能吃一個多小時。

幼兒園的老師跟我反映,女兒在學習畫畫和寫字時,也是如此。眼睛看着紙上,就是不寫,要麼擺弄水彩筆,要麼擺弄紙,常常是十多分鐘過去了,她一點也沒寫沒畫。

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到底是怎麼了?

孩子講述:沒有時間觀念有原因

1、“我”缺少時間的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爲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爲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2、“我”是天生的慢性子。

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

3、“我”對一些事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對一些事情不感興趣,但是家長強迫或是催促着去做,那就只有做慢一點,磨時間了。

4、“我”缺少信心。

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後、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了。

5、父母給“我”的榜樣。

家長的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後一刻。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變得沒有時間觀念,養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

6、家長對“我”的包辦。

有些家長嫌孩子吃飯慢,就喂孩子吃;嫌孩子收拾東西慢,就幫孩子收拾……殊不知,時間長了以後,孩子有了依賴心理,會更加養成磨蹭的習慣,缺乏一定的時間觀念。

  2、爸媽可以這樣做回頂部

爸媽可以這樣做:

時間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時間的觀念和時間的價值。

1、讓孩子正確認識時間的價值。

爸媽應告訴孩子時間是寶貴的,不要浪費時間;告訴孩子時間是永不停留的,應該及時抓住時間;告訴孩子時間是神聖的,不要故意浪費時間。

2、讓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規律。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時間觀念的前提。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麼時間起牀,洗漱要多久時間,吃早餐要多少時間,放學後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幾點睡覺等,都可以讓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3、指導孩子按照任務的輕重緩急安排做事的順序。

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們的事情往往是由爸爸媽媽和老師來安排的。這是造成孩子不善於利用時間的一大原因。所以,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哪件是重要的,哪件是次要的,纔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少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從而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4、教孩子有效利用黃金時間。

每個人都有生物節律,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常常會有這種感覺:在相同是時間段,心情好的時候學習效率就高,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學習效率就低;在一天當中,早晨和夜間學習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學習效率低。所以,爸媽可以讓孩子注意觀察自己的特點,掌握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然後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到最佳時間裏去做。

5、給孩子一定的玩的時間。

爸爸媽媽必須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這一時間裏,爸媽不要去幹涉,讓孩子自主安排,等孩子放鬆後,情緒穩定和愉快後,再去做事情,效果會更加理想。

6、營造良好的環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對於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儘量不干擾他,家中不要有太多的噪聲,要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的環境。當孩子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做好事情後,爸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7、教孩子定期檢查時間運用。

孩子的時間是否浪費了,有時候,他不認真檢查是不太清楚的。因此,要想讓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就得讓孩子學會檢查自己的時間運用狀況。

在日常生活當中,爸爸媽媽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時間運用情況記在日記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時間運用規律,找出浪費時間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時間浪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