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視孩子,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是很重要的,對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長”,認真教育孩子的人終會有所收穫。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1

一、做爲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白:有規律就是有條理的做事。

其實,只要細心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有規律可循,比如飲食、睡覺、起牀、學習等等;讓孩子學着收拾自己的房間、書桌、衣櫃,把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用完之後放回原處,這些看似細小的行爲,都可以培養孩子有條理的習慣。通過引導孩子做事有條理、注重安排自己的事情,從而養成習慣。

在這一點上,我做的很不好,因爲自己沒有足夠重視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培養。老師列舉的實例好像我家的翻版,在學習之前,最簡單的起居和飲食都令我大傷腦筋。雖然現在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卻真切的嚐到了苦果,一個好習慣養成不易,要將一個壞習慣改正並形成好的習慣,更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二、讓孩子有個榜樣,向有規律的人學習

家長要以身做責起到榜樣的作用,做個有心人走在前面。當你想給孩子做榜樣時,自已首先要做到堅持,孩子的好習慣總是半途而廢多半是家長沒有恆心和毅力!只有堅持自己做好才能去影響孩子。找同齡做的好的孩子爲榜樣,通過“好”孩子的習慣來影響孩子。

自做父親以來,更真切的體會到了榜樣的力量。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從孩子身上更能發現自己的問題。 我自身在這方面做的不太好,過份依賴父母,做事沒有計劃、磨蹭、沒有恆心和毅力只有三分鐘的熱情……現在看看孩子身上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果自己現在還不改正以身做責,又有什麼資格來要求孩子呢?從現在起,我首先告別了對父母的依賴,給我的老爸老媽放了假,讓他們也輕鬆一下。一個人帶孩子免不了手忙腳亂,不過這倒好了,再指使孩子來幫忙時,他倒變的主動了。我和兒子還做了分工,原來他從不沾手的家務也進了我們的日程。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的生活有條理有規律,接下來就是毅力和堅持,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慢慢改變孩子。

三、讓孩子學會做計劃,對規律有明確的認識

做計劃就是根據時間具體安排事情,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計劃。計劃的內容要簡單明瞭,切合實際!

在這一點上我有進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給孩子灌輸計劃的重要性,一個沒有計劃的'人就像無頭蒼蠅,沒有計劃就沒有效率。但還是犯了一個大忌,那就是計劃的執行情況和事後小結。回想起來,我和兒子也曾制定了不少計劃,但完成情況不太好。也沒有及時總結,所以總是事倍功半,沒有起到作用。這兩天我和兒子又詳細的制定了一份計劃,像老師說的,簡單易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堅持、堅持按計劃執行!

四、讓孩子體會到有規律的生活,感受到有規律的生活給他帶來的好處

家長要引導孩子針對自己的情況做計劃,在實施計劃時,家長可以用時間統計法畫出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完成情況圖。用圖表的形式通過對比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認識到一個好的規律和習慣給他帶來的益處!這會成爲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動力

五、家長做好言傳身教,教孩子按規律辦事

威爾遜的媽媽如何教導孩子做事有條理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孩子的媽媽在發現孩子沒有帶夠野營的物品時,沒有事先提醒孩子,也沒有包辦代替,而是在事後通過和孩子的對話總結了孩子計劃不周的教訓。因爲這位媽媽明白,經驗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讓孩子在體驗中嚐到自然懲罰的後果,更能幫助孩子有條理的安排一切事情。

六、磨刀不誤砍柴功 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計劃

德國人做事的周密和嚴謹令人欽佩,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向德國的父母學習,在孩子提出某種要求的時間,問一下孩子:“你的計劃呢?”,在做計劃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不足和遺漏的地方,從而做到查缺補漏。當孩子逐步習慣了在行動之前做計劃後,他就會養成先計劃後辦事的好習慣。作爲父母,我們應做的是耐心地與孩子討論他的計劃,並使計劃趨於可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悄悄地養成良好的習慣。這種習慣將對會對他的一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使孩子成爲一個慎密的人!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2

培養孩子好習慣應注意六點

一、從小開始樹立規則意識

1歲半的孩子,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立規矩了。

立規矩的時候,語氣誇張,表情豐富,把規矩說得簡單明瞭。只要你語氣快樂,就會讓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規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兒。

二、不要總通過說“不”的方式去立規矩

一味說“不”,只會教會孩子也去說“不”。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去探索,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正面強化那些對的選擇。

例如,孩子吃飯點兒卻吵着要吃餅乾,怎麼辦?這時,我們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

一個是,現在先吃半塊餅乾,然後吃飯,吃飯後沒有餅乾吃;

一個是,現在先吃飯,吃完飯後,可以吃兩三塊餅乾。

問孩子,要選擇哪個方案。

如此,媽媽就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想要吃零食這件事情上,轉移到了我們提供的兩個選擇上。這樣,我們不僅巧妙地立了規則,還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其他規矩的建立,也可以採用同樣的辦法,提供選擇,強化選擇,而不是一味限制。

三、規矩需要有彈性

比如一樣東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後,危險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調整這些規矩,不必一成不變。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過要等到……時候……”這樣的句型。這樣,其實也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規則的彈性還表現在,和孩子共同討論規則的制定,允許有理由的通融。

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規則,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過規則也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允許有理由的通融。所以,在給孩子建立規則時,要與孩子溝通,而不是強制性地讓她們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

四、並非規矩越多越好

立規矩之前,父母要想清楚,需要立哪些規矩。哪些是原則性的,必須要立規矩,哪些規矩可立可不立?

因爲規矩並非越多越好,規矩太多,執行起來很複雜,如果大人立了規矩又不能堅持,那麼規矩就會成爲擺設。

五、給孩子一個預熱時間

很多父母問:“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做事怎麼這麼磨蹭啊?”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看上去磨蹭,是因爲他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預熱的時間。在孩子跟你說“不”之前,我們先給他一個理解,如“媽媽知道,你可能這會兒不想吃飯。那你先玩幾分鐘,然後我們再吃飯。”

給孩子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先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等他緩解過來之後,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要強迫他。

六、好情緒是建立規則的前提

讓孩子保持一個好的情緒,往往會讓規矩建立事半功倍。比如讓孩子好好吃飯這件事情。當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當孩子愁眉苦臉的時候,你還硬逼他“把這口飯吃下去,不吃飯我揍你”。孩子只會更不願意去吃飯。慢慢地,他還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吃飯。

而當你發現,孩子越來越難好好吃飯了,身體日漸消瘦,而且他還開始挑食了……那個時候,你就會感到束手無措。實際上,我們可以追溯到前面,就是因爲你沒有給他一個快樂的吃飯體驗,所以纔會導致這樣。

建構起強有力的規則意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配合。家庭成員的身教更是必不可少的。

無規矩不成方圓,安全的規則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是父母終生的功課。對規則保持敬畏,不去傷害他人,也學會用規則保護自己。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