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教學方案15篇

幼兒園教學方案1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5.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學方案15篇

幼兒園教學方案1

活動目標與關鍵經驗:

現代生活中,標誌無處不在,公共場所,馬路上等標誌屢屢出現。幼兒面對這些形象簡單的圖案產生好奇——這個標誌表示什麼?爲什麼設立在這裏?……這些問題吸引着孩子們去了解,教師結合幼兒的興趣需求,引導幼兒尋找、描繪、記錄生活中的各種標誌,主動感知、瞭解標誌的特徵及其與人們的關係,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1、認識公共場所、馬路上和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

2、結合生活經驗設計標誌,大膽試用簡單的圖案。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初步形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活動材料與相關經驗:

●益智區中投放一些生活中的安全標誌卡片等。

●圖書區中擺放與標誌相關的資料書刊。

●瞭解班中幼兒尋找標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及問題。

活動準備:

●召開班級家長會,溝通教育意圖,請家長帶領幼兒利用休息日購物、遊玩等機會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標誌並記錄下來。

●與交警、商場、超市、公園等工作的家長聯繫,請他們用生動形象的方法爲幼兒介紹自我保護的常識與方法。

●引導幼兒談論有關標誌的話題,瞭解幼兒的相關經驗,與孩子們共同歸納出有關標誌的一些重要問題,並將收集的標誌圖與問題與孩子的理解和喜歡的方式佈置在牆飾上。

活動過程:

1、請交警、商場、超市、公園等工作的家長來到班中,圍繞幼兒關心的問題進行訪談活動:每個標誌代表的意思是什麼?爲什麼放在固定的地方?什麼樣的地方纔會出現這樣的標誌?這些標誌有什麼用?以分組活動進行。

2、請這些家長結合孩子的需求,利用圖片、照片、錄像等形式介紹實際生活中人們通過標誌來進行自我保護的一些常識方法。

①在馬路上注意人行道的標誌,哪些地方該走,哪些地方不該走。

②在商場、超市等場所中,注意安全乘扶電梯的標誌。安全通道的標誌,小心地滑的標誌。

③在公園裏注意不能隨便攀爬、翻越的安全標誌。

3、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完介紹的感受,以及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今後應該怎樣去做,從中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不正確的。

4、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一步設計標誌,加深自我保護的意識。

①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設立標誌?需要提醒人們注意什麼?(家、幼兒園、車上)

②討論:標誌究竟怎樣畫?(簡單、色彩單一、讓人一看就能明白)

③幼兒分組進行設計,教師幫助幼兒進行整理,引導幼兒相互交流。

如:同樣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圖案,有的標誌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標誌表示說明的意思。

④介紹設計方案:

各組派代表介紹所設計標誌的意圖,計劃貼在哪些地方。

5、請幼兒將自己所設計的標誌貼在相應的地方。

相關經驗:

語言:閱讀有關安全標誌、自我保護的圖書,傾聽相關的兒歌、故事等。

科學:幼兒用分類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各類安全標誌的認識和感受。

活動評價:

根據幼兒在瞭解標誌過程中所表現的態度,積極、關注、興趣性等來判斷幼兒是否對各類安全標誌有了正確認識,是否掌握了與人們生活的關係、作用。

●聽取家長的反饋,瞭解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是否按標誌的提示去做來判斷幼兒是否初步建立規則意識,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延伸與擴展:

●師、幼、家長三位一體,進一步尋找收集生活中的多種標誌,豐富幼兒對標誌的認識,擴展幼兒的經驗。

●創設各類角色遊戲情境,如超市、公園、馬路上等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安全標誌的理解與應用。

●創設“安全寶寶”的評比牆飾,將各種安全標誌及圖飾一一佈置在牆上,誰做到了就貼上自己的名字或圖案,激勵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保護行爲。

●激發幼兒創編“安全兒歌”及時注意自己的安全行爲,向全班幼兒推廣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學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遊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遊節的花車巡遊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麼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後感

本週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麼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並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並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製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製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爲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係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後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裏。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爲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爲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髮,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願打扮好。最後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餵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製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學方案3

活動說明

我們閔行區在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區的過程中,培植了許多小樹林。這些樹林是幼兒開展野趣活動的好場所。我們把幼兒帶到小樹林,開展“捉知了”活動,把“攀爬、投擲、跨越、奔跑”等體育項目串成充滿野趣的遊戲,孩子們一個遊戲接着一個遊戲玩,體驗到了在大自然中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促進跨越、投擲、攀爬等動作的協調發展。

2.培養合作、勇敢精神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小樹林的管理人員聯繫好。

2.提前告知家長,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如給幼兒穿運動裝、運動鞋等。

3.老師去小樹林進行實地觀察和準備:(1)排除安全隱患。(2)將若干“知了”卡片投放在樹上:“小知了”貼在樹身的低處:“中知了”放在較高處的樹杈上;“大知了”系在最高處的、幼兒可以攀爬的樹枝上。

4.帶好常用藥品和若干沙包、紙團、紙飛標、小口袋。

5.知識經驗準備:之前在活動區投放過有關知了的圖書。帶幼兒玩過“穿樹林”遊戲。

活動過程

一、“穿樹林”遊戲

1.到了小樹林後,幼兒自由結伴玩“穿樹林”遊戲,目的是熱身。(1)選定一片樹林,繞每一棵樹走一走;(2)在樹林間蛇型避讓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2.交流在樹林裏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的遊戲。

二、“捉知了”遊戲

幼兒每人一隻捉知了的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的遊戲要求。

1.幼兒跨越小壟溝穿梭在樹林裏捉“知了”,比一比誰捉的“知了”多。此環節捉的是“小知了”。由於貼在樹上較低的位置,幼兒都能捉得到,但要捉得多,需要克服困難,跨越一條條小壟溝,穿梭在樹林裏尋找。安排這一環節的目的是激發幼兒的興趣,發展幼兒跨越等動作。

(1)幼兒自由結伴捉“知了”,交流誰捉得多。

(2)重點交流跨越小壟溝的動作。

2.引發幼兒用投擲物幫助捉“知了”,看看誰捉“知了”的辦法好。此環節捉的“中知了”放在位置較高的樹杈上,需要有輔助物的幫助才能捉到,如沙包、紙團、紙飛標以及樹林中的其他資源等,其目的是讓幼兒在創造性玩的過程中,發展投擲等動作。

(1)幼兒自由結伴採用投擲方法捉“知了”。

(2)重點交流如何採用正確的投擲方法捉“知了”。

3.鼓勵幼兒大膽攀爬捉“知了”,看看誰的本領大。此環節捉的“大知了”系在樹上最高處,需要攀爬才能捉到,目的是培養幼兒合作、勇敢精神,發展攀爬等動作。

(1)幼兒自由結伴攀爬捉“知了”,老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重點交流怎樣安全攀爬上樹捉“大知了”。

4.幼兒清點捉到的大中小“知了”數量。

幼兒園教學方案4

在當今世界上,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作者都逐漸地認識到,學前教育既要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又要有效地將兒童的發展納入符合社會需要的軌道,這是一個兩難問題,也好似東西方幼教工作者逐漸趨同的一個傾向。方案教學是較好地解決這一兩難問題的一條途徑,使教育應具有的兩種功能,既爲社會服務的工具性功能和爲人自身充分發展創造條件的功能得以較爲完善結合。

然而方案教學的教學方式極具彈性,沒有一種統一的模式,需要教師在師生互動中運用智慧去把握教學的過程,因此,方案教學的成功與否與教師本人的素質以及他對此種方式的教學的理解有至關重要的關係。

關鍵詞:幼兒園 方案教學 中 教師 面臨的挑戰

瑞吉歐方案教學的活動設計保持着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它是一個切磋學習、經驗共享的過程。瑞吉歐教育理論認爲,和兒童在一起就是在同三分之一的確定性和三分之二的不確定性與新異性打交道,確定性可能來自對幼兒發展的一般規律、早期學習和早期教育基本原理的掌握;不確定性和新異性則更可能來自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和現象,而其中的某些問題和現象可能是老師的"未知領域"。可見,教師們面臨着一場新的挑戰,此文就將方案教學中教師所遇到的挑戰做一個分析。

一. 方案教學的概念:

方案教學是根據兒童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活動的主題,並以該主題爲中心加以擴散,編制主題網絡,將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讓兒童通過自己的學習,探索概念的內涵。在編撰主題網絡時,涉及兒童的認知、情感、社會化、語言、體能等各個發展領域,將遊戲、故事、繪畫、手工、音樂、數學等方面的內容融合爲一體。

二. 方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需要做的工作:

⒈和幼兒一起確定主題編制網絡;

⒉爲孩子創造活動所需要的環境,這裏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社區聯繫並得到支持;

⒊和孩子一起學習,並指導﹑總結學習的內容;

三.方案教學中教師所遇到的挑戰及對策

方案教學將傳統的兩種不同價值傾向的教育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從而改變非結構化活動(放羊式)和結構化活動(灌輸式)地教育模式。 教師在方案教學中的挑戰也就是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和"放羊式"教學中沒遇到過的問題。

1. 在確定主題和編制網絡中遇到的困難。

(1)教師自身觀念的轉變

方案教學是幼兒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主動地與周圍環境發生交互作用,自主地豐富和完善自身原有地認知結構,並向更高一級地認識階段發展。要有"一切從幼兒出發"的理念,對教師的作用與價值應有新的認識--"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與幼兒之間的認識差異

由於教師認知水平和幼兒有相當的差距,所以在看待事物的時候有着不同的觀察角度,對事物的理解和思考也有所不同。

2. 解決網絡和主題形成中所欲困難的解決方案

(1)教師應通過引導控制主題網絡的中心化。儘量使網絡有條理化,緊扣主題;這樣,有利於幼兒認識的深度發展,是掌握的內容更加牢固,也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2)主題由幼兒確定的情況下,教師掌握住網絡編程的主動權。

3.在爲創造活動需要的環境時所遇到的困難

(1) 方案教學的內容十分廣泛,可謂天地萬物都是孩子的課題。所以很多問題都是幼兒園無法建構的環境。也就是說,僅憑幼兒園的環境是無法滿足方案教學這種形式的開發的。

(2) 教學的內容也是環境建構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充分的利用社會力量和家庭力量,纔有可能使方案教學在幼兒園發揮更大的效應。使家長和社會支持我們的教學工作。

4. 在爲創造活動需要的環境所遇到困難的對策

(1)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改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讓家長明白現階段的幼兒處於知識需求的高峯期,通過方案教學正確給予孩子的需求,而家園共建一個良好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在方案教學的主題和網絡形成之後,就可以讓家長一起收集資料,一起對孩子進行認知的引導。

(2) 在社區中樹立良好的幼兒園形象,教師也樹立優良的個性品質,這樣在請他人創設環境時,可爲孩子爭取到更大的空間,使我們教師聯繫對方時得到支持與幫助。

5. 教師在和孩子一起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

(1) 幼兒思考的隨意性,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所以,教師要將一個小朋友的問題複述給提他的孩子聽,並加以修飾

(2) 當孩子們突然發現新問題產生觀點分歧時,教師在不直接回答問題,而又要讓孩子把問題弄清楚的情況下的正確引導。

(3) 孩子從中途發現新問題時,教師要選擇繼續網絡的安排,還是在網絡中加入原有的教學內容,甚至是刪改掉一些內容,這對教師面對某一件事的決策性是分不開的。

(4) 由於一次方案教學活動下來所花的時間不是固定的,甚至1~2個月也有可能,所以教師在安排網絡進度的時候,一定要動靜交替,使孩子勞逸結合。

(5) 與班內教師之間的合作、溝通;由於方案有一種時間上的延續性,而教師又不可能每天都上全天班,所以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就顯得更加重要。

6. 教師在和孩子一起學習時所遇到困難的解決對策

(1) 在主題確認之後,教師需要更多的時間瞭解相應的網絡知識。不僅是自己學習準備的,還包括孩子所瞭解的,可私下通過單獨談話進行了解。

(2) 在孩子一起相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判斷課程的進度和方向的選擇是否適宜這些孩子。

(3) 增加與本班教師的交流和溝通,從而更瞭解幼兒活動的進展情況。

雖然方案教學提倡以幼兒爲主,但由於幼兒知識經驗的限制,他們更需要老師適時的指導,不要爲了過份強調幼兒的`主體性,就弱化自身的指導作用,只要讓幼兒充分去試去練,爲他們創造一定探索環境與空間,那麼之後的引導與講解的多少應該不能受太多的限制,教師應該即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鼓勵者,也是其活動的合作者、幫助者和幼兒發現的總結者,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方案活動中獲得更系統的知識體驗。

四.在幼兒園方案教學面臨的挑戰中對教師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 有自我學習的思想和能力。學習是生活當中的事,每一件事情都有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包括幼兒的身上也有。很多幼兒提到的問題都是另成人不能回答的;那是不是我們思考的廣度不如幼兒呢?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儘可能思考在孩子的前面。

2. 有敏感的發現問題的能力。因爲這樣的生成課程隨時都可能有新的問題出現。孩子是個"問號",教師需要和N倍的孩子同步思考;甚至教師應該想在孩子前面。

3. 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方案教學中教師有可能同各種職業打交道,這是一種社會性,幼兒是無法完成的。教師要通過朋友、家長等各種方式取得幫助。

4. 有從容的語言表達能力。既然不可能每個問題都回答的上,所以作爲教師應該有相當不錯的應變能力,巧妙的回答幼兒的"難題",以及與其他參加教學活動的人交流。

5. 能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一些訓練。通過不同的訓練,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融合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這樣使我們更能適應方案教學的教學模式。

幼兒園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單數和雙數的意義,能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複習鞏固對1—10序數的熟悉。

3、培育小伴侶的推斷、分析力量。

活動預備:

1、教具:1—10面小紅旗、數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圓點卡片一套(圓點勻稱兩兩排列)。

2、學具:1—10的數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顆。

活動過程:

一、複習10以內的數。

1、老師出示小紅旗任意幾面,小伴侶很快說出其數量。

2、老師出示任意數字卡片,小伴侶能擊出相應次數的掌聲。

3、老師出示任意一圓點卡片,老師能踏出相應次數的腳步聲。

二、學習區分單、雙數。

1、用磁性小棋子在黑板上貼出六行棋子,分別貼出1個、2個、3個、4個、5個、6個,啓發小伴侶說出各行棋子的數量,並請一名小伴侶在各行的下面寫出相應的數字。

2、(1)師問:“小伴侶們,想一想,怎樣把各行的棋子兩兩排隊?誰能上來演示一下?”

(2)引導小伴侶觀看並說出:“哪些數兩兩排隊後剩下一個?哪些數兩兩排隊後沒有剩餘?”

小結:兩兩排隊後,有一個單獨的,表示這些棋子數量的數叫單數。兩兩排隊後,沒有剩下的,表示這些數量的數叫雙數。

3、全體小伴侶操作小石子。

老師分別報出7、8、9、10這幾個數,小伴侶按每次所報的數取出相應數量的小石子,然後進行兩兩排隊。引導小伴侶說出7、8、9、10是單數還是雙數。

4、出示1—10的圓點卡片,按挨次排列。

引導小伴侶觀看、分析、爭論說說10以內數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三、練習區分單、雙數。

1、小伴侶操作1—10的數字卡,按單數、雙數分成兩組,比比看誰分得快。

2、老師指出(或說出)任一數,小伴侶口頭回答是單數還是雙數。

3、老師報單、雙數,小伴侶舉出任一單(雙)數的數字卡。

4、玩“抱單躲雙”的嬉戲。

老師出示數字卡片,小伴侶推斷該數爲單數或雙數。是單數則雙手遮住臉部,頭自然下垂作躲避狀;是雙數則雙手在胸前抱住。

四、指導小伴侶做教材第一頁練習。

1、先數一數每幅圖中的物體由多少個,然後在空格里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

2、觀看圖形的數量,是單數的畫上“ⅹ”,是雙數的畫上“radic;”

五、觀賞數字歌。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游。

“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

“5”像稱鉤稱東西,“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

“9”像勺子能盛飯,“10”像雞蛋做蛋糕。

活動延長:

玩“翻紙牌”嬉戲。將1——10的數字卡片和圓點卡片扣在桌子上,兩個小伴侶玩,開頭各自分別認清單數一方或雙數一方,然後輪番翻牌,翻出的數字或圓點數量爲單(雙)數的,牌爲主方,牌多一方爲勝。

幼兒園教學方案6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鎮定並選擇安全地帶逃離。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幼兒園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觀看討論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暴力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2)提問:“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時怎麼辦?”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圖示解釋

(1)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

3、啓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

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實踐演習

5、總結反思:

通過此次演習,提高了老師與幼兒保護自我的意識。在老師指揮下。小朋友各自分散,迅速跑向安全隱蔽的場所,有的躲在桌底下,有的躲牀底下,有的躲在門背後,有的在老師和護導的保護下,迅速撤離。通過這樣的演練活動,幼兒園小朋友、老師、都加強了安全意識,保證了幼兒園正常活動的開展。

活動後我們還利用發身在身邊的一些事故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瞭解一些安全事故及自我保護的案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主題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在主題教學活動中,如人體的骨骼,讓幼兒在認識骨骼的基礎上了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骨骼,使骨骼不受到傷害。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討論,如:不同高處往下跳,以免發生骨折,遵守交通安全,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傷到骨骼等等。

幼兒園教學方案7

設計思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遊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着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係,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遊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爲什麼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遊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遊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着雙數,雙數挨着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遊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並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遊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學方案8

中班數學教案:圖形變變變

教學目的:

會進行圖形摺疊、分割、拼擺,使圖形變化,辯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其關係,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能力。教學準備:

正方形紙、小刀。教學過程:(一)變魔術

讓幼兒猜想正方形能不能變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然後將紙摺疊,剪開變爲各種圖形。

將剪開的圖形再拼成正方形。

(二)幼兒操作

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正方形,比比誰變得快,再將4個小正方形拼成原來的樣子。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三角形,然後還原。

將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然後還原。

(三)圖形組合

將剪出來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各種組合,變成新的圖形。並鼓勵幼兒用語言進行表述。如:四個三角形可拼成風車;一個三角形加一個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中班數學教案:圖形變變變

教學目的:

會進行圖形摺疊、分割、拼擺,使圖形變化,辯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其關係,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能力。教學準備:

正方形紙、小刀。教學過程:(一)變魔術

讓幼兒猜想正方形能不能變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然後將紙摺疊,剪開變爲各種圖形。

將剪開的圖形再拼成正方形。

(二)幼兒操作

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正方形,比比誰變得快,再將4個小正方形拼成原來的樣子。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三角形,然後還原。

將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然後還原。

(三)圖形組合

將剪出來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各種組合,變成新的圖形。並鼓勵幼兒用語言進行表述。如:四個三角形可拼成風車;一個三角形加一個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幼兒園教學方案9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瞭解草地裏的昆蟲。

2. 通過印手印的活動鍛鍊孩子們手部的肌肉。

3. 通過表達各種事物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 通過各種劃割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調節能力。

活動準備

昆蟲照片, 放大鏡, 彩色印泥(丙烯酰胺顏料, 非織造布), 簽字筆或彩色鉛筆,溼巾

■活動過程

[導入]

1. 一邊看圖片一邊討論。

① 準備好昆蟲圖片。

-老師準備好在樹林裏可以看到的昆蟲圖片。

② 研究圖片。

③ 研究昆蟲圖片,瞭解昆蟲的特徵。 一邊看圖片一邊討論。

-我紅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斑點,我是誰呢?我是瓢蟲。

-我有薄薄的透明的翅膀,我是誰呢?我是蜻蜓。[展開]1. 一邊看活動紙一邊討論。

-這是哪兒呢?

-這裏有哪些昆蟲?

-數一數這裏有幾隻蝴蝶。

2. 在活動紙上印出各種昆蟲。

① 用印手印來表現出來。

-大家想印出什麼昆蟲?

② 幫助孩子們印出自己想印的昆蟲。

③ 印完後用簽字筆或彩色鉛筆完成剩餘的部分。

④ 使孩子們做出自己想印的動物圖案。[結尾]

1. 印完手印後用溼巾把手擦乾淨。

2. 讓孩子們介紹一下自己印的昆蟲。

幼兒園教學方案10

美工區在活動內容上包括三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的部分,即繪畫、手工和欣賞。那麼材料的投放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1.各年齡段幼兒的繪畫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小班幼兒常把繪畫當作遊戲,在區域活動中更不能在技能上有過高的要求,要讓幼兒在自己塗鴉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使用簡單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逐步學習控制手的動作。儘量用軟筆、棉籤棒、各種拓印材料等豐富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想象。儘量不要用硬筆,以免對幼兒少造成傷害。

中班:中班幼兒已經能夠畫出較有力度而且平穩的線條,掌握了用各種圖形表達簡單物體的繪畫技能。這時在區域內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風景、動物和人物的正面及側面等組合物體的畫,供有興趣的幼兒臨摹。中班的幼兒已基本會用蠟筆均勻塗色、清晰地勾輪廓線、小面積塗色等。

大班:大班幼兒已能觀察到物體的細節部分,並能把所見、所聞表現在畫面中。所以大班幼兒掌握蠟筆、水彩筆、毛筆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選用和製造多種表現形式。如:塗蠟法、粘彩法、刻劃法、噴水法等。

2.各年齡段幼兒的手工的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1)泥工

小班:小班幼兒在美工區的泥工活動中主要是認識泥工的簡單工具和材料,通過自己的操作感知泥是柔軟的、可塑的。小班幼兒泥工活動的主要技能要求有以下幾種:團圓、搓長、壓扁等。美工區的泥工材料要軟硬適中,另外,還可以在區域中投放一些陶泥、各色橡皮泥(彩泥的顏色不宜過多)、麪糰等。

中班:中班幼兒已基本學會使用:捏、挖、嵌接等方法以使兒童作品形象更生動、真實,也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表現出簡單的情節,因此區域中要多投放一些顏料、豆類、木棒、瓶蓋等可供幼兒使用或創造的輔助性材料。

大班: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泥工活動,已能運用輔助工具和材料細緻、生動地表現物體的特徵和細節。這時要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泥工工具、模具和更多的可供幼兒想象的半成品材料,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2)紙工

小班幼兒在區域中的紙工活動主要是玩紙、撕紙和粘貼。小班幼兒喜愛玩紙和撕紙,區域內可事先準備一些顏色各異、質地不同的紙讓他們撕着玩,在玩紙、撕紙的過程中體驗紙的不同特性,發現各種形狀的變化,並初步撕出一些簡單的形狀。如“蘑菇”“球”“太陽”“餅乾”等。還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僅需要對邊折、對角折的狗頭、牛頭等摺紙的示意圖。簡單的圖形粘貼畫和輪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圖形。

中班幼兒在紙工活動中基本技能已有了明顯的進步,紙工技能包括摺紙、剪紙、撕紙、粘貼。在爲中班幼兒準備紙工材料時要充分考慮他們各方面技能的發展,爲他們提供難易適當的材料。

在區域中投放的剪刀一定是圓頭的安全剪刀,還可提供能剪出各種花邊的花邊剪刀,既滿足各種需要,又增加活動興趣。

大班:大班幼兒的紙工技能較之中班更爲複雜,有菱形折、組合折、摺疊撕(剪)。

另外,到大班幼兒在紙工活動更豐富,這就需要給他們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像在繪畫和泥工材料中提到的輔助材料都可以運用到紙工中。

3.各年齡段幼兒的欣賞材料

小、中班:小、中班幼兒主要提供一些他們能理解的美術作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佈置等,也可欣賞周圍環境中的自然景色或塗片等。

大班:隨着幼兒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大班兒童的欣賞範圍也在逐步擴大,而且每種類型的欣賞內容也在不斷地深刻化、複雜化。大班幼兒可以在區域中展示與兒童生活經驗接近的,也可以是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題材的美術作品。

幼兒園教學方案11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蔬菜水果的數量。

3、感受家鄉蔬菜水果的豐富。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統計表、一支筆

選擇家鄉的蔬菜水果6—10種(每種蔬菜水果的數量在10以內)。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室裏的蔬菜水果

活動前先把教室佈置成蔬菜水果展臺。

1、秋天到了,農民伯伯種的蔬菜水果都豐收啦!我們自己慶元都有哪些特產的蔬菜水果呢?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

2、帶幼兒進活動室自由觀察,並講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3、引導幼兒認識家鄉特產的蔬菜水果名稱。

二、觀察統計表

1、教師出示統計表提問:統計表上有些什麼?它們是幹什麼用的?

2、幼兒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這些家鄉的蔬菜水果進行記錄呢?

三、探索記錄方法

1、請幼兒先選擇一種蔬菜或是水果進行統計,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可提示在表格的名稱那一欄畫上你要統計的蔬菜或水果,在其下面那格記錄其數量。

2、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瞭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如:數字、線條、圖形等,都是可以運用的。

3、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計,記錄每種蔬菜水果的數量,教師巡迴查看幼兒的統計情況,給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記錄成果

1、教師和幼兒到展臺上一起校對幾種蔬菜水果的數量,幼兒檢查自己的記錄表上的記錄結果。

2、教師鼓勵幼兒同伴間互相交流剩下幾種蔬菜水果的數量,學習其他小朋友的不同的記錄方式。

幼兒園教學方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藕拓印的方法將兩個圓連接,並添畫小雞的眼睛、嘴巴、爪子。

2、大膽地畫出小雞簡單的動態。

3、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1、學習用藕拓印的方法將兩個圓連接。

2、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大膽地畫出小雞簡單的動態

活動準備:蓮藕;紅、黃、藍三種顏色;勾線筆每人一支、有色卡紙每人一張。課件。

(除了上述物質材料的準備,還應有經驗的準備,如課前觀看小雞的圖片,瞭解小雞簡單的動態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

二、討論演示小雞的簡單動態。

1、出示謎底: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

2、提問:請小朋友來想想看小雞會幹什麼呢?

3、接下來,王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小雞的故事(播放ppt):雞媽媽孵了很多雞寶寶,今天天氣真不錯,雞媽媽決定帶小雞到草地上玩耍,其中小黃雞跑得最快,它早早的來到了草地上,在看前面有沒有食物 。

4、草地上又來了一隻小黃雞,瞧,這隻小黃雞正在幹什麼呢? ,可能正在看天上的白雲吧?

5、這時小紅雞也來到了草地上,咦,你們看小紅雞正在幹什麼呢? 哦,它可能正在地上找東西吃呢,兩隻眼睛正在尋找着什麼?

6、兩隻小藍雞出來了, 他們又在幹什麼呢?哦,原來是在爭蟲子吃啊。

三、學畫小雞

1、出示蓮藕,

“這是什麼呀?”“兩個圓連在一起,像什麼呢?”強調頭和身體是要緊緊的連在一起的。

2、添畫嘴巴、眼睛和兩條腿。

“尖尖的嘴巴,圓圓的眼睛”添畫小雞的嘴巴、眼睛和兩條退,畫兩條腿的時候我們讓直線來幫忙,畫出兩隻腳和分開的爪子。

四、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要求:1)不要將顏料混在一起;2)藕蘸上顏料印在紙上後,馬上拿起。

2、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兩個圓連接在一起,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

五、幼兒說畫。

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來說說自己畫的小雞在幹什麼。

幼兒園教學方案13

活動目標:

1. 學習仔細觀察圖片並講述。

2. 理解故事情節,能感受故事中愉快、幽默的情感。

3. 喜歡模仿故事中的象聲詞。

活動準備:

《我和小豬》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開篇點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引導幼兒說說故事中的畫面上有誰?

二、結合圖片,引領幼兒仔細傾聽故事。

1、出示《我和小豬》教學掛圖,分段講述故事一遍。

2、引導幼兒說說魯尼和小豬在幹什麼?學學小豬睡覺時發出的聲音,模仿小豬睡覺的樣子。

3、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說小豬吃飯、喝水、生氣的樣子,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看到的內容。

4、導幼兒觀察魯尼和小豬高興的時候分別是什麼樣子,試着學一學。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高興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四、再次觀看教學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象聲詞,並用動作表演。

小結:這真是一個好玩的故事,我們一定要把他它講給爸爸媽媽聽噢,和老師們說再見。

《小班語言活動“我和小豬”教案》摘要:故事中的畫面上有誰? 二、結合圖片,引領幼兒仔細傾聽故事。 1、出示《我和小豬》教學掛圖,分段講述故事一遍。 2、引導幼兒說說魯尼和小豬在幹什麼?學學小豬睡覺時發出的聲音,模仿小豬睡覺的樣子。 3、觀察畫面...

幼兒園教學方案14

學習目標:

模仿做動作, 鍛鍊肢體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1.狐狸布偶。

2.《故事屋》幼兒 用書或電子書第2 -3頁。

活動過程:

1. 出示狐狸布偶,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平時都喜歡聽誰講故事、經常在哪裏聽故事等。

2. 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3頁,請幼兒描述圖畫中的故事內容。

3. 請幼兒模仿狐狸先生敲擊、爬梯、肩部負重等動作,和小朋友一起模仿蓋故事屋時的動作。教師可以請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模擬蓋房子時的操作工具(如鋸、錘子等)所發出的聲音。蓋好後,請幼兒設計表示“完成了”的動作。

4. 請幼兒說一說在模仿蓋房子活動中的感受。如果幼兒不能完整表達,教師可幫助幼兒補充完善,幫助幼兒積累詞彙。

活動評價:

1.能看圖講故事。

2.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動作。

活動建議: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完成了”的動作。如,做出v字型手勢,或用歡呼聲表示。

幼兒園教學方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日曆,在操作中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

2、對認識日曆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

3、促進推理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年曆轉盤,天數統計表格。

學具準備:年曆轉盤,掛曆、日曆。

操作冊5--6頁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猜謎語,導入主題: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2、出示"年曆轉盤",讓幼兒知道其名稱和用途,認識日曆。

3、操作"年曆轉盤",請幼兒找出今天的日期。

二、遊戲:過生日。

三、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年曆轉盤",根據日曆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分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請幼兒在年曆轉盤上分別轉出來。

第二組:幼兒操作"年曆轉盤",在"年曆轉盤"上的"日曆盤"上找出"五月一日"、"六月一日"等節日,先找到者爲勝。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