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正常的工作以及學習擁有健康身心的人,纔會對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特別是特殊的羣體,比如孕婦肚子裏的胎兒。以下分享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1

明確告訴你不應該放棄,畢竟是一條生命,不是說放棄就可以放棄的。除非在不能存活的情況下或者重病的情況下可以放棄。

早產兒是指胎兒在孕37周前分娩的新生兒,根據胎齡或出生體重的不同分爲不同程度的早產兒。雖然早產兒的死亡率程度比較高,出生體重和胎齡越低的早產兒死亡率越高,胎齡小於等於25周的嬰兒死亡率爲50%左右

但是懷孕八個月也已經有34周了,況且新生兒的重症監護水平也比較高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產兒的成活率,儘可能降低了早產兒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隨着現在醫療技術的日漸發達,八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只要護理得當,存活率非常高,跟正常嬰兒無異。

早產兒因爲早產沒有發育完善,各臟器發育不成熟,不同程度的早產,其近期及遠期的併發症也不同。

早產兒出生早期常有呼吸窘迫綜合症、呼吸暫停、代謝紊亂、貧血、餵養不耐受、先天性心臟病、顱內出血等異常情況,遠期也有可能會有其他後遺症。但是8個月早產的嬰兒從身體器官以及功能狀態上而言,都算是比較完善且能夠正常運行的。

實際上只要沒有一些嚴重的基礎病變,90%以上的這種早產兒都可以健康的存活,這也都要取決於現如今已經非常先進的早產兒治療技術,所以如果可能會發生早產或者難以避免的早產時,孕婦應該立即尋找有新生兒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生產救治。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早產8個月的嬰兒在分娩之後,必須要認真在保溫箱內生活並加強護理一段時間,使早產兒的身體狀態全面改善和調整後能夠更好適應外界的環境,不僅可以有效生長也能保證早產兒可以順利存活。

早產兒在醫院治療出院後,也並不能夠都像普通新生兒一樣照料,有些還需要繼續口服各種藥物,有些疾病需要繼續治療,定期去醫院門診複查。

需要家長注意很多細節,非常細心的去照顧早產兒,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馬上及時去醫院就診。 早產兒出生越早風險越高,而且治療早產兒的花費也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儘可能降低早產發生率,減輕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

母親在孕期時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產檢。如果萬一誕下早產兒,也不要因爲鉅額的治療費用輕易放棄他,只要他能夠順利成活,一家人都得全力以赴。

生養孩子不易,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在生孩子之前都要做好一些經濟上的準備,以防不時之需。八個月的早產兒,只要沒有嚴重的基礎病變,90%以上的嬰兒都可以健康的存活。

在醫院的治療費用相對而言也不是太高,所以當父母的也不用太大的擔心,寶寶出院之後,悉心照料他,也會跟正常的寶寶一樣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2

胎兒早產多少周能存活?

胎兒早產能否存活下來並不是看他發育幾周,而是根據他的心肺功能發育程度來判斷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心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器官,還沒有聽說過哪個人沒有心臟或者心臟不發揮功能就能活的好好的。

我們大家也知道,我們人類是用肺部呼吸的,寶寶離開母體之後會馬上轉爲用肺部呼吸,如果肺部發育不完全,人是沒有辦法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生存的。因此對於早產胎兒來講,心肺功能發育的怎麼樣,直接關係到他的生與死。

一般來說,在我們懷孕7周左右的時候,胎兒的心臟和肺臟開始成型,但是這個時候它們不能自主的呼吸,在未來第3-6個月要進行發育完善它們的功能。

心臟的發育比肺部的發育要快,一般在18-20周的時間心臟就可以非常規律的波動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超聲多普勒檢測到,到22周左右的時間醫生用聽診器就可以聽見胎音了,這個時候胎兒的心臟已經基本具備了泵血的功能。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第2張

肺部的發育知道23-24周的時候才基本成型,這時候肺部還不具備呼吸功能,直到28周的時候胎兒的肺泡,肺泡管等纔會發育成熟,這個時候我們肚子裏的胎兒纔會呼吸。因此民間經常有7月活的說法,就是說得28周的胎兒生下來可以存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24周之前出生的孩子,越提前出生,越是沒法成活的,一般醫院裏會建議做流產處理。

但是24-28周出生的嬰兒,雖然這時候他的肺部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可以依靠呼吸機存活下來,經過後天的護理寶寶是可以發育好的。28周之後的早產兒出生存活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好好餵養,孩子會健康長大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3

孕24周的寶寶,能救嗎?

午飯後,辦公室沒人,淼哥坐在辦公桌前看富蘭克林寫的《富蘭克林自傳》。

娟妹一陣風似的跑過來坐下:“淼哥、淼哥,我一直在關注一位女性作家陳嵐。

昨天她在微博上說,她和她的小夥伴在福州兒童醫院救助一位24周的早產寶寶。

真讓人揪心,這麼小的寶寶,肯定一直要呆在保溫箱裏,費用昂貴不說,也不知道預後怎麼樣。”

淼哥頭也不擡,繼續看書:“嚴格說來,24周的寶寶不叫‘早產兒’,應該叫‘有生機兒’。

在我國,將妊娠滿28周,不滿37周出生的寶寶,稱爲‘早產兒’,妊娠不滿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妊娠終止者稱爲‘流產兒’。

隨着醫療水平的提高,在妊娠20周至不足28周間流產分娩的體重在500克至1000克之間的胎兒,有存活的可能,被稱爲‘有生機兒’。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全球早產兒報告,對早產兒進行了分類和定義,提出‘超早產兒’的概念,即胎齡<28周的寶寶。

這是最近幾年提出的,在我國還沒有被普遍接受,這裏面牽扯的東西太多,有醫療、家庭、倫理、經濟等多方面因素。

我國每年約有10萬超早產兒出生,並且呈持續上升趨勢。這些媽媽多數是高齡孕產婦,其中患多種疾病,輔助生殖技術受孕者佔三分之一。

她們非常渴望有個寶寶,並且隨着超早產兒存活率的提高,後遺症發生率的下降,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社會扶持力度的加大,父母希望救治的意願逐漸上升,放棄治療的比例日趨減少。

有報道顯示,目前發達國家超早產兒總體存活率已達到85%,其中胎齡26至27周,出生體重700~999g者,存活率穩定在90%左右;胎齡24至25周、出生體重500~699g者存活率也達到了50~70%。

我國相關報道較少,小樣本研究顯示:超早產兒總體存活率平均爲50~60%,發達地區達到70~75%;其中胎齡26至27周、出生體重700~999g者存活率已達80~85% 。

目前,許多國家制定了超早產兒救治的'倫理學指導意見: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第3張

對胎齡>24周或出生體重>500g者,建議積極救治;

對胎齡23~24周或出生體重400~500g者,根據家長意願決定是否救治;

胎齡<23周或出生體重<400g者,由於存活率很低,即使存活後遺症發生率也非常高,不建議積極救治。

不知道陳嵐老師提到的這個24周的早產寶寶情況到底怎麼樣,所以也不知道預後怎麼樣。

早產兒還是很被動的,即使存活,也可能留下終身併發症,比如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腦性癱瘓、癲癇、智力低下、視聽覺障礙等)、身體殘疾、學習障礙、慢性肺病等。

所以早產兒的家長都要面臨這樣的兩難處境:究竟是窮盡各種手段保住寶寶的性命,還是竭盡所能減少寶寶的痛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是在場參與救治的醫生,沒有全面掌握寶寶的情況,不知道寶寶父母的態度,一味地指手畫腳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就祝福這家人吧,陳嵐老師和她的小夥伴積極救助,也是善舉,好人有好報。”

娟妹好奇的問:“淼哥,我們深圳醫院對於這種超早產兒,救助水平怎麼樣呀?”

淼哥放下書,揉揉肩膀:“今年4月,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報道了他們救治的一名‘手掌女嬰’健康出院,據說是目前我國出生體重最輕的。

這個寶寶有個小名叫‘早早’,出生時孕23周、體重僅480克。在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悉心呵護下順利出院。

有苗不愁長,‘早早’出院時糾正月齡2個月,體重已達3100克、身高46.5cm,吃奶好,大小便無異常,遺傳代謝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整個一個棒棒噠!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還是很厲害的,2000年搶救27周超早產兒,2010年搶救26周超早產兒,2014年搶救24周的超早產兒;

2015年搶救存活當時全國最低出生體重和最小孕周的24.5周,體重500克的超早產兒(深圳‘九爺’),2016年更是搶救多名23周的超早產兒。

據院方報道,‘早早’胎齡僅23周,體重僅480g,出生時皮膚呈膠凍狀,各個臟器發育均極不成熟且存在宮內感染,生後面臨着感染、呼吸、循環、營養、神經系統損傷等諸多難關。

‘早早’的成功救治,再次刷新了紀錄,代表了深圳市早產兒救治水平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寶寶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是超乎想象地頑強,並且隨着醫療技術尤其是圍產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早產兒搶救的成功率、存活率越來越高,我們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昨天,於主任給我發來一張照片,是一個產後5個月的寶寶,燦爛的笑着,主任和我感慨萬千。

這位媽媽的孕產史非常曲折,寫下來就是一本厚厚的書,可以說這一次懷孕是她最後的機會。

孕25周多,媽媽突然疤痕子宮破裂,全院多科室通力協作,迅速果斷把寶寶剖出來,送到深圳市兒童醫院。

足足在保溫箱裏呆了3個多月,寶寶順利出院,於主任一直關注她的情況,每當聽到寶寶長勢喜人的消息就會開心的不得了。

醫者父母心,我們真是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特別是面對一條從鬼門關裏搶救回來的生命,這是用金山銀山都換不回來的。

每個早產兒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艱難的抉擇和痛苦的掙扎,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超乎你的想象。

我很喜歡一部記錄電影《生門》,沒有特效,沒有明星,甚至連一個專業演員都沒有。

攝製組駐紮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婦產科,拍攝700多天,真實記錄40位早產婦女迎接新生命的過程與她們在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生死考驗。

電影精選了四個早產兒家庭,除了記錄高危孕產婦在醫院的救治外,更將早產兒家庭背後的社會、文化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展示。

人間自有真情在!無論是媽媽們奮不顧身的大愛、還是親友們萬衆一心的幫助、亦或是醫護人員的奉獻,都在全力爲早產兒打開一扇‘生門’。

一個個關切的眼神,一次次盡力的搶救,一幕幕擁抱的場景,都爲當代醫患關係帶來了一層暖意。

我要組織在深圳的孕齡女性觀看這部電影,看完電影后和大家互動一下,聊一聊各自對分娩、對人生的感悟。”

娟妹開心的說:“太好啦,我有時間一定參加,收錢嗎?”

淼哥45度望着天花板:“當然不收錢啦,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熱心公益的好人。

我在網上表達了想組織大家看這部電影的計劃,好多小夥伴主動伸出援手,幫我牽線搭橋,真心感謝!

華夏星光國際影城南山書城店願意免費提供場地,《生門》電影方願意免費提供密鑰,我就不張羅免費的交通工具或可樂爆米花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