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隨着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人就成爲了爸爸和媽媽,但是很多的年輕父母的育兒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但其實孩子的成長大多會遵循一定的規律。以下分享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1

1、好奇心加強、愛模仿:女孩可能會玩過家家的遊戲,男孩喜歡玩槍戰遊戲,在這個階段父母特別要言傳身教,給3-6歲兒童樹立正確的觀念。部分兒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家長不好的行爲,如打娃娃等,可能是因爲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過於暴力所致,3-6歲兒童在遊戲中就會體現出這種心理髮展特點;

2、情緒主導性變化:3-6歲兒童情緒主導性也會有變化,如原來不開心、想吃飯就會出現哭的現象,到幼兒園就會把自己愛吃的東西分給身邊的小朋友,情緒發展到比較高級的階段;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3、注意力變好:3-6歲兒童通過老師引導學會忍耐,注意力逐漸延長,可以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一段時間,能夠剋制自己不到處走動,思維也會向着更加複雜的方面發展。該階段家長需要注意促進3-6歲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理解規則,讓其學會表達情緒,不開心時不能通過哭鬧來解決問題,讓兒童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在自我滿足的基礎上再發展樂於助人等品質。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2

3~4歲幼兒發展特點

記憶力增強

3歲兒童的智力發育很快。就記憶力而言.讀書給孩子聽時,只要多讀幾遍,孩子就能完全記住,一旦中間說錯了一點點就會給你指出來。唱歌也如此,學得好,記得牢,教幾遍以後就能唱。

就這樣,3歲兒童不但能記住那些具體的、自己體驗到的事物,而且還能記住那些聽來的、自己說過的抽象的事物。這就是3歲兒童在記憶力方面的一大特徵。

對周圍事物發生興趣

3歲兒童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關心,興趣很濃。 “這是什麼” “爲什麼會這樣”等等,對所有事物都要刨根究底地問個沒完。這是由於孩子對這些事物懷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就努力觀察、學習、詢問和盡力想理解。可以說,智能的發達與否在於興趣如何。3歲兒童時期正是對什麼都有極濃厚的興趣的時期。因此,大人應該盡一切力量培養孩子的這種興趣,這對孩子的智力發育非常重要。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第2張

能區別事物的差異

3歲的孩子能區別白天和晚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圓圈和三角等。比如把畫的和剪的圓形、三角形給孩子看,十之八九能辨認出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從這裏可看出孩子已具備了從許多東西中區別不同物體的能力。至於上和下、前和後等的區別,早已不成問題了。

鑑於以上特點,建議家長一定要抓住這一時機,多陪孩子說話,一起唱兒歌、講故事、做遊戲、玩智力玩具等,發展孩子駕馭語言的能力,爲了他(她)們的“口齒伶俐”,爲了孩子以後能流利的讀課文、背詩歌;每天只需付出15-20分鐘即可,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要比日後去糾正一個不良習慣容易得多。

3-4歲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

3-4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極爲迅速。他們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地邊說邊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時,話就更多。

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講,他們接觸到的任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花草、樹木,公園裏的動物、鞦韆等,都可以成爲他們交談的對象。例如,他們會對地上爬的螞蟻說“小螞蟻,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嗎”;會指着玩具鍋裏的石頭對洋娃娃說“這是雞蛋,再煮一會你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幼兒心理最突出的特點。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3

一、3-4歲幼兒的心理

(一)生活範圍擴大

這一時期的兒童離開家庭進人幼兒園小班接受有計劃有目的的幼兒園教育。生活環境的變化,生活範圍的擴大,兒童生活的圈子從和親人的接觸轉向和更多的同齡人及成年人接觸。這些變化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兒童體質增強,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功能不斷完善。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表現在大腦皮質細胞在形態上的`組織分化功能逐漸成熟,並且在3歲時基本定型。兒童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連續活動,爲保證兒童更好地參與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是由於骨骼肌肉系統的發育較嬰兒期有了進一步發展,控制大肌肉的能力不斷完善,大腦調控能力有所增強。兒童軀體動作發展與嬰兒階段相比,靈活性與協調性也都有提高。

三是在幼兒園的教育和訓練下,3—4歲的幼兒雙手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有了進一步發展。他們在幼兒園教師的幫助下,能穿脫衣服、鞋、襪。在美術活動中,能夠使用彩色筆繪簡單圖形,如他們把“下雨”的情景,畫成由上向下的直線條,把“大馬路”畫成從左到右的橫線條,把“皮球”畫成圓圈等,但他們手的繪畫動作還很不熟練。

從兒童動作發展規律來看,手的動作發展較之軀體動作要晚要遲。在促進手的動作發展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時間,不能讓兒童運用手腕、手指等小肌肉羣的活動時間太長。

(二)認識依靠行動

3歲以內的幼兒不能在行動之外思考,只能在行動中思考。3-4歲幼兒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着嬰兒期的這些特點,即他們的認識活動還是要藉助動作和運動。例如,讓幼兒園小班兒童說出盤子裏有幾個蘋果,他們就用手一個一個地數,才能弄清(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在心裏默數)。

再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幼兒初期的兒童往往說不出自己想要捏什麼,當捏好之後,才突然有所發現,說像“太陽”或“大餅”。這說明,幼兒初期的兒童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更不能預見行動的結果,只能先做再想,或邊做邊想,不會想好了再做。

(三)情緒作用大

3—4歲的幼兒心理活動常常受情緒支配,不受理智控制。在各種活動中都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表現出很強的情緒色彩。高興時聽話,表現很乖,不高興時,什麼也聽不進去,情緒很不穩定,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在幼兒園小班裏常看到,一個小朋友哭,其他的小朋友都跟着哭。

(四)愛模仿

兒童在3歲以前,就具備了模仿的能力,但受心理髮育水平的限制,這個時期的模仿水平較低,能夠模仿的對象還很少。3--4歲的幼兒由於動作和認識能力都比以前有所提高,模仿的對象也明顯增多。

他們看見別人做什麼,自己就想做什麼,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就想要什麼,他們想要別的小朋友手裏拿着的東西,想做別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幼兒園小班教師在投放玩具材料時,要注意投放數量足夠的同類玩具,玩具的種類不要太多。

3~6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第3張

二、4--5歲幼兒的心理

4--5歲的幼兒正是在幼兒園中班學習的年齡,也稱幼兒中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心理髮展比3- -4歲幼兒心理髮展迅速,並且主要表現在認識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爲的有意性方面。

(一)活潑好動

4-5歲的幼兒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興奮過程佔優勢,整個抑制機能發展相對較差,坐久了,幼兒會感到疲勞,打哈欠,伸懶腰,左右擺動,不斷搞小動作。因此,讓他們安靜下來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幼兒的骨骼比較柔軟,有彈性,脊柱的彎曲還沒有定型,肌肉的收縮能力比較差。如果讓4- -5歲的幼兒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或動作,就會使有關肌肉羣負擔過重。

影響骨骼的生長髮育。4- -5歲的幼兒骨骼肌肉生長髮育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只有不斷地活動,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才能滿足骨骼肌肉系統發育營養供給,達到更好地發展。

4-5歲的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整個幼兒期特別突出,常看到幼兒中期的兒童不再像幼兒初期的兒童那樣聽話、順從,他們有了自己的主意,讓教師覺得不像小班孩子那樣“好帶”。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由於這 個時期兒童動作的發展,比幼兒初期的兒童靈活自如,認識客觀環境的能力有所提高,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二是這個時期兒童已經有一年的幼兒園生話經歷,習慣幼兒園生活環境和基本的作息制度等,掌握了一些與人交往的生活經驗,不網像以前那樣膽小,敢於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大膽的探索。

(二)思維具體形象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思維的基本特點,幼兒中期兒童的這個特點表現最爲典型。幼兒中期的兒童能說出2個草果加3個蘋果是5個蘋果,也知道7塊糖給小弟弟三塊,還剩四塊。如果直接問2加3等於幾,7減3等於幾,這時他們很難回答出來。

(三)開始接受任務

4-5歲幼兒的思維概括性和心理活動有意性的發展,使他們理解任務意義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心理學者在實驗室分別對3歲組和4歲組兒童做了一項這樣的實驗:要求他們看見"紅燈”出現時,去按手裏的電鈕,看見“綠燈”出現時 ,不能按手裏的電鈕。實驗結果是,3歲組兒童不論看見紅燈出現還是綠燈出現,都去按手裏的電鈕,他們不能根據老師的要求去形成對紅綠燈的分化反應。

4歲組兒童大多數能夠按着老師的要求去做,形成對紅、綠燈的分化反應。實驗表明,幼兒中期兒童初步具備理解成人的要求和接受任務的能力。

(四)初步具有規則意識

4-5歲幼兒由於心理控制能力的增強,對自己的行爲有了一定的約束,初步能夠遵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規則,如在教室不亂喊亂叫,進餐前要洗手,上廁所要排隊,在集體活動時,知道聽從老師的安排,上課時不隨便離開座位,發言要舉手等。規則意識的建立,有助於培養兒童的合作意識和社會性的發展,特別是對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響。

(五)自己組織遊戲,並結成同伴關係

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4歲左右是幼兒遊戲快速發展的時期。4- -5歲幼兒不但愛玩,而且也會玩,他們不但能夠自己組織遊戲,而且還會自己確定遊戲的主題,自己分配任務,安排分工。不僅如此,他們在遊成中還逐漸結成夥伴關係。

他們不再像幼兒初期那樣,總是跟着成人轉,他們更多的時候是跟小朋友在一起遊戲,共同活動。儘管幼兒在這一時期結成的夥伴關係還很不穩定,只是初級形態,卻標誌着從這個時期開始,幼兒的人際關係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三、5-6歲幼兒的心理

(一)好問、好學

5-6歲的幼兒不再滿足於通過直接的感知和具體的操作去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徵與聯繫,開始嘗試探索事物的內部聯繫,並表現在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上。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探索總是出的問題各種各樣,常常把大人問得無可奈何。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老師和家長既要有足夠的知識滿足他們的求知慾。

(二)抽象思維萌芽

5--6歲幼兒的思維雖然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但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開始萌芽。主要表現在幼兒對熟悉的物體能加以簡單分類,,實驗表明,幼兒能把一些畫有車、船、桌、椅、蘋果、梨、白菜、西紅柿、茄子等物體的圖片,按交通工具、傢俱、水果、蔬菜加以分類,而4歲以前的孩子往往就不具備這種能力。

這個年齡的幼兒會對事物的關係作出判斷並正確排出順序,有了初步的順序的概念。如5--6歲的兒童能理解年齡大小和出生順序的關係,4- 5歲的兒童不能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5- 6歲的孩子還知道車輛包括卡車,卡車是車輛的一個組成部分,懂得了整體與部分的包含關係,即思維有了邏輯思維的基本成分。

由於 大班兒童已經有了抽象思維能力的萌芽,這個時期在教育內容上要增加科學性的知識並給予科學啓蒙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內在聯繫,促進智力發展。

(三)開始掌握認知規律

5-6歲幼兒初步具有調控自己心理活動的方法,在認知活動中,表現在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方法。

幼兒在觀察圖片時,能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順序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有規律地看,不再像以前那樣無目的地看。5--6歲幼兒由於有了一定的觀察方法,他們能按老師的要求對兩幅圖形加以對比,找出兩幅圖形一一對應的部分,比如常見的“找不同”,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對比方法。

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爲使自己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會主動採用一定的方法。如他們能自覺把眼睛盯在注意對象上,把手放在腿上或用雙手捂住耳朵防止雜音干擾。在看圖書時,如果感到周圍環境吵鬧,他們會找安靜的地方。

總之,5一6歲幼兒在各項活動中,都表現出一定的認知方法,這種初步的認知方法爲他們進入小學接受系統化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個性初具雛形

5-6歲幼兒對事物有了自己比較穩定的態度。個人的興趣、愛好有所顯露,對人對事表現出相對穩定的行爲方式,如有的兒童熱情大方有的兒童寡言少語,有的兒童活潑好動,有的兒童文靜,有的兒童喜歡唱歌,有的兒童喜歡跳舞。幼兒園自由活動時,會看到有的小朋友喜歡踢球、有的小朋友喜歡湊在-起講故事。幼兒的活動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傾向。

5-6歲幼兒個性開始形成。但這個時期幼兒的個性只是處於初步形成時期,還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家庭、幼兒園等教育因素對幼兒個性的形成還起着相當大的影響作用。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