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寶寶能夠健康平安的快樂成長是每位爸爸媽媽心中所想,但有時候天不遂人願,一些寶寶患上了腦癱,而很多人卻不知道腦癱的症狀,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1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1、寶寶得了腦癱病之後身體可能會發軟,而且孩子會不喜歡動,這個時候身體肌肉的緊張度會降低,寶寶會表現出一種呆板的感覺。有的寶寶腦癱則會身體肌肉亢進,而且患兒到頭圍出現異常。

2、寶寶得了腦癱病之後身體會經常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這主要是因爲腦癱的寶寶的肌肉張力異常而導致的。此時患兒的會呈現出角弓反張或者是蛙位等各種異常的姿勢狀態,這種狀態一般在腦癱兒出生之後一個月左右開始表現出來。

3、寶寶有腦癱病之後體重會異常,經常會體重增加緩慢,而且吮吸無力,有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正常哺乳。還有到寶寶腦癱在三個月左右的時候會表現出斜視,而且孩子會運動不良。有的寶寶三個月左右時候腦癱發作會有腸絞痛的現象出現,這會使得孩子不斷的哭泣。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寶寶腦癱的康復訓練

1、翻身訓練

讓患兒體會側臥位的感覺,這也是誘導孩子翻身的一個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2、智力訓練

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腦癱孩子與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礙。

3、坐起訓練

通過單手提拉和支撐進行坐起的訓練。

4、爬行訓練

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患兒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可擡頭,以及在患兒掌握了用雙上肢可負重的基礎上。

5、語言訓練

語言治療要在嚴格的評定基礎上進行,常用訓練的方法:遊戲療法,手勢符號的訓練,未學會語言符號患兒的訓練,語言符號,詞彙的擴大,詞句訓練,表達訓練。

6、擡頭訓練

用手輕輕扶助頭部,讓孩子感受正確的體位。

看了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可以根據上述症狀先自我判斷一下,如果不確定要去醫院做個檢查,但是家長不要完全失望,還是有辦法治療的`,小編也介紹了腦癱兒的康復護理,希望可以帶來幫助。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2

大多數3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一般不典型,通常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1、餵養困難

哭鬧過多或者是過少,同時生長髮育速度減慢,或者是生長髮育出現停滯,一般腦癱寶寶的身長和體重,都比正常寶寶發育慢一些,同時身體發軟、自主運動減少,而且肌張力一般低下,在寶寶滿月時就可以看到,如果症狀持續4個月以上,可以診斷存在重度的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者是神經肌肉系統的病變;

2、固定姿勢

往往是由於寶寶腦損傷導致肌張力異常所致,例如可以表現出角弓反張、蛙位或者是呈倒U字形姿勢,一般在寶寶出生後1個月就可以發現,此外寶寶身體發硬、肌張力增高,一般在1個月左右也能看到,尤其是將寶寶放到水盆裏進行洗澡時,冷、熱水刺激之後會出現全身肢體的僵硬,同時還可以伴有剪刀腿;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第2張

3、其他

追聲、追物、應人、應物的能力明顯下降,而且寶寶3個月的時候,擡頭擡的也不好,不能夠擡得穩,甚至不能夠擡頭。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3

三個月大的嬰兒腦癱症狀具體如下

1、過於安靜,主動運動少。

2、運動發育落後。

例如,三個月大的兒童在俯臥位時無法站立或不穩定地仰視,前臂無法支撐負載,保持站姿時腳趾接觸地面,或下肢擡直和交叉。

3、經常出現異常的肌肉張力和姿勢

如雙手手指屈曲和內收、雙手握拳、前臂內旋、頭頸後傾等。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第3張

4、仰臥位看起來像是一種痙攣的姿勢,但從坐到站,手和腳都有明顯的運動,

如面部偏斜、張口、兩條上肢,尤其是雙手不由自主地彎曲和手指張開。

寶寶三個月腦癱症狀 第4張

5、一般重症兒童對姿勢變化反應緩慢。

壓力稍高的兒童在安靜時通常採取痙攣性姿勢,隨意運動時手腳動作緩慢的現象很明顯。可通過物理的方法治療。物理療法是通過增加關節活動、調節肌肉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力量和耐力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自我護理能力。常見的技術包括姿勢療法、軟組織拉伸、肌肉張力調節技術、功能性運動強化訓練、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調控制、物理因素輔助治療等。教育和康復訓練是腦癱兒童自主護理的基礎。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培訓、特殊教育、引導教育、感覺統合治療、心理行爲治療等。

在早期階段,孩子應主要以比較軟的流食爲主,以防止兒童誤食硬性食物並造成生命危險。有些孩子的咀嚼功能不是很好,所以應該緩慢地從軟到硬,逐漸地吃。不要過早地立即給兒童添加,否則會導致食物吸入或消化不良。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