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這位國內首位女性天文臺長,用自己的經歷鼓舞了每一位有志於從事科研的女性。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1

“如果你要獲得什麼,就必須努力去爭取。當然,這不像是打拳擊,不會把人給打傷。但我們女性希望獲得更多的機會。”在11月2日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葉叔華說道。她用英文作了20分鐘的演講。

視頻自@中國婦女報

“在座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紀最長的一位。大家能猜得到我的年齡嗎?我已經95歲了,真的是已經到了一個很糟糕的數字了。”演講臺上,葉叔華將自己的體會和觀點娓娓道來。她談及天文學領域的女性力量,例舉政界、科技界的傑出女性,也講述了天文學界爲促進兩性平等所做的工作。葉叔華說,女科學家相比男科學家,其實更不容易。女科學家要承擔家務、照顧老人孩子、讓家庭和睦,還要在職場打拼,努力照顧好一切。她認爲,男女平等並不意味着要讓女性比男性更強,而是平等享有機會。

葉叔華是中國第一位女天文臺臺長,於1980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她在32歲時主持建立了中國世界時系統,確定了當下所說的“北京時間”。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她還是我國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直到現在,葉叔華仍每天一早前往上海天文臺的辦公室上班,“在那裏,我從事着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

以下爲澎湃新聞整理的葉叔華院士在“她”論壇上的部分演講實錄:

今天上午我來得比較晚了,但我希望大家能看到女性科學家是具備非常好的機會的。我們可以佔據這麼大一個舞臺,有爲我們女性科技工作者專設的這麼大的一場論壇。

很多年之前,我參加過一個國際會議,叫做國際天文學會會議。在這個會議中有一位來自歐洲的女性科學家,她說女性在科學領域當中有很多不公平的遭遇,有一個所謂的“玻璃天花板”,女性很難去突破它,進入最高的職位、獲得教授的職位。但是有一位來自南非的代表她笑了,她說我們國家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爲在南美,男性、女性都要工作,都要爲這個家庭做出自己的努力。

後來,我們天文學會對女性有更多的照顧和考慮,所以在每次會議中,每天都有一個午餐會專門面向女性,我們會互相分享各自的故事。當時我們協會的主席也會特地過來,向所有的女性成員們報告,學會是如何更多關注和支持女性天文學從業者的。

就在不久之前,我們慶祝了天文學會成立一百週年(編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919年7月成立於布魯塞爾)。學會的主席是一位女性,她本人非常擅長和享受這樣一個職務,當然並不是所有科學學會都是如此。這證明了我們女性的能力。

事實上,在天文學領域,女性獲得一些特別獎項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所以我也經常在想,很感謝學會的會長是一位女性,最近有兩位女性天文學家都成了學會的最高負責人。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請大家來參觀我們的學會。你們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學會,在其中要讓男性和女性有公平的機會。

如果你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努力去爭取。當然,這不像是打拳擊,不會把人給打傷。但是女性想要獲得更多的機會,這是因爲女性長久以來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女性有特別的特質,可以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我們都知道歐盟的一位女政治家,最近剛剛卸任。她的名字我們都知道,我就不再提了。

如果我們能夠做得更好、盡我們所能,我相信女性的職位和地位會變得更加平等,甚至要比男性更高。我相信女性可能有一天會變得非常強大,比男性還要強大。但我們其實並不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是希望實現兩性之間的平等,讓社會更加平等,讓社會更加美好和幸福。

事實上,女性承擔的家務、家庭的負擔更大,需要照顧小孩、老人,要讓家庭和睦。作爲一名女性,同時作爲一名職場人、作爲一位科學家或者工程師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很高興地看到,現在在中國,女性的地位越來越改善了,我覺得要比我們在歐洲的同行、其他地方的同行地位更高。我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首先你必須展現自己的能力,必須努力地工作,既要保住工作的職位,也需保持家庭和睦。

在此次論壇上也看到了許多女性領導者,她們做得非常好。她們所做的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所有女性,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所有這些非常出色的女性。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第2張

在座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紀最長的一位。大家知不知道我幾歲了?大家猜得到嗎?可以告訴我你們的答案。

今年我已經95歲了,真的是已經到了一個很糟糕的數字了。但是我希望將來無論是男性也好,還是女性也好,都可以擁有更長壽、更幸福的生活

我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最最重要的,對我本人來講,我是一個家庭中的一員。我在上海一個人住,我每天依舊工作,每天早上我前往上海天文臺的辦公室上班,離這裏並不遠。在那裏,我從事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我的生活很順暢地在進行,我並沒有太多的負擔。

有很多年輕一代,他們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還需要推動家庭正常運行下去。但是我就沒有這方面的負擔了,或者說我也可能沒有這方面的幸運吧,所以我只是需要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我自己的所有工作,就是在上海天文臺。我的工作就是盡己所能讓大家看到在地球之外又發生了什麼。

今天早上我們就新能源展開了討論。在新能源這一塊我們也有着非常好的機遇,新能源是一種重要的財富。我們經常會想爲什麼天上的星星可以閃耀了這麼多年之後仍然可以一直閃耀下去,這也就是星星所做的事情,他們內部一直在進行着星體的變化和交換。目前來自很多國家的工作人員也在試圖尋找自然世界當中的這些新能源,我們現在已經快要摸索到通向未來的大門了。

女性是社會當中非常強大的一組力量,在科學、技術和其他領域都是如此。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2

“叫她蘭諾,別叫她布魯姆太太。”11月2日上午召開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她”論壇上,當主持人介紹到計算機科學家蘭諾·布魯姆時,同時在線的1995年圖靈獎得主、她的丈夫曼紐爾·布魯姆做出了這樣的糾正。這個有趣的細節或許正是對這次論壇主題——“攜手共進,綻放‘她力量’”最好的詮釋。匯聚了多位世界頂尖女科學的她論壇中,更有兩位中國的女性科學家“第一人”用自己的經歷激勵了在座的年輕女性們。

想要機會,就要去爭取

“我今年已經95歲了,我現在還在工作。”“她”論壇上,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葉叔華院士的這句話,讓全場爲她鼓起了掌。這位國內首位女性天文臺長,用自己的經歷鼓舞了每一位有志於從事科研的女性。

“女性有很多特質,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我相信女性有一天會變得比男性更強大。但我們不是打拳擊,不想把人打傷,我們只是想要實現兩性平等,讓社會更美好幸福。”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葉叔華院士這樣告訴來參加“她”論壇的大家:“想要機會,就要學會去爭取。”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第3張

“在場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紀最長的一位,今年已經95歲了。我是如何保持我的生活的? 我一個人在上海住,每天依舊工作,早上去上海天文臺的辦公室,在那裏我會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生活也會繼續下去。”葉叔華這樣表示。

在她看來,無論面對的環境如何,首先要盡力展現能力、努力工作,保持家庭和睦,“可能需要你照顧好一切,但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我們在此次論壇上看到的很多女性科學家一樣。”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葉叔華溫柔地說道:“你們都很年輕,相信大家一定能看到這個奇蹟的發生。”而對於女性科學家,她的祝福則更有力量:“我們天文協會的最高負責人就是女性。在很多領域,女性都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只要盡力去做就可以了。”

一旦工作,隨時準備啓航

在葉叔華院士之前,還有一位獲得掌聲的“第一人”——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韓喜球。這位娃娃臉的短髮女性,不僅在男人幾乎“執掌”的深海大洋科考領域征戰,還獲得了完全不輸於男性的傲人戰績。

2005年她參與組織實施首次大洋環球科考航次。2007年她擔任了大洋一號第19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助理再訪西南印度洋脊熱液異常區,成功發現了海底“黑煙囪”,實現了中國人在該領域零的突破,填補了國際空白。第三航段韓喜球擔任首席科學家,成爲大洋一號首位女首席科學家,也是我國整個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第4張

“我主要從事深海礦產資源的調查和研究,所以到深海大洋去科考去探礦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伴隨蛟龍號深潛,與波塞冬對峙,進入到深海海底去“挖礦”,在別人眼中很“了不得”的經歷,這位國家“探寶隊”女首席卻覺得很平常。

從韓喜球的第一次出海算起,到現在她已經出過19次海。“短則一個月,長則三個月,出海的經歷當然很艱苦,但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任何困難都必須要克服。”她說。

韓喜球笑說自己的名字或許就喻示了她會走上這條探索地球之路。在陸上時,她也喜歡探險。而深海探礦是一場時間與智慧的雙重較量。遠航、挖礦、探險、科考,韓喜球證明了,在任何領域女性一樣能做到拔尖。“我期待能有更多女性科技工作者能脫穎而出。”她說。

最好的回答是用事實說話

據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曹曉風院士介紹,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今年聯合社科院、高校和企業等機構,從多個角度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現狀進行了專題研究,梳理出的一些問題也值得關注。

如女性科技工作者隊伍整體上比較年輕,更多的女性從事的是初級科研的位置;女性科技工作者高學歷的比例也比較低;在工作當中的職位也較低。在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中,女性比例非常低,分別只有6%和5%。同時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國際影響力、在國際組織任職的比例相對非常低。

95歲女院士鼓勵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詳細情況 第5張

此次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佈的2021WLF青年科學家成長調研報告也顯示,不同性別的科學家在成就的認定上存在較大的認知差異,主要差別即在“科學新發現”和“獲得認可”兩項上,幾乎呈現相反的情況。超半數男性科學家認爲“科學新發現”是自己當前獲得的最大成就,只有18%的女性科學家持同樣觀點,而70%的女性科學家認爲,“獲得認可”是自己最被認可的工作成就,32%左右的男性也這樣認爲。

何以在“獲得認可”項上產生如此大的性別差異? 深層次的分解剖析顯示,相比男性科學家,女性科學家普遍更希望獲得研究資源和獲得獨立研究的機會。這也是她們認爲被“獲得認可”的具體體現形式。可以發現,現實科研環境對男性科學家更友好,資源也明顯傾向男性。報告指出:“如何在漫漫科研路上呵護女性科學家的成長,該數據可能提供一定的借鑑價值。”

和葉叔華院士用“盡力去做”一樣,參會的科學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富克斯回憶起她在芝加哥大學時,曾經收到過前輩女基因學家珍妮特·羅利(Janet ROWLEY)特意手寫的字條,寫着“祝賀你獲得了大獎的獎學金”。“這是件小事,但卻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富克斯說,“我開始意識到,對於女性能否像男性那樣取得科研成就這種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實說話。”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