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殯葬一開始源於古人認爲人死後仍是會有靈魂存在於世間的某處地方,後面慢慢的就增加了很多的禮儀跟用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關於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的相關知識都有哪些。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1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

1、不能說“您好、再見”

婚禮司儀,說學逗唱都行,怎麼逗樂怎麼來;但殯葬司儀,他們的言談舉止都有規定,入行第一天,他們就要學習這些。

“我們必須用普通話,聲音要洪亮、低沉。我們這行有很多禁語,和死者家屬見面,我們不能說‘您好’,他們流着眼淚來的,如果說‘您好’,脾氣不好的馬上會把臉一拉,回一句‘好什麼好?’追悼會結束,我們絕對不可以說‘再見’,更不能說‘歡迎下次再來’。”田野告訴記者,和死者家屬溝通的過程很難,要“哄”着死者家屬,就連“下葬”“燒掉”“火化”之類的也是禁語,最常用的是“對不起”“讓您久等了”“稍等”之類的語言。

2、唸錯名字可能會捱打

工作久了,形形色色的人都會遇到。田野說,遇上講理的還好,遇上不講理的,稍不留神就會挨嘴巴子,有的殯葬司儀還曾經給死者家屬下跪。“我看過一箇中介幫死者家屬主持的,當時死者是一位老先生。也許之前沒溝通好,主持的時候,那個殯葬司儀把老先生說成了老太太,人家老太太還活得好好的,那不是咒人家嗎?死者家屬二話不說當即抽了主持人兩個嘴巴子。”名字也很重要,田野說,他曾親眼看見死者家屬自請的殯葬司儀因爲念錯了死者的名字,被要求下跪道歉的,還有的甚至還要賠錢。

3、“殯葬文化禮廳”

今後參加追悼會,走進大廳看到的將不再是簡單的花圈、輓聯、“三鞠躬”“走一圈”就結束的悼念場景。昨天,南京市殯儀館館長崔愛民透露,南京將推廣個性化葬禮:“我們打算在門口放置人生歷程展示板,或是通過DV播放逝者的人生歷程,然後用中性偏暖的主色調取代過去追悼會禮廳的藍、黑、白色,根據逝者生前的喜好,選擇鮮花來佈置整個大廳。希望這些舉措能從心理上緩解治喪者悲哀的情緒,體現人文關懷。”這批大學生司儀也將成爲首批殯葬禮儀師,將參加民政部組織的“殯葬禮儀師”職稱評定。

殯葬儀式及禮儀用語2

1、殯葬文化。

殯葬俗指白事,在民間因地域和民族其獨特的風俗。所謂殯葬,“殯”就是祭奠和悼念死者,即喪禮;“葬”則是安葬遺體的行爲。殯葬一方面是在安葬死者,另一方面又是在安排招待那些前來治喪、弔喪的人羣。喪葬習俗是處理死者遺體及相關的悼念方式,是構成了人生儀禮的最後一環。死亡意味着人生旅途的終結,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又開始與結束。人有生死就有生死的文化。殯葬文化是圍繞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動而形成的思想文化體系,並且受社會經濟、政治、意識形態、民俗民風,人情世故的影響和制約。

2、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數萬年前就有了一定的喪葬形式。

由於人們對圖騰的崇拜,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發展到對死人的畏懼,沿着這條線發展到“厚葬薄養”的習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唯心主義”佔上風的一個習俗文化領域。迷信的封建的殯葬活動,在民間仍然流行並嚴重的存在。根據中國人傳統倫理觀念,當親人臨終時,親屬要給她穿好衣服,帶上渡河錢、買路錢,如同給出遠門的親人整理行裝一樣。安葬之後每逢節日、誕辰,親屬要上墳掃墓,焚紙送物,不僅帶有點心、水果、還有巧克力、啤酒、甚至還要爲死人點燃一支香菸,如此體貼周到的服務孝子與親友間的人情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

3、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是社會習俗和文化的一部分。

是生者爲死者而建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習俗和文化。也是社會禮儀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它反映並長期受制於社會傳統。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走向文明,爲滿足社會心理的需求。出現了殯葬服飾文化、公墓文化、殯儀館建築文化、殯葬設備和技術等等,內容非常豐富,這些新的學科分支形成殯葬文化的學科羣。

原始人對棄屍已經看不下去,心中不忍於是產生了殯葬。殯葬是人類自我意識達到高度清晰的產物,到文明社會喪禮發展起來,後來變得越來越煩瑣。比如一位老人忙了一輩子,死後若不給一個像樣的喪禮,不受到鄭重的對待,人們總會覺得對不起死者,會認爲後人不孝、死者一輩子不值等。即使是現代如果喪事太草率,人們仍會覺得人生不完整。同時,重要人物的喪禮要格外隆重,如爲帝王築陵墓。如果將大人物的喪事辦得和小人物無差別,人們也會覺得太不應該。殯葬活動是生者籌辦的,辦給生者看的。告訴別人,這樣不會有始無終。心理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就像吃飯、睡覺一類物質需求一樣。只要不妨礙社會,就應當予以滿足。

4、全部殯葬活動是按照生者的生活模式而設計的,如生者的房屋稱“陽宅”,墓地則稱“陰宅”。

生者愛受人尊敬,因而人們也就百般地“尊敬”死者,給他們叩頭、上香。生者要吃飯,因而也要給死者上祭品等。因而殯葬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生存文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