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

來源:時尚冬    閱讀: 6.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一個很普及的歷法,是古人通過了解太陽運行情況進行計算時令變化的、十分獨特的歷法,那二十四節氣都是怎麼樣的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1

一、二十四節氣的概述

節氣是指二十四個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所以二十四節氣是以太陽曆爲依據確定的。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爲本。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週期。

24節氣分別爲: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二十四節氣的詳解

立春:太陽黃經爲315度。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公曆2月3-5日交節。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太陽黃經爲330°。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公曆2月18-20日交節。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太陽黃經爲345°。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公曆3月05-07日交節。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太陽黃經爲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公曆3月20-22日交節。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鬥米鬥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

清明:太陽黃經爲15°。天氣晴朗,草木繁茂。公曆4月04-06日交節。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穀雨:太陽黃經爲30°。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公曆4月19-21日交節。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太陽黃經爲45°。夏季的開始。公曆5月05-07日交節。

小滿:太陽黃經爲60°。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公曆5月20-22日交節。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太陽黃經爲75°。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公曆6月05-07日交節。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溼,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黴,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黴雨”。

夏至:太陽黃經爲90°。炎熱的夏天來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黑夜開始逐漸變長。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也曾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小暑:太陽黃經爲105°。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公曆7月06-08日交節。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太陽黃經爲120°。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公曆7月22-24日交節。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太陽黃經爲135°。秋季的開始。公曆8月07-09日交節。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公曆8月22-24日交節。

白露:太陽黃經爲165°。天氣轉涼,露凝而白。公曆9月07-09日交節。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太陽黃經爲180°。晝夜平分。公曆9月22-24日交節。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太陽黃經爲195°。露水以寒,將要結冰。公曆10月08-09日交節。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陽黃經爲210°。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公曆10月23-24日交節。

立冬:太陽黃經爲225°。冬季的開始。公曆11月7-8日交節。

小雪:太陽黃經爲240°。意味開始下雪。公曆11月22-23日交節。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

大雪:太陽黃經爲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公曆12月6-8日交節。太陽黃經爲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太陽黃經爲270°。寒冷的冬天來臨。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小寒:太陽黃經爲285°。氣候開始寒冷。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太陽黃經爲300°。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雲:“三九四九冰上走”。

二十四節氣知識介紹2

二十四節氣是按照春夏秋冬,寒暑易季的.氣候,把每年進行等分,每個節氣15天左右。告訴人們以歲時順序,教民耕作,不誤農時。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和含義如下:

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表示嚴冬已經過去,氣溫開始回升。

雨水:標誌着我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冰消雪化,氣溫回升,溼度增大,雨水漸多。

驚蟄:蟄,藏的意思。動物入土冬眠叫入蟄,至第二年春雨後爬出,古時認爲是被雷聲震動,故叫驚蟄。這時天氣轉暖,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華中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春分:春分正是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各半的一天。這一天全國各地的晝夜幾乎都是一樣長。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爲北半球春季的開始,我國大部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清明時節天氣漸暖,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上升到10度以上,長江流域氣溫更高。北方草木發芽返青,南方大地已披上綠裝。我國農諺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這個節氣開始的一天是清明節,有踏青掃墓的習俗。

穀雨:穀雨時氣溫、地溫都已穩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於五穀生長,故有“雨生百穀”之說。

立夏:表示春去夏來,行將進入火勢的夏天。此時萬物生長愈加旺盛,欣欣向榮。田間管理日益繁忙。農諺曰:“立夏三朝遍地鋤”。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芒種:指有芒的麥類和蠶豌豆等夏收作物,在這個節氣裏即將成熟,也到了採收留種的時候。我國南方也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爲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小暑:這時正值“三伏”的“初伏”,氣候炎熱、蒸悶。在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

大暑:這時正值“中伏”,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時期。

立秋:我國習慣上作爲秋季的開始,預示着天氣轉涼,植物結實,秋收季節即將來臨。但立秋後暑氣並未散盡,還有氣溫較熱的“秋老虎”在後頭。

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白露:天氣轉爲涼爽,日夜溫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秋分:秋分與春分這一天一樣,太陽又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秋分這天處於整個秋天的中間,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秋天。

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早晨和夜間地冷露凝。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進行秋收秋種。

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爲霜矣。”表示廣大中原地區開始有霜。

立冬:爲冬季開始的節氣,這時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

小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爲寒氣薄,故凝而爲雪,小者未盛之辭。”這時黃河流域一般開始下雪。

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此時的天氣較前更冷,降雪的次數和量也將增多。

冬至:與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時白晝最短,日照物影最長,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北方民間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小寒:是一年中溫度已到嚴冬的節氣,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天寒地凍,進入嚴冬時期。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相對於小寒來說,標誌着嚴寒的持續和加劇。《三禮義宗》曰:“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