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

來源:時尚冬    閱讀: 3.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那麼你知道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嗎。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1

從拜年的時間上說,有拜早年、拜晚年和大拜年之分。一般來說,過了臘月初八走親訪友多被視爲拜早年。拜晚年是指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大拜年是指初一至初五拜年。

從拜年的順序上說,亦有先近後遠之分。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首先是拜天地,然後是拜祖宗(牌位),再往後是拜高堂尊長,即晚輩向長輩拜年,施禮時要從輩分最高的開始,一般是爺爺、奶奶、父母(叔嬸),長輩受拜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才能外出向本家親威拜年。

初二初三拜舅父舅母、姑姑姑丈、拜岳父母等姻親。到親威家拜年,一進屋門,應先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果比自己年長,應主動跪拜,主人須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免禮,表示謙恭。如主人有意留下吃飯,一般不推辭。

初四初五拜同事、朋友及街坊四鄰。到同事、朋友家拜年,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問侯幾句便可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對於左鄰右舍,拜年的方式更簡單,進院門見面後彼此一抱拳,隨聲說道恭禧發財、萬事如意,然後到屋裏稍坐一會兒,無須過多禮節。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

正月裏拜年,有多種行禮形式,叩頭、作揖、握手、擁抱……,但其中,作揖是老北京人最常用的禮儀。 作揖(zuò yī),兩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它相比於外國人的握手更有文化底蘊。

拜年時作揖的正確手勢應該是:第一,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祥”。中國古代有以左爲尊的說法,作揖時,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第二,兩個大拇指要並齊,不能左手的壓了右手,或右手的壓了左手。第三,拜年時手晃三下即可,不要沒完沒了。

此外,傳統的拜年手勢自古男女有別。因爲古代是男權社會,所以文字所載的基本都是是男性作揖的規矩。標準的女子作揖姿勢與男子正好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

作揖與握手相比有很多優點: 握手可傳播某些細菌病毒。而作揖,雙方完全沒有身體接觸,絕無此慮。 作揖這種方式一拱手,以一當十,即使有很多客人,也都一律給予了致敬。 作揖完全不受對方的制約,絕不會像握手那樣“一旦被對方冷落、則顯得進退兩難”;作揖則是:“不管你是何種心態,我是給你拜年了。”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2

1、在拜年的時間上選擇要妥當: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的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過早,可能人家還未起牀,節日都要休息的習慣;太遲,正適人家吃飯,不方便。下午應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爲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2、春節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潔:

乾乾淨淨過節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叫不出稱呼的尷尬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3、“吉利話”要說得適宜:

對於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4、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5、拜年時歡鬧要有節制:

掌握適度。不宜大聲喧鬧,不宜通宵達旦,以免影響鄰舍,妨礙別人休息。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讚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表示回報的意思。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 第2張

【拜年的禮儀常識】

在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 “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3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 “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

拜年的禮儀和講究是什麼 第3張

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爲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爲“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爲“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