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意味着新一輪的輪迴開會了,萬象更新的時節裏總結了許多立春的農事諺語,下面和大家看看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1

1、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2、一人心裏沒有計,三人肚裏唱本戲。

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4、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5、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6、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7、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8、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9、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10、增產措施千萬條,不誤農時最重要。

11、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12、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13、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14、行下春風望夏雨。

15、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幹多風。

16、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17、春寒有雨夏寒晴。

我國古代農業灌溉依託於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農耕主要集中於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民按照節氣配合溫度、降水來從事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歌,是爲便於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如下這首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2

二十四節氣被稱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作爲農耕文明的產物,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人民順應農時,觀察天象,知曉一年中物候變化的一個獨特的知識體系。

在中國,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規律變化的特殊節點。根據一年12個月,分爲春夏秋冬十季節,各個季節各三個月,每個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具有獨特的含義,不僅指導着中國人民進行農業生產,同時積澱着中國厚重的傳統文化。

其中,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古語有言: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作爲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標誌着春季的開始,也是人們耕耘的啓程。同時,在中國古代,爲了迎接春天的到來,還有不少的習俗。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第2張

迎春

在古代,立春時,君主會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選擇東郊這一地點是有原因的,因爲迎春活動祭祀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但是後來隨着不斷的發展變化,迎春的地點便沒有那般侷限。比如,宋代迎春便從郊野到了宮廷。清代,迎春更是成爲了一項全民活動。

打春牛

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耕社會。牛是農耕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立春,打春牛也被稱爲“鞭春牛”“鞭土牛”。其含義是送走寒氣,促進春耕,在某種程度上,還具有一定的的巫術意義。

咬春

吃是立春習俗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吃什麼,怎麼吃,這是有講究的。立春的主要吃食包括春餅,田艾籺,春盤,蘿蔔和五辛盤等。其中,春餅多是用麪粉製作的薄餅,包裹着蔬菜來吃。田艾籺是用田艾製作的一種食物,色彩是綠色的,廣東粵西地區比較常見,用於祈禱風調雨順。五辛盤也是用五種辛辣食物組成,通常是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這是就餐時的調味品。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第3張

踏春

踏春指民間百姓在春天和家人好友外出郊遊散步,結伴遠足,嬉戲遊玩的活動。時間多在立春後,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

立春,一切剛剛開始,一切皆可期待。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3

【立春的由來與含義】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爲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爲立春。

古人將立春定爲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爲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

【立春的由來】

舊俗立春日又爲民間傳統節日,稱“立春節”,中國自古爲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謂“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爲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難遇歲朝春”民諺。

立春作爲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纔有24個節氣的記載。

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爲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爲春節。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第4張

此後立春日,僅作爲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立春的氣候差異】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人們常愛尋覓春的信息:那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嫩於金色軟於絲”;那泥土中躍躍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風吹又生”;而爲着奪取新豐收在田野中辛勤勞動的人們,正在用雙手創造真正的春天。 立春節氣也是受農民歡迎的節氣,因爲它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希望。因此,有關立春的天氣諺語很多。如以晴天無雨爲依據的有“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爲依據的有“立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等;以雷電爲依據的有“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立春一聲雷,一月不見天”等;以冷暖爲依據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風力爲依據的有“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等等。

立春節氣要預防寒潮低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工作的影響,農村要抓緊對越冬作物的田間管理,中耕鬆土,追施返青肥,防凍保苗。

【立春的習俗】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衆多節令一樣有衆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麪餅,稱爲“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爲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民俗專家表示,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

相關專家表示,現今立春日迎春雖不如從前隆重,但立春這天寄託着人們的希望,所以各地仍會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來迎接立春,比如“打春”、“咬春”、掛風車、踏青等。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現在,一些農村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爲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爲娛樂。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還習慣吃蘿蔔、姜、蔥、麪餅,稱爲“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爲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間“咬春”的另一種食品是蘿蔔。因爲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立春養生】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過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萬物生髮,一派生機勃勃。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着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爲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蔘、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關於立春的諺語有哪些 第5張

【立春節氣的特徵】

節氣特徵現象

干支曆法是上古文明的產物,上古曆法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立春”,地域分界線在今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節氣立春時,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這種轉折在全國範圍並不是十分明顯,但立春後白天漸長,意味着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在南方嶺南,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立春,更多隻能說是春天的前奏,並沒進入春天。

氣候變化

立春不僅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着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爲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

無春年的解說

無春年是農曆中的概念,是指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這是農曆年長度有的年份短於迴歸年、有的年份長於迴歸年的緣故。如:2016年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即,全年沒有立春之日。干支歷(陽曆)不存在無春年,因爲每一年均是以“立春”爲年之起始,立春節氣一到,就是孟春開始了,所以年年有春天。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