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遵循先復後固、先止後包、先重後輕、先救後送等原則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1

1、先復後固的原則。

遇有心跳、呼吸驟停又有骨折者,應首先用口對口呼吸和胸外按壓等技術使心、肺、腦復甦,直至心跳呼吸恢復後,再進行骨折固定。

2、先止後包的原則。

遇有大出血又有創口者時,首先立即用指壓、止血帶或藥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並對創口進行包紮。

3、先重後輕的原則。

指遇有垂危的和較輕的傷病員時,應優先搶救危重者,後搶教較輕的傷病員。

4、先救後運的原則。

發現傷病員時,應先救後送。在送傷病員到醫院途中,不要停頓搶救措施,繼續觀察病、傷變化,少顛簸,注意保暖,平安抵達最近醫院。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5、急救與呼救並重的原則。

在遇有成批傷病員、現場還有其他參與急救的`人員時,要緊張而鎮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時進行,以較快地爭取救援。

6、搬運與急救一致性的原則。

在運送危重傷病員時,應與急救工作步驟一致,爭取時間,在途中應繼續進行搶救工作,減少傷病員不應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達目的地。

首先先人後物:先搶救人員,後搶救財物,一切以人的人身安全爲主,儘早脫離危險地點。

其次先重後輕:先搶救重傷人員,後搶救輕傷人員,保證重傷員第一時間得到救援。

先他人後自己:在自身脫離危險後要積極提供幫助,尤其是駕駛員、乘務員等要積極組織搶救乘客,不能只顧自己。

搶救的基本順序

現場呼救:利用附近的電話向公安、交通、醫療救護部門呼救。也可攔截過往車輛求救。就近向工礦企業、部隊、機關等單位緊急求援。

現場搶救:遇傷員被擠壓、夾嵌在事故車輛內的,不要生拉硬拖,而應用機械拉開或切開車輛,再救出傷員。遇車輛壓住傷員,不要輕易開動車輛,應用頂升工具(如千斤頂等)或者發動羣衆擡起車輛,再救出傷員。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2

自救和互救常識

現場急救是救命第一招,科學的自救、互救是早期搶救傷病員的重要手段。平時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就可能在緊急時刻爲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

心肺復甦法

一般情況下,心臟停跳不超過4分鐘,有可能恢復功能;若超過

4分鐘,易造成腦組織永久性損傷,甚至導致死亡。因此,急救必須及時和迅速。心跳、呼吸驟停的急救,簡稱心肺復甦,通常採用人工胸外擠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

1、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患者鼻翼兩側,另一手食指與中指擡起患者下頜,深吸一口氣,用口對準患者的口吹入,吹氣停止後放鬆鼻孔,讓病人從鼻子呼氣。依此反覆進行。成人患者每分鐘1416次,兒童每分鐘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氣可快一些,以後轉爲正常速度。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確應能看到胸部有起伏,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第2張
  

並感到有氣流逸出。

2、胸外心臟擠壓:讓患者的頭、胸部處於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堅硬的地面上。搶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疊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體部分重量垂直接下壓胸腔3 5釐米(兒童3釐米,嬰兒2釐米), 然後放鬆。放鬆時掌根不要離開患者胸腔。擠壓要平穩、有規則、不間斷,也不能衝擊猛壓。下壓與放鬆的時間應大致相等。頻率爲成人海分鐘80 100次,兒童每分鐘100次,嬰兒每分鐘120次。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3

現場救護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1、檢查意識、呼吸、脈搏等狀況及處理嚴重出血。

2、用繃帶、三角巾、夾板固定受傷部位。

3、夾板的長度應能將骨折處的上下關節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斷端暴露,不要拉動,不要送回傷口區。

5、暴露肢體末端以便觀察血液運行情況。

6、固定傷肢後,如可能應將傷肢擡高。

7、預防休克的發生

8、如果離斷肢殘端出血多,呈噴射狀,應先用指壓止血法止血,然後上止血帶,再行包紮。

9、對離斷的.肢體,應用三角巾、無菌敷料或清潔布料包紮好,外面套一層塑料袋,放在另一裝滿冰塊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10、用大量紗布壓在肢體殘端,採取回返式包紮法加壓包紮。

11、如果離斷的肢體留有部分相連,則直接包紮,並按骨折固定法進行固定。

12、如有大的骨塊脫出,應同時包好,一同送醫院

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第3張
  

現場急救一般遵循先復後固、先止後包、先重後輕、先救後送、急救與呼救並重、搬運與醫護相一致的原則,按以下順序施救:

(1)通過呼喚判斷被救人員意識是否清醒,並設法使其迅速脫離危險區。

(2)若被救人員呼吸困難,則應儘快打開其呼吸道,保證呼吸暢通。

(3)若被救人員呼吸已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4)恢復血液循環。

(5)採取止血措施。

(6)在急救的同時,打電話向醫療救護單位求援。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