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大棗、銀耳和枸杞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常見的,很多人煲湯、泡茶都會用到。對平時工作勞累導致身體虧虛,有明顯的滋補作用。來學一下大棗銀耳枸杞茶的做法是怎樣的,平時上班偶爾泡一杯大有益處。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1

1、大棗銀耳枸杞茶做法

材料:銀耳30克,大棗20克,枸杞子一小把。

做法:1、大棗用水洗淨備用;

2、銀耳放盆裏用水泡發,涼水溫水均可用;

3、泡發的銀耳用手掰成小塊;剪去蒂部黃色部分,洗淨備用(根蒂黃色部分太硬了,口感不好);

5、枸杞洗淨備用;

6、銀耳放入高壓鍋中,加適量水;

7、放入大棗。封閉高壓鍋煮1小時;

8、放入枸杞,悶5分鐘,盛出即可食用。

2、做大棗銀耳枸杞茶須知

1、選銀耳時候一定要選擇白色微黃的,朵大體輕且有光澤的。

2、銀耳湯也可以用普通鍋煮,時間要長一些,煮出粘稠的感覺即可。

3、喜歡吃甜味的可以放入幾塊冰糖,糖尿病患者就不要放了。

4、銀耳大棗枸杞湯,可以趁熱喝,也可以放入冰箱冰鎮後喝。

5、注意銀耳泡發後量是很大的。

6、銀耳性良,三伏天謹慎服用。

3、枸杞茶推薦

(1)三花枸杞茶

由玫瑰花、茉莉花、代代花、川芎、枸杞葉按一定比例製成的藥茶分袋包裝,每袋6g─7g,每日一袋,開水衝飲2─3次,能寬中利氣、化痰逐飲、利水消腫、活血養胃、降脂提神,尤宜晚間服。如果達不到減肥作用時,可早晚各飲一包,連用三個月。

2)天雁枸杞茶

能清熱利溼、化痰逐飲、潤腸通便,抑制食慾,促進脂肪代謝,降低血脂的功效。主治脾虛胃熱型單純性肥胖症,習慣性便祕等症。每日兩次,早飯前及晚上睡前空腹各一次,每次1.5g─3g,用開水200毫升浸泡10分鐘後一次服完或遵醫囑,每30天爲一療程,每一療程停服兩週,忌酒、辛辣食物,並配合高蛋白、低糖、低脂肪飲食。凡有器質性病變、腎炎、慢性胃炎等症者禁用,或在醫生指導下慎用。

(3)山楂枸杞茶

由山楂、枸杞葉、澤瀉組成,水煎代茶,每日2─3次,3個月爲一療程。經對41名單純性肥胖症的治療觀察,顯效(體重減輕2公斤以上)27名,總有效率爲68.2%。

(4)枸杞決明茶

由枸杞、蒼朮、決明子組成、水煎代茶,每日2次,2─3個月爲一療程,對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有一定療效。除此之外,還有降脂益壽茶、清宮仙藥茶、還童茶、寧紅降脂茶、消肥健身茶、瑤山枸杞茶等,均有一定的減肥作用,肥胖者不妨選擇試用。

5)枸杞紅棗茶

作法:1冷水煮開,再加入紅棗、枸杞,煮大約5分鐘。2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枸杞可滋補肝腎、明目,潤肺止渴,進而使人面色紅潤。2、紅棗具有〃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生津液、悅顏色〃的'功效。

(6)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五錢、菊花六錢,冰糖少許。

做法:將枸杞

大棗銀耳枸杞茶怎麼做2

銀耳紅棗枸杞泡茶的做法

材料:銀耳30克、紅棗20克、枸杞子一小把。

製作方法

1、紅棗用水泡發(用無心紅棗不會苦,不去心的會有苦味兒)。 銀耳紅棗枸杞湯。

2、銀耳用水泡發,涼水溫水都可以。

3、泡發的銀耳掰成小塊塊的。

4、剪去蒂部黃色的部分,然後洗淨備用

5、將銀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

6、放入紅棗。封閉高壓鍋煮1小時。

7、最後放入枸杞,悶5分鐘左右,盛出即可食用。

喝銀耳紅棗枸杞泡茶的注意事項

一、枸杞

1、枸杞泡酒的功效可以益腎、可以名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子泡酒喝一次性不能喝太多,每天一小口就足夠了。

2、枸杞子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的。由於它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3、由於枸杞子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二、紅棗

1、帶棗皮燉湯

大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2、一次不要超過20枚

大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祕。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3、體內燥熱不宜吃紅棗

紅棗屬於溫補的食物,如果體內火氣大的人再吃紅棗則是會造成火上添油,會造成溼熱的症狀發生。同時紅棗含糖量很高,也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三、銀耳

1.銀耳宜用開水泡發,泡發後應去掉未發開的部分,特別是那些呈淡黃色的東西。

2.銀耳主要用來做甜菜,以湯菜爲主;冰糖銀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

3.銀耳是一種含粗纖維的減肥食品,配合木瓜同燉,可謂是“美容美體佳品”。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