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古時候人們過春節的風俗和活動與我們今天雖有一些不同,其實卻是一脈相承。時間雖然跨越了千年之久,想要知道或瞭解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就跟着小編的步伐來吧!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1

明朝春節風俗:饋春盤

“立春鹹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注云:“五辛所以發五藏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就是春盤。

唐朝春節風俗: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裏人。”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爲“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此風俗傳至唐朝,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脣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爲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爲一種化妝時尚

宋朝春節風俗一: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爲驚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藥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

在火藥發明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牀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

宋朝春節風俗二: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一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絃。”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爲官妓;“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爲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一年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閒自娛。

宋朝春節風俗三: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襆頭上,入朝稱賀。”

宋朝春節風俗四:蠶卜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宋楊萬里有《上元夜裏俗粉米爲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佔一歲禍福,謂蠶卜,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裏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明朝春節風俗一: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明朝春節風俗二: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爲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明朝春節風俗三: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爲遊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遊城牆爲樂事。

古人是如何過春節的2

一:莊重祭祖

古代,在農曆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祖宗的牌位擺在家中的正廳,或者把象徵祖先的剪紙以及木刻雕刻物品擺在正廳中央。然後給祖宗們擺上供品、香、蠟燭。據古代《平谷縣志》記載:“正月元旦,初起,竈前先具香燭,謂之接竈。明燎陳盤案,拜天地,禮百神,祀先祖。堂中燒避瘟丹,放起火,響炮爲樂。卑幼盛裝飾,拜尊長爲壽;親月交賀,旬日乃止。”很生動把過年祭祀拜神等一系列過程描寫出來。其中“祀先祖”是其中一個必備的環節,可見古人把百神與先祖放在一起,同爲敬畏與尊重的含義。

關於祭祖,古代各地都大同小異,但基本相同。比如雍正年間的《常山縣誌》記載:“元旦拜祖先遺像或牌位,謂之拜真。”要求人們必須虔誠祭祖。同治年間的編修的《宜黃縣誌》記載:“元旦,子孫必至祠拜祖,孩提均至,按丁給煎餅。”春節這一天每家的人口都必須到祠堂祭拜祖先,連孩子也要前往,每個人分給食物。

古代春節期間,除了在家中正廳、祠堂等地祭祀祖先外,也要去祖宗的墓地進行祭祀,這與現我們民間春節前祭祖是一樣風俗。嘉慶年間編撰的《棗強縣誌》記載:“正月初二,上墳,俗名送爺孃。”春節前及期間的上墳各地不同,但在祖宗墓地前燒香祭拜都基本相同。

二:迎接喜神

祭祖是一項嚴格的禮儀,但春節並不光有嚴肅的祭祖活動,古代還有其他活動,其中迎喜神就是一種。古代曆書都有表示吉利的.方向,春節這一天,老百姓就會向着吉利方向,點火把、點燈籠、放爆竹,然後開放出行,擺上供品,迎接喜神。人們會向着喜神的方向走,路上遇到廟宇就會停下叩拜,然後祈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供奉喜神的供品主要是甜食,比如紅棗、花生、糖果、冬瓜等,花生在這裏寓意長生果,紅棗的寓意的鴻運當頭。現在我們春節雖然減少了迎喜神的環節,但基本沿用古人所用的這些食物。

《天咫偶聞》記載:“正月初一,子刻後祀神,謂之‘接神’。遍至戚友家拜於堂,謂之‘拜年’。初二日祀財神,初三旃檀寺打鬼,初五日名爲‘破五’,以前五日,禁婦女往來,初六日歸寧”,古人這些說法與現在基本相同,但古代男尊女卑,現在並沒有禁止婦女往來的事。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春節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在這一天凡是忌諱的話都不能說,就連我們常吃“藕”,春節時也不叫其原名,而應該改稱“連生菜”,寓意步步高昇、連年有餘。

古代官員在春節時也借這個吉利的日子向皇帝表達敬意,這就是古人所稱的“靈草嘉禾”。唐代柳宗元有一散文《禮部賀嘉禾及芝草表》,其中有一句:“……伏惟皇帝陛下緝熙至道,保合太和,天惟發祥,地不愛寶,嘉禾擢質,靈草抽英……”,古人在春節恭維皇帝的事也不落下。

但民間老百姓有自己的迎喜神慶慶吉祥的習俗,像古代民間所說的“獨樂神燈”預示吉祥預兆。另外,古代民間還有插芝麻桿的風俗。明朝田汝成寫的《西湖遊覽志餘》記載:“正月朔日,託媒芝麻梗於檐頭,謂之節節高。”“籤柏枝以柿餅,以大桔承之,謂之‘百事大吉’”。

三:驅鬼避邪

春節既要祭祖、也有迎神,同樣還有驅鬼邪的環節,而這一環節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放爆竹。雖然現在民間放爆竹都已經禁止了,但春節放爆竹在我國有着久遠的歷史傳統。古代把竹節放在火中燒而爆出巨響,古人認爲能驅鬼避邪。東方朔著的《神異經》記載:“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燥。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鐰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這裏最早記載古人用爆竹的方式,其實最早的嚇山鬼的方式是拍手、敲擊和呼叫等。而爆竹是古代民間在燒竹節中發現爆巨響後,而發明的一種新式方法。後來火藥發明後,再把火藥裝入竹節中以製造更大聲響的爆竹。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記》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闢山臊惡鬼。”《清嘉錄》:“歲朝,開門放爆仗三聲,去闢疫癘,謂之‘開門爆竹’”。爆竹各類很多,有單響、雙響、金鋮炮、三腳炮、二踢腳 、飛天十響、大龍炮、水鴛鴦、老鼠炮、衝炮,等等。清人百一居士《壺天錄》:“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分乏家謀食維艱……亦必爆賽數聲,香焚一炷,除舊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可見無論富人家還是窮人家,都會燃放爆竹用以驅邪驅鬼,寓意“除舊歲”、“迎新歲”。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