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幼兒教師寫隨筆

幼兒教師寫隨筆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寫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師寫隨筆

幼兒教師寫隨筆1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許多幼兒園都要求幼兒教師寫教育隨筆,並將它作爲幼兒園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然而許多幼兒教師並沒有認識到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她們寫隨筆僅僅是爲了應付園領導的檢查,因此在寫作時,要麼是記流水帳似地簡單敘述某件事情,要麼是查找有關幼教資料,從中東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這種走過場的做法使寫教育隨筆喪失了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我認爲幼兒教師要寫好教育隨筆,首先應充分認識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其次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們一些教師常把寫教育隨筆認爲是一種負擔,一聽說要寫教育隨筆,她們就說:“我們平時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寫東西!”每當教師有這種想法時,園領導就應在組織教師的業務學習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有關文章,讓教師認識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義,讓教師明白教育教學與寫好隨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爲只有經常寫,才容易發現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不足與欠缺,才能對各種紛繁的教育教學現象、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的理性思考。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經常認真寫隨筆的教師,她總是時時留心有關教育教學問題,並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和分析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教育案例,能自覺地、創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成果、經驗運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師有心,我想教師作文的時間,總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寫。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着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說,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麼好寫的。其實寫作應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纔有血有肉,纔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也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容。

三是爲用而寫。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更新轉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後,園領導就要引導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便寫隨筆爲教育教學服務。爲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爲用而寫的目的,我採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麼肯定優點,要麼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務學習時學那些

幼兒教師寫隨筆2

這個學期開學前夕,我園老師們結合幼兒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策略,重新規劃了教室區角,分爲5個基本區域:積木區、家庭區、玩具區、圖書區和藝術區。調整後的教室區角劃分明顯,材料更加豐富,再加上簡單明瞭的標誌,孩子們會不會喜歡呢?想到馬上就要在實踐中驗證我所學到的理論,還真有點小激動。

開學第一週,孩子們雖然尚在分離焦慮期,但他們依然懷着好奇的心情走進了教室的各個區域,對那些材料擺弄起來,我看了不禁暗自高興。

開學第二週,孩子們很快就不給我“面子”了,午睡室的玩具區無人問津,豐富的各種玩具材料常常閒置在那裏,怎麼回事兒?我困惑了。

開學第三週,孩子們的分離焦慮已大大減輕,我卻變得有點焦慮了。我每天在教室裏觀察各個區的情況,我發現:佔據教室三分之二面積的積木區好像並不受孩子們歡迎,幾乎沒人去玩;玩具區依然很冷清;藝術區孩子雖然很喜歡,可是這個地方只能放置一張桌子,很多孩子一看沒座位就只能失望地離開;圖書區裏雖然每天有很多人,可是桌子上堆滿了家庭區的鍋碗瓢盆,孩子們全跑到這裏“做飯、喝飲料”,再看家庭區的小茶几上,卻一個人都沒有。

唉,原本滿懷期待的心情被現實澆了一盆涼水!

在我園教研活動的支持下,我和其他老師進行了多次交流和研討。我們分析了孩子們的遊戲需要和意圖,重溫研讀了主動學習環境創設、材料投放的主要原則,我終於鼓起勇氣,將教室的佈局重新進行了調整。調整過程中,孩子游戲的變化給了我很多驚喜,雖然仍有不少困惑和不解,但我已深切體會到,環境是爲幼兒遊戲服務的,環境創設應該跟隨幼兒的意圖,教師觀察幼兒、備材料已成爲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積木區

我們班積木區裏的材料分成實心大積木、單元小積木和輔材三大類。實心大積木體積大,重且滑,孩子們取放不方便,這是不是他們不喜歡玩的原因呢?於是,我將實心大積木收了起來,可是來積木區玩的孩子依然少得可憐,我有點迷茫了。接下來,我又把關注點放在了輔材上,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人偶、大樹、軌道、車輛、拱形和三角形的單元積木等,同時又把實心大積木再次搬了出來。這樣調整後,漸漸有一些小朋友來了,可是和旁邊熱鬧的家庭區比起來,仍然顯得很冷清。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覺得材料已經足夠豐富了,而且也給孩子們介紹了材料,可爲什麼孩子們仍然不喜歡玩呢?

陳老師點評:在實際工作中,受條件所限,幾乎沒有完全符合海森高要求的“完美的教室”.但老師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在區角的反應來不斷調整區角,適應孩子的遊戲需要。首先,在區角規劃中,積木區的面積應該是教室中最大的`,因爲很多幼兒會在積木區進行搭建,需要足夠的面積保證遊戲;另外,積木區較大的面積還可以用來進行集體活動。小班幼兒初入園大都喜歡去家庭區玩,小班後期和中班後,積木區的人數會逐漸開始增多,所以如果發現剛開始家庭區人比較多,可以適當擴大家庭區的面積。

其次,關於積木區的輔材,海森高區角環創中的輔材指的是激發和支持幼兒遊戲意圖的材料,正如陽老師後期添加的不同大小、用途和材質的玩具汽車、飛機、動物模型、人偶以及交通標誌等,這些都會讓幼兒的遊戲情境更加豐富。

另外,對於新改變的區角環境,特別是加入了新材料的話,建議老師利用晨會時間向幼兒介紹添加了什麼新材料,在哪裏可以找到,或者通過小組活動時間讓幼兒進行材料的探索,這些都可以幫助幼兒知道並瞭解新材料,從而激發他們使用的意圖。

最後,有關大積木的探討。陽老師對大積木的調整反映了陽老師對幼兒的觀察和對材料的思考。海森高認爲大積木比較容易而且能夠快速搭建出符合孩子意圖的結構和造型,然後玩起來。相比較,單元積木則需要搭很久,因爲過於複雜,導致在區角活動時間內無法獨立完成,更不好清理。但是,陽老師之前投放的是實心大積木,重且滑,孩子不好取放,容易有畏難情緒,所以不怎麼玩。而海森高使用的是空心大積木,是歷經40年研究、經過上萬所幼兒園使用驗證的,方便幼兒抓握取放、充分遊戲的建構材料,即使小班幼兒也沒問題。最後再提示一點,積木材料的擺放要按照形狀大小分類,並配有標識,這樣孩子才能“找得到,拿得到,放回去”。

藝術區

藝術區的材料豐富且操作性強,但是藝術區設置在教室邊上狹窄的通道中,並不能滿足更多幼兒藝術創作的需要。考慮到我們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獨立的餐廳,且與活動室僅隔一間盥洗室,只要拆除中間的門,通道就是暢通的,而且餐廳離水源近,地面和桌面非常容易清潔,寬敞明亮。我們試圖將藝術區挪到餐廳裏的想法得到了幼兒園的支持,很快幫我們拆除了盥洗間的木門。現在,藝術區終於可以容納並滿足衆多孩子同時遊戲的需要了!

陳老師點評:海森高對於藝術區的要求:空間較大,採光要好,近水源,地面容易清理,相對安靜。所以,當老師拆掉一扇門之後,教室裏面就出現了一個符合兒童需要的藝術區。老師們觀察細微,關注到了藝術區孩子們的表現和需要,並根據教室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從園長到教師,都體現了對幼兒主動學習的認同和支持。

玩具區

玩具區雖然材料豐富,可是設置在午睡室內,並不在活動室孩子們的視線範圍之內,且玩具筐存放在空心的玩具架子上,玩具架的穩定性不好,孩子在取放材料時經常將玩具筐打翻。經過觀察和思考,我將玩具區挪到了積木區的旁邊,將原有的玩具架更換爲長凳,高度更適合幼兒取放,這樣他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玩具筐裏的各種玩具材料。調整以後我發現,孩子們不僅開始喜歡去玩具區玩,還經常將玩具拿到家庭區去“炒菜”、拿到積木區與積木一起“修路”……看到玩具區的材料在各個區角都被孩子們開放使用,我不禁感嘆主動學習環境創設的策略多麼神奇!

陳老師點評:案例中,陽老師有兩點做得特別好:一,通過觀察調整玩具區的位置和材料的存放形式;二,打破了原有的區角人數限制和活動限制。正是因爲老師做出了改變,孩子的遊戲狀態才發生了變化。

當我們發現區角和材料無人問津時,首先,要觀察這個區角孩子是否看得到,是否方便進入,是否與其他區角之間有通道相連。陽老師班裏的玩具區在睡眠室,孩子平時去得少,而且也不容易和其他區角,尤其是小班孩子經常去的家庭區產生遊戲關聯。當玩具區搬出來以後,孩子們的遊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次,要觀察區角里的材料孩子是否拿得到。陽老師描述孩子在取放材料時經常將玩具筐打翻,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同時他會避免取用這些材料,從而放棄自己的遊戲意圖,轉而選擇別的區角或材料。所以海森高材料存放建議選用高矮適宜、通透的玩具櫃和開放透明的容器。玩具架改爲長凳,雖然有所好轉,但還是建議替換爲兩層玩具櫃,長凳子更適宜幼兒操作或展示作品。

當我們不再限制區角人數、區角活動主題,不再限制材料的使用形式和範圍,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材料去自己想去的區角,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意圖。老師會發現,並不是只有在玩具區才能獲得某項發展,也就是說區角不能被功能化,玩具區的材料在所有區角都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老師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的”。

圖書區和家庭區

圖書區和家庭區的小廚房裏都有桌子,爲什麼孩子們要把小廚房的材料搬到那麼遠圖書區的桌子上玩?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家庭區的小茶几大約只有30釐米高,這個高度對於孩子們操作材料來說非常不舒服;而圖書區的桌子卻高度適宜,適合孩子們坐着操作材料,所以纔會出現孩子們將家庭區的材料搬到圖書區的桌子上來遊戲的情況。於是,我們立即將家庭區的小茶几換成高度適宜的桌子。調整後的第二天,圖書區桌子上的鍋碗瓢盆令人驚訝地消失了,孩子們自然地坐在小廚房新換的桌子旁遊戲,而在圖書區看書的孩子們則終於享受到了一個安靜的空間。

陳老師點評:這是一個教師基於對幼兒的細緻觀察後作出區角調整的優秀案例,我們會發現很多細微但卻關鍵的調整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家庭區可能比積木區還要繁忙和熱鬧,所以應該爲家庭區留足空間,特別是幼兒可以做飯、吃飯、喂寶寶、給寶寶看病的地方。當然,這個案例還印證了:當取消區角限制之後,即使遇到一些問題,幼兒還是會想辦法解決問題達成遊戲意圖的,但我們還是更贊成老師的調整,更便於幼兒的材料取放和操作,並保證圖書區的安靜。

經過調整的教室越來越被孩子們喜歡,只要我們堅持主動學習的理念,就能爲孩子創設出一個開放、接納、支持的環境!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