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1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1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1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

我平時不愛好文學,可以說是個‘文盲’,不過對三毛文學可是心心念念,偶然間路過一個書店,打出廣告‘虧本大甩賣,按斤稱’,我毫不猶豫把店裏關於三毛的書都拿了一本,平時索索,這次付款相當爽快,回家後第一本拿出來看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一位語文老師得知此事後,要求我寫一篇800字的讀後感,拖了這麼久,今天就來交作業吧!

‘羨慕’,毫不諱言,就是這個詞,越往後面看越羨慕。

首先是羨慕她的思維,我很驚歎她是怎麼想的出來的,粉絲是春雨被凍住後被人從山上背下來賣了換米酒喝的天造之物,也可以是被中國人加工後的尼龍線;紫菜包飯吃到嘴裏舌頭不會變成藍色,因爲她是用反面複寫紙卷的;荷西問她家裏有沒有‘筍’,她說‘放心,筍會長出來的’,然後她就用小黃瓜代替了筍做了一道‘筍片炒冬菇’,還被贊‘這是他一生吃到最好的一次嫩筍片炒冬菇’。我基本上是‘哈哈哈哈’看完這一篇的,當然,‘中國飯店’只是我認爲她思維奇特的一方面,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荷西說最喜歡聽她胡說八道,我也喜歡,我們身邊不就有這樣的人嗎,看似不正經,卻願意跟她待一塊兒,因爲快樂。

再者是羨慕她‘活的夠本’,在去沙漠前就去過好多國家,有一圈朋友,自在逍遙,半夜回來躺在牀上想‘這纔是人生,如果說來世界上走一遭只這幾個月的西班牙生活,已值回票價’。後來到了沙漠,成爲中國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第一個踏上撒哈拉沙漠土地的女性,接着就經常獨自一人利用一切交通工具深入沙漠去旅行,看海市蜃樓、瞭解風俗民情等等。當然除了這些瀟灑也有吃飯問題,她自己都說‘反正夫婦生活總是在吃飯,其他時間便是去忙着賺吃飯的錢’,有次她閒來沒事算了一下這麼久以來賺的錢,告訴荷西后荷西很是歡喜,兩人決定去國家旅館吃飯,三毛看着銀盤裏的大菜感動地直嘆息‘啊!幸福的青鳥來了!’,吃完飯就愉快地散步回家了。第二天就只有餅吃,而且還吃不飽,因爲昨天晚上把最後的錢都花光了,我想這對於中國任何一個爲人妻的說都是不可思議的,可三毛就是‘活的夠本’,後來兩人就只能當起了‘素人漁夫’,到海邊抓魚去賣了。

還有羨慕她跟荷西,兩人的感情自不用說,我主要想說的是他倆‘個性相仿,趣味相投’,荷西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瘋狂的行爲,在他看來確是理所當然的’。有次荷西下班不進門,留在車上按喇叭‘我知道什麼地方有化石的小烏龜和貝克’、‘來回兩百四十多裏,三小時在車上,一小時找化石,回來十點鐘正好吃晚飯’,倆人欣喜若狂地到了目的地,經過一番搜尋,荷西大半個身子深陷泥潭等待三毛救援,三毛擺脫了三個她原以爲是希望的結果是看到她只會說‘是女人,是女人’的撒哈拉威男人,倆人經歷了‘荒山之夜’,在回家的路上,荷西呻吟似的問三毛:“三毛,還要化石嗎?”

“要。”,你呢?”,“我更要了。”

“什麼時候再來?”

“明天下午。”

其實除了這些羨慕,更多的是佩服,荷西問她“你真的堅持要去沙漠?”

她重重地點了一下頭‘我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

故事看完了,好像也跟着旅行了一趟,去參加了當地人的婚禮,偷看了撒哈拉威女人洗澡,感受了對啞奴遭遇無能爲力的痛心與悲涼,甚至經歷了那場悲慘的獨立。書後面還附了幾封三毛寫給父母的信,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在信中說:“我個性變了很多,將來的事不去愁煩,所以你們也不要愁煩。荷西去潛水,給他去潛,如果出事了,人生也不過如此,早晚都得去的,也用不着太傷心。”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在信中說:“我很高興我有了歸宿,我太幸福了,許多人一生只活一次,但我活了許多次不同的人生,這是上帝給的禮物。”

心境都是會變化的吧,我們都在感悟自己的生活,也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只要活在當下,活的夠本,活的有情有義。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2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了三毛在寒冷的沙漠中的經歷,但她以簡單的風格和寬容的心描繪了黑暗的社會。無論是《玩偶新娘》中10歲的新娘,還是爲了騙取自己的錢財而甘於墮落追求愛情的男人,還是爲了拯救世界而只向吊罐中的男人開放的醫院地獄,在這樣一個遠離封建愚昧的荒涼孤寂沙漠中,她仍然可以如此浪漫,我認爲這一切都來自她對生活的熱愛。在她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她永恆的愛。她喜歡那裏的每一種植物、水和沙子。雖然撒哈拉沙漠的人很不講理,但愛總能讓人感到溫暖。愛可以融化仇恨和怨恨。試着去愛一切,所有的結果都是完美的。

說到三毛和她的撒哈拉沙漠,我必須提到何塞,他只有30年的生命,但愛她12年。三毛和何塞有着廣泛的感情,被很多人羨慕。然而,他們的生活並不華麗,甚至有些貧窮。人們羨慕什麼?是那兩顆心同甘共苦。在他們的感情中,他們有一個相當戲劇性的六年約會,在三毛有兩次不幸的婚姻,還有一份意想不到的結婚禮物;駱駝頭骨。但無論如何,何塞是三毛的最愛。他的死是對三毛最大的傷害。之後,他跌跌撞撞,最後三毛也跟着他走了。

對於生活的解釋,三毛說:;我必須品味生活的過程,無論是春天和雪,綠色蔬菜和豆腐,所以我不能浪費它Rdquo

我曾經想過生活是如何完整的,什麼樣的機會和驚喜纔算完美。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一絲寧靜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攀登高峯,但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沒有答案。即使有,也應該在對生活的期待和期待中找到,對嗎?

人有兩面性。有兩個方面,指的是許多方面。就像《撒哈拉沙漠故事》中三毛描繪的沙漠一樣,沙漠表面乾燥貧瘠,但當夜晚來臨時,沙漠散發出活力。

世界充滿了紅色的塵埃。有多少人被這個世界迷住了

我半眯着眼睛,對着這個世界微笑,但我一次又一次地受傷。黑紫色的妝容點綴着這張平凡的臉。我忍不住笑了,但我的臉上充滿了淚水。也許三毛在沙漠中感到失望和絕望,但當紅日升起時,他心中燃燒的仍然是無法抹去的美好。

空着眼睛向前看,然後熄滅燃燒的香菸,深吸一口氣,背上揹包,收拾行李,開始旅程。在那隻眼睛裏逐漸點燃的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卓越的期望。塵土飛揚,大步向前,不要回頭。

三毛一生都在漂泊,漂泊在撒哈拉沙漠中,漂泊在遠方,尋找靈魂的居所,我們追隨她的腳步,漂泊在她的話語和她的世界中,尋找靈魂的震撼。

三毛,我不能告訴你她是什麼樣的女人。一個靈魂不羈的女人,對她的任何描述都過於蒼白和膚淺。

當我第一次見到三毛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在三毛流浪的流浪兒童。在我遇到三毛之後,我發現他們是不同的。三毛正帶着一個自由、不羈的靈魂在世界各地遊蕩。從出生起,她就註定要追求心中空靈的自由,遠行,踏過千山萬水,在漂泊中完成生命中最美麗的綻放。這樣的三毛怎麼能不讓我深愛。

三毛的特點是如此鮮明:熱情、安然、驕傲和果斷。她可以直接向她喜歡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不管世俗世界如何。她是一個能夠理解黃沙洗禮的人,她的靈魂在自由地舞蹈。她也可以在24歲時離家去西班牙,因爲她無法得到承諾。當世界上沒有依戀時,她也可以放棄自己的生活。然而,所有這些事情最終都逃脫了命運:生於流浪,死於孤獨。這是命運,沒有人能改變。命運早就給了一個提示:三毛,從《周易》中,有三個,錢卦、毛卦、昆卦、上錢卦和下昆卦,還有無卦,這意味着生活是艱難而不順利的。她的生活是美好的,但註定會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然而,雖然方舟子的靈魂已經逝去,但愛不會離開,話語也不會消亡。在她去世多年後,當我們讀到她的話時,我們仍然會被她的流浪情結所感動。我們只想不顧一切地追逐這段距離,然後進行一次聲稱要走的旅行。

她的瀟灑,她的漂泊和真誠,她的熱情,固執和特立獨行都打動了我們的心,更多的浪費,更少的敷衍。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3

翻開這本書,一種樸實平凡的情感撲面而來,一種令人感動的男女之情躍然紙上,在三毛心中荷西是最懂自己的,最遷就自己的,更是自己獨一無二的愛。

勇敢的三毛拋棄了繁華都市的種種,毅然決然的來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對悽豔寂寥的大沙漠,她幾乎不能自已,滿心的熱血與幻想被那捲起的黃沙打亂,面對着殘陽如血,面對着廣袤無垠,她沒有離開,而是堅定的走向了沙漠的腹地。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隨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決,就先在沙漠的磷礦公司找了個職位,提前在沙漠等着三毛了。三毛逐漸愛上了沙漠的狂暴與沉靜,愛上了沙漠美麗的星空,她用手中的筆給孤寂的大沙漠添加了一筆神奇的而溫暖的色彩。

她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在那大沙漠裏,沒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沒有傢俱沒有牀,但是她還是活的快樂,她用中餐款待荷西,用一道道的菜證明了她的聰明,她的愛,下廚款待上級更是得到了荷西的好評。她是智慧的,用小小的食材卻收穫了生活中無盡的感動與歡樂;她教鄰居的女孩子們認字,用簡單的醫療知識解除他們的病苦一次又一次用奇特的方法幫鄰居們解除病痛,她是個聰明的女子,也容易和別人相處,就好像她所說的:“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得捷徑。”或許就是她那積極的心態和友好的態度使她贏得了一次次珍貴的友誼;她曾一個人跟着運水車,深入沙漠腹地,瞭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看見那些令人乍舌的生活情景,她沒有嫌棄,更多的是同情與珍惜;還有就是寫三毛和荷西傍晚去撿化石驚險一幕。當時荷西抱住石頭,半身陷在泥潭裏,三毛想辦法救他時卻遇到歹徒,她一邊開車拼命甩掉他們,之後還要獨自一人在零下幾度的寒冷夜裏卸下車輪胎,用自己的長裙作爲繩子把荷西拉上來,經歷過整夜的折騰,渾身上下凍得發紫,但終於是得救了,我也長舒了一口氣。

在《沙巴軍曹》中,給我的感受最深,透過筆墨我看到了生活在沙漠腹地,無人問津的偏僻角落,忍受着人性的血腥,生活的困苦,內心的譴責與遺憾,然而卻無法改變,更無濟於事,唯有在這片荒涼的沙漠耗盡自己的內心困苦,更是耗盡了生命,在軍曹看來,他不配有任何東西甚至名字,唯有追隨他的戰友們,纔是他最終的歸宿。儘管他最恨的是撒哈拉威人,但他卻是爲了保護幾個撒哈拉小孩,而終被炸成了碎片。“第二天,這個軍曹的屍體,被放進棺木中,靜靜地安葬在已經挖空了的公墓裏,他的兄弟們早已離開了,在別的土地上安睡了,而他,沒有趕得上他們,卻靜靜地被埋葬在撒哈拉的土地上,這一片他又愛而又恨的土地做了他永久的故鄉。”看到這裏內心被震撼,滿心的憤懣不平與不捨,而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學會了體會生命中的小幸福與小感動。

在《哭泣的駱駝》中,感受到了三毛心中無限的悲哀,那幾行文字至今仍歷歷在目,“我蹲在遠遠的沙地上,不停的發着抖,發着抖,四周暗得快看不清他們了。風,突然沒有了聲音,我漸漸的什麼也看不見,只聽見屠宰房裏駱駝嘶叫的悲鳴越來越響,越來越高,整個的天空,漸漸充滿了駱駝們哭波着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這樣美好的女子,最終的結局卻是悲慘的,她和她的愛人——民族英雄巴西里被自己人出賣遇害。令所有人爲之動容的憤怒與無奈,在天空與沙漠之間徘徊,摻雜着那駱駝的悲鳴嘶吼聲。

看過這本書之後,感覺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層次,那裏只有自由,自由,我喜歡三毛,說是她的樸實文字,不如說是她那不羈的靈魂,與隨性的生活方式,追從內心的腳步,是當下身處社會中人內心的願望,藉着她的文字,也好似流浪了一段時間。

最爲感動的便是三毛的性格和與荷西的愛情,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間煙火中尋找情感的寄託。三毛選擇了荷西,選擇了她最能伸手觸摸的幸福。這是三毛作爲一個女人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三毛選擇了沙漠,荷西選擇了三毛,不論是真是假,都讓我看見了那個深愛三毛的荷西,和將這段摯愛捧於手心的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4

“三毛,你明年有什麼大計劃?”他問我。

“沒有什麼特別的,過完復活節以後想去非洲。”

“摩洛哥嗎?你不是去過了?”他又問我。

“去過的是阿爾及利亞,明年想去的是撒哈拉沙漠。”

這段話出自此書中的一篇《結婚記》,儘管荷西極不情願三毛去撒哈拉沙漠冒險,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追隨她,甚至比三毛先行到了非洲來探路。三毛與荷西在非洲度過了一段隨心所欲極爲幸福的日子,所以三毛妙筆生花地寫下了《撒哈拉的故事》,此書中收錄了十七篇文章外加附錄兩篇和九篇書信。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故事都是他們幸福生活的見證。在書中三毛以一個流浪者的口吻輕鬆地講述着異國風情,有可愛又可氣的鄰居,有國人所不能理解的撒哈拉威風俗,有內心想探尋的風景。

有時候喜歡是如此妙不可言,就像因爲糖果能給人的味覺以甜味所以喜歡了糖,也似百合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鑽進了鼻腔滲透到五臟六腑讓心一悅從而喜歡了百合。而《撒哈拉的故事》讓我的耳目一新,內心迴歸從容,所以我對它愛不釋手,並且從此愛上了三毛這位作家,也愛上了三毛身邊的那個大男孩荷西。荷西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三毛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瘋狂的行爲,在他看來卻是理所當然的。品完他們的故事後,讓我覺得荷西和三毛從此成爲了最美愛情的代名詞。

讀這本書可以隨心所欲,不用去思考文章背後的意義,三毛將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讓人一目瞭然,辭藻可能不是極其華麗,但是在最平實的語言間仍然能感受到浪漫,越咀嚼越醇香,像一壺塵封多年的老酒一般令人回味無窮。就像三毛爲表對荷西的思念便寫下這樣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空上就飄下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也不知是語言的偉大還是三毛的情愫悲愴,讀這句我的心也在絞痛,因爲思念如此可怕,讓人喪了心志失了魂魄,甚而選擇結束生命以慰藉內心的傷痛。荷西離開之後,三毛筆鋒陡轉,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悲傷,最終自了生命,讓世界少了一個癡情的人兒,多了一份悲傷!

在這十幾篇散文中,每一篇故事的敘述,畫面感都極強,每讀完一段文字一幅畫面也隨之呈現,讓人有探索下去的慾望。這種慾望迫不及待,但又深怕速度一快就錯過了某些精彩之處,讓人讀得小心翼翼的。這許多故事的畫面感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所以這異域風情也極大的吸引着人。有娃娃新娘的習俗,有銅片的符咒······這些風俗藏匿於三毛的字裏行間,躺在撒哈拉的懷裏。

因爲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因爲一本書愛上一個人。讀了《撒哈拉的故事後》三毛便成了我最喜愛的作家,也相繼讀了她的傳記及其其它書籍。因爲在這本書中三毛所描寫的繁瑣的生活細節中,她是一個奇女子,她喜歡將拾取的破爛改造成爲有用的物品,而這一喜好是她七八歲時被嘲笑的夢想。那時的她要當一個拾荒者,到了青春年少時亦沒有忘卻。人貴在能堅持被嘲笑的夢想。荷西瞭解三毛,結婚時送了一副駱駝的頭骨給三毛,讓三毛無比歡喜。三毛樂於助人敢於探索,不顧荷西反對也要去救助鄰居長了膿包的小女孩,可喜的是救助成功,所以三毛也就更加樂於當醫生了。書中鮮活的形象深深鐫刻在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忘卻,所以對這本書也更加喜愛。

《撒哈拉的故事》一書的閃光點就像沙漠中的沙粒,要用心去堆砌,方可一望無垠。

身受生活壓力的你不妨去讀讀這本書,因爲前往沙漠生活,不是誰都有勇氣,我們需要三毛的勇氣和大無畏,更需要三毛的灑脫。走進撒哈拉的故事,領會異域風情品評不一樣的生活,感受在粗獷的沙漠中三毛特有的的柔情,亦可咀嚼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在書中,你會發現閱讀的美妙會感受到世界的新奇會聆聽到自我的心聲。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過了似的乾淨,天空是碧藍的,沒有一絲雲彩,溫柔的沙丘不斷地鋪展到視線所能及的極限。你的視線所能及《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5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是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題記

我時常覺得自己與三毛的書有着註定的緣分。她的每一本書都是有生命的,都藏着一個真實的靈魂。讀《撒哈拉的故事》兩三次總覺得怎麼讀都讀不夠,每次拿起它,心裏時常五味雜陳。有感慨、感動、甚至是感激……

在撒哈拉,每一粒沙地裏的石子,三毛是如此地珍愛,每一次的日出和日落,她都捨不得忘懷,每一張張活生生的面孔,在她的記憶裏永遠也揮抹不去。在這個異域的大沙漠,她用自己的那份堅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用她那比沙漠還闊達的胸襟去愛撒哈拉威人,她和荷西苦中作樂的婚姻生活。即使是沙漠動盪不安的局勢卻永遠無法阻止她去大沙漠的心,只因爲她追求的不僅僅是自由,更多的是一個心靈真正的棲息之處。

一次無意間的翻閱地理雜誌,看了一遍,三毛便把自己毫不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土地。這是真性情的三毛!這個異國他鄉的地方,三毛和荷西“白手成家”。在一間什麼也沒有的空心磚小屋,正對面的是一大片垃圾場,在前方便是一片波浪似的沙谷。除沙石,便是那料峭的風。從此,三毛便開始用“心”自己親手一點一滴地來裝飾整理這個簡陋地無以言比的小屋。在三毛經過一個店的時候,向老闆討來了一大堆裝棺材的長木箱。一開始她不知情,爲得到這些免費的木箱子樂了大半天並且她很荷西兩個人把這些木箱子親手做成了傢俱。後來得知這些木箱子是棺材外箱,而她已經把它們做成傢俱了,她此時更愛她的這些用棺材做的傢俱了。它們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會遭到唾棄,三毛卻覺得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寶貝般的東西。是的,從本質上來說它確實是沒什麼存在價值的意義。對於在沙漠的三毛,這是她賦予了它生命的寶貝。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在她的心裏,很多平常的東西對她來說都是有不一樣的意義的。我們都知道,人們總很輕易地把金錢作爲一切來權衡生命裏的每一件東西,就這樣錯過了很多原本就很美好的東西。我們總是用眼睛去看到一些生硬的事物,卻忽略了一些微妙的東西。我曾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的一句話:每個人是習慣和過去行爲的複雜集合體,因此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來看事情。人類看起來很類似,但認知方式卻完全不同,每個人都生活在獨特而分別的世界裏。她從不隨波逐流,也不詮釋人生,只做生活的見證者;她是浪漫、灑脫的。人生是一種誰也說不清楚的東西,但怎樣過上屬於自己真正的人生取決於自己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

有人覺得三毛傻,寧願在一無所有的大沙漠裏受苦,卻放棄了原本舒適安樂的日子。如果她是一個追求榮華富貴,享受安寧舒適,那麼她便不是衆多人心中那個永恆的三毛。她從不後悔去到大沙漠,在這個異域裏,這是最好的心靈的棲息之地。那間她和荷西一起“白手成家”的屋子是她人生中最美麗最快樂的人間天堂。她愛這間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打造的家。屋子裏的東西若估量起來,它的價值是那麼無足輕重。這對於三毛來說,卻是她生命裏的無價之寶。就連對她百般打擾,給她造成極大不方便的鄰居,她稱以她們爲“芳鄰”。出乎我們的意料,對於不可理喻的她那些鄰居,三毛打心裏地感激她們:因爲她們,三毛在大沙漠的日子變得五光十色,她的沙漠日子也就不孤獨了。對於三毛而言,幸福是她在家準備完那平淡的晚餐後站在門口等待荷西下班回家的那份期待,是鄰居對她的永無止境的百般打擾,有時候沙漠的一陣風對她來說何嘗不也是快樂之源?幸福與快樂有時就是那樣的簡單。幸福與快樂,有時候它可以是一陣微微的午後清風拂過你的雙頰,而這時候自己剛好坐在水泥鋪的小巷,手裏拿着你最喜歡的一本書。它也可以是遠在他鄉在電話裏頭聽到母親親切問候的那般感動。又或許在夜深人靜站在樓梯口時的朗風曉月帶來的怡然……當自己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心靈的棲息之地,生活的每點每滴都是幸福和快樂。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是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應該找到一個值得我們棲息心靈的地方,即使是在處境及其糟糕的境地,卻是讓自己能夠快樂和滿意地去生活,去愛身邊的一切,不管它多麼不堪,但沒有它生活好像就會缺少它原本的那份完整和獨特。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6

這個五一小假期沒有出門,我知道,出去無非見到的是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索性安安靜靜窩在家中,倒也去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果然,別有洞天。離我們生活萬里之遙的廣袤的撒哈拉沙漠的美麗景緻在電視上、圖片上見到過,驚歎那一片天地的遼闊壯麗,人類的渺小無知,如果有朝一日有機會,我想我定會去大沙漠裏走一遭,而我的膽量也不過如此罷了。若要讓我生活在那裏,我想於我這樣一個俗人而言,是萬沒有那樣的勇氣和灑脫的。正因如此,我一直對三毛這位第一個踏入撒哈拉沙漠的柔弱女子敬仰萬分,看過她的文之後,更覺她可愛至極。

文如其人,說得極對,三毛的文字不花哨、不做作、讀來親切極了,像個鄰家姐姐向我訴說那遙遠的故事;三毛的文字又很隨意跳脫、活潑有趣,想來便是個性情中人;三毛的文字處處充滿了情懷和溫暖,我因此知道她內心是如此充滿了愛。

一個女子,爲着自己前世的鄉愁,離開熱鬧繁華的大都市,來到這食物匱乏動盪不安愚昧落後的西撒哈拉,要生活下去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當地的撒哈拉威人文明教化程度低,自然有些野蠻暴戾,鄰居們向她討要東西從來都是有借無還,而她依然樂得稱其爲"芳鄰",傾其所有幫助這些可愛又"可恨"的鄰里們,還樂此不疲地當起了當地的"巫醫",竟也醫好了不少人,甚至差點當了接生產婆,這個"副業"被丈夫荷西叫停後,又偷偷地當起了獸醫,關鍵是藥到病除,實在是太有才!

在西撒哈拉的沙漠裏,人煙稀少,人們也極不友善,更別說對一個陌生臉孔的亞洲人,兩人去沙漠深處探險時,荷西誤入泥潭,越陷越深,路過的撒哈拉威人非但不願意救人,反而趁人之危心存不軌,看得我心驚膽戰,還好最後脫險,兩人已在沙漠的寒夜中凍得半死,卻又相約明天再來,十足的瀟灑。

我喜歡有生活情趣的人,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再苦的生活好似都平添了幾分格調。三毛和荷西的生活中充滿妙語和小插曲,每每看時都忍俊不禁。而從字裏行間中,我又能深切地感受對這落後而充滿紛爭動亂的土地和上面的人民,三毛心中感到的苦痛和無奈。一個黑人奴隸的悲慘命運讓我不禁感慨落淚,當地的撒哈拉威從未視其爲人,儘管啞奴懂得禮數、聰明勤勞、知道感恩,但這都擺脫不了生而爲奴世代爲奴的命運。西屬撒哈拉地區在摩洛哥、毛利塔尼亞和當地撒哈拉威組成的游擊隊的紛爭中爆炸頻發,其中還夾雜着撒哈拉威人和西班牙人之間的民族仇恨,三毛親眼目睹了當地的暴民對友人的侮辱和殺害,也親眼見證了美麗沙漠上一幕幕慘劇的發生……

三毛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纔不枉來走這麼一遭。"我想,撒哈拉的故事,於她而言,既是陽春白雪,也是青菜豆腐,縱有不捨,有一天終將離去,撒哈拉的記憶卻定融入她的體內,永遠無法抹去了。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當地相識朋友的關係,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麪對困難的堅定。由十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章,從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爲背景的故事。

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適應、關懷這片大沙漠,在她的筆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變得豐富多彩。三毛以一個流浪者的口吻,輕鬆地講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細節和生活經歷:沙漠的新奇、生活的樂趣,千瘡百孔的大帳篷、鐵皮做的小屋、單峯駱駝和成羣的山羊。書中無論是荷西把粉絲當做雨來吃,還是他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去海邊打魚、白手起家建立他們沙漠上最美麗的房子,都滲透着彼此間濃濃的溫馨的愛意。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7

很早之前和朋友聊起讀書,各自分享了自己看過了哪一些書,計劃看哪一些,那時我意識到,在我比較貧瘠的閱讀生涯中,甚至都沒有讀過一位女性作家的書籍,這讓我很遺憾。那次我問了一下友人,她告訴說我可以從三毛開始讀,還特別推薦了《撒哈拉的故事》這本。然後說張愛玲的書後面感興趣也可以再讀讀,畢竟有研究紅樓夢的“紅學”,也有研究張愛玲的“張學”。

直到我今年元旦之後的一個星期讀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時,距離那一次談話,過去了半年。

我承認我在看這本書的頭幾篇的時候,一直是帶着偏見的,就覺得有點過於理想主義了。比如第一章的《沙漠中的飯店》,裏面說她(三毛)在家裏做飯,並不十分好的中國菜,卻吸引了荷西的連連稱讚,甚至同事都搶着吃。生活細節寫的確實很浪漫,我就是覺得太理想化了,荷西是傻子嗎?這點菜都分辨不出來?當然也許是因爲我單身久了,無法體驗兩個人一起的浪漫。

第二篇的《結婚記》,甚至讓我覺得有點荒唐,啥都沒準備好,就那麼去沙漠生活了?就那樣就結婚了?無法理解。緊接着的《懸壺濟世》越發讓我覺得不可理喻,一個啥醫術都不懂的人,就隨便給人吃藥,甚至還妄想給別人接生,簡直讓我棄書。

我耐着性子讓自己讀下去,發現三毛寫散文的切入點確實是不同的,感情會更細膩一些,聚焦於生活的一些小事,放大到整個生活,讓人從簡單的文字中,想象出了三毛在撒哈拉生活中的畫面。也使得讀者對撒哈拉充滿了嚮往。看到後面之後,我也放佛隨着三毛的文字在撒哈拉生活了一遭,經歷了她的經歷。

讀完之後,我反思自己,發現自己還是挺刻薄的,就因爲三毛寫的東西,她的浪漫我無法get到,就想着棄書,就在心裏罵這本書“垃圾”,這樣是不對的。自己總是把“求同存異”“君子和而不同”掛在嘴邊,自己卻做不到容納別人不一樣的想法,或者說思路。

想起沒多久的一件事情,某個微信羣有個“女”(打引號是因爲我懷疑她是摳腳大漢,設置爲女的加別人好友亂髮廣告)的,她微信被人投訴封了,在微信羣裏面求助加過她好友的人,幫忙驗證解封。我一想啊,這特麼肯定是摳腳大漢亂髮廣告,被人投訴封了之後,還擱這裝女的騙LSP幫她呢?於是我陰陽怪氣的嘲諷她,說“是什麼樣的銷售工作還會被人投訴哦?”“這麼敬業的嗎?都用自己私人號加微信。”“建議貴司給你們申請企業微信呢!”……反正最後嘲諷了她退羣了。後來我反思,覺得這樣不對的,別人要上當的人就上當唄?我又沒什麼辦法。萬一那個人是正經銷售,只是不小心被封;亦或是那個人因爲一些特別的原因,只能從事這個職業呢?我就這麼否定了別人。越想越覺得自己錯的很厲害。

在領悟要尊重每一個人心中的浪漫之後,我想到每個人心中也肯定有一個撒哈拉。比如我自己,就特別想去北方生活,比如甘肅(這個肯定是看《河西走廊》紀錄片的情結),比如陝北(這個就是看文學作品的情結了)這樣一些廣闊的地方去,想象着自己在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上撒丫子瞎跑,那感覺肯定賊棒。

三毛也是,喜歡上撒哈拉沙漠就是一個很偶然的,大概就是有一次看到《國家地理》雜誌對撒哈拉的介紹,就無可救藥的喜歡上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這應該是浪漫主義的最高境界了吧。同樣的,我也想起我的朋友們,有說想去雲南的,也有想去四川某個不知名小寺廟拜一拜的,還有想去西藏的某個地方的……說去著名景點拜拜的,我還算理解,一些不知名的小地方,我問爲什麼,都回答說,沒由頭的,就是想去。我想,大概也如三毛寫的,前世的鄉愁覺醒了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撒哈拉,這是每個人的浪漫,要無比的珍惜,有一天,會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

If you want,go!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

第一次在那本書頁都已被翻得鬆垮的老書上遇上她的文字,我就毫無防備的徹徹底底地愛上了。

深深喜歡那種自由的散漫的行行列列,細細品讀着就如品一份愜意,品一杯適才泡好的花茶,透明的瓣片沉沉浮浮,氤氳起薄薄的,透香的細密水霧。然而那文字的味道卻並不浮誇,也不過分蜜甜,只是淡淡的,樸實的甚或是有些粗獷的。像一縷若有似無的酒香,從那遙遠的小巷深處漏了出來,還帶着些辛辣的味兒,叫人禁不住循着那氣味緩緩踱了步往那小巷中去了。

那日偶遇《撒哈拉的故事》,才翻讀幾頁便不能罷休,被那文字引着入了書本深處。跪坐在閣樓上,如飢似渴的頁頁讀着,悶熱的空氣汗溼了背也不在意,只一心墜了進去,也醉了進去。

愛聽她與荷西你一言我一語,妙趣橫生的對話不像是兩個早該成熟的大人在談論家庭瑣事,倒像是兩個可愛的頑童說着異想天開的想法,透着濃濃的天真,叫人忍俊不禁。也看她自備藥品,一副機靈模樣煞有介事的當起醫生,雖無半點醫術卻憑着膽大心細醫好不少病,讓人同荷西一樣對她無可奈何卻又會暗暗地佩服。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便是她硬拉上荷西偷看人家洗澡,觀察的津津有味,興味兒正濃時被發現竟也忘記了跑。她似有無盡的好奇心,總做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甚至是離經叛道的事。但也正因爲這份好奇精神,讓她領略了別人未曾看過的別樣的世界......

這樣初讀時總是含笑的,眉眼間滿溢着喜悅。真實而生動的文字,詼諧而輕快的筆調,總讓一張調皮狡黠的笑臉時時浮現在眼前。然而不知翻入哪一頁,心驀地一驚,我竟不知,如此浪漫的沙漠竟還會有那樣的辛酸與艱苦,書頁翻動時輕輕抖着,我的心也被那文字摩挲地顫了起來。

三毛初入沙漠時也曾煩惱過。煩惱簡陋的房屋,缺損的屋頂總讓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風沙趁虛而入;煩惱身邊愚昧的鄰居,各種各樣粗魯的舉動和無禮的要求讓她不知該如何應付。然而即使煩惱,也不消沉,即使艱難,也不退縮,即使生活被蒙上灰暗的色調,三毛也用一顆孩童般純淨天然的心,用一張星辰般璀璨而閃爍的笑臉,用一杆縈繞着芬芳,氤氳着浪漫的生花妙筆重又爲它塗上一層明媚的,熠熠生輝的陽光色彩。

棲身的房屋不盡如人意,她就耐心地一點一滴地細細打造。添一張柔軟舒適的大牀墊,每晚的好夢更爲它添了溫暖的觸感;添一張別具特色的棺材板製作的沙發,蒙上絢麗的大地毯也增了不少神祕的異域風情;添一尊不知名的老者刻出的小石像,喜滋滋地用指腹輕輕撫摸着粗糙的滄桑質感。添一件,再添一件,三毛用心積攢着絲絲縷縷的溫暖與感動。終於,當愛人親手製造的巨大的透明玻璃籠罩住整個屋頂,撒哈拉的陽光透過玻璃而傾瀉得更加委婉與和煦,金色的粉末灑滿房間的每個角落,三毛終用雙手造出了她每時每刻都在憧憬的家。

她珍愛那間小屋,珍愛着,卻不吝嗇。她向每一個來到她屋前的人敞開門,從不忍心拒絕鄰居們突兀甚至是無禮的請求。她不遺餘力地幫助人們,卻從不眯起眼睛,撇下嘴角,露出傲慢表情。她愛笑,更讓笑容裏濃濃的甜蜜氣息彌散在沙漠的每個清晨和傍晚。她與十歲的沙漠小姑娘結下珍貴的友誼,她開辦女子學校,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悉心培育着知識之花。

我深愛自由快樂,精靈般的三毛,我更爲如此堅守,不棄不離,勇士般的三毛而感動。

戀戀不捨地緩緩合上最後一頁,我凝視着書皮上身着及地麻布裙,立在無垠沙漠中的三毛靜默良久。忽然夢醒一般,擡頭向窗外望去......

啊!窗外赫然有莽莽一片沙漠,一望無際的蒼茫與遼闊,有一間小屋孤單的立着,玻璃造的屋頂閃閃發着光。西落的渾圓的日頭逼近高高低低的沙丘,萬丈霞光襯出一個單薄的人影來,及地的連衣裙被風捲起,那麼高大又那麼渺小。天整個都是紅的,倏得有一抹奇異的紫色的光掠過渾黃的沙,掠過那一片最美的沙漠。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9

我喜歡三毛,她是一個任意妄爲的旅行家,也是個充滿奇思幻想的作家。三毛遊歷過許多國家,到過許許多多的地方,她的心無時無刻不在流浪,也許因爲她的經歷比常人豐富得多,我始終對她保持一種崇拜,在我的心目中,三毛是一個有個性,內心豐富的女子。除了遊歷山山水水,她還是個有才華的作家,早些年,三毛讀盡市面上可見的小說,雖說不在學校接受教育,可是她的才華也是一般人不可比擬的。在她的筆下,撒哈拉沙漠成爲了讀者心目中嚮往的地方,儘管它的生存條件是那麼惡劣,沙漠的一事一物在她的描述下,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吸引力,深深抓住讀者的心。

三毛是個率性而爲的女子,在書中她是這樣寫道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釋裏,就是精神的文明。她還說:高度文明的社會,我住過,看透,也嘗夠了,我的感動不是沒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它的影響。但是我始終沒有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將我的心留下來給我居住的城市。

許多人對三毛這種捨棄現代物質生活的做法可能表示不理解,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從三毛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也許是三毛對自由的嚮往讓她捨棄了物質上的享受,選擇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沙漠生活吧。

比較瞭解三毛的朋友將她對沙漠的嚮往解釋成看破紅塵,自我的放逐,一去不返。三毛自己在書中表示她覺得這些看法都不是很正確的看法。也許是因爲骨子裏三毛熱愛撒哈拉沙漠吧。有一次三毛無意間翻到了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剛好在介紹撒哈拉沙漠,三毛當時只看了一遍書中的介紹,就深深愛上了這片沙漠,她說,我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的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我想三毛是熱愛撒哈拉的,在書中,她甚至把它比作內心深處的夢裏情人,這份對沙漠毫無保留的熱愛,促使她踏上了異鄉的路,乃至是結婚前夕她也隻身前往沙漠。

三毛也曾表示起初她留在沙漠是因爲自己,後來是因爲荷西。令我感動的不只是三毛所描繪的異國風土人情,還有她和荷西的一段異國戀。未婚夫離世後,三毛回到西班牙,再次與荷西重逢,荷西對昔日喜歡的人表示了款款深情,六年來對三毛的傾心仰慕和堅守,打動了這個身心疲憊的女子,愛情再次盛開在撒哈拉,當荷西決心爲愛情去沙漠裏受苦的時候,三毛就在心裏決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她丈夫——荷西。

我羨慕荷西與三毛的愛情,不是很唯美,足夠令人感動。在荷西看來他支持三毛的各式各樣的想法和探險,他和三毛的結合是平淡的結合,三毛也這樣說,和一般夫妻一樣,在柴米油鹽的平淡中度過,不同的是他們的懂得在沙漠的枯燥中找尋樂子。有一次家裏寄來中國土特產給三毛,不瞭解中國菜的荷西問粉絲是什麼,三毛說是山上下的雨,人們把它做成現在吃的`東西,藉此捉弄荷西。一次,三毛做卷飯糰,荷西誤以爲外面的海苔是不能吃的,三毛故意說是複寫紙,逗得荷西不敢吃飯糰。這段描寫笑翻了我。平日裏,大漠的物質生活是匱乏的,家人對三毛的關照,感動了我。或許大漠的生活是艱苦的,不過在這對人兒的眼裏因爲找尋了樂趣和遠方家人的關照,不再枯燥。

與當地人生活在一起,三毛像個孩子一樣,她有十足的好奇心窺探當地的風俗。娃娃新娘記述了小女孩姑卡結婚的經過,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早早結了過,在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還有在荒山,三毛和荷西度過的驚險之夜,讀到荷西身陷沙漠爛泥中,三毛被撒哈拉威人追趕的部分,這真是讓我捏了把汗,好在三毛成功脫離危險,救出了荷西。沙漠觀浴記也寫得很生動有趣,撒哈拉威女人奇特的洗浴方式真實再顯在讀者眼中,當許多水灌進肚子裏,撒哈拉威婦女,泄出一地髒物,讓我頓時覺得撒哈拉真是個奇特的地方,想親自去看看。

我羨慕三毛,儘管我無法追隨她遊歷山山水水的腳步,但是我的心在流浪,爲着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而追隨她。撒哈拉的故事很美妙,而那些異土人情也在感動着我。記得有本書叫《荒原有愛》,讀過它,再品味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感動了,爲的是這一種內心的嚮往和追求,還有人世間不分國界的人和人真摯的情感。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

三毛,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人,這裏的陌生指的是沒有讀過她的作品,兒時的三毛就是動畫片三毛流浪記中的卡通人物,中學只知道她是當代文學很有名氣的一個女作家,大學裏,很有幸在小甘的介紹下,看完三毛了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第一次破天荒一次性看完一整本書。謝謝三毛,謝謝小甘,讓我領略撒哈拉靈魂。

對於一個看似平凡,柔弱無依的女子,孤身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氣。我除了欽佩與羨慕,我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形容詞來表達我內心的震撼。我慢慢的閱讀關於她的點滴詞語,開始想象她的長相。,毫無目的述說着生活的瑣事,連驚天動地的愛情裏面,也夾雜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味道,合成一鍋濃濃的湯。感覺她就坐在你對面,風塵僕僕,肩上帶着月光,指甲裏帶着撒哈拉特有的細碎的黃沙,甚至一開口的聲調都是沙啞的,像烏鴉叫似的,她與你講着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但這個調皮的人呀,對一切事情都感到新鮮與好奇,於是她的精神不集中了,她的黑色的眼珠子開始來回滾動,嘴巴依舊一張一合,可不知不覺又講到另一個故事裏去了,的確,在三毛的文章裏,常常是一個故事裏穿插着另一個故事,你永遠也猜不透故事的開頭,高潮,結尾,這種神祕而有趣的探險活動,讓你樂此不疲,讓你牽腸掛肚,讓你欲罷不能。

聽她炫耀像個孩子一樣跟你講,跑到沙漠的垃圾堆裏,尋找不同的東西,把他們改造成富有現代感的工藝品。聽她動情的跟你講沙漠裏默默工作着的啞奴,雙手捧出來的感恩與友愛,聽她淘氣的跟你講到政府公寓裏偷植物,聽她調侃的跟你講她與荷西之間的打鬧耍玩...... 三毛對於美好的東西,抱着熱烈的渴望與嚮往,對於厭惡的東西,她嗤之以鼻,口誅筆伐。她毫不掩飾,毫無造作,有着小女兒的嬌嗔,有着妻子的溫良賢惠,也有大女人般擋風遮雨的堅不可摧。

我想,最終讓三毛留在撒哈拉,並把那兒當成家的,一定是那個叫荷西的男子。他在知道三毛要飛去撒哈拉的夢想之後,默默地像公司要求調去撒哈拉分公司工作,默默地提前爲三毛準備好一切,但當他張開雙臂說:marry me的時候,三毛一定再也沒有任何猶豫了吧。一個能安靜陪伴自己的伴侶。瞭解自己的伴侶已經多麼不容易,更何況荷西契合着她的靈魂,接受她狂浪不羈的夢, 我雖然掌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裏,替我掛上了那顆在靜靜閃爍的指路星,卻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裏,我就去哪裏,在我心的深處,沒有懼怕,沒有悲哀,有的只是一絲別離的悵然。

毛和丈夫荷西就這樣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條件艱苦,薩哈拉威鄰居們也不盡如人意,但她卻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畫,一個藝術館,她也能和鄰居們相處融洽,她能開着他們的白馬橫穿撒哈拉,她能從沙漠中,從薩哈拉威身上發現一個又一個故事。這不禁讓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真的能決定很多事情。要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我們就能經意或不經意地發現生活中點滴的美,我們的心中才會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希望。我向往的不僅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祕的沙漠,我向往的還是三毛對生活的那種態度,還有她生活的狀態,我覺得她很幸福。

這樣更加讓我覺得有必要趁着年輕的時候到處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大學,不想自己錯過看看這個大千世界最好的機會。我是真的想去旅遊了,我希望我們能在以後回憶起來的時候記得我們曾經走過一樣的路,分享過最美麗的風景。我想象着我們揹着旅行包站在廣袤的大地,鏡頭拉得很高很遠,這樣的我們就顯得很渺小,我想象着這樣的畫面;我想象着我們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間,感受着真實的風吹草低見牛羊,登上六盤之顛,領略大西北之雄渾,俯瞰寧夏平原之坦蕩,我想象着我們登長城那種痛苦卻也暢快淋漓的樣子,我繼續想象,想象異域風情,想象海闊天高。

記起來要把自己拉回現實。爲了這些夢啊想的,我還是奮鬥去吧!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1

《撒哈拉的故事》講的是三毛在冷淡的沙漠經歷的事情,但她卻用包容的心將陰暗的社會用簡單的筆調描繪出來。無論是《娃娃新娘》中那個年僅十歲的新娘,還是《愛的尋求》中那個竟然爲了騙自己錢的女人而甘願墮落的男人,還是《懸壺濟世》中只對男性開放的醫院……在那個遠離禮貌的封建愚昧的地方,在如此荒涼寂寞的沙漠,她仍能那麼浪漫,我想這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吧,在她的故事裏,我感受到的是她那永恆不變的愛,她愛那裏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沙。儘管撒哈拉沙漠的人是那麼的不可理喻,但愛總是能夠使人感受到溫暖,愛能夠消融仇恨,消融積怨。努力去愛一切,所有的結果都是圓滿的。

說起三毛與她的撒哈拉沙漠,便不得不提起那個只有30年生命卻愛她12年的荷西,三毛與荷西的感情流傳甚廣,被許多人羨慕,然而他們的生活並不是富麗堂皇的,甚至有些清貧,可人們在羨慕什麼?是那兩顆同呼吸共患難的心,在他們的感情中,那頗爲戲劇性的六年之約,三毛兩次不幸運的婚姻,以及出乎意料的結婚禮物——駱駝頭骨。但無論如何,荷西是三毛的最愛,荷西的死,對三毛而言是最大的傷害,之後的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最後三毛也隨之而去。

對於生命的解釋,三毛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纔不枉來走這麼一遭。”

我以前想過,人生如何得以完整,怎樣的際遇與驚喜纔算得上完美平淡中尋覓那一絲悄然心動還是在漫步人生路上勇攀高峯但是事實上,很多東西是沒有答案的,即使有,也就應在一生的期盼與憧憬中發現,不是嗎?

人都有兩面性。那裏的兩面,指多面。就像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所描繪的沙漠,表面乾燥、貧瘠,但當夜晚來臨之際,沙漠裏卻又散發出勃勃生機。

滾滾紅塵撲面,這大千世界到底迷了多少人的眼

我半眯着眼笑着看這世界,卻又一次次被撞得鼻青臉腫,那青一塊紫一塊的如花了的妝般,點綴着這張平淡無奇的臉。不覺一笑,已是滿臉淚痕。也許三毛也曾在沙漠中失望過、絕望過,但每當紅日升起,內心燃着的依舊是那股抹不去的精彩。

雙眼前望,空洞、無神,繼而掐滅手中燃到底的香菸,深吸一口氣,背上揹包、帶上行囊、踏上征程。那眼中逐漸燃起的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精彩的期盼。風塵僕僕,大踏步、不回頭。

三毛的一生都在流浪,流浪在撒哈拉,流浪在遠方,尋找着心靈的駐地,而我們追隨着她的腳步,流浪在她的文字,她的世界裏,尋找着心靈的震撼。

三毛,她是一個怎樣的女子,我無法言說。一個擁有不羈靈魂的女子,任何描摹於她都太過蒼白、太過膚淺。

初識時,我認識的三毛就是那個《三毛流浪記》裏那個長着三根頭髮的流浪小孩,之後,我認識了三毛,才發現他們是不一樣的。三毛是帶着自由不羈的靈魂在浪跡天涯,她從出生註定就是爲了追逐心中縹緲的自由行走遠方,踏遍千山萬水,在流浪和漂泊中完成生命中最美麗的綻放,這樣的三毛怎能不使我愛得深沉。

三毛的特質是那麼的鮮明:熱烈、安然、矜傲、決絕,她能夠不顧世俗那麼直接地向喜歡的人表達情感,她是能夠理解漫天黃沙的洗禮而靈魂在自由狂舞的人,她也能夠因得不到承諾而二十四歲離家遠赴西班牙,她亦能夠當人世再無眷戀後舍了生命。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最終都逃但是宿命:生於流浪,死於孤獨。這是命中註定的,沒有人能夠改變。命運早早就給出了提示:三毛,出自《易經》,三,爲乾卦,毛,爲坤卦,上乾下坤,爲否卦,意爲一生困頓,不通暢。她一生美麗不凡卻註定悲涼收場,但是,芳魂雖已遠去,愛卻不會離開,文字也不會死去,在她逝去的許多年後,我們閱讀她的文字,依然會被她的流浪情結打動,只想不顧一切地追逐遠方,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她的瀟灑與不羈、她的流浪與赤誠、她的熱情執拗與特立獨行,都恰到好處地擊中我們的內心,多一寸浪費,少一寸敷衍。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