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祖沖之的故事(12篇)

祖沖之的故事(12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祖沖之的故事1

導讀: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漢族人,字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1]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他創立《大明曆》並且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

祖沖之的故事(12篇)

從宋孝武帝即位之後,宋王朝很快就衰落了。在這個時期,卻出了一個傑出的科學家祖沖之。

祖沖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讚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曆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但是在那裏,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並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曆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曆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爲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祖沖之的故事2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週三"做爲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週三有餘”,不過究竟餘多少,意見不一。

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

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爲約率,取爲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

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爲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曆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曆》,開闢了曆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𣈶(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恆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爲卡瓦列利原理,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爲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爲“祖𣈶原理”。

祖沖之的故事3

《數理化通俗演義》中記錄了許多名人的故事,作者樑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許多遙遠的歷史人物和他們的科學成就再現在我們眼前。

祖沖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得出的圓周率精確值在當時的世界遙遙領先。

祖沖之是在爲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做注的時候遭遇到圓周率這個難題的,這個問題當時已經困擾中國數學學者四百餘年。

祖沖之大量閱讀了前人留下對《九章算術》註解,從劉徽的割圓術中獲得靈感,將一個圓內接上正多邊形,不斷地割下去,求出多邊形的周長,便能無限接近圓周率。

祖沖之和他的兒子祖𣈶在地上畫了一個直徑爲一丈的打算,將圓割成六等分,然後依次內接12邊形、24邊形、48邊形……父子倆把地上的大圓切割到了24576份,這時的圓周率已經精確到了3.14159261。祖沖之知道這樣不斷的割下去,內接多邊形的周長還會增加,會更接近於圓周,但這已經是小數點後的第8位,再增加也不會超過0。00000001丈,所以圓周率必然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首次提出了圓周率在“上下二限”之間這個提法,這個圓周率的精確值直到1000年後才被阿拉伯數學家超過。

圓周率的應用很廣泛,尤其是在天文、曆法方面,凡牽涉到圓的一切問題,都要使用圓周率來推算。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對於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重大貢獻,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

祖沖之的故事4

祖沖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於南方。 晉朝末年,由於北方連年混戰,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遷移到南方,促使長江流域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迅速的發展,祖沖之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祖家歷代對天文曆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響下,祖沖之從小便對天文學和數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青年時代,他便對劉歆、張衡、王蕃、劉徽等人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駁正了他們的錯誤。以後他繼續鑽研,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極有價值的貢獻。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數的圓周率,便是他其中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曆法方面,他曾將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爲止所有可以蒐羅到的文獻資料,全部整理了一遍,並且通過親自觀測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驗證。他指出當時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編定的歷法有許多嚴重的錯誤。因此他便開始編制另一種新的歷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歲的祖沖之編好了新的歷法“大明曆”。這是一部最好的歷法,但是卻遭到了當時朝廷中最得勢人物戴法興的反對。許多官員懼怕戴法興的勢力,不敢對祖沖之新曆作公正的評定。祖沖之爲了堅持真理,勇敢地與戴法興展開了辯論,他寫了一篇有名的《駁議》,逐條駁斥了戴法興的無理責難。這場辯論,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和反科學、進步和保守之間的尖銳鬥爭。戴法興等人認爲:歷代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萬世不易”的,他們認爲天文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們說:“非衝之淺慮妄可穿鑿”,甚至進一步責罵祖沖之是“誣天背經”。祖沖之對他們提出了尖銳的反駁。他認爲日月五星的運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檢,有數可推”,只要進行細心的觀測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說“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沖之在《駁議》中寫了兩句非常有名的話“願聞顯據,以覆理實”,“浮詞虛貶,竊非所懼”。他希望雙方都拿出真實的證據,辨明真正的是非,至於造謠和中傷,那是他絲毫不怕的。由於種種阻礙,大明曆一直到他死後十年,在樑朝才得以頒行(公元510年)。

祖沖之除天文曆法和數學之外,對機械方面也有研究,他製造過“指南車”和“千里船”,此外,他對音律也很精通,對古代的許多書籍進行過註釋,他還寫過十卷小說,他真稱得上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科學家。關於他在數學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綴術》,此外還有《九章算術譯註》、《重差注》等等,但這些也都失傳了。

祖沖之的兒子祖𣈶也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繼承了祖沖之在數學和天文曆法方面的工作,並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他父親的成就。祖沖之的“大明曆”就是經過祖𣈶三次建議之後才被樑朝採用的。關於球體體積的計算也是作爲祖𣈶的工作流傳下來的。祖𣈶終生好學不倦。傳說他小的時候,專心讀書,連打雷也不覺得,走路時思考問題,曾經撞到別人身上。

祖沖之父子的名字,不僅在國內已是受到稱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祖沖之的故事5

《數理化通俗演義》中記錄了許多名人的故事,作者樑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許多遙遠的歷史人物和他們的科學成就一一再現在我們眼前。

祖沖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得出的圓周率精確值在當時的世界遙遙領先。

祖沖之是在爲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做注的時候遭遇到圓周率這個難題的,這個問題當時已經困擾中國數學學者四百餘年。

祖沖之大量閱讀了前人留下對《九章算術》註解,從劉徽的割圓術中獲得靈感,將一個圓內接上正多邊形,不斷地割下去,求出多邊形的周長,便能無限接近圓周率。

祖沖之和他的兒子祖𣈶在地上畫了一個直徑爲一丈的打算,將圓割成六等分,然後依次內接12邊形、24邊形、48邊形……父子倆把地上的大圓切割到了24576份,這時的圓周率已經精確到了3。14159261。祖沖之知道這樣不斷的割下去,內接多邊形的周長還會增加,會更接近於圓周,但這已經是小數點後的第8位,再增加也不會超過0。00000001丈,所以圓周率必然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首次提出了圓周率在“上下二限”之間這個提法,這個圓周率的精確值直到1000年後才被阿拉伯數學家超過。

圓周率的應用很廣泛,尤其是在天文、曆法方面,凡牽涉到圓的一切問題,都要使用圓周率來推算。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對於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重大貢獻,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

祖沖之的故事6

今天,即使用算盤和紙筆來完成這些計算,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讓我們想一想,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時代,一位中年人在昏暗的油燈下,手中不停地算呀、記呀,還要經常地重新擺放數以萬計的算籌,這是一件多麼艱辛的事情,而且還需要日復一日地重複這種狀態,一個人要是沒有極大的毅力,是絕對完不成這項工作的。

這一光輝成就,也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數學高度發展的水平。祖沖之,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敬仰,同時也受到世界各國科學界人士的推崇。1960年,蘇聯科學家們在研究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後,用世界上一些最有貢獻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那上面的山谷,其中有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爲“祖沖之環形山”。

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研究,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適應了當時生產實踐的需要。他親自研究過,並用最新的圓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積的計算。

古代有一種量器叫做“釜”,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圓柱狀,那這種量器的容積有多大呢?要想求出這個數值,就要用到圓周率。祖沖之利用他的研究,求出了精確的數值。

他還重新計算了漢朝劉歆所造的“律嘉量”(另一種量器,與上面提到的 都是類似於現在我們所用的“升”等量器,但它們都是圓柱體。),由於劉歆所用的計算方法和圓周率數值都不夠準確,所以他所得到的容積值與實際數值有出入。祖沖之找到他的錯誤所在,利用“祖率”校正了數值。爲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以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了祖沖之的“祖率”數值。祖沖之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將圓周率推算至小數點後7位數,並得出了圓周率分數形式的近似值。

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查考;如果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000多邊形,這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

據《隋書·律曆志》記載,祖沖之以一忽(一丈的一億分之一)爲單位,求直徑爲一丈的圓的周長,求得盈數爲3.1415927、肭數爲3.1415926,圓周率的真值介於盈肭兩數之間。

《隋書度量衡》沒有具體說明祖沖之是用什麼方法計算出盈肭兩數的。一般認爲,祖沖之採用的是劉徽的割圓術,但也有別的多種猜測。這兩個近似值準確到小數第7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

直到一千多年以後,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卡西和16世紀法國數學家F.韋達纔得到更精確的結果。祖沖之確定了π的兩個漸近分數,約率22/7和密率355/113。

其中密率355/113(≈3.1415929)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德國人V.奧托發現。它是三個成對奇數113355再折兩段組成,優美、規整、易記。爲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把圓周率π的密率叫做“祖率”。

祖沖之在數學領域的成就,只是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一個方面。實際上,14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數學最爲發達的國家之一。比如幾何中的勾股定理,在中國早期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大約於公元前2世紀成書)中即有論述;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另一本重要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13世紀時,中國就已經有了十次方程的解法,而直到16世紀,歐洲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

祖沖之的故事7

祖沖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於南方.晉朝末年,由於北方連年混戰,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遷移到南方,促使長江流域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迅速的發展,祖沖之正是誕生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祖家歷代對天文曆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響下,祖沖之從小便對天文學和數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青年時代,他便對劉歆、張衡、王蕃、劉徽等人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駁正了他們的錯誤.以後他繼續鑽研,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極有價值的貢獻.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數的圓周率,便是他其中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曆法方面,他曾將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爲止所有可以蒐羅到的文獻資料,全部整理了一遍,並且通過親自觀測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驗證.他指出當時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編定的歷法有許多嚴重的錯誤.因此他便開始編制另一種新的歷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歲的祖沖之編好了新的歷法“大明曆”.這是一部最好的歷法,但是卻遭到了當時朝廷中最得勢人物戴法興的反對.許多官員懼怕戴法興的勢力,不敢對祖沖之新曆作公正的評定.祖沖之爲了堅持真理,勇敢地與戴法興展開了辯論,他寫了一篇有名的《駁議》,逐條駁斥了戴法興的無理責難.這場辯論,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和反科學、進步和保守之間的尖銳鬥爭.戴法興等人認爲:歷代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萬世不易”的,他們認爲天文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們說:“非衝之淺慮妄可穿鑿”,甚至進一步責罵祖沖之是“誣天背經”.祖沖之對他們提出了尖銳的反駁.他認爲日月五星的運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檢,有數可推”,只要進行細心的觀測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說“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沖之在《駁議》中寫了兩句非常有名的話“願聞顯據,以覆理實”,“浮詞虛貶,竊非所懼”.他希望雙方都拿出真實的證據,辨明真正的是非,至於造謠和誹謗,那是他絲毫不怕的.由於種種阻礙,大明曆一直到他死後十年,在樑朝才得以頒行(公元510年).

祖沖之除天文曆法和數學之外,對機械方面也有研究,他製造過“指南車”和“千里船”,此外,他對音律也很精通,對古代的許多書籍進行過註釋,他還寫過十卷小說,他真稱得上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科學家.關於他在數學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綴術》,此外還有《九章算術譯註》、《重差注》等等,但這些也都失傳了.

祖沖之的兒子祖𣈶也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繼承了祖沖之在數學和天文曆法方面的工作,並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他父親的成就.祖沖之的“大明曆”就是經過祖𣈶三次建議之後才被樑朝採用的.關於球體體積的計算也是作爲祖𣈶的工作流傳下來的.祖𣈶終生好學不倦.傳說他小的時候,專心讀書,連打雷也不覺得,走路時思考問題,曾經撞到別人身上.

祖沖之父子的名字,不僅在國內已是受到稱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祖沖之的故事8

最近我在讀《數理化通俗演義》,裏面許多科學偉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圓周率吧:3.1415926535......它雖然是個無窮無盡的無限不循環小數,但它的作用非常大,計算不規則圖形或者圓形的周長與面積都要用到它。可是,你知道嗎,這一串小數卻缺不了一個數學家嘔心瀝血的計算,這個數學家正是中國古代這哲學家祖沖之。

在中國古代,很多數學家都只計算出圓周率的後兩位小數,而且,還存在一些爭議。這時祖沖之就準備把圓周率算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於是他就與他的兒子𣈶兒一起,先按正多邊形的周長算,每次都多增加一條邊,使圖形越來越接近圓形。就這樣,經過日日夜夜的一次又一次計算,終於得出了3.1415926這個數字,祖沖之的手指因長期拿算籌,被磨出了血。

我覺得祖沖之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爲了算出更精確的圓周率,不辭辛苦,連手指磨出血都不罷休,這真是他堅持不懈、堅強的體現。同時,他奉獻出他寶貴的時間、精力,讓後世的數學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也體現了他是個捨己爲人、樂於奉獻的人。他讓我們不再爲計算圓的周長和麪積而感到苦惱。如果你們還覺得圓周率太難背了,請想想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辛苦吧。總而言之,祖沖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

祖沖之的故事9

祖沖之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科學家和數學家,但是,祖沖之童年的時候並不是很聰明的。

讀完這個故事,我被祖沖之的好奇和堅持所感動,更爲他那孜孜不倦研究科學的精神所感動。

小時候的祖沖之可不太聰明,總是記不住聖賢書的道理,還被別人嘲笑爲“小笨蛋”。

雖然祖沖之不愛讀聖賢書,卻特別喜歡親近大自然,他愛上了天文學,爸爸、爺爺也跟他一起研究天文知識

祖沖之長大後推算出了“大明曆”,編寫了一本《綴術》,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數以上的科學家。

正是因爲祖沖之那強烈的好奇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的。

祖沖之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時間與現代科學測定的數據相差不到一秒

可想而知,祖沖之這個測定的過程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和努力,也歷經了多少的失敗和挫折。

可見祖沖之永不放棄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如果我們繼續保持着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心,再通過刻苦的鑽研以及持之以恆的態度,那我們一定會在科學領域繼續發揚光大的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一個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付出艱辛的代價

祖沖之、愛迪生以及其他的科學家都一樣,他們的發明創造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

同樣道理,我們在學習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失敗了沒關係,只要繼續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的

祖沖之的故事10

說到祖沖之,腦海裏便直接將圓周率與他聯繫起來,他倆就像人與影子一樣早已密不可分了。在古代,沒有現代如此發達的科技僅能依靠排列算籌、繩尺測量等簡單的工具,祖沖之卻能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歐洲要早一千年,其間的艱難險阻可想而知。如此艱鉅而細緻的演算,就是現在的我們不借助任何機器也不一定能算得如此精確,但圓周率的前七位我們卻能熟記於心、張口就來,實際上我們只不過是走了條捷徑,摘取了前人的成果。

面對如此龐大的計算,祖沖之可謂是大智大勇、臨危不懼。相比較我們,那真是自愧不如!在平常的學習中,一遇到繁瑣些的問題我們便心浮氣躁、抓耳撓腮、眉頭緊皺像是在迷宮中晃盪了許久找不到出口一般,心急如焚;有的甚至直接放棄不再去想那些傷腦筋的題目而是在網上搜。如此,思維便得不到發展提升總是在一個層面停滯不前,宛如一隻井底之蛙只能貪婪地望着井口的那一小片天空,只能深陷在小小的泥潭而不自知,永遠無法親眼見識天空的廣闊無垠。也許是沒經歷過艱苦的環境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對於手到擒來的東西不知道珍惜,往往在失去之後才明白如此豐富的校園生活是多麼的彌足珍貴。

像那些生活在山區裏的貧苦學生往往要比我們更懂得珍惜,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牀,揹着書包走在曲折泥濘的山間小路上,走了幾十裏才能到校;每天放學都要藉着月亮的光輝才能安全到家。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卻能始終如一,每天起早貪黑堅持上學。試想,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總有人在艱苦的環境下依然能勤奮好學,而我們生活在如此優越的環境下怎能不發憤圖強、奮起直追呢!

當然,祖沖之能夠流芳百世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勤奮好學與數學上的成就,還因爲他爲官清正、勤政愛民,爲人們辦了許多實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清官。他還改造指南車、建造千里船等,這無疑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個奇蹟,是中國人的驕傲。

我們應該繼承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要培養優秀人才,正如趙翼所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祖沖之的故事11

祖沖之(429-500),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祖沖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讚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曆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祖沖之和圓周率的故事】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週三"做爲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週三有餘",不過究竟餘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 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爲約率 ,取爲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爲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曆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曆》,開闢了曆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𣈶(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恆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爲卡瓦列利原理, 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爲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爲"祖𣈶原理".

祖沖之的故事12

祖沖之出生在公元429年,正當南北朝劉宋王朝時代。他是個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有許多卓越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圓周率的計算。

圓周率就是圓周的長度和直徑的長度的比。這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也就是說它是個沒完沒了的小數,各位數字的變化又沒有規律。通常在計算的時候,我們把圓周率定爲31416,這個數字實際上比圓周率稍微大一點。祖沖之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確定,圓周率在31415926至31414927之間,比31416精確得多。在他之後一千年,阿拉伯數學家纔打破了這個精確程度的記錄。

計算圓周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們知道,在一個圓裏內接正多邊形,計算這個正多邊形的總的邊長,就可以得到圓周的近似值。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總的長跟圓周就越是接近。祖沖之必須從圓的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先算內接正十二邊形的邊長,再算出內接正二十四邊形的邊長,再算內接正四

十八形的邊長……邊數一倍又一倍地增加,一共翻十一翻,直到算出了內接正一萬二千二百八十邊形的邊長,才能得到這樣精密的圓周率。

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翻十翻,看起來好像還簡單,其實不然。邊數每翻一翻,至少要進行七次運算,其中除了加和減,有兩次是乘方、兩次是開方。祖沖之算出來的結果有六位小數點,估計他在運算的過程中,小數至少要保留十二位。加和減還好辦,十二位小數的乘方、尤其是開方,運算起來極其麻煩。祖沖之要是沒有熟練的技巧和堅強的毅力,是無法完成這上百次的繁難複雜的運算的。

在祖沖之以前,已經有人提出圓周率跟π相近似。祖沖之把π叫做“疏率”,提出了另一個圓周率的近似值π,作爲“密率”,因爲它更加精密,跟圓周率更相接近了。過了一千年,德國人奧托和荷蘭人安託尼茲才先後提出π這個圓周率的近似值,歐洲人當時不知道祖沖之已經提出了“密率”,在他們寫的數學史上,把它叫做“安託尼茲”。日本數學家主張把π稱爲“祖率”,這是十分公允的。

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後名聲響了起來,結果被宋明帝派到一個落後的窮縣當縣令。祖沖之上任後經常外出觀察,一次他看到農民用腳踏碓舂米的情形,覺得既累又慢,便立即與老農商量,請來木匠、石匠,做了一個以立式水輪爲動力的水碓。

試車成功了,村民們在一旁歡呼雀躍。祖沖之卻在一旁思考:如果能做個水碓磨,既能舂米又能磨面不是更好嗎?經過反覆實踐,改進,水碓磨車終於試製成功了,這其中包含着力水、槓桿、凸輪的原理。

後來,祖沖之又被調到京城任職。當時的達官貴人爲出門顯示排場與威風,紛紛指令手下工匠製造指南車。祖沖之經過精心研究和設計,再利用精確圓周率計算,在車前做了個銅鑄齒輪盤,隨便車子怎麼轉,車上的銅人總是指着南方。

祖沖之就是這樣不斷地進行科學探索。他的科學成就,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將永遠放射光芒。他的刻苦學習、認真鑽研、勇於創造和堅持真理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邊讀邊想:祖沖之是誰?他最早計算出了什麼,比其他國家早了多少年,他涉獵了哪幾個科學領域,他有哪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