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對於太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對於太陽運動軌跡很多人都不是很瞭解,實際上太陽的運行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下面來看看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1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和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是圓形。但與太陽本身的運動疊加起來,地球的軌道和月球的軌道就都成爲螺旋線了。

太陽與太陽系全體成員一起,圍繞着銀河系中心運行。但由於它的運行軌道直徑非常大,在考查三者同時在空間中的運動時,可以把太陽的運行軌跡看做是一條直線。具體的運動方向是向着武仙座中某一點的方向。

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知道了日地距離,再從地球上測得太陽圓面的視角直徑,從簡單的三角關係就可以求出太陽的半徑爲69.6萬千米,是地球半徑的109倍。由此可以算出太陽的體積爲地球的130萬倍。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擴展資料:

太陽和其它天體一樣,也在圍繞自己的軸心自西向東自轉,但觀測和研究表明,太陽表面不同的緯度處,自轉速度不一樣。在赤道處,太陽自轉一週需要25.4天,而在緯度40處需要27.2天,到了兩極地區,自轉一週則需要35天左右。這種自轉方式被稱爲“較差自轉”。

因爲地球自西向東旋轉,而地磁場外部是從磁北極指向磁南極(即南極指向北極),所成的環形電流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帶負電的。

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週期相等(稱爲潮汐鎖定),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

由於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轉總是受到一個極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給地球自轉“剎車”,長期積累下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地球的自轉週期越來越慢,一天的時間極其緩慢地增長,大約幾年增加1秒。

由於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緩慢地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每一年遠離地球大約3.8釐米。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2

儘管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上萬物生長所需光和熱的源泉,但在廣袤的宇宙中,太陽談不上有任何的特殊性。在組成銀河系的2000億顆恆星中,太陽只是一顆中等大小的天體,大體上處於一生中的中年時期

然而,在我們太陽系裏,太陽則是一個有着巨大影響而佔支配地位的天體。太陽的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的99.8%,直徑達865000英尺(1400000千米),是地球直徑的100多倍。

需要109個地球才能填滿太陽的橫截面,而它的內部則能容納130萬個以上的地球。我們看到的太陽其實只是它表面的光球層,溫度約爲6000攝氏度,屬比較“涼爽”部分。光球層非常活躍,在其表面可以看到許多極富戲劇性的特徵。

在光球層的某些部位,局部溫度比周圍低,在可見光範圍內這些部位顯得比其它部位黑暗,人們稱之爲“黑子”。光球層外面是色球層。太陽能量通過這一層自內核向外傳遞。在這一層可以見到太陽耀斑。耀斑是太陽黑子形成之前在色球層產生的灼熱氫雲。

太陽的能源來自於其核心部分。太陽內核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超過地球氣壓的340億倍。內核的氣體密度極高,是水的150倍。太陽每秒鐘向外輻射約28600億億兆瓦的能量,這麼高的能量是由其內核的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在聚變中,四個質子聚合成一個氦原子核。

氦原子核的質量比四個質子小0.7%,失去的質量轉換成了能量,以伽瑪射線的形式被釋放到太陽的表面,並向宇宙空間輻射出去。太陽每秒鐘約有七億噸的氫被轉化成氦。在此過程中,約有五百萬噸的淨能量被釋放。能量在對流過程中不斷地發出光和熱,使太陽發光。從太陽內核釋放出的能量需要經過幾百萬年才能到達表面。

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是日冕。日冕非常龐大,可以向太空綿延數百萬公里。人們可以在這一日冕中看到“日餌”:日餌是色球層上部產生的巨大火焰。人們僅在日全食的時候可以見到日冕。

太陽磁極,黑爲正,白爲負

除了光和熱,太陽也向宇宙空間輻射一種低密度的粒子流——太陽風。太陽風以每秒450公里的速度在太陽系中馳騁。太陽風異常強大時便形成了太陽風暴,它會對人類的無線電通訊造成影響。地球和其他一些行星兩極的極光也是太陽風帶來的。太陽的磁場極其強大且極其複雜,其磁層範圍甚至越過了冥王星的軌道。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第2張

地球是一個活躍的行星。根據板塊構造說,地殼由幾大板塊構成,這些板塊漂浮在熾熱的地幔上緩慢移動。它的運動方式基本有兩種:擴張和縮小。擴張運動表現爲兩個板塊相互遠離,地下岩漿涌出形成新的地殼;縮小運動表現爲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一個板塊鑽到另一板塊的下面,在地幔的高溫中逐漸消融。

在板塊交界處常常存在許多巨大的斷層,地震頻繁,火山衆多。地球的外殼非常年輕,它不斷受到大氣、水和生物的侵蝕,並在地質運動中不斷地重建。所以地球表面沒有像月球那樣坑坑窪窪地遍佈隕石坑。這樣的地殼構造在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地球有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層。在這個大氣層中氮氣佔78%,氧氣佔21%,餘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表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平均氣壓101.3千帕。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到今天,它們幾乎都被結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了。

地殼板塊構造運動與生物活動共同維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環。大氣中仍然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帶來了溫室效應,這對維持地表氣溫極其重要。

溫室效應使地球年平均氣溫從早期的-21℃提高到了宜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生命將不復存在。而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將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會使溫室效應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不希望地球變得像金星般炎熱。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快速的自轉與富含鎳鐵熔岩的.地核共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氣圈。在太陽風的吹拂下,磁氣圈的形狀被扭曲成水滴狀。它與大氣一同擔當了阻止來自太陽和其它天體有害射線的任務。地球的大氣還使我們免受流星雨的襲擊,大多的隕石在它們到達地面前便已燒燬了。

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有人認爲小行星 3753 (1986 TO) 是地球的另一個衛星,但事實上儘管它與地球的軌道有着很複雜關係,但還不能稱之爲衛星,最多隻能叫它地球的“夥伴”。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造衛星被放到了地球軌道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已經有了成千上萬顆衛星。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3

地球繞着太陽公轉。

一、公轉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爲地球公轉。因爲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週的時間是一年。所以太陽公轉也會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地球的公轉的力來自太陽的自傳,就像軸帶動輪子轉動一樣,而太陽的重力(萬有引力)又讓地球不能飛離太陽。

地球和太陽運動軌跡 第3張

二、自轉

是指物件自行旋轉的運動,物件會沿著一條穿越身件本身的軸進行旋轉,這條軸被稱爲"自轉軸"。一般而言,自轉軸都會穿越天體的質心。凡衛星、行星、恆星、星系繞着自己的軸心轉動﹐地球自轉是地球沿一根地心的軸(自轉軸,也叫地軸)做圓周運動。這就是自轉。

地球的赤道面,與太陽運動黃道面有一定的角度,以及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的公轉造成了這種一年分爲四個季節的景象。

春分時間:每年的3月20日或3月21日。

夏至時間: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秋分時間:每年的9月23日或9月24日。

冬至時間: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