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總是非常慎重,,孩子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對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長”,共同努力讓孩子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吧。以下是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1

孩子易怒脾氣暴躁怎麼辦

爸爸媽媽的性格較暴躁、易怒,經常發生家庭戰爭,這些不但會給孩子的心靈上造成傷害,還在在潛移默化中教像爸爸媽媽一樣在遇到困難、處理問題時採用簡單暴力的方法。在情感上感到飢餓的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都比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卻不知怎麼表達。有的孩子爲了他人的注意,會故意做出一些異常表現,像咬人、打人、哭鬧等行爲。有攻擊力傾向的孩子並不一定都是個性強悍的,反而是因爲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所以用武力來保護自己。

針對孩子的這個情況,建議儘快完善孩子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愛,解鈴還須繫鈴人。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改善孩子脾氣的方法

1、對症下藥。孩子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父母首先要儘量理解他們,然後再瞭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寶寶爲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藥”。我們應該先安撫孩子的心靈,讓他冷靜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質找出來,然後再耐心地教他怎麼做,分析不對的地方。在孩子情緒得到了安慰後講道理,比一遇到問題就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2、消退法。消退法是對某些強化不良行爲的因素予以消除,以達到減少不良行爲的發生。當父母發現孩子脾氣暴躁時,要多和老師溝通,以便找出孩子叛逆舉動的原因,儘早消除。對孩子的不良行爲要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教會孩子如何處理矛盾的方法。

3、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適當強制性地讓他休息片刻、換種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予一個輕柔的暗示、暫時的冷落,可能會產生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發脾氣的方法沒有效果了,就會停止用該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在父母的耐心教導下,再慢慢地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2

一、 尊重的心。

要善於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既要有嚴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要多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家長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因爲自己是大人,就可以對孩子頤指氣使。遇事要與孩子多商量、多溝通,真正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從小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孩子從家長那裏得到愛、尊重和理解,反過來也會尊敬、喜歡家長,也只有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第2張

二、寬容的心。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或缺點,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都有閃光點。但許多家長往往“恨鐵不成鋼”,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缺點。一旦犯錯,就厲聲斥責,甚至大打出手,家長的這種做法常常會被孩子效仿,對自己不順眼的同學施以拳腳。寬容孩子的錯誤,多用講故事,說道理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能使孩子也變得寬容起來,也就能和同學們和睦相處了。

三、平靜的心。

要想孩子的脾氣能平靜,首先自己就應該以身作則。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喜怒無常,要學會淡然處理各種問題,給孩子一個榜樣。並且要教給孩子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如:注意轉移法(聽音樂、登山、跑步、散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等)、合理發泄法、(大聲叫喊、適當場合痛哭一場、向人傾訴、寫日記等)理智控制法(自我暗示、自我解嘲、心理換位、做心理放鬆操等)……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3

孩子從小“動”得多,脾氣好

日本嬰幼兒生活作息學家前橋明說,從小“動”得多的孩子,情緒性格會比較好。具體地說,當孩子“動”得滿頭大汗,體溫上升,加快了身體的血液循環,一方面有利於兒童身體發育成長,另一方面加快的血液循環也能幫助身體把更多的養分輸送到孩子腦部,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也受益。值得一提的是,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管理人的理性思維,幫助孩子未來習慣理性思考而不是衝動情緒控制大腦。與此同時,孩子運動或玩耍過程中的“動”,會讓大腦釋放出了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常被人稱爲“快樂素”,給孩子帶來愉悅的心情。

高中孩子脾氣暴躁 第3張

這裏的“動”跟多動症的“動”是有差別的,這裏的“動”指孩子的運動,也包括跑跳玩耍、讓身體血液循環加速的活動;而多動症的“動”是孩子忍不住的衝動行爲,即當孩子需要專注時卻不能集中注意力。但有一種說法認爲,多動症的孩子正是因爲運動過少、運動能量無處發泄導致的負面後果。因此父母每天安排足夠的運動量,對多動症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那些抑鬱症的孩子也常常需要運動治療,比如加拿大SickKids醫院,針對那些治療兒童抑鬱症的孩子,規定他們每天都需要進行特定數量的劇烈運動。

一位加拿大的孩子凱文曾經分享過自己患抑鬱症的經歷:醫生讓他每天早上6點起牀,洗嗽完畢後,就在父母的陪伴下長跑1小時,腳底起泡腿扭傷是常態;到了早上10點,他在媽媽的監督下跳繩40分鐘;下午3點跟媽媽打網球2小時;晚上6點跟爸爸游泳1.5小時……一天下來,他基本沒精力“抑鬱”了,半年後他最終擺脫了抑鬱,並且養成了每天運動的習慣。現在他是一位快樂的小男孩,還是學校的籃球隊長。

我曾經有一位老師,自嘲爲“雷神”,因爲脾氣暴躁容易生氣。據說他的父親、爺爺、曾祖父的脾氣也很暴躁,他把自己和兒子的壞脾氣歸因爲“家庭遺傳”。在他兒子很小時,夫妻倆便發現孩子比其他小孩更容易情緒激動。當孩子每次脾氣暴躁發火時,夫妻倆就讓孩子出外跑步或到室外跑跳,沒“動”兩小時以上不能回家。被爸媽“調教”了多年,孩子擺脫了壞脾氣遺傳怪律,現在小孩子的脾氣還不錯,在學校也有不錯的人緣。

國外對孩子“動”的重視

瑞典孩子平均每天有6小時的室外活動,即使下雨下雪的天氣也不例外,瑞典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每天有幾個小時戶外探險活動是常態;芬蘭孩子每天要運動至少2小時,78%的父母認爲,即使零下10攝氏度的寒冷天氣,孩子仍舊可以穿得厚實在雪地打滾;炎熱無比的夏天,孩子同樣可以帶着帽子和墨鏡在沙地上玩沙子;荷蘭孩子每天的重要活動是騎單車,他們平均從4歲起就騎單車,個別孩子從2,3歲就開始學習,大部分荷蘭孩子每天騎車上學。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芬蘭、荷蘭位居全球最幸福兒童排名前5名內,其中荷蘭還排位全球最幸福兒童第一名。“動”得多性格好,孩子幸福生活有保證。

記得網上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對中國父母帶着3歲的兒子到瑞典旅遊,時值寒冷的冬季,他們的兒子不是被大人抱着就是坐嬰兒車上,他們害怕孩子摔倒或被凍着。但是當他們到了一些居民生活的社區,看到正在玩耍的孩子時嚇了一跳:不少小孩穿着短袖在堆雪人、滑雪,還有些2,3歲大的孩子在雪地裏摸爬滾打……年輕的父母和老人們也給孩子做榜樣,不少父母也穿短袖加入孩子的玩耍行列;老人們參加冬泳的也不少。

建議孩子每天“動”的時間長度

孩子每天運動和玩耍的時間不應該少於3小時。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些兒童成長部門,皆建議家長鼓勵年幼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階段的孩子每天的運動時間不少於3小時。對於孩子來說,“動”的活動可以包括追、跑、跳躍,踩單車、跳繩、騎滑板車、滑輪,或者是專門的運動,包括舞蹈、體操、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這些都屬於讓人體血液循環“動”起來的活動。只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小孩子都適宜多動,但父母們需要警惕那些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的運動,比如舉重或馬拉松。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