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編六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編六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編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小班美術教案:花兒朵朵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團大膽地進行操作活動。

2、通過印畫,體驗玩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花田1.雛菊4野花4

2、報紙印團,畫紙,顏料,小盤。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以童趣的口吻:勤勞的小熊在花園裏種了很多的花,現在花園裏的花都開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教師:請小朋友上車了,我們去小熊的花園嘍!

好的,請小朋友下車吧,花園到了。

二、欣賞漂亮的花

1.請下朋友看看,有哪些顏色的花朵?

2.小熊的花園漂亮嗎?

你們想不想種一些漂亮的花呢?

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想種什麼顏色的花呀?

(請幼兒說一說。)

三、教師示範

教師:我也想有一個漂亮的花園,我喜歡紅顏色的花,喜歡黃顏色的花。

1.我先種紅顏色的花兒

教師邊說邊用紙團蘸上紅顏料,在紙上印出一朵紅花。

教師以喜悅的口吻:紅花真漂亮呀,再種一朵。

好的,紅花種好了。

(教師邊說邊把蘸有紅顏料的紙團放在控盤裏。)

2.我再種黃顏色的花兒

教師以同樣的方法演示花黃花。

3.教師:我的花園漂亮嗎?你們想來試試嗎?

四、幼兒創作

幼兒自主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五、作品展示

教師:請你來說說你花園裏有什麼養的花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培養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尤其是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家的作品,可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經典,與大師直接對話,這樣兒童發展的起點高了,眼界開闊了,對美的知覺和選擇也更敏感了,同時也有益於發展兒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語言。《玩球的人》是法國著名畫家盧梭的作品,這是一幅具象性作品,畫面色調明快、主題鮮明、內容簡單,適合小班幼兒欣賞。

活動目標:

1、感知圖畫的色彩和形象美。

2、理解畫面內容,並能對畫面進行簡單的描述。

活動準備:名畫《玩球的人》、視頻轉換儀、電視機

活動過程:

1、初步感受畫面。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畫。請你仔細看,你在畫上看到了什麼?

幼1:我看到球了。

幼2;我看到了人。

幼3:樹。

幼4:有很多很多樹。

幼5:樹葉黃了

幼6:有的變紅了。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樹葉有的綠綠的、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綠的、紅的、黃的,和在一起真漂亮。

(在這裏,老師並不直接提出“畫上遠處有什麼”,“近處有什麼”之類的問題,而只以“你在畫上看到了什麼”這樣的問題引入,放手讓兒童認真觀察,自由討論。在美術欣賞活動中若教師提出的問題過於具體,容易限制兒童的觀察思路,使他們無法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識和興趣點,從不同角度和不同視點對作品進行獨立自由的觀察。)

2、進一步觀察畫面,感知畫面色彩美、形象美。

師:你感覺畫中的事情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

幼:晚上。

師: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我知道的。

幼:我覺得是白天,因爲我看到了天上的雲。

師:藍藍的天上飄着白白的雲,天氣真好呀!畫中的人在做什麼呀?

幼:在跳舞。

幼:不是跳舞,是在玩球。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那邊有球(孩子指着球說)。

師:他們是怎麼玩球的?

幼:他的手是這樣的,腳在這樣!( 孩子邊說邊模仿畫中的動作)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玩球的動作吧。

(幼兒自由模仿畫中人的動作。)

(此環節的重點是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畫面色彩美、形象美。孩子的觀察往往是片面的,點的觀察,而老師的引導則是提升,它讓幼兒能更深層次的挖掘畫面的內涵,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價值所在。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認識依賴於行動,所以在讓孩子感受畫面的形象美的時候,我設計了通覺得方法,讓幼兒通過模仿畫面中人物的姿態、動作來,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感受感受作者描繪的蓬勃向上的朝氣,同時它也符合動靜結合的原則,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理需求。)

3、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師:這羣人玩球玩得開心嗎?

幼:開心。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他們在笑。

師:真的哦,他們都笑眯眯的!

這幅畫的名字呀叫《玩球的人》,它是一個叫盧梭的外國畫家畫的,他畫的是在一個晴朗的秋天,一羣人在楓樹林裏玩球,他們玩得真開心。

(幼兒對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夠反映他們對作品的總的感覺,但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有點難度,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情感上的引導,共容易激起孩子的共鳴,所以這裏教師把重點放在分享看畫的感受上。)

 活動反思:

說到幼兒園美術活動,通常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繪畫活動,而美術欣賞活動往往是我們所忽略的。這學期我們小班組換了一套新教材,它的每個主題中都有美術欣賞的活動,這也給了我們嘗試美術欣賞活動的一個平臺。小班孩子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所以我選擇了亨利盧梭的《玩球的人》這一幅畫來欣賞。在組織這一活動時,因爲孩子是剛剛接觸美術欣賞活動,所以老師結合發散性問題和具象問題,儘可能多的鼓勵和引導孩子細心觀察,大膽想象、勇敢表達。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唯一、絕對的正確答案几乎是不存在的,這也爲兒童提供了可以充分自由地想象和創造的空間。但對美術作品的解釋也不能是完全的“什麼都是”和“怎麼都行”,它畢竟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特別是對於寫實性的作品來說,人們對畫面所描繪事物的識別,對作品情感表現傾向的判定,也總是大致相當的。所以,教師在允許幼兒有自己不同的感覺的同時,又鼓勵孩子發表各自的不同見解,使他們通過討論和爭辨,得出相對更合理的結論。討論的目的只在引導和提升,而不是硬性說服,更不是壓制不同意見,使兒童喪失自信,只迷信權威,不敢再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是一所農村園所,農村有多處可見小溪、小河,還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園的附近。幼兒喜歡在水中嬉戲、遊玩,每天有多次接觸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發現幼兒對水的認識是膚淺的,並不知道它的變化與性質,沒有節約用水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此活動,並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麼?

(2)你手髒的時候怎麼辦?

(3)你見過什麼地方有水?

2、實驗、示範:

(1)小瓶裏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裏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嚐一下。

(3)盆子裏的水倒入杯子裏。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

(2)水是沒有顏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無味的

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師:水分淡水、鹹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並告訴你周圍的人節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髒水,髒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裏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裏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遊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瞭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着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瞭解,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笑臉娃娃的臉部特徵,初步學習用模板來畫笑臉娃娃。

2.體驗簡筆畫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呀,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誰?(幼兒進行猜測)。

(2)師出示模板:笑臉娃娃。

師:哦,原來是笑臉娃娃,看看,笑臉娃娃長什麼樣子呢?眉毛長在哪?那嘴巴呢?(引導幼兒說一說娃娃的臉是圓的,兩條彎彎的眉毛像小船,長在額頭上,大大的嘴巴往上翹,嘴巴在眉毛的下面)。

(3)請幼兒也笑一笑,用鏡子觀察自己笑起來的模樣是否也是和笑臉娃娃一樣的表情並動一動感知眉毛與嘴巴的位置。

二、教師示範畫,引導幼兒畫笑臉娃娃的基本步驟和要求。

師:那麼,我們把這美麗的笑臉畫下來好嗎?先看我來畫一畫。(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步驟:

(1)先把模板放在白紙上,然後一隻手按住模板,另一隻手用蠟筆照着模板把圓圓的臉蛋畫下來。

(2)把模板放到一邊,再用蠟筆在圓圓的臉蛋中的額頭上畫上彎彎的兩條眉毛,最後畫上一個翹翹的大嘴巴。

要求:

(1)笑臉娃娃要畫在紙的中間。

(2)先畫圓圓的臉蛋,再畫眉毛,最後畫翹翹的嘴巴。

三、幼兒作畫,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教師引導幼兒作畫,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四、講評活動,提高幼兒的審美觀。

(1)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中。

(2)幼兒進行交流、分享。

(3)教師進行評講並獎勵畫的棒的`孩子,鼓勵其他孩子繼續努力。

活動反思:

本次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成,環節也較清晰,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我也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現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臉娃娃的特徵,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畫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個別孩子不怎麼會描圓,畫到一半就不知道怎麼把手繞過去再畫,於是,我進行了個別的輔導,但效果不怎麼明顯,我想這一點,也是我在今後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2、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重難點:

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初步認識小貓、小雞、小鴨、小山羊、黃狗幾種動物;

1、小貓、小雞、小鴨、小山羊、黃狗等幼兒較熟悉的動物頭飾,每人一個;其它幼兒較熟悉的動物玩具、圖片(牛、馬、兔子等)

2、小鼓一面;

3、不透明的口袋一個;森林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1、遊戲:什麼動物走來了

“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你看是誰來了?”

老師帶小雞的頭飾,模仿小雞的動作走出來“誰來了?”

“小雞怎樣叫?”“小雞喜歡吃什麼?”

幼兒和老師(雞媽媽)一起走,捉蟲子吃;老師敲小鼓,有節奏的說:“小小雞,嘰嘰嘰,吃什麼,吃小蟲”;將

小蟲子的圖片貼在小雞的旁邊。

(以此類推,老師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走出來, 和幼兒一起模仿動物的動作、叫聲;並運用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表述)

2、遊戲:小動物出來玩

(1)摸口袋:

老師把小動物的頭飾、玩具、圖片裝在口袋裏,請幼兒來摸動物,拿出後,老師根據圖上的動物問話,幼兒集體回答。

(2)小動物出來玩:

請幼兒自己選一種動物的頭飾,聽動物的叫聲,模仿的動作,出來找喜歡的食物吃,並運用兒歌的有節奏的語言描述。(如:出示小魚的圖片或聽到嘎嘎嘎的聲音,帶小鴨子、小貓的頭飾的幼兒就學小鴨子、小貓的樣子,走出來,“小鴨子,嘎嘎嘎,吃什麼,吃小魚”。“小花貓,喵喵喵,吃什麼,吃小魚”。)

3、將幼兒的話編成兒歌:

今天,你們都會說什麼動物吃什麼了,老師把你們

說的話變成了一首兒歌,你們聽: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麼,吃小魚;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麼,吃小蟲;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麼,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麼,吃青草;

小黃狗,汪汪汪,吃什麼,吃骨頭。”

延續活動:

1、在信息角中,提供小鼓、口袋,利用各種動物的玩具、圖片、指偶等進行摸口袋,說兒歌的遊戲;

2、引導幼兒將動物的動作加進兒歌中去,例如:“小白兔,蹦蹦跳,吃什麼,吃白菜”。

3、爲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節奏,在音樂區爲幼兒提供表現動物叫聲節奏圖,動物歌曲錄音帶,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節奏方式表現動物的動作、叫聲等。

《什麼動物吃什麼》反思:

小動物一直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在一次計算活動中,大家對小動物吃什麼產生了興趣。除了活動中所涉及到的小動物之外,好多小朋友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了其他小動物的飲食。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愛好,設計了這一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了電腦,將小動物吃什麼設制了動畫的形式,當孩子們看到一個個形象、逼真的小動物時,他們的興致一下提高了,因此,對活動中的提問也都積極舉手發言了,從開始到活動中間部分,整個環節和過程,包括小朋友們所掌握的本領,還是非常好的,但最後結束部分,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時,由於電腦操作的水平問題,沒有將音量放大,所以影響了整個活動,孩子們對我的問題也都視而不答了,再加上外面又放鞭炮,又一次影響了孩子們,面對這一狀況,我趕緊利用琴聲將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過來。在一曲《我愛我的小動物》中結束了這一教學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引言:

這個世界變得餓黑暗了,壞人越來越多,也僞裝的越來越好,小朋友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哦!通過本次小班教案,從小讓幼兒養成獨立的性格,讓幼兒有能分清善惡的思想,引導不要讓幼兒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危險找警察叔叔。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小班優秀安全教案《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

活動準備:

餅乾、巧克力、玩具等,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好情境。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組織幼兒討論:

(1)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的呢?

(2)結果怎樣了?

(3)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4)小華跟誰走了?

(5)什麼是陌生人呢?

(6)爲什麼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境(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麼?(讓幼兒練習)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阿姨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阿姨給你吃巧克力。"教師提示: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爲什麼不能吃?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說:"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給小朋友玩,教師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爲什麼不能?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絕後,邊走邊說:"真拿這些小孩沒辦法!"

教學反思:

本週是安全周,所以在本週我們開展的都是對幼兒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說話,跟陌生人走後會有危險。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後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騙走,怎麼保護自己。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