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遊戲活動,練習拖物進行走跑交替,並能通過一定的障礙,發展孩子動作的靈敏性。

2.會按指令遊戲,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1.會聽老師指令變換參與各種遊戲。

2.按規定路線拖紙箱,不把紙箱拖翻。

活動準備

1.活動音樂兩首(熱身、放鬆)紅、黃、綠燈各一個。

2.幼兒每人一個小紙箱做的小拉車。

3.毛絨玩具若干、墊子兩塊。

4.場地佈置:窄路兩條、錐桶(10 個)擺設的 s 型道路兩條、紙箱放一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找一個相應的點站好,和老師一起按音樂節奏進行熱身活動(頭部運動、上肢運動、踢腿運動、跳躍運動、踝關節運動)

二、基本部分

(一)玩變速遊戲,練習幼兒走、跑、停交替動作及快速反應能力。

1.教師出示紅、黃、綠燈,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燈,我們看看分別是:紅燈、黃燈、綠燈。現在,我們來玩遊戲,老師拿出黃燈,寶貝們要走起來;拿出綠燈,寶貝們要跑起來; 拿出紅燈,寶貝們要立刻停下來。聽清楚了嗎?

2.組織幼兒玩遊戲(兩遍)

教師指令清晰:黃燈(走)——綠燈(跑)——黃燈(走)——紅燈(停)

3.小結:寶貝們真棒,會聽老師指令,反應也非常靈敏,值得表揚。

(二)玩紙箱遊戲 1.拖紙箱玩變速遊戲

師:今天老師還爲寶貝們準備了小拖車,現在我們來拖着小拖車玩這個遊戲。 要求:寶貝們不能亂甩小車、不把車開翻,保持車體平衡。

遊戲兩遍: 黃燈(走)——綠燈(跑)——黃燈(走)——紅燈 (停) 小結:寶貝們開車開得真好,沒有把小車開翻,會聽指令,再次表揚,

2.拖紙箱過障礙。

師:現在老師要加大難度,設置了障礙讓寶貝們拖着紙箱過這些障礙,你們能做到嗎?

(1)提出要求:自己選擇路徑

過窄路:一個跟着一個走過或者跑過窄路。繞樹林:一個跟着一個繞過錐桶

(2)幼兒自由選擇探索拖着紙箱有序過障礙,教師巡視指導幼兒動作。

(3)拖紙箱拉小動物過障礙。

(情景創設)老師接電話:“喂喂,您好!哦!你是小動物團隊,需要我們小司機拉小動物們去旅遊,好的好的!願意爲你們效勞。”

2.佈置任務:我們接到小動物團隊的電話,需要我們小司機拉它們去旅遊,你們願意嗎?

3.提出要求:小司機拉小動物去旅遊,要求技術要好,不要把車開翻。每輛車只坐 一個小動物。(咱們現在就請小動物們坐坐我們的新車吧!)

4.有序拉車到小動物團隊站臺(一起說:“小動物們請上車吧!”)

玩法:教師帶領幼兒拉着載小動物的車一個跟着一個分兩道分別過窄路(平衡木)繞小樹林(S 型路線繞過錐桶)然後又拉着小車快速跑(過高速公路)到停車場。

4.小結:小司機開的車真好,保證了小動物們的安全,小動物們旅遊得特別高興。它們說“謝謝你們了”“不用謝”。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

教師:小司機都累了,咱們休息一會兒吧!寶寶親親小動物,小動物幫大家捶捶背,捶捶腿、捶捶肩。

2.送小動物回家,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

我選擇設計的此次活動主要是練習孩子們拖物進行走跑(快跑、慢跑)交替,並能通過一定的障礙,發展孩子動作的靈敏性。整個活動遊戲性強,以拖小車來體驗做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司機、成爲合格的小司機後拉小動物去旅遊爲線索貫穿整個活動。遊戲材料選擇運用了紙箱做的小拖車、毛絨玩具小動物、紅綠燈,材料有趣可愛,特別適合小班剛入園不久(小班上學期)的孩子進行活動。遊戲環節層次分明,層層遞進,第一步是看紅綠燈進行走、跑、停交替練習、第二步嘗試開放式的拉小拖車過各種障礙路線(窄路、繞物走曲線、鑽洞、跑寬路等),第三部拉毛絨玩具小動物去旅遊,

練習拉物過各種障礙。整個活動動靜交替,充分滿足了幼兒活動量。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參與積極性高,專注和老師一起愉快進行活動,體驗了體能遊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2、讓幼兒對新年產生美好的願望。

活動準備:

1、教室中掛滿彩燈、燈籠、中國節等,體現出新年的氣氛

2、有“過年啦”的版面,請家長在心願卡上幫孩子寫上他們的新年心願和對孩子的祝福

3、一棵大的心願樹

活動過程:

一、說心願

1、我們的教室漂亮嗎?爲什麼我們的教室很漂亮呢?(幼兒的回答:教室裏掛了彩燈、教室裏有大燈籠、因爲我們要過年了……)

2、新年快到了,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心願,你的心願是什麼呢?快快來告訴你身邊的好朋友。

3、誰願意把心願講給大家聽?

4、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你有什麼祝福呢?(幼兒先講,老師幫助把心願卡上家長的祝福語念給大家聽)

二、佈置心願樹

1、幼兒拿好自己的心願卡來到心願樹邊。

2、將自己的心願告訴心願樹,希望它幫助自己實現心願。

3、將心願掛到心願樹上。

三、活動延伸

1、請幼兒欣賞裝扮好的心願樹。

2、在音樂聲中,幼兒互相祝福,互送禮物。

3、師生同唱新年歌。

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非常的愉悅,都非常的互動,當心願樹在幼兒手中穿上新衣服之後,孩子們都興奮的拍手叫了起來,他們滿意的欣賞着面前這棵煥然一新的心願樹,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昇華,他們在感受着過年的喜悅。在活動中,我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表達的慾望與動作發展,準確把握來自孩子的信息。通過活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孩子們也感受到了同伴的祝福,同時幼兒又有了情感的體驗。在二期課改中,我們不是常說要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嗎?這個活動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過程是快樂的,學習是愉悅的,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對自己更有了自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用直線交叉畫塊面,鞏固練習直線、

2、學習用各種顏色圖塊面、感受色彩的美、

3、體驗藝術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1、五彩的色塊示範畫、

2、沙皮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請幼兒欣賞五彩的色塊示範畫、

師:圖上有什麼線條?這幅圖上的顏色你認識哪一種?

2、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常見的顏色、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範:

老師邊講直線畫法邊動手畫,畫直線時一定要畫到紙的邊上、

直線與直線間不能靠的太進,不然就不好塗顏色、

2、教師示範圖色塊: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塗、(強調用力)

塗顏色時要注意從上往下或從左往右、

3、請幼兒記住不能把顏色塗到其它框裏、

三、創造表現:

1、幼兒大膽的在沙皮紙上用直線畫塊面、

2、找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塊面、把每個塊面塗的滿滿的、

3、教師在幼兒繪畫時出現的錯誤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欣賞,說說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顏色、

2、將幼兒作品佈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懂得不亂扔果皮紙屑的道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兩幅背景圖(畫面都是小花園,一個乾淨,一個到處是垃圾)。

2.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裏》。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垃圾應該扔進垃圾箱,培養幼兒垃圾入箱的良好習慣。

活動難點:學習,清潔地面的一些簡單方法,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審美元素:

良好的公民素質培養需要從小抓起,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的行爲習慣也需要從小一點一滴地培養積累。本活動是一個培養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學習遵守社會規則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當“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裏的垃圾拾乾淨,讓我們的`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乾淨。讓孩子們感受到乾淨整潔也是一種美,體驗優美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在勞動後獲得了成就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這兩個小花園哪個更漂亮一些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解決的辦法。

師:花園這麼髒,花園裏的小花會怎麼想呢?(請幾名幼兒說說小花的想法。)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啓發幼兒說出各種花園的辦法。)

三、實踐活動“我是小小清潔工”。

1、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師:我們幼兒園的操場上、草坪裏也有一些垃圾,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裏的垃圾拾乾淨,讓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注意,在拾垃圾的過程中不能掉隊,也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哦!

2、教師手持垃圾袋,請兩位幼兒示範拾垃圾並放進垃圾袋裏。

3、帶領幼兒分散尋找垃圾,並將垃圾放進垃圾袋裏。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情況,要讓每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感受乾淨整潔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師:幼兒園的環境變得真乾淨呀!我們來聽聽小花要對我們說什麼呢?

(教師:小朋友,謝謝你們!現在幼兒園變得又幹淨又整潔,小朋友們在這裏玩耍、遊戲都很快樂。以後,不管在哪裏,你們都要記住,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裏!)

五、引導幼兒看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裏》。

師:請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中的小朋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

六、教師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了垃圾應該放進垃圾桶或垃圾箱裏,以後我們不僅要自己注意不亂扔垃圾,還要提醒別人注意保持環境的乾淨整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內容:教科書17頁,練習二5、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於、大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2、 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會用數字、符號或圖形進行表示和交流。

德育結合點:

1、 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向學生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 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學具: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

教師準備“猴吃水果圖”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講授新課

1、創設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圖”的電腦課件)

在一片綠色的草坪上,有三隻可愛的小猴子抱來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們圍成一圈,要分水果吃。

2、數畫面中的水果。

讓學生觀察畫面,師提問:畫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個。然後以小組爲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各組巡視、傾聽,並加以引導。數水果的數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順序數。

3、 示象形圖。

在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說出水果的數量的基礎上,派代表說說。根據學生所說的讓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如第17頁的象形圖,並標上數字。

4、 認識符號“=”的含義

(1)提問:有幾隻猴和幾個桃?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嗎?

(2)讓學生用學具擺出表示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的圖案。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前面所學的一一對應的方法擺出。並用課件顯示教科書第17頁中的“3只猴對3個桃”的圖。

(3)教師指名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有3只猴和3個桃,猴的只數和桃的個數同樣多,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

(4)教師在兩個3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等於3”。

5、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讓學生根據問題:有幾隻猴和幾根香蕉?每隻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嗎?以小組爲單位用學具擺一擺。

b) 學生彙報,師生總結:有3只猴和2根香蕉,猴的只數比香蕉的個數多,有1只猴吃不到香蕉。

c) 教師在3和2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大於2”。

6、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用前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學。

b) 師提問:每隻猴能吃到一個梨嗎?你怎麼知道?

c) 生自己總結:有3只猴和4個梨,猴的只數比梨的個數少,每隻猴都能吃到一個梨,還有一個。

d) 教師在3和4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小於4”。

6、擴展活動

學生認識了各個符號後,引導學生思考:“不看圖,能確定3>2、3<4嗎?”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學生說的也許不是教師心裏的答案,但對學生的想法應予以鼓勵,並引導學生回顧1---5的點子圖的排列情況,想1---5的排列順序,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出:3在2的後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7、認識符號“>”、“<”

讓學生對着“>”、“<”每個人發揮想象,他們象什麼,同桌或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怎樣記住“>”、“<”。指名說說。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許他們想的是你所沒想到的。同時要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教師不要橫加干預。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二5

讓學生先看圖,數出圖中物體的個數,再在( )裏填上數,然後根據“>”、“<”的含義在不等號兩邊的方框裏填數。

2、 練習二6

教學內容:教科書17頁,練習二5、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於、大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2、 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會用數字、符號或圖形進行表示和交流。

德育結合點:

1、 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向學生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 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學具: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

教師準備“猴吃水果圖”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講授新課

1、創設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圖”的電腦課件)

在一片綠色的草坪上,有三隻可愛的小猴子抱來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們圍成一圈,要分水果吃。

2、數畫面中的水果。

讓學生觀察畫面,師提問:畫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個。然後以小組爲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各組巡視、傾聽,並加以引導。數水果的數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順序數。

3、 示象形圖。

在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說出水果的數量的基礎上,派代表說說。根據學生所說的讓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如第17頁的象形圖,並標上數字。

4、 認識符號“=”的含義

(1)提問:有幾隻猴和幾個桃?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嗎?

(2)讓學生用學具擺出表示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的圖案。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前面所學的一一對應的方法擺出。並用課件顯示教科書第17頁中的“3只猴對3個桃”的圖。

(3)教師指名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有3只猴和3個桃,猴的只數和桃的個數同樣多,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

(4)教師在兩個3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等於3”。

5、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讓學生根據問題:有幾隻猴和幾根香蕉?每隻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嗎?以小組爲單位用學具擺一擺。

b) 學生彙報,師生總結:有3只猴和2根香蕉,猴的只數比香蕉的個數多,有1只猴吃不到香蕉。

c) 教師在3和2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大於2”。

6、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用前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學。

b) 師提問:每隻猴能吃到一個梨嗎?你怎麼知道?

c) 生自己總結:有3只猴和4個梨,猴的只數比梨的個數少,每隻猴都能吃到一個梨,還有一個。

d) 教師在3和4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小於4”。

6、擴展活動

學生認識了各個符號後,引導學生思考:“不看圖,能確定3>2、3<4嗎?”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學生說的也許不是教師心裏的答案,但對學生的想法應予以鼓勵,並引導學生回顧1---5的點子圖的排列情況,想1---5的排列順序,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出:3在2的後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7、認識符號“>”、“<”

讓學生對着“>”、“<”每個人發揮想象,他們象什麼,同桌或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怎樣記住“>”、“<”。指名說說。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許他們想的是你所沒想到的。同時要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教師不要橫加干預。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二5

讓學生先看圖,數出圖中物體的個數,再在( )裏填上數,然後根據“>”、“<”的含義在不等號兩邊的方框裏填數。

2、 練習二6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