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人民的小康》於8月2日正式播出,充分展現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擘畫和重大部署,全方位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1

爲深入學習 總書記新時期扶貧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縣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爲教育系統的幹部,抓好教育扶貧工作是重中之重。那麼如何抓好教育扶貧工作呢?

一是組建教育扶貧黨員先鋒隊。以教育扶貧黨員先鋒隊精準聯繫學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確保不輟學。帶頭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精準資助及資助政策的宣傳到戶,做到人人知曉。進一步落實“校農結合”工作,確保全縣學校食堂向貧困地區貧困戶採購農產品佔學校食堂採購總量的40%以上。

二是組建教育質量提升黨員先鋒隊。把抓黨建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曬、比、評,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教案上、在講臺上、在作業批改輔導上、在教育教學質量和成績的提升上,最後落實在對學生的關愛、培養和促進學校的發展上。

三是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採取以落實應助盡助爲主,“圓夢行動”等方式爲輔的方式,加大對貧困學生資助力度,確保不因貧失學。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職教育和高校資助政策加大宣傳力度,讓其知曉資助項目和標準,做好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的統計,進一步落實相應的資助措施,使每一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都能享受他們應該享有的資助政策。

四是落實就業渠道。首先是對未能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會,幫助他們找到學一門技術的出路。加強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爲中職學生和待業青年提供一個學技能、謀發展的良好平臺,增強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其次是充分利用縣職業中學和鄉鎮中小學現有教學培訓資源,積極配合縣有關職能部門,做好青年農民、城鄉勞動者一些勞動技能培訓,積極引導青年農民、城鄉勞動者尤其是貧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找到脫貧致富的出路;再次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開展“一對一”幫扶,推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青年到園區企業就業。

教師觀看紀錄片人民的小康2

匡正扶貧工作“重物輕人”的現象,需要着眼於提高貧困羣衆的智識。扶貧幹部要有對扶貧事業的責任心,對貧困羣衆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提高貧困羣衆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近來,各地扶貧成果捷報頻傳,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在中央脫貧攻堅頂層設計的正確引領下,貧困羣衆物質脫貧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貧困”的現象則愈加凸顯。一些地區貧困羣衆“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開始信宗教尋求精神寄託,有的大搞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活動,侵蝕了脫貧攻堅來之不易的成果。

精準扶貧,莫忘扶智。這裏說的扶智,主要是指幫助貧困羣衆提高智識,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確保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同步。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正確的思想不去佔領,錯誤的思想就會去佔領;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思想不去佔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佔領。正是因爲一些貧困地區羣衆缺乏有品質的精神產品和文化活動,宗教勢力才得以滋生,封建迷信才大行其道,低俗文化纔有市場,不能放任這種精神貧困發展成“集中連片區”。

人的現實生活,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如果長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遲早要出問題。從我國的扶貧工作體制機制來看,扶貧工作的任務分解、責任落實、考覈評估主要側重貧困羣衆收入水平等可量化的物質方面因素,參與扶貧工作的幹部也往往“重物輕人”,疏於俯下身子,設身處地地思考貧困羣衆的精神需求。如果說物質扶貧是顯績,那精神扶貧就是潛績,一味重顯績輕潛績,很可能造成“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後果。

匡正扶貧工作“重物輕人”的現象,需要着眼於提高貧困羣衆的智識。扶貧幹部應擺脫完成扶貧任務的被動思維,建立起對扶貧事業的責任心,對貧困羣衆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通過科學知識的普及推廣,提高貧困羣衆的知識和技能水平;通過政策引導,激發貧困羣衆幹事創業的主觀能動性,讓貧困羣衆從被動“輸血”到生出“造血”的能力。

推動貧困地區的精神扶貧,還必須滿足羣衆的精神需求。以往我們說“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往往側重教育扶貧,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成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徹底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通過教育扶貧全覆蓋,很多貧困家庭的命運得以改變。然而,對於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剛走出村莊的孩子往往是無能爲力的。改變貧困農村的落後面貌,還得依賴於常住農村的羣衆,這就要求賦予“扶貧必扶智”新的內涵,探索創新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滿足貧困地區羣衆的精神需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貧困地區入腦入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