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是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位於“四書”次位,中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下面看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什麼意思。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1

意思是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

出自——戰國時期子思《中庸》。

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

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爲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爲“四書”。

宋、元以後,《中庸》成爲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它主要闡述儒家的道、誠和中庸的觀念,描繪儒家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它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研究方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傳統學術的發展,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中庸重點在中、庸二字,中位於中間,不離兩邊,不走極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2

《中庸》經典名句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第一章》

【釋義】人們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露出來的時候無所偏向,叫作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法度,叫作和。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標準。達到“中和”的境界,那麼,天地一切都各安其所,萬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延伸】中庸之道,各安其所。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第一章》

【釋義】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因爲不正當的情慾容易在隱晦之處表現出來,不好的意念在細微之時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君子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慾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剋制住。

【延伸】一個人的時候,是檢驗人品最好的時候。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第2張

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第十四章》

【釋義】君子高居上位,不會去凌虐居於下位的人。君子居於下位,也不會去巴結居於上位的人。自己正直就不會去乞求別人,這樣,就無所怨恨,對上不怨恨天命,對下不歸咎別人。

【延伸】事不成,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第十五章》

【釋義】求取君子之道的方法,就像走遠路一樣,一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處一樣,一定要從低處開始。

【延伸】所有的成就,都是從小到大,由近及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3

《中庸》對後世產生的影響

《中庸》是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位於“四書”次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中庸是中華民族的古典哲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中庸》在西漢時被戴聖整理並編入《禮記》中。魏晉南北朝時期,伴隨着儒道合一、佛道流行的時代新趨勢,有學者把儒家的'“中庸”與道家“無爲”聯繫起來,爲“尚儉”立據,但影響有限。如劉劭在《人物誌》中將“中庸”作爲一種極高德行來推廣,把“中庸”列爲最完美之“情性”。

據記載,當時伴隨着佛家“格義”學說的流行,還有引佛家義理釋解“中庸”的著作出現。唐代李翱將《中庸》尊爲經書,撰有《中庸說》,提出了一個《中庸》的傳承譜系,並與佛家心性之學相糅合,闡發與弘揚《中庸》儒家天命性道學說。

他將傳承《中庸》的本意弘揚性命之說爲己任,在糅合佛儒觀念的基礎上,用佛家“不動心”的理論來詮釋儒家“誠”的內涵,不僅由此建構起了一個較爲完整的思想體系,同時,其融匯佛家與儒家的心性學說爲一體,對於後來宋明理學的理論建構,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第3張

中庸思想是誰提出來的

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爲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