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三月三的由來50字

三月三的由來50字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月三的由來50字,我們有很多的名族,而各個名族的文化傳統都有些差異,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節人,他們不是法定節假日,而是那個是民族特有的節日,三月三的由來50字。

三月三的由來1

上巳節由來50字(一)

“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上巳節由來50字(二)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爲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三月三的由來50字

你可能感興趣:金陵內外的三月三:南京上巳節簡介

上巳節由來50字(三)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爲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上巳節由來50字(四)

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活動,在這項活動中,蘭草被用作靈物。蘭草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期進行齋戒,其中包括採用當時最好的沐浴方式——蘭湯沐浴,這在楚辭中有生動的描寫。

你可能感興趣:農曆三月初三是什麼節日:上巳節

上巳節由來50字(五)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si)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爲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上巳節由來50字(六)

上巳,係指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爲官定假日。到漢代,上巳被定爲節日,魏晉以後,確定“三月初三”爲春禊,是當時重要節日之一。

三月三的由來2

三月三的由來簡介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爲“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爲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戰國以來華夏炎黃子孫於黃帝故里軒轅之丘(今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唐代後升格爲官方祭典。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

據《易經》、《史記》《山海經》等記載,軒轅黃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朝拜黃帝的記載,唐代以後漸成規制,盛世時由官方主拜,亂世時由民間自辦,一直綿延至今。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的主題,象徵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薪火相傳。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

”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三月三的由來50字 第2張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裏頌經祈禱。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爲“上巳”,漢代定爲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爲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裏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三月三的由來3

三月三的習俗50字

開門炮:年三十晚上,溫州人家關門時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爲關門炮,示意舊歲平安。大年初一清晨,溫州人家開門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爲開門炮,以圖新年吉利。開門炮關門炮一般放三個雙聲爆仗(俗稱二踢腿),不過一般備四個炮仗,俗稱“帶四放三“,留一個作預備。

食年糕:正月初一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一般是大年三十準備好的,菜碟一定要用高盞碗,取其高字,謂“一年高一年“,也有食年糕的,“糕”與“高”諧音,謂“一年高一年”。

拜年:早起幼輩即向父母等長輩拜年、然後攜元棗、桂圓、荔枝等禮物外出拜年。同輩拜年,互相拱手,互致“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類賀辭。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半、建國後,每年正月初一上午,黨政領導部門邀請各界人士舉行團拜,以減少百拜繁冗。

新年酒:春節間,各家擺“新年酒”宴請親友。新年酒無一定規格,時間通常在初一至初五之間。瑞安往昔在初五祭祖“完真”日擺酒。

開筆:初一,讀書人裁一紅紙,上寫祝賀新年詩句,或寫“新春開筆,大吉大利”字樣,叫做“開筆”。

三月三的由來50字 第3張

開市:春節間一般商店都不開業,居民所需食品和生活用品,都在節前購置。初三四後,各店陸續開市。開市時張紅掛彩,鳴放鞭炮。近幾十年來,許多商店爲方便居民,初一照常營業,或同行業輪流開門應市。

送元寶:農村有“送元寶”者,在春節期間,兩人搭檔,手持銅錢串和萬年青樹枝,挨門念《送元寶》謠。一人念祝福辭,一人應“好”。如“元寶進道壇——好!”“金銀滿上間——好!”溫州有諺“正月初一送元寶,講的都是好”,即指此俗。

長八日:正月初八,每家庭院燃薪柴,稱爲“燎火盤”。孩兒跳火堆和燃放煙花取樂。善男信女聯袂往近郊太平寺祈求保佑全家安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