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孤兒會很缺愛嗎

孤兒會很缺愛嗎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孤兒會很缺愛嗎,缺愛是源於父母對孩子缺乏關心、陪伴或共情、鏡映,有的缺愛者缺乏最基本的關心和陪伴,比如小時候不是父母身邊長大的,其他照顧者比較忽視孩子,包括孤兒、留守兒童,下面來看看孤兒會很缺愛嗎。

孤兒會很缺愛嗎1

缺愛,就是指缺少關懷,缺少關愛,一般指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的性格形成原因。缺愛的孩子性格往往和普通孩子不一樣,思想也成熟的早一點,但是容易走極端,比較叛逆,一般能力較強,事業心強。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者孤兒一般都會存在缺愛的現象,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缺愛的孩子需要社會的關心,不然容易變壞,社會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判斷自己是否缺愛,就看你對比你大的異性是不是很感興趣,當然不光是這一點。缺愛需要自己調節,多交性格友好的朋友,多和異性交流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缺愛,也指缺少朋友和社會的關愛。缺愛,還指缺少男女朋友之間的愛情。

這是網絡上多缺愛這一詞的解釋,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缺愛是因爲什麼?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就去外地打工了,我一直跟着我的爺爺奶奶直到我高三,我的父母才從外地回來說是照顧我學習,因爲我要高考了。

小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爲什麼別個小朋友有爸爸媽媽來參加家長會,而我一直是我的奶奶,爲什麼別個小朋友有爸爸媽媽買的各種玩具各種好看的衣服,而我除了奶奶偶爾在雜貨市場買的衣服之後,只能在過年的時候收到我爸媽寄回來的衣服。

小時候我一直懷疑我沒有爸媽,我就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甚至有的時候我還希望如何,這樣我就不會一直盼望着我的爸爸媽媽回來看一下我,就一次都行,可是他們並沒有。

從小,我就學會了別人家孩子不用做的.事情,洗碗做飯,幫爺爺奶奶打理農活,幫他們洗衣服,所以我的手比我同齡人的手更粗糙。很多時候我不願意和別人說話,因爲我自卑;很多時候我也不願意讓別人幫忙,因爲我覺得別人沒有義務幫我,我也不想欠別人人情。

孤兒會很缺愛嗎
  

漸漸地,我養成了獨來獨往的性格,做事也雷厲風行,我開始不願去愛,也不祈求被愛,所以很多時候被人冠上“高冷”這個詞,我都覺得無所謂。

後來,我認識了愛商學堂創始人semmi老師,有幸讀了《情感心理學》一書,我才知道原來人的性格會影響人的思維、語言和行爲習慣不良的情緒和自己的性格是有一定的關係的。Semmi老師說:“一個人只有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才能夠處理好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我其實很贊同semmi老師的話,我很想被愛,很想去愛,可是我在父母身上沒有體會過這種愛的感覺,我不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小時候的父愛母愛的缺失導致了我有了缺愛的表現。

其實慶幸的是,我沒有走偏,我沒有因爲從小缺失的父愛母愛而走上歧途,也很感謝愛商學堂semmi老師,她就像是黑暗裏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走出不開心!

孤兒會很缺愛嗎2

孤兒心理和正常人不同

孤兒與常人相比心理有何特點?是不是更易有愛人之心?

怕給任何人添麻煩,什麼都想自己獨立做好,怕自己有依賴心理,畢竟,人生漫漫長路沒人可以讓你一直依賴。

不要以偏概全,每個人不一樣,父母雙全卻思想扭曲的何其多?

至少,孤兒不去愛人,也不用別人愛,耐得住孤獨扛得起生活

和你不一樣的身份,就是不平常麼?

每個孤兒的經歷都不一樣。有人生來就是孤兒,無父無母,從小寄人籬下,受盡辱罵和白眼,沒有得到過本應屬於父母的愛,請問,他向誰學習如何去愛人。

有人可能剛開始是單親父親或者母親獨自扶養他很辛苦,大多數時間都拿來養家掙錢,想愛他卻沒有時間,掙扎於社會的底層的苦惱使得孩子成爲他的拖累和出氣筒,想愛孩子也不會表達,後來因意外去世,孩子變成孤兒。

這樣的,雖然有家庭,但是在愛的缺失和不會表達愛的單親家庭,孩子大多數學會的愛就是隱忍自己的渴望,做個懂事的孩子,多分擔成人的痛苦和負擔,他去哪兒學習如何愛人,如何愛己,可能連如何表達愛都無處可學吧。

有人因爲意外或天災人禍突然失去雙親,比如說汶川地震,有人問倖存下來的孩子,你們知道爲什麼地震嗎?孩子們的回答令成人潸然淚下“因爲我們不乖……”。

成人之所以哭泣並不單單是孩子的幼小心靈的'傷害,而是即便是20左右歲的青年人,如果在車禍中痛失雙親,他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爲什麼是我,爲什麼上天這麼對我,我沒做過什麼沒良心的事……這些問題都反應出一個信號,因爲我……怎麼樣,我是不配被愛的,所以上天奪走了本來應該屬於我的親人、家庭和愛,請問,在這樣的心裏創傷下,這樣的PTSD(但願我沒寫錯縮寫),他真的知道怎麼去愛人,怎麼去表達啊,怎麼去愛自己嗎?

孤兒會很缺愛嗎 第2張
  

其實舉了那麼多種情況,無非是想說,孤兒如果缺愛,就沒有辦法擁有正常家庭的愛,就被動的失去了可以學習愛的目標和榜樣,失去了體會本應屬於他的家庭之愛的權利。

雖然孤兒渴望愛,十分渴望,但是如果沒有見過愛,也沒有享受過愛,真的能具備正常家庭一樣長大的孩子的那種愛人的能力嗎?我對此持否定態度。

題主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能看出無法換位思考孤兒的侷限。同樣,孤兒也無法換位思考幸福家庭的愛。因爲沒經歷過,沒感同身受過。

願意獨自一人承受,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很成熟,同時因爲受到很多人的關心,會變得很善良,知恩圖報,不容易和他人親近,一旦親近後就是真的很信任了。

看的很淡。不怎麼在意去維持一段關係,任何關係,同學,老師,朋友。戀人,都不怎麼在乎。反正都是過客

在網上遇到過一個孤兒,自己挺努力的,本科畢業,學費都是自己掙的,原本是工人,後來考上公務員,但總體三觀不正,找對象要家庭條件好的獨生女,還看不起學歷不高的職業。

自以爲比事業單位工資高就嘚瑟,被打擊以後就裝可憐說自己是孤兒,總之很噁心,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孤兒會很缺愛嗎3

極度”缺愛的人,是什麼狀態

母親(也包括其他主要養育者)的愛,是一種精神乳汁。

人類在心理上對情感的需要,就像生理上對食物、水、空氣的需要一樣真實。

我們可以看到食物,喝到水,呼吸到空氣。但愛並沒有實體,愛是一種感受,是母親對嬰兒的深情注視,是擁抱時皮膚的觸摸,是無助恐懼時的安撫……

一個“極度”缺愛的人,是一個精神上被餓死的嬰兒。那些體驗到的愛不夠的人,內心也住着未被充分餵養和滿足的嬰兒。

這種飢渴和匱乏造成的傷害,對一個孩子來說,重則致命,輕則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

發展出各種譜系的障礙:包括個體的精神/心理問題(從嚴重的精神分裂,到各類人格障礙,再到更普遍的神經症),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問題(關係中的強迫性重複、無法結束一段糟糕的關係)……

這種缺愛,發生的.時間越早,後果就越嚴重。瑪格麗特·馬勒(Margaret S. Mahler)把生命的前三年,稱爲“黑暗時代”,在此期間發生的事情,雖然無法被記起,但深刻影響着我們的發展。我們從自閉階段,到共生階段,再到分離-個體化,最後達到客體永恆階段。

這個發展過程,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

一元關係:活在自己的“殼”裏

在自閉階段,嬰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這個時期的嬰兒與外界沒有交流和溝通,即,不能與客體建立關係,他們生活在一種一元關係中。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時,TA對愛的需要在向外投注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迴應,被嚴重忽視,那麼TA的心理髮育可能會固着在自閉期。

TA不再嘗試與外界溝通,只用內部幻想來緩解被挫敗的痛苦,TA似乎變得“自給自足”,彷彿與整個世界無關,在精神上給自己包裹了一層堅硬的“殼”。

在行爲上,TA可能表現爲對刺激缺乏反應,看起來麻木,呆板,冷漠,甚至沒有表情。在人際中,TA似乎不再需要和他人互動,完全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社會交往能力嚴重受限。因爲無法適應外在現實,TA會更加退縮回到內在的“硬殼”之中。

孤兒會很缺愛嗎 第3張
  

二元關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漸漸地,兒童破開“自閉”的殼,進入最早的人類聯結,即一種“共生”的二元關係。

在這種狀態裏,母親和嬰兒深度交融,嬰兒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區分開,彷彿母親的存在就是TA的存在,TA的疼痛就是母親的疼痛。

當TA飢餓、受凍、難受的時候,另一個人能立刻神奇地感知到TA的痛苦,並來陪伴、安撫。

試想在這個時候,一個不能提供愛和理解的母親,對嬰兒來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TA要不退回到更早的自閉狀態,完全切斷這種對聯結的渴望,要不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生關係,以彌補這個階段發展中的創傷。

而這樣高度融合的關係,往往是病態的,因爲在關係中的個體會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身份認同,淪爲另一個人的附屬品,或者兩人糾纏至深,剪不斷理還亂。

之後,要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分離-個體化的過程,孩子纔會慢慢知道,自己和母親不是交融一體的,是兩個彼此不同的人,這是所有人走向真正獨立的第一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