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記,相信大家都學過唐朝的歷史,其中安史之亂對唐朝是很重要的點,下面分享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一起來看下吧。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1

歷經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是割據政權與唐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也爲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空前的戰亂造成了社會混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所以,詩聖杜甫纔會寫下“寂寞天寶後……世亂各東西”。的詩句。戰後唐朝百姓過着橫徵暴斂的日子,統治階級與大衆的矛盾日益激化。另外,唐朝經此一戰後,對西域的管控越來越力不從心。此時,吐蕃、大食等國趁機侵佔邊疆,逐漸佔領河西、隴右等地。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皇帝對佛教推行達到鼎盛,每每迎佛骨入宮,都聲勢浩大,勞民傷財。而且,安史之亂造成北方局勢動亂,經濟重心也往相對穩定的南方轉移。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後對唐朝影響最大的是各自割據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唐皇室的中央集權被削弱。這樣註定了唐朝不復當年的輝煌,和未來的土崩瓦解。

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爲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爲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爲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雖說,最終大唐王朝還是以及其慘痛的代價鎮壓了安史之亂,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唐朝已解決了藩鎮之禍。

在唐代後期的藩鎮裏,東南藩鎮從財力上支撐朝廷,邊疆藩鎮對外作戰,中原藩鎮則鎮遏河朔、屏障關中、溝通江淮。河朔藩鎮與中原藩鎮在割據與防割據的相持關係上,中原藩鎮與邊疆藩鎮在維繫內外均勢的平衡關係上,邊疆、東南藩鎮與中原藩鎮在武力和財力的相互依賴關係上,構成了一個既密切聯繫又互相制約的整體結構。從而,唐朝相對穩定統治了一百多年。

但是,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直到大唐王朝覆滅的百餘年時間裏,各大藩鎮雖然從名義上效忠於朝廷,但是,實際上二者之間還是暗流涌動。

唐朝的國力,在玄宗登基後的天寶年間達到巔峯。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的國力急速下滑。此後,仍有安史殘黨在河朔地區活動,與朝廷分庭抗禮。由於,此前朝廷在嶺南乃至江南一帶設立了大量藩鎮,朝廷日漸衰微的控制力已無法控制各大藩鎮,只能坐視藩鎮割據。

不過,此時的唐朝與沒落時期的東漢有本質上的差別,並未因羣雄割據而變得奄奄一息,反而,統治中原長達一個半世紀。筆者認爲,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亦與藩鎮割據有很大的關係。各藩鎮與朝廷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平衡。

可以說,就是這種微妙的平衡,才使唐王朝沒在朝夕之間分崩離析。

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著名學者韓國磐,就針對藩鎮崛起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韓國磐認爲: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中國的莊院經濟蒸蒸日上,大土地私有制成爲大勢所趨。衆所周知,每個統治藩鎮的節度使往往坐擁良田千傾,且名下有大量莊園經濟。

所以,這些節度使們爲了維持自己的。利益,避免自己的資產受到朝廷的染指,勢必會採取一定措施,進而形成藩鎮割據的形勢。因此,安史之亂結束後藩鎮問題非但沒有迎刃而解,節度使們反而競擁強兵,藩鎮問題日漸惡化。

許多史學愛好者贊同這一說法,並進一步推斷,藩鎮兵強馬壯,且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特別是戰鬥力強橫的牙軍,原本這些軍隊都是地方富豪的私人武裝,也是藩鎮地區地主階級的武力代表。各地節度使之所以能夠手握重兵,離不開這些地方地主階級的支持。

正是這種軍閥勢力與大地主經濟的緊密結合,使節度使們擁有了割據一方的資本。

不過,也有一部分朋友否定了該觀點,他們提出,並非所有藩鎮都參與到割據中,例如:郭子儀等一些本身擁有大量田產莊園的節度使依舊安分守己,其治下的地主階級也不支持、擁護割據。反觀同樣以大土地所有制治國的北宋,朝廷還曾推行了一套支持武將購買田產的政策,但是,北宋卻並未出現割據現象。

所以,藩鎮割據是一種在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產生的現象,與大土地所有制無關,是一種遊離於中央集權之外的政體形勢。

除了上述兩種論調外,還有人覺得,藩鎮完全受到武人支配,因而,造成割據現象的'始作俑者正是軍士。這些地方色彩非常嚴重的私兵出身於勞苦大衆,他們以當兵作爲謀生的職業,依靠武力巧取豪奪。因此,割據地區的社會基礎是完全建立在軍士之上的,節度使必須維護這一人羣的利益,代表這一人羣的意志,才能收穫他們的支持。

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藩鎮割據的最大受益者不僅是野心昭彰的節度使,還有最底層的軍士。軍士是否擁護節度使,都是圍繞着利益進行的。

簡而言之,“嗜利性”纔是導致藩鎮問題的重中之重。

還有些學者改變了視角,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待這一問題。他們提出,五代時期的商人們往往會選擇依附於某個軍隊,許多軍閥也會進行經商活動。在利益的驅使下,軍閥往往會與商人有債務關係。當軍閥選擇進行割據時,商人自然會理所應當地成爲藩鎮的經濟後盾。

根據這種說法來看,經濟纔是割據勢力最重要的社會基礎。自唐中期以後,軍閥與商人的地方利益大體一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關係使他們在反叛朝廷的旗幟下聯合勾結。商人是藩鎮勢力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而割據政權又是保護商人利益的保護傘。

實際上,唐朝中期以後的藩鎮形勢複雜,每個藩鎮治下都有相當規模的土地、人民,又有獨具特色的私人武裝,在財賦上又與中央朝廷互不相關。因此,藩鎮的形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我們不能將藩鎮問題視作某種單一社會條件的產物,而是因各方面社會因素及社會矛盾綜合造成的結果。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2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

安史之亂是唐朝一個由盛而衰的點,同時,這件事還造成了唐代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經歷了一共七年零三個月,雖然這個叛亂最後是被鎮壓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過了這一次的禍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來看都是處於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過這樣的記載:“(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從中最直觀的可以看出,那時的民間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應該怎麼過了。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朝是怎樣的 第2張

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不再對於唐朝中央機構的命令言聽計從。當中央下達命令時,陽奉陰違,並不會好好地、完整地執行命令。更多的情況下,是把聖旨當做一張廢紙。這就看出,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說是下降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低點。

從經濟上看,這次平定叛亂花了不少的物力,中央的財務狀況有點被掏空的感覺。而且因爲在打戰,人們也無法安心地耕作。中國一向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了安心耕作的環境,人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據很多史料記載,在這次的安史之亂結束後,民間是有了一場大饑荒。這就可以證明,這次戰爭對於經濟的打擊是多麼的大。

所以,安史之亂即使被平定了,也給了唐朝不可磨滅的傷害,還影響到了後世。

安史之亂的影響:舊唐書》中提及,整個黃河中下游,幾乎沒有人煙。唐朝詩人杜甫有詩云:“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戰亂後的百姓流離失所,很多民衆處於無家可歸的狀態。人們的生產生活一被打亂,那麼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

其次,邊疆不穩定也是安史之亂的影響。唐王朝經歷安史之亂後,根本無暇顧及邊疆事務。唐玄宗爲了鎮壓安祿山叛亂,召回了鎮守在邊疆的士兵,造成了邊防空虛的狀態。

西邊吐蕃人見唐朝正在內亂,根本無無暇顧及邊疆事務,於是他們和安祿山亂兵一起,奪去了河西走廊、隴右。公元790左右,唐朝陸續失去安西北庭,這讓岌岌可危的唐朝政權逐漸危在旦夕。除此之外,唐末藩鎮割據額局面,也是由安史之亂引發的。以及經濟中心南移,百姓賦稅加重都是安史之亂的影響。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