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

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上,每一位職權者爲了加強中央權力,都推出不少政策,其中較爲經典的,莫過於漢武帝的推恩令,究竟推恩令的作用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

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

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1

漢武帝登基後,爲了鞏固中央集權,在全國上下推行了著名的推恩令。推恩令實行前,諸侯王的爵位與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其他庶出的子孫則不能分到一塊土地。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了大臣主父偃的意見,開始實行推恩令。規定不僅嫡長子能繼承王位,其餘的庶子也能在原封國內封侯。

但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管理,地位相當於縣。另外,如果諸侯王沒有子嗣,國家有權收回封地。這樣一來,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最小的也不過十里地。推恩令在名義上沒有對諸侯王國進行任何的削藩,也因此避免了武裝反抗的可能。

漢武帝的推恩令如何2

推恩令是漢朝皇帝爲了打擊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爲了加強中央的總體權力。

其利在於朝廷不用貶斥諸侯王,就使得偌大的王國自己分崩離析了。用推恩令替代了削蕃,在此之後,侯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封地過大問題。

其弊端在於:在中央集權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當皇帝勢弱出現第三方大勢力時,無人可輔佐皇帝。這也是分封藩王的最初原因。下面我們從最初的分封制開始,看看漢朝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推恩令的實施:

分封制

漢初時期,劉邦鑑於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訓,廣建王侯。先封“異姓七國”(韓、趙、楚、淮南、燕、長沙、樑),繼而在消滅異姓六國(長沙除外)的過程中建立“同姓九國”(楚、荊、代、齊、趙、樑、淮陽、淮南、燕),實行了郡、國並存制。

因此,漢初高祖劉邦設立郡縣,分封諸侯國,最初的原因便是爲了穩固統治,後來更是與羣臣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諸侯國受漢庭節制﹐又有相對的獨立性。

這種分封諸侯國制度的好處在呂后專權後提現的尤爲明顯。呂后雖掌權柄,但由於衆多諸侯國環繞,難以輕動,天下依然姓劉。而最終呂后死後,天下又重歸劉氏所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邦最初設立分封諸侯國的目的實際上已經實現了。

然而此時,隨之而來的是另外一個隱患,外姓人叛亂,劉姓諸王可以幫助皇帝平叛,但若是劉姓諸王聯合反叛,皇帝又當如何呢,如後來的“七國之亂”。

且漢文帝正是借平叛“諸呂之亂”而登上皇位,與其他諸侯王幾無不同。所以文帝需要防範的不僅是外姓人的叛亂,更多要注意的是同姓王的不服。

削藩

這樣的情形下,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就迫在眉睫了。景帝時期開始實行“削藩”政策,削減王國的封地,限制其的發展,逐漸加大中央直接管轄的地盤,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但是作爲一方諸侯也是有脾氣的,削藩令一下,人人自危。吳王劉濞打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串通膠西王昂、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舉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景帝雖以雷霆手段平定了“七國之亂”,而後便免除了諸侯王的行政權和官吏任免權,削減了王國官吏,規定諸侯王不再治民,只能衣食租稅,進一步加強了統一,鞏固了中央集權。

推恩令

但“削藩令”到底過於激烈,極易引起諸侯王的牴觸,若有反抗還需大力鎮壓。因此,到了武帝時,朝臣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爲列侯: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爲混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這種做法,要比“削藩”柔和的多,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爲武帝所採納。

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爲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爲若干侯國。之所以名爲“推恩令”,即推廣恩惠,同被恩澤。

推恩令將原本只能由嫡長子繼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兒子們都能繼承各自的封地。原本一個人掌控的土地不斷被分成幾個人所有,這樣一來每個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國的很小一部分了。且衆多列侯還會感激天子聖恩,更加忠於皇室。

推恩令之利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封地大的王國被分成封地較小的侯國,這個過程直接導致了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在此之後,侯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封地過大問題。

推恩令之弊但是其弊端也很明顯,將最初的諸侯國拆分,使其失去了強有力的實力。固然減小了其對皇帝的威脅,但若是再出現如呂氏一族的叛臣,諸侯國卻也很難起到威懾和平叛的作用了。

至東漢末期,諸侯王國也相繼沒落,如三國中的劉備稱自己爲中山靖王之後,雖未必是真,但從其地位也側面體現出,諸侯王旁系分支龐雜,不再有一家獨大之勢。

結語

無論是漢初的分封制還是武帝的推恩令,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爲統治者服務,爲加強中央集權。“削藩”與“推恩令”理念相同,只是“推恩令”手段更爲懷柔,兵不血刃地將諸侯王國勢力蠶食分割,使其無力反叛。

無論是哪一種政策法令,都是因時而生,因勢而行,且在其統治範圍內,亦是分別實現了其最初的目的。因此,推恩令雖然很好地解決了諸侯王日益增長的威脅,但也使得漢室衰微,爲東漢末年的羣雄並起,漢室難扶提前寫下了鋪墊。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