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幼師教育隨筆【熱】

幼師教育隨筆【熱】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師教育隨筆【熱】

幼師教育隨筆1

在很多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歡在幼兒園午睡。其實,幼兒在幼兒園入睡困難除了他們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外,還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錯誤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對於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態,當人感到疲勞時,很自然就會產生睡眠的要求,但讓孩子睡覺,往往適得其反。憑藉多年幼兒園的教學經驗:新入幼兒園的孩子中午總愛是用雙眼睛窺探周圍,凝視老師,我會常常在他的牀前停一下,給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感到十分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覆幾次,孩子便能安靜入睡。對離開親人、對環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園膽小孩子,老師親切慈祥的笑臉足以給孩子帶來安慰。

就拿小班的陳佳珍小朋友來說,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她總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會哭鬧着要媽媽,我也從她家長口中知道平時午睡,她媽媽都會抱着她,陪在她身邊,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只有媽媽陪着她,她纔會午睡的習慣。瞭解到這一點,我開始主動的與她溝通,每當午睡的時候我會陪在她身邊,摸摸她的頭,而她就喜歡來抱着我,這時候我也會很配合的去抱着她,這樣慢慢的她開始越睡越安穩也願意睡覺了,對我也越發的親近了。其實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不過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個個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個好的午覺。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更加確信只要用真心去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爲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孩子。

幼師教育隨筆2

隨着幼教機制的不斷合理化改革,幼兒園教育模式越來越順應幼兒年齡特點,呈現出輕鬆自主的發展趨向。幼兒園教學環境的佈置也正在嘗試無課桌教學,但在一些空間、資金等條件受限的幼兒園,活動、就餐、教學三室合一,還不得不借助桌椅來組織幼兒。於是幼兒坐位的編排便成爲一個令老師費心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愛當排頭,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領頭雁。怎麼才能讓每個孩子都開心,每位家長都滿意呢?

這也曾經是我很頭疼的問題。但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問題已不在是問題。在此不妨說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假如教室空間較大的話,我們可以嘗試“大拼盤”的方法。

如:有時將桌椅排成幾個大方塊、有時排成幾豎排或幾橫排,也可以採用大圓圈的形式,還有“花兒朵朵”等等;或將移動黑板移至教室的不同方位,讓一位幼兒都有當排頭的機會。

二、如果教師空間太小,以上方法無法實施的話,我們可以採用“流動法”。

不妨試試將全班的小朋友按大、中、小個兒分成三到四組,每組幼兒差不多一般高。然後本組幼兒每天向前遞進一個座位,每兩週幼兒便有一次做排頭的機會。還可以請每一天的排頭分別負責本組的衛生安全及常規管理,充當老師的小助手,在第二天的晨會上請孩子們民主選舉出最棒的小助手,老師再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此同時,各組幼兒定期左右輪換,以預防斜視、近視等眼疾的發生。這樣,不但能有效的保護孩子的視力,而且還可培養孩子的組織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與評價中強化孩子的是非觀念,潛移默化的矯正幼兒膽怯、害羞、孤僻等不良性格傾向,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還能充分體現出教學中“面向全體”的教育原則。家長放心,孩子開心,老師們何樂而不爲呢?

另外,我們還應該儘量嘗試室外教學,讓孩子在清新美麗的自然中吸取養分,培養廣泛的興趣。以操場、草坪等室外區域作爲教學場地,不受空間的限制,陽光清風,輕鬆愉悅;藍天白雲,自由廣闊,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

老師們,咱們一起來試試吧?!

幼師教育隨筆3

喜歡,在淺笑安然裏執一縷墨香,聆聽那雛花開放的聲音;喜歡,夢一般恬靜、水一般空靈的感覺。“老師”的稱謂、責任,孩子的嬉鬧歡笑、歡天喜地,都是我引以爲傲的幸福。我小心翼翼地珍惜,放在心坎守護,晴天雨天,安好的你們都成了我一絲不苟的眷戀。——題記.

初聞陶行知,是在小學語文課本上,稚嫩的年齡也許未能讀懂課本中的涵義,但是令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語文老師一個勁地在讚頌陶行知先生,說他是所有老師的榜樣,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我便對那位先生肅然起敬。後來上了師範,細細拜讀了先生的著作,便向兒時的語文老師一樣成了陶行知的“忠實粉絲”,立志以他爲楷模,對得起“教師”這個莊嚴而神聖的稱呼!當“紅燭”、“園丁”、“春蠶”這些美詞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爲了這些財富,我們每天,都在耕耘,播種愛的教育種子……

八月的日子裏,我們結識了班裏的“小小弟”——小天。還記得那是8月中最熱的天氣,烈日炎炎的夏日,瓦藍瓦藍的天空中,小鳥也不願探出頭來,只有蟬在樹梢不停地叫着,夏樹擲出平生最濃烈、最樸素的顏色,每一滴綠都滲透着生命的精華。我和搭班夏老師穿街過巷,滿懷着認識新生的期待中,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爲我們打開了家門。烏黑的頭髮、白皙的面孔,銅鈴般的大眼睛對我們兩位老師眨巴眨巴,似乎在問:“你們是誰?”和其父母交流中發現其父母對小孩子入園十分焦慮是有原因的:開口比其他幼兒晚一年,會走路也比其他幼兒晚十個月,所以對他的生活自理上十分擔心。知道了這一情況,我們對小天也分外留意,總想着他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我們也在努力着,先從生活入手:課間要上廁所不會提褲子時,我們耐心幫助與指導;吃飯不會自己用勺子吃時,我們幫助喂;和大家講話聽不清他意思時,我們總是盡一切全力讀懂他的意思……

這樣反覆幫助他已經有半月有餘,這天,小天和往常一樣,揹着卡通小書包,走路不是很熟練的他踮着腳跟,一晃一晃地走進來,用一口“外國語言”對我說:“今天吃五顏六色的飯,我不要吃,我想吃沒有顏色的飯。”早已習慣他發音和語調的我聽懂了,他不想吃蛋炒飯,要吃白飯。幼兒的食譜都是校醫通過研究、配比訂出來的,作爲老師我們不應該讓孩子選擇挑食,於是我先安撫他,到了吃飯時間,小天看到自己的碗裏依然是蛋炒飯時,用他一貫的發脾氣方式——盤腿坐在地上,頭埋在膝蓋裏。我走上前去,摸摸他的頭,親切地問:“覺得蛋炒飯不好吃嗎?”也許他感受到了我對他並沒有生氣,慢慢地把頭擡起來,點點頭。我繼續問:“媽媽燒蛋炒飯嗎?”他繼續回答:“媽媽都是燒白白的飯。”原來,他並沒有吃蛋炒飯的經歷,於是我微笑着說道:“瞧,這個飯有黃黃的雞蛋、紅紅的蘿蔔、綠綠的青豆,這麼多顏色,你真聰明,那我們就叫它五彩飯好不好?”這時的小天似乎對我給飯起的名字很有興趣,正把頭一步一步地向桌上看去。在別的小朋友的一致說“好吃”中,他嘗試了第一口,於是第二口、第三口……那天,我只是餵了一口,其餘都是小天自己拿勺吃飯,我很欣慰也很激動,從那一天過後,小天吃飯明顯進步了,我們從全程喂到隔三岔五喂幾口,連他的媽媽都說還在在家吃飯也進步了!

趁着這個好的發展開端,我們開始鍛鍊小天的提褲子、穿外套、扣鈕釦、發音、走路等等。在練習小天的準確發音上我們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工,不僅在上課時請他回答問題,培養他的自信,自主操作時、課間休息時、遊戲時,我都會以“同伴”的角色參與到遊戲中,找到生活中、遊戲中的一切契機。這不,在建築區玩得不亦樂乎的他一個人在角落裏,不斷地拿積木壘高,倒了、再壘。我走進去,問:“哇!你搭的是什麼?”他看到我這麼欣喜若狂,心想自己的作品一定搭得不錯,說道:“搭房子呀!”我反覆他不標準的房子發音:“房子嗎?是什麼?怎麼念?”接着又和他一起數多少層,幫助他數數。給了他一個輕鬆沒有壓力的氛圍,他和我聊天一點也不緊張,並且在遊戲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糾正了許多單詞的發音。

時間過得真是快,小班一學年已經結束,看看小天小朋友的進步真是讓我欣慰:除了套頭衫外套,其它外套能自己穿好並且扣鈕釦;發音雖還稚嫩,但是基本能和班裏幼兒交流;吃飯挑食的習慣已經完全改掉,每天都吃得香香的!小天的進步便是我們努力得來的回報,天傲爸爸媽媽對我的感動便是別人不能體會的精神財富!像小天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許多,可愛的他們躲在角落裏,只要老師願意走進,便會發現,他們的一抹微笑,純淨得能將世俗的繁雜嘈亂,悄無聲息地盪滌掉。

在飛逝的時光裏,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限量版,孩子如雛花,每一個笑靨都是花開的聲音,我願就這樣一直下去,在教育的前線,拈一朵朵微笑,柔柔地哼着繽紛的旋律;掬一縷縷陽光,輕輕迎接藍藍的晨曦。我把摘下的朵朵芬芳,期待你們的春暖花開……

幼師教育隨筆4

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牀時,大家都擠在小牀的走廊裏,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想到,身體沒把握好平衡,打了個趔趄。就聽寧寧說了一句:"沈老師,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看着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不禁心頭一動。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我們,就像我們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嗎?

模仿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願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於我們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父母都來學學。學學我們的髮型、衣服,甚至舉止言行等。這些可愛的小傢伙眼裏,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爲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爲模仿的對象,並在他們的行爲中反射出來。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們就會關心我們,我們對孩子粗暴,孩子也會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裏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爲來回報我們。

幼師教育隨筆5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去陶藝……”

話音未落,孩子們拍着雙手連忙叫好。

老師問:“爲什麼這麼高興?”

孩子說:“因爲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說還一邊傻傻地笑着。

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裏,世上的萬物只分爲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着說:“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

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

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着所有孩子大聲地說:“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溫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

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裏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着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溫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會從心裏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纔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裏,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覺,不禁感嘆:China,我愛你!

幼師教育隨筆6

教育孩子,並不一定要在多麼嚴肅的環境下,遇到了的時候,說兩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的到教育會更好。在一次遊戲課上,我讓小朋友模仿開汽車,拉着水果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忽然,我發現婷婷小朋友情緒變化很大,不高興的放下了雙手,還對我瞪着眼睛。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問:你的車怎麼不開了?她噘着小嘴說:我的車掉井坑裏了,開不動了。

孩子的純真和想象是我驚訝不已,汽車開到坑裏去了,這是在追求遊戲的變化和情節的發展,表現了她的主動性,創造性,我摸摸她的臉蛋說:不要着急,老師幫你想辦法!轉身就對小朋友們說:婷婷不小心把車開到坑裏了,怎麼辦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幫他弄出來。就這樣我組織小朋友有的推,有的拉,在有節奏的口號聲中把車弄出了坑,婷婷得到了滿足,全班小朋友也愉快極了。

孩子在做遊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並善於抓住教育的契機,因勢利導。

車子弄上來後,我問婷婷:小朋友們幫你弄上車來,你應該說什麼?謝謝大家,婷婷的話得到了小朋友們的掌聲,這次活動,孩子們的情緒很高,而且課堂氣氛很融洽,一個小插曲,竟收到了這麼好的效果。

幼師教育隨筆7

孩子們即將進入大班了,在各個方面,比如表達上、操作中明顯比以前更加老練了。但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還很強烈,同伴間還不能很好的合作相處。有的孩子也是個性比較鮮明,不會表達自己的要求。

在我們班裏有個樂樂小朋友,個性比較特別。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經常不和同伴教師交流。

幼兒本身個性比較內向,家長也不經常與他交流,教師也沒特別關注他。

1、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在園表現。

幼兒在園的表現,教師要給予多多的關注。比如在一日生活中多和幼兒交流,碰到問題時讓他積極的解決,不懂的問題多問教師和同伴,不要逃避。同時,經常通過肯定、表揚的方式及時鼓勵他,使他獲得自信。

2、請家長配合。

教師要多和家長交流,把孩子情況告訴家長,讓家長注重孩子的身心,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3、多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

給幼兒多一些機會,多一些責任,讓幼兒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

這個學期下來樂樂的表現改善了不少,成長了不少。在幼兒園裏,他能學習主動和同伴,教師交流,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家長也進步很大,學習着和樂樂交流,陪伴他的時間也多了。教師也經常和他交流,還會派給他一些任務。

幼師教育隨筆8

“冷處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讓孩子獨處一會,達到終止哭泣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爲中心,他們提出要求若不能滿足時,往往會用哭鬧等方法來達到目的。帆帆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孩子,他,能說會道,可是看到媽媽離開後,也傷心的哭了起來。看他哭得這麼傷心,我走到他的身邊親切的對他說:“別哭了,別哭了,媽媽一會兒就來了,好寶寶,乖……”。他邊哭邊對老師說:“老絲(師)幫我打個電話,好嗎?”老師說:“打給誰呀?”“打給媽媽,讓媽媽來接我,好嗎?”老師說:“媽媽要上班,下了班媽媽就會來接你的。”帆帆一聽老師不幫她打電話,反而哭得更厲害了,沒辦法爲了不影響其他孩子的情緒,我只好把他帶到外面,可是,他的哭聲一點也沒減少,怎麼辦呢?我不能丟下其他孩子不管呀!於是,我決定“換一招”。我假裝冷冷的說:“帆帆一點也不乖,老師不喜歡你了。”說完就甩開他的手走了。這下帆帆可急了,他急忙邊哭邊說:“老絲我不哭了。”我故意裝成生氣的樣子頭也不回地去哄別的孩子了。過了一會兒,我悄悄回頭一看,帆帆果然不哭了。我走上前,抱起他說:“看,帆帆不哭了,老師就喜歡你了。”帆帆開心地笑了。

有時候教師的一味勸阻往往會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緒,使孩子一直處於哭泣的狀態不能自拔。對孩子要適當的冷一冷,也可以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得到適當的緩解。

幼師教育隨筆9

在班裏總有幾個調皮的孩子,他們上課不遵守紀律,和小朋友之間的相處也不是很友愛,一天總有幾個孩子來告狀。這時老師總會給與他們批評與教育。

在教學活動中還是在遊戲活動中,而遵守紀律認真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很多的表揚和鼓勵。得到老師的喜愛。其實他們非常需要老師的關愛。如果總是對他們進行批評與教育,他們的狀態一直這樣持續下去,沒有給他們關愛,對他們的成長與教育是不好的。老師認爲對他們的批評與教育對他們是好的,但是他自己卻不是這樣認爲的。往往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孩子的表現往往是有原因的,也許是他們還小不懂得與他人相處,也許他們的控制能力還不好。讓我們走近他們的世界去看看。多給他們一點表揚與鼓勵,你會發現他們是很優秀的。

我發現這樣調皮的孩子,如果老師給他一個任務,他會完成的很好。這時我就會給他們表揚與鼓勵,而他們也會非常開心,因爲他認爲老師表揚我了,老師也喜歡我。這樣他們就會做的更好。你會發現他們有許多的優點,並不是表面上那麼調皮,讓你頭疼。給調皮的孩子多一點的關愛你會發現他們會給你驚喜。

幼師教育隨筆10

新教師入職暑期培訓結束了,短短的四天給了我們龐大的信息量的衝擊,老師們的話語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慢慢體會。短短四天的培訓,讓我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一起聽講座的教室,一起吃午飯的同學,課後大家閒聊,一切感覺那麼好。暑期的過度放鬆讓剛培訓的我有點不能適應,總是覺得睏意綿綿,不過每次的講座都很吸引我,每位老師的人格魅力都讓我感動,四天的學習生活很充實。

回顧這四天的學習,每位老師的真誠交流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作爲教師,這一職業身份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幹好這一職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師德的提升。“師愛爲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應該對孩子付出無私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豐厚的文化素養,注意與時俱進。教師應以身作則,孩子喜歡關注教師、模仿教師,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個性習慣影響孩子,切實做到爲人師表。

師德的底線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古人尚且悟出,何況我們現代人呢?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師應該尊重這一人類的神奇——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盡心盡力,不管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調皮的,漂亮的還是一般的,因爲他們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義。教師應該看出孩子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並且爲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道路。

魏老師的人生經歷讓我聯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時候看的,不記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裏有個苗苗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於是又上網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場景都讓我觸動。苗苗老師的初衷也不是教師,但是最後她卻愛上了這個職業,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開始她也有困惑,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計可施,扯着嗓子喊也沒用,於是向老校長請教,原來當一個老師的奧祕是心,待她慢慢去這樣做後,才逐漸體會到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羣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小女孩是結巴,有幾個男孩兒到處欺負人、捉弄老師,還有個孩子愛撒謊等等,苗苗老師始終用心去關注她們,相信他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純潔的敏感的心靈。她真正做到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並且和孩子們做朋友,她尊重每一個孩子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愛。

很喜歡影片中老校長說的一句話:“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適合當老師。”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強調的師德嗎?讓我們像苗苗老師那樣用一顆純潔之心去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教育事業。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是我們要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成爲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因爲我們有很多同樣熱愛教育事業的前輩們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只要我們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以愛換愛......

幼師教育隨筆11

“快來看一看,便宜大甩賣了。”“買一送一了。”我循着吆喝聲,走近一看,原來是孩子們在玩“地攤”遊戲。只見孩子們把桌布鋪在地上,上面放着幾件小衣服,熱情的“老闆”正在努力遊說娃娃家的“媽媽”給寶寶買一件。“媽媽”們有的在討價還價,有的在試穿衣服,不亦樂乎。有一位來觀摩的教師提出疑問,認爲讓孩子在地上玩遊戲,既不乾淨,也顯得檔次不高。於是,該班教師進行調整,將“地攤”變成了精美的“貝貝童裝店”,店裏掛着各式漂亮的紙製童裝,站在門口吆喝的還是那位熱情的“老闆”。可不知爲何“客人”少了很多,即使有少許娃娃家的“媽媽”進了童裝店,也只是買了衣服就走,與“老闆”的互動明顯減少。“老闆”見客人很少,一會兒在這兒跑跑,一會兒到那兒跑跑,顯得有些無聊。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遊戲環境並不是越高檔越吸引幼兒,遊戲材料也不是越精緻越受幼兒歡迎。遊戲是兒童生活經驗的反映,在兒童經歷過的事情中,只要是他們體驗深刻、感興趣的內容,就會在他們的遊戲中反映出來。我園地處城鄉交接處,孩子們對於去時尚童裝店買衣服的經驗很少。而對“地攤”比較熟悉,因爲我區商業街就有一個大型的地攤夜市。不僅如此,“地攤”買賣形式相對簡單,便於幼兒遊戲,因而“地攤”遊戲更受幼兒歡迎。

角色遊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越豐富,遊戲的內容也就越充實,孩子對遊戲也就越感興趣,越投入。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要重視幼兒自發生成的遊戲,觀察他們的經驗和需要,儘量順應幼兒的遊戲情節,而不是轉移。在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無需高檔的遊戲環境,無需精緻的材料,孩子就能自主、自由地表達已有經驗和建構新的經驗;而在遠離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幼兒只能在教師主導下被動活動。我想,教師需要做的是,尊重幼兒的遊戲,善於觀察並能適時介入,以推動幼兒遊戲的發展。

幼師教育隨筆12

一直以來,我喜歡帶孩子們做遊戲,一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就是角色遊戲。一聽到我說:“我們現在玩角色遊戲”一個個興奮的大喊“哇塞”,非常高興;二是:我發現角色遊戲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費多大的力氣把平時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獨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間來,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內向,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變成一個“小喇叭”。

我用四十張白紙,疊成了四十架紙飛機,發給我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帶着他們排着長長的隊伍,“飛機要起飛了”,孩子們歡呼着,“飛機如何飛起來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飛機是迎風起飛和降落的,飛機起飛時,它所獲得的升力和氣流速度有關係。如果是迎風起飛,氣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風速的總和,此時,所產生的升力就比較大,於是藉助風的阻力來減少飛機的速度。,所以同樣滑跑較短的距離,飛機就可以着陸了,而且迎風起落時,飛時不容易受側風的影響,會更加安全”。孩子們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訴他們,飛機帶着人類飛上了的天空,是美國一個偉大的發明家萊特兄弟,1930年他們設計的“飛行者號”試飛獲得了成功,就是人類的第一架實用飛機。它的結構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桿、副翼、滑輪、駕駛艙、機身,升降舵、尾翼,還有起穩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組成。看着孩子們對飛機這麼有興趣,這麼快樂,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來“飛機起飛了!”孩子們高興地舉起自己的紙飛機在操場上跑着、跳着、叫着、歡呼着!飛機飛起來了,飛機飛起來了……看着孩子們歡呼、快樂的樣子我欣慰地笑了。一個小紙飛機引發了孩子們的遊戲興趣和簡單的遊戲行爲,我們一定要爲孩子提供合適的玩具,創造良好的遊戲環境,創造能安靜的獨自遊戲,互不干擾、干擾較少的環境,便於孩子們大膽地操作,擺弄和模仿。

通過“小紙飛機”的遊戲,我認爲孩子是生來好動的,遊戲是幼兒園的自然“活動”,有興趣的、活潑的運動,兒童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會將他的全部精神拿出來,可以鍛鍊孩子們的筋骨,幫助消化,促進循環,最重要的是滿足了孩子好動的特點,把遊戲看作符合幼兒天性的自然活動,教育追逐自然,適應自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快樂的情緒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和幸福,憂愁的情緒還會給孩子帶去苦悶和痛苦。因此,我們應當讓幼兒遊戲,讓幼兒感受到遊戲中的歡樂,同時感受到遊戲中與同伴交流的快樂,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經驗、常識、思想和健康。

從一個小紙飛機的遊戲做起,我每次帶着孩子們玩一次遊戲,就累積了更多的經驗,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度過快樂的童年!

幼師教育隨筆13

“衆星捧月”不知爲什麼我忽然就想到了這樣一個詞,可能因爲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就像星星一樣圍繞在孩子身邊守護着他們獨一無二的小寶貝。在幼兒園裏,衆多的孩子同樣是“月”,老師是接力孩子離開家人的“編外星星”: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家長像親人一樣溝通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對家園溝通、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記得那天下午到了接孩子的時間,楊硯雯的媽媽一臉嚴肅地把我叫到一邊,隨着腳步的移動我的心一點一點往下沉,因爲憑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知道肯定又發生了作爲教師不想看到的一幕。在楊硯雯的媽媽的講述下我還原了早晨來園時發生的那一幕:早上楊硯雯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幼兒園,因爲今天她要送一支花給老師,所以她格外興奮。到教室門口時,遇到了好朋友鄒曉萌,她就驕傲地向鄒曉萌“顯擺”了一下,意思是我要把花送給老師,而你什麼都沒有。鄒曉萌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小女孩,平常話不多,一不高興就嘟着小嘴吧。這次,在楊硯雯的“挑釁”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她一口唾沫吐在楊硯雯臉上……隨着事件被一步步還原,楊硯雯媽媽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我明顯看到她臉部肌肉因爲生氣而壓抑不住地抽動着,雖然她笑着說:“我不知道我應不應該說,但是不說我心裏又特別難受。孩子還小,我不能和一個孩子發火。但是家長在老師在,這個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出來說一下,鄒曉萌你做得不對,這樣不文明。老師在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出面適時教育一下孩子?爲人師表是不是應該爲孩子做個表率,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知道小張老師年紀小,平常也很細心,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老師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責任?(因爲那段時間優質課,我不在教師,小張老師在教室看孩子、收拾衛生,實習生小張老師在門口晨間接待。)

她一連串的發問,換位思考,我理解她作爲一個母親在孩子受委屈時的憤怒,我體諒她因爲沒有人爲孩子伸張正義時的委屈,我同樣慶幸她願意把這件事情和我分享而不是憋在心裏任委屈、窩囊、心疼、不滿、氣憤、埋怨甚至怨恨肆意發酵增長……

事後,我問起早上的事情,小張老師一臉迷茫:“吐唾沫?我沒看見。當時正好曉晨在門口摔倒了,我就轉身扶了一把,我回過頭的時候,就看到雯雯媽媽在給她擦臉……”雖然表面看是一個巧合讓事情發展偏離了軌道,但事實上應該是家園合作出現了裂痕。第一時間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在受委屈的一瞬間,老師沒有爲孩子伸張正義,這件事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我們以後的家長工作就會很被動,這也提醒我們孩子入園後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能放鬆:

細節決定成敗,面對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教師要學會放大細節,以把握溝通中的主動權。

一、“放大鏡”策略

1、留心一天中發生的小事。如,身體不適的幼兒進餐、午睡如何,自控力差的幼兒是否有進步,內向的幼兒情緒怎樣等等。對於這些細節的觀察,在晨間及晚上接待時跟家長個別交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細緻。

2、觀察家長的情緒變化。捕捉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在表情、言語方面的異常情況,主動詢問,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熱情、細緻,從而願意敞開心扉和老師進行心貼心的交流。

3、牢記家長交代的事情。努力做好並及時反饋。家長有時會有一些特殊的關照,也許只是讓孩子“多喝水”、“少運動”、“添加衣服”之類的小事,但完成和反饋的情況卻是家長判斷教師是否認真負責、是否尊重自己的直接依據。

二、“藉助外力”政策

溝通無效時,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反思一下,改變一下思路,嘗試藉助其他力量和策略。

1、儘量避開態度強硬、性格固執的家長。主動找孩子家庭中比較開明的家長溝通,家園溝通既要因人而異又要注意對象選擇。

2、藉助外力,化解矛盾。家園溝通中,我們要善於利用周邊資源。比如同事資源——讓老教師出面做工作,用理念和經驗引領家長;朋友資源——找和家長信賴、親近的朋友幫忙溝通,用情義打動家長;網絡資源——在網站上傳一些有關怎樣教育孩子的文章或者和有經驗的家長交流心得,用行動感動家長。

總之,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主要靠我們教師的努力。對待孩子絕對不能存在絲毫僥倖心理,永遠記住關愛孩子無小事。我想,只要我們用心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就會享受成功,成爲家長心目中合格的“編外星星”!

幼師教育隨筆14

孩子們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祕,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師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師的教育隨筆是怎樣的。

讓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近年來許多關於人類腦潛能的醫學研究成果見於報端,形形色色的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課程、方案、教學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們衝進了毫無抵抗能力的幼兒園和家庭,侵佔了幼兒潔淨的心靈,遮住了幼兒精神成長所需的自由空氣……

因爲他們忽視了幼兒最需要什麼,幼兒教育應該是根的培育與呵護,過早的剪掉了在他們看來是多餘的大樹用來吸收陽光和水分的枝葉,結果播種並未最終獲得豐收。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結果?原來是因爲他們忽視了幼兒成長過程中應有的關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兒過早的規定爲某種模式違背了幼兒教育本質。

幼兒教育應是生活的體驗與創造,幼兒的天性應是遊戲的,好奇的,探索的和夢想的;幼兒的生活中應該有着足以滋潤幼兒生命的“養料”,有着幼兒健康成長的時機。

所以,把枝葉還給大樹,把大地還給幼兒,讓幼兒重新擁有本應屬於他們的天地!

老師,我親親你吧

每當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都會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親親您吧?”“好啊!”這是我給予孩子開心的回答,然後他們就會在我的臉頰上親一下,我知道,此時的我和孩子們的心情一樣,都是幸福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衛生,幾個孩子在我旁邊說:“老師,我親親你吧。”我說:“老師現在忙,等有時間了,再讓你親,好不好?”那一瞬間,我看到笑容從她的臉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裏也不由得陰霾起來。

或許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變化非常快,沒過幾分鐘,她又對我說:“老師,我親親你吧。”這一次,我沒有拒絕,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讓她親了一下,沒想到這小傢伙親完我後笑着跑開了,而且還對其他小朋友說:“剛纔我親老師了,老師喜歡我。”我噗嗤一聲笑了,原來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們竟是那麼的高興。

都說孩子是上帝牽着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裏體驗他們的快樂是幸福的,我想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能取代孩子們天真無暇的笑容的,我的快樂將與孩子同在。

讓孩子學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多數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並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爲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爲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爲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爲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爲,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纔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

今日午休,孩子們特別興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說:“安靜、安靜!”孩子們也沒啥子反映,仍然各說各的,這可怎麼辦?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咬耳朵。沒想到還挺有效的呢。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閉上秋水。我這一行爲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馬上靜下來,輕聲地對我說:“吳老師,你對他說啥子?”我裝出一副神神祕眯的樣子說:“誰閉上秋水就告訴誰。”我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秋水,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好夢!

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開心。

原來,愛是恁地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愛的真諦。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萬不要訓斥或變相體罰孩子。現在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孩子的心也變了,變的和我們小時侯大不相同,讀懂孩子的心,簡直是件難事,過多的干涉,會帶給孩子一些無如。是以,要因勢利眼導,RAND教育,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爲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老師和“小老師”

作爲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麼多的東西。爲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瞭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後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爲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於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後佈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裏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並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裏很開心,這可以說是立杆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慾,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裏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慾,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小貓在睡覺

今天的美術課是學畫小貓。在認識了小貓的形象特點以後,我在黑板上畫出了花貓的大體特徵,然後便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畫並塗色。

我看到不少幼兒在造型能力上有所進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發現有些幼兒組織的畫面與我畫的花貓十分接近,缺乏個人的特色。正當我暗自搖頭,略感遺憾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陳天祥的畫。我發現他在畫紙上,赫然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橢圓形上還添畫了幾筆,並塗上了各色的紋樣,構圖十分飽滿,色彩運用也很大膽。我便饒有興趣地問:“陳天祥,你能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麼嗎?”“小花貓呀!”“那小花貓的腦袋呢?”“我的小花貓正把腦袋和他的身體卷團在一起睡覺呢~”一句不以爲然的話震驚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與衆不同。孩子思維的創造性正是通過這小小的畫面體現出來,作爲教師的我,一直在講如何表現小貓的頭部畫法,如何表現身體上的花紋。卻忽視了小貓睡覺的特點。陳天祥這個調皮機敏的小男孩一語道破。想法實在可貴!於是,我馬上表揚了陳天祥,並啓發幼兒再去從不同的方面打開思路,展開想象……

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爲活躍了,有的表現出小貓上樹的情景;小貓抓老鼠的情景;幾隻小貓嬉戲的情景,貓媽媽領着小貓玩耍的情景……

孩子們的畫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

但願他們活潑的天性,無邊無際的想象,在五彩的筆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會被我們的條條框框限制住。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說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調皮大王

我班的一羣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裏就說說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爲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戶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着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爲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說:“不哭,老師請阿姨到食堂裏去拿給你。”正哄着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說:“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裏塞,還嘟囔着:“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己腿上親着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爲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溫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

神奇的蘋果樹

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着,畫的是什麼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麼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這是什麼呢?”我指着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誇獎他。

我這一誇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衛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幹,能畫出這麼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爲你鼓掌。”我由衷的爲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醜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裏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爲孩子心靈的啓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於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幼師教育隨筆15

人可以拒絕財富,拒絕風雨,確拒絕不了真誠的微笑。微笑可以拉近你我的距離,化解一些小的矛盾。曾經去過一所學校,在學校寢室門口掛着一面鏡子,旁邊寫着,今天你微笑了嗎?不論是誰走過這邊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對鏡子中的自己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給自己一個鼓勵。其實,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我們何不用笑來面對生活,面對孩子,面對他人呢,一個微笑可以化解很多矛盾,給人鼓勵。

作爲一個幼兒教師,面對着年齡較小的孩子,孩子小難免磕磕碰碰,有些家長不理解就會來找老師,其實我們也不願意孩子受傷,如果我們硬碰硬的話,對誰都不好,要是我們換一種方法,大家就會小事化無。就像前幾天,晨晨自己摔倒了,頭撞在桌子上變的淤青了,老師當時跟晨晨的爸爸說了,他爸爸說男孩子,受點傷沒關係,就帶着晨晨離開了,第二天,晨晨的媽媽來送他,我就感到晨晨媽很生氣,我就趕緊笑着去接她,開始我並沒有說話,就聽晨晨媽在那說,等她說完,我就跟耐心的跟她解釋事情的經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保持着微笑,儘管她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我一直笑着面對她,反而讓晨晨媽不好意思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太着急了,說話有點衝,說的話別往心裏去。”我對她說:“晨晨媽,對不起,跟您製造不愉快了,看到孩子受傷我們也心疼,我們一定注意的,也謝謝您的包容和理解。”後來,聽別的家長說起來,可能是晨晨媽說的,“人家老師脾氣真好,我說的那麼難聽,老師都沒生氣,還笑着跟我解釋,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放心”,聽到這樣的話,我感到欣慰,同時也慶幸自己的處理方法,如果當時冷臉相對的話,矛盾肯定升級。

人與人之間往往是因爲一些小摩擦造成的誤會,我們何不微笑面對,給孩子一個微笑,讓孩子得到鼓勵;給同事一個微笑,讓他感受到你的友好;給朋友一個微笑,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愛,家人一個微笑,讓大家和平相處。何況,笑一笑還十年少呢。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