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老馬識途的故事

老馬識途的故事

來源:時尚冬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馬識途的故事1

老馬識途的意思意爲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的故事

【近義詞】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不知所以、初出茅廬、乳臭未乾

【老馬識途成語故事】

雖然中原各國逐漸承認了齊國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邊遠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部落卻不理會這一套。有一天,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有人來報告說北方的一個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數民族又侵犯了燕國,劫奪糧食、牲畜和財物,燕國派人來求救了。齊桓公徵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山戎經常騷擾中原,是中原安定的憂患,一定要征服。”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親率大軍援救燕國。

齊侯大軍到了燕國,才知山戎早就帶着搶到的人口和財物跑了。管仲說:“山戎雖然跑了,但以後還會來騷擾。我們不如一追到底,徹底打垮他們,實現北方的長治久安。”齊桓公聽了管仲的意見,向北追擊山戎。燕國的君主燕莊公又對齊桓公說:“附近有個無終國(今河北省玉田縣),與我們素有往來,他們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請他們給我們帶路,一同攻打山戎?”齊桓公立刻派人帶着禮物去無終國求助。無終國也派了一支軍隊前來參加戰鬥。

山戎的首領叫密盧兒,他聽說齊、燕、無終三國聯合討伐,知道打不過,就帶着一些親信和金銀財寶向北方逃跑了。來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齊桓公爲了使山戎真正心服,傳令不許傷害山戎降兵和百姓。山戎受到寬待,感激齊桓公。齊桓公問他們:“你們的首領跑到哪裏去了?”他們說:“一定是去孤竹國借兵去了。”齊桓公決定跟蹤追擊,捉拿密盧,征伐孤竹國,徹底消除北方動亂的隱患。

再說密盧逃到孤竹國,向國君答裏呵求援。答裏呵派大將黃花率兵跟密盧前去迎戰齊軍,不料,黃花一出陣就被齊軍打得大敗。黃花逃回去對答裏呵說:“齊侯率軍前來,不過是要捉拿密盧,與我國毫無關係。我看不如殺了密盧,與齊侯講和,方能保全我們自己”。另一位大臣則獻計說:“北方有個地方叫‘旱海’,又稱‘迷谷’,那裏茫茫沙漠無邊,路途難辨。如果能把齊軍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齊侯人馬全軍覆沒。”

黃花聽到這裏動了心眼。於是去殺了密盧,割下了首級,直到齊侯軍中,獻上密盧首級,並稱答裏呵已經率軍逃跑,自己願歸順齊侯,爲齊軍引路,追擊答裏呵。齊侯見黃花獻上密盧首級,便信以爲真,率領大隊人馬跟着黃花向北追擊。黃花在前面帶路,齊侯人馬隨後緊跟。進了沙漠,才拐了幾個彎就找不到路了。茫茫無垠(yín)的黃沙,好似靜靜的大海,既分不清東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後左右。齊桓公想找黃花來問一問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哪裏還有他的影子?這才知道中了黃花的奸計。這時太陽已經下山,夜幕籠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風一個勁地刮,凍得士兵直髮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發現人馬已零散不全。齊桓公命令趕快尋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隊人馬轉來轉去,怎麼也走不出這個迷谷。這時,管仲猛然想起老馬大多認識歸途,便對齊桓公說:“老馬識途,無終國的馬很多是從山戎弄來的,不如挑選幾匹無終國的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興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同意試一試。於是管仲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大隊人馬跟在後頭。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來的路上。大家死裏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從此,“老馬識途”也成爲一句廣爲流傳的成語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處就有水。”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

憑藉管仲和隰朋的聖明,遇到他們所不瞭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馬和螞蟻求教學習看作是羞恥的事,現 在的人卻不承認自己愚蠢、不知道學習和吸收聖人的智慧,這太過分了。

老馬識途的故事2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 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 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 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

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 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齊國的大路。

資料

【注音】lǎo mǎ shí tú

【解釋】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 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簡介】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引導作用。

【近義詞】識途老馬、輕車熟路、駕輕就熟

【成語舉例】老年人老馬識途,經驗豐富,我們應該尊敬他們,虛心向他們請教。

老馬識途的故事3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嚮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爲夷。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成語,其中齊桓公就有不少的成語典故流傳後世,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老馬識途、管鮑之交、一鼓作氣、風牛馬不相及等等,這裏就介紹一下其中的幾個故事。

據說當時齊桓公爲了建立霸業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一方面保持對於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對抗外族,而就在齊桓公提出這一口號不久,遠在北方的山戎就跳出來攻打燕國,當時山戎部落活躍在周朝北方,而燕國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國的支援請求之後,齊桓公就領兵幫助燕國(話說當時雖然諸國之間內鬥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時候倒是少有拖後腿的。)

齊軍的強大遠不是山戎可以抵擋的,一路打過去很快就擊敗了山戎部隊,甚至還反攻,滅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國,之後一路進發打倒了孤竹國,但是因爲地形複雜,有很多山丘,所以齊桓王等人在一個山谷之中迷路了,連着幾隊斥候出去都沒有什麼成果,軍隊的補給出了巨大的問題,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會死在這裏。就在這個時候管仲苦思冥想,對齊桓公說:“這兒的老馬肯定認識路,我們讓老馬來帶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幾匹老馬的帶領下,齊軍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國,消滅了孤竹國,從此以後老馬識途的故事也就流傳了開來。

還有比如管鮑之交,用來形容兩個人相知相識交情深厚,當時如果不是鮑叔牙的力薦,管仲或許就死在了齊桓公的手上,也就不會有日後的春秋霸主了。

齊桓公逐白鹿發生什麼故事

一般來說,小說電視劇裏面的主人公就能夠經常碰到老爺爺來指點他們,齊桓公也就像是主角一樣,經常在外面碰上老人家,比如他追一隻鹿遇到一個“愚公”的老人指點了他應該整頓吏治,這次出去又是追一隻鹿,又碰着了一個老人。

齊桓公雕像

話說這一天齊桓公趁着天氣好出去打獵,遇上一隻白鹿,就一直追着去,追到了麥丘,看到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齊桓公看到老人家就問:“老人家多大了啊?”那人回答說:“83了。”在那個時代83歲很長壽了,於是齊桓公感嘆道真長壽啊。於是就和老人家坐下來喝喝酒什麼的,喝着喝着,齊桓公說:“老人家您祝福我一下吧。”於是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祝福齊桓公,第一句是“讓我的國君更加長壽,金銀都不足爲貴,只有百姓更加珍貴。”齊桓公聽了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就讓老人話再說一句。

老人家接着說:“讓我的國君能夠好學且不恥下問,手下都是賢者能臣。”齊桓公覺得這個老人家肯定是來指點自己的就說再來一句,於是老人家又說了:“希望百姓能夠不得罪君王,君王也不得罪百姓。”齊桓公覺得這句話說得不如前兩句有水平,就請老人家換一句,但是老人家哭着說:“這句話比前兩句更加重要呢。百姓得罪了君王,還有爲他開脫的,君王得罪了百姓現在都沒有爲他們辯解的啊。”聽到老人家這麼情真意切的話,齊桓公覺得自己能夠碰上這麼一個智者,真是天大的福氣,於是舉薦他爲官,而齊桓公能夠稱霸天下,不只是因爲管仲,也是因爲這次的遭遇啊。

齊桓公爲什麼會吃人

自古以來吃人肉就是一種屢見不鮮的事情,很多混亂年代裏百姓們都有易子而食的事情,而在軍隊戰爭中這種吃人肉作爲軍糧的事情也數不勝數,就連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都寫過“壯士飢餐胡虜肉”的經典詩句。而早在春秋時期,齊桓公就有過吃人肉的記載。

齊桓公作爲春秋五霸之首,一直位高權重,可以說當時能夠有的奇珍美味他都吃過,有一次他開玩笑地對自己的廚師易牙說:“寡人這一輩子什麼都吃過了,就是沒有吃過人肉啊。”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齊桓公也只是說說而已,但是易牙是一個小人,對於權勢的追求,讓他把這句話當真了,回家之後殺了自己3歲的小兒子,蒸成肉餅給齊桓公吃。“虎毒尚且還不食子”而易牙竟然下得了手直接殺了自己的兒子,還親手做成了肉餅給人吃,簡直就是禽獸不如。

那麼齊桓公既然吃了人肉,他又是什麼感覺呢?其實當時齊桓公知道自己吃的是人肉的時候,心裏也是非常不舒服的,畢竟身爲一種高智慧的文明物種,人類對於吃同類這種事情相當排斥,但是得知這是易牙殺了自己的兒子,親手做給自己吃,希望能夠保佑齊桓公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他就被感動了,覺得易牙愛自己勝過了愛他的兒子,所以齊桓公對於易牙更加寵愛。但是其實試想一個人能夠殺死自己的兒子來取悅君王,那麼君王還有什麼能夠給他的東西呢?還有什麼東西回報給他超過他的兒子呢?

齊桓公改革了哪些政策

衆所周知,齊桓公在上位之後任用管仲,改革齊國的各項制度,使得齊國國力大增,最後才成功的成爲了當世霸主,那麼當時齊桓公時期的改革到底是哪些方面呢?接下來小編我就爲大家系統的介紹一下齊桓公的改革。

首先齊桓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政治優勢,畢竟祖上是姜太公,名聲赫赫,通過自己的政治地位,大力發展當時的齊國軍隊,實行民軍制度,平時不打仗的時候就是務農的老百姓,到了要打仗的時候就可以出征,這樣既可以很好的解決國家的軍事壓力,同時也可以保證農業的發展,同時一個地方的農民都編在一起,保證了士兵之間的熟悉,有利於增強戰鬥力,之後齊桓公還通過頻繁的軍事訓練增強軍隊的作戰能力,同時經常以“周禮”爲藉口,以“周天子”爲幌子,發動戰爭,在經過多次戰爭之後,齊國的兵力得到血與火的洗禮越發強大,建立起了三軍的編制。

除了在軍事上之外,在經濟上齊桓公也積極變革,他實行“相地而衰徵”通過把土地按照土質的好壞分類,來區別的徵收賦稅,改變了一直以來井田制的土地形式,並且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積極鼓勵老百姓自己種植。同時減少賦稅,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寬裕,讓老百姓多生幾個孩子,增加了齊國的人口,這對於人口就是財富的古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推行準平政策,縮小貧富差距,也保證了農民的生活。

齊桓公的兒子奪位大戰揭祕

齊桓公雖然大半生英明神武,帶着齊國走到了中原的巔峯,但是到了晚年,晚景比較淒涼,不只是被手下人囚禁,他的'那些個兒子也沒有一個靠得住的,沒有一個去看看他們可憐的老父親,任齊桓公餓死在了宮廷中,那麼齊桓公的兒子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齊桓公一生總共有過好幾個夫人,但是這幾個夫人都沒有兒子,所以說齊桓公並沒有嫡子,根據當時“立嫡不立庶,立賢不立長”的習慣,最後齊桓公選擇了公子昭爲繼承人,但是晚年的時候齊桓公寵信小人,而且對於公子無虧的母親也非常寵愛,所以讓那些小人蠢蠢欲動。齊桓公病重被一干小人囚禁的時候,各個公子都忙着爭權奪利,所以沒有顧着齊桓公,任由齊桓公死在了一個角落裏。

在齊桓公死後,易牙等奸臣扶持公子無虧,對抗公子昭,公子昭不得不遠走宋國,但是公子無虧畢竟不是太子,沒有繼承的權利,於是在公子商人的帶領下,其他的諸位公子一起討伐公子無虧,諸人大戰,其中公子雍勢單力孤就逃到了秦國,受到了秦王的重用,融入了秦國生活。在齊國內部爭鬥不休的時候,公子昭得到了宋國的幫助,聯合了諸國軍隊一起討伐公子無虧,在衆多諸侯聯軍的幫助下,公子昭成功的擊敗了公子無虧,成爲了齊孝公,但是之後宋國撤軍,公子商人聯合了公子潘、公子元等人再次攻打齊孝公,齊孝公不得不再次逃到宋國請求宋國的幫助。後來齊孝公在位不過10年就去世了,之後公子商人殺害了其他人登基爲齊懿公,但是沒幾年就因爲暴虐無道被殺了,於是齊國再次招來了當時遠走衛國的公子元,是爲齊惠公,等到齊惠公死後,齊桓公的兒子們的奪位過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老馬識途的故事4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裏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裏呵。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典故】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韓非子·說林上》

【釋義】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近義詞】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相反詞】不知所以、乳臭未乾

【押韻詞】如手如足、視有如無、應付自如、熔於一爐、烏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矯世變俗、天賜之福、依樣畫葫蘆、......

【成語示列】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清·黃仲則《立秋後二日》

【成語例句】

◎ 老馬識途的成語,在中國是盡人皆知的。

◎ 其實這個"日本名"不過是"老馬識途"成語的另一種用法,並不是我們要他改的那種。

老馬識途的故事5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召集各諸侯國訂立盟約,十多個與會的中原諸侯國還宣了誓。主要內容如下: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抵禦外族,不准他們向中原進攻;幫助弱小的和有困難的諸侯國。由此,齊桓公坐上了春秋五霸的第一把交椅。

這第一個撞槍眼兒上的入侵外族叫山戎,當時的山戎勢力範圍遍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還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孤竹、令支、無終等好幾個小國。山戎沒事就跑到中原搶點東西惹點事,還先後挑起了好幾次大規模戰爭,被欺負得最慘的就是燕國。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燕國使者求見,說山戎又侵犯了燕國,希望齊國出兵支援。齊桓公決定親自統率軍隊援救燕國,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一路順暢,滅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小國。發現令支國君已逃往孤竹國,便向孤竹國進發。孤竹國君頓時慌了手腳,後採納元帥黃花的計謀,引誘齊軍到達孤竹國北邊一個叫旱海的地方。凡是進旱海的,就沒聽說有誰活着出來。

齊桓公果然中計,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管仲派出幾路兵馬去探路,可探來尋去,猶如進入迷宮一般。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向齊桓公大聲說:“主公,有辦法了!臣聞老馬識途,當地的馬對這一帶地形肯定熟悉,咱們只要選幾匹老馬帶路,一定能帶引大軍走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這一招兒果然靈驗,老馬左轉右拐,帶着齊軍,不出兩個時辰,便出了谷口。

齊軍出了迷谷,順原道返回孤竹國都城。孤竹國君忽聽城外鼓號聲驚天動地。趕到城牆上一看,只見齊軍已到城下,將城圍得水泄不通。天亮了。齊桓公與管仲入城,桓公揮劍砍去,孤竹國君人頭落地。孤竹國就這麼消失了,然而,“老馬識途”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老馬識途原文

“管仲、隰(xi 二聲)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老馬識途註釋

1.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2.伐:討伐

3.孤竹:指孤竹國,相傳爲神農氏的後裔,春秋時的古國,在今河北盧水(指的是現在的灤河,此處的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城南灤河與青龍河交匯處東側)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歸途。道:歸途

8.放:放開,指解脫羈絆讓馬自己隨便走

9.隨:跟隨,跟着。隨之,跟着它,跟着老馬,之字是代詞。

10.遂:終於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處於

14.陽:山之南水之北

15.陰:山之北水之南

16.蟻壤一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處便有水。仞:古代八尺爲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憑藉

20.聖:精明通達

21.不難:不以.....爲難

22.師:學習,請教,向……學習。師於老馬:就是以老馬爲師,意動用法,學習,效仿

23.聖人:有智慧的人

24.過:過錯

25.乃:於是

老馬識途譯文

管仲、隰(xí)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

走到山裏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峯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終於得到了水。

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着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老馬識途的故事6

在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國,請求齊國支援,齊恆公率領軍隊前往楚國,並讓管仲一起隨行。

山戎聽聞齊國要來支援楚國竟一點都不慌張,原來他們早就料到此事,決定將齊軍引誘到楚國北面,一個叫旱海的地方,傳說凡是進入旱海的,就沒人能走出來。

齊恆公果然中計,大軍在崇山峻嶺的旱海轉來轉去,疲憊不堪的齊國軍馬艱難地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士兵們累得不想說話,整個隊伍除了幾聲戰馬的嘶鳴,幾乎沒有什麼。

一名前方士兵慌慌張張的,跑到齊恆公身邊,氣喘吁吁地說:主君不好了,我們迷路了。

齊恆公立即派出多批探子出去打探,但仍然找不到出路。管仲沉思許久,突然靈光一閃向齊王獻計說:主公,老臣有辦法了,臣聽聞老馬識途,也許我們可以讓當地的老馬在前面,帶領大軍走出山谷。

齊王聽後馬上命令放開幾匹老馬,讓他們走在大軍最前面。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走,左拐右拐,終於走出山谷,順利的到達楚國,趕跑了山戎。

老馬識途的便一直流傳至今。這則成語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到引導作用。

老馬識途的故事7

古代戰國時,齊國發兵攻打另一個國家。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爲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險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說: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着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樂呵呵地誇讚:還是老馬識途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隰(xi)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釋義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老馬識途的故事8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老馬識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馬雖然年歲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這說明了老馬有着豐富的經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看年歲已高的人,他們的豐富的人生閱歷是年輕人難以超越的。同時,通過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現,我們可以學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觸。在你眼中或許認爲”經驗〃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後的日了還長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決迷路和缺水的問題啊!假設管仲和隰朋沒有日常生活的經驗,那麼齊恆公以及大軍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老馬識途基本信息

釋義:途:路,道路。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年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近義詞: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不知所以、初出茅廬、乳臭未乾

成語用法: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語法結構:主謂式

感情色彩:褒義詞

燈謎:老馬識途(打一行政法名詞)

謎底:記過

老馬識途造句

1. 工作中老馬識途之人的指導必不可少。

2. 教授老馬識途的經驗,正是帶領我們探索學術奧祕的最佳指引。

3. 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4. 原盼他老馬識途,沒想到竟然和我們一樣初遊此地,這下可要冒險了。

5. 團中就你老馬識途,這次旅遊理當由你作導遊。

6. 識認古文字,他老馬識途,我則沒啥經驗。

7. 父母們對我的煩惱非常瞭解,真是老馬識途。

8. 他雖然年高,但老馬識途,還是可以做個顧問的。

9. 有老馬識途的老王領隊,我們不會迷路。

10. 投資股票,你是老馬識途了,請給我一點指導吧!

11. 不一定越老越沒用,老馬識途不是個反例嗎?

12. 我憂愁什麼,老馬識途,有你這位前輩跟着呢,我還怕啥?

13. 進入森林後,他老馬識途般地帶着我們穿梭在羊腸小徑之中。

14. 放心吧!小王老馬識途,不會迷路。

15. 張先生老馬識途,跟著他走一定不會迷路。

16. 他是老馬識途,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必然能夠勝任這個工作.

17. 這座捷運站出口那麼多,要不是老馬識途,必然迷路。

18. 劉老師的下棋經驗豐富,老馬識途,有他在旁邊指點,保你這一局會贏。

19. 他對臺灣各大山脈可算是老馬識途,如有要登山,可向他請益幫忙。

20. 這項工作還是交給老張吧,他有豐富的經驗,老馬識途,一定會完成得很好。

老馬識途的故事9

成語老馬識途出處:關於這個成語故事,《韓非子》和《管子》都有記載,不過稍有出人。

老馬識途關於這個成語故事,《韓非子》和《管子》都有記載,不過稍有出人。

春秋時,齊國的國相管仲,跟隨齊桓公攻打孤竹國。原來因爲山戎國侵犯燕國,齊桓公出兵援助燕國,打敗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於是齊國繼續進兵,去汀孤竹3

據《韓非子·說林》上篇說:齊國軍隊去時是春天,回來時卻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該怎麼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說:“不要緊,老馬可以作我們的嚮導,它們有經驗,認得路。”於是挑選幾匹老馬,放它們走在前頭,隊伍跟着走。結果,果然找到歸路,平安地回來了。

《管子》也有這段記載,不過它說迷失道路的原因,是由於中了敵方的奸計:孤竹國國王答裏呵故意叫黃花元帥向齊桓公假投降,把齊軍誘進了迷谷瀚海,那裏一片沙漠,荒無人煙,風又大,天又冷,而且又是黑夜裏,因此迷了路。捱到天亮,才由管仲想出了利用老馬作嚮導的辦法,把軍隊帶出了迷谷。後來,人們便用“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老人能帶領年輕的新人工作。

老馬識途的故事10

老馬識途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軍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我。

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軍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我。它常這樣想,原來我有如此異能,我可是匹寶馬啊!老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過了一個月,齊恆公再次出征,爲了防止迷路,齊恆公又帶上了這匹老馬。老馬得意極了,把頭擡得高高的,連正眼也不瞧那些戰馬一眼。不出齊恆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霧,只好就地紮營。因大霧久久不散,糧食也吃完了,齊恆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糧,又把老馬牽了出來,讓它帶路。老馬心想:我有異能,肯定能帶大王回去。於是,老馬隨便選擇了一條路,揚蹄前行,不料走了幾個時辰,卻發現是條死路。齊恆公怒極之下,一刀殺了老馬。原來老馬太驕傲,沒有在沿途做下標記,因此迷了路。

老馬剛醒悟,已是含淚於九泉之下了。

老馬識途的故事11

【出處】

《韓非子·說林》。

在春秋時期,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管仲爲相。管仲爲齊桓公的寬闊胸懷所感動,盡心盡力幫助齊桓公,很快齊國就強大起來,經過一番努力,齊桓公在諸侯各國中取得了盟主的地位。一次,齊桓公帶兵攻打山戎國,征服孤竹國大獲全勝。當他帶着大軍高興地回國時,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齊軍走着走着竟迷失了道路。因爲出征時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而如今已是北風呼嘯的寒冬。來時還有茂密的樹林,現在卻盡是枯枝敗葉;來時那遍地的鮮花,現在全是茫茫的白雪。來時道路上的任何痕跡一點也找不到了。齊軍找不準回去的方向,被困在山裏,處境十分困難。此時,大臣管仲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士兵選出幾十匹從齊國出征時帶來的老馬,集中在一起,讓騎手們不去駕馭它們。讓馬匹在前邊帶路,大軍緊緊地跟在這些馬匹的後面。終於奇蹟出現了,這羣老馬爲齊軍找到了方向,把他們帶回了齊國。

釋義

現在一般用於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瞭解規律。

老馬識途的故事12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說的是齊桓公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大軍凱旋,但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迷了路。管仲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大軍就緊跟着老馬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1 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間一長,部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2 老馬識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馬雖然年歲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這說明了老馬有着豐富的經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看年歲已高的人,他們的豐富的人生閱歷是年輕人難以超越的。同時,通過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現,我們可以學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觸。在你眼中或許認爲“經驗”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後的日了還長得很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決迷路和缺水的問題啊!假設管仲和隰朋沒有日常生活的經驗,那麼齊恆公以及大軍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3 老馬識途材料

【發音】lǎo mǎ shí tú

【出處】成語出自《韓非子·說林上》: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

【解釋】桓公、管仲等回來時迷失了方向,於是放馬領路,終於找到了歸路。後遂以“老馬識途、老馬知道、馬老知道、老馬知路、馬識路、老識塗”等比喻富有經驗,能爲先導;用“識途(塗)馬、識途驥”等比喻富於經驗、知是識非的人。有經驗的人對情況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近義詞】識途老馬、輕車熟路、駕輕就熟

【反義詞】老氣橫秋、老態龍鍾、不知所以、初出茅廬、乳臭未乾

【用法】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成語舉例】老年人老馬識途,經驗豐富,我們應該尊敬他們,虛心向他們請教。

老馬識途的故事13

有一年春天,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遠征討伐孤竹國。

戰爭相持了很久,一直到冬季才結束。當他們返回時,大軍在茫茫無邊的沙漠裏迷失了道路。

管仲對桓公說:“老馬是充滿智慧的動物,它應該熟悉原來來時的路,不如讓人找一匹老馬給咱們帶路。”

於是,他們挑了幾匹老馬走在前面,大軍在後尾隨,終於踏上了歸路。

後來,人馬走着走着,來到了一片荒山野嶺中,幾天都找不到一點水喝,兵士們渴得嗓子冒煙,走不動路。隰朋說:“螞蟻冬天居住在向陽坡,夏天居住在背陰坡,螞蟻窩總是築在水源上面的。”於是,兵士們奮力挖掘,果然在螞蟻窩下面的土層裏挖出水來,解決了大家的缺水危機。

人生哲理: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向一切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包括動物學習。從而掌握一些經驗,甚至獲得生存的祕訣。

老馬識途的故事14

公元前663年,燕國受到敵國的侵略,齊桓公應燕國的請求,出兵遠征侵略燕國的那個國家。

那個國家路途遙遠,大概位於現在我國的東北地區。齊國軍隊出發時還是初春季節,而凱旋時已是深冬了。齊軍來時的路已經被冰雪覆蓋,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熟悉地形的齊軍很快便在一個山谷裏迷路了。齊桓公沒有辦法,只得命令軍隊暫時在山谷裏駐紮下來,同時不斷地派出偵察兵探路,可是依然沒有找到來時的路。這可怎麼辦啊?周圍荒無人煙,離春天又還有那麼長的時間,齊軍的糧草根本支撐不到那個時候,到時齊軍人馬全都會被餓死或凍死。齊桓公十分着急,一籌莫展。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情況越來越危急。上卿(相當於後來的氶相,是那個時候齊國最大的官)管仲也非常着急,他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想法:既然狗離家很遠都能找到主人家,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說不定也有認路的本領。於是,他向齊桓公提議:“聽說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在這緊要關頭,不妨讓軍中的老馬試一試,看看它們能不能把我們帶出這個山谷。”齊桓公便命人挑選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部隊前自由地行走。結果這幾匹老馬都不約而同地朝一個方向跑去,齊桓公率領部隊緊跟在後,終於走出了山谷,回到了齊國。

老馬喻指那些經驗豐富的人,他們能看清方向,爲新人指引前進的方向。小朋友們應該多聽家長和老師這些“老馬”的指導。

時尚動態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視電影
音樂資訊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