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

來源:時尚冬    閱讀: 5.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父母在工作之餘應該多多關心孩子,同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的能力越出衆越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就成了現在很多家長的想法,而贏在起跑線的最好方法就是“早教”,在這裏小編爲大家分享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1

3歲孩子教育要注重的問題:

小兒出生後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學齡前期,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人的許多基本能力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如口頭語言、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性也在該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視這一時期的教育及心理護理。早期教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

體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務。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如走、跑、跳、攀、登等。要完成這些任務,只有保健護理、保育營養還不夠,還必須開展一定的體育活動,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兒童的骨胳、肌肉和各種臟器得到鍛鍊,提高適應能力和各種功能。

智育:早期進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傳授深奧的科學知識,而是要把開發兒童的智力作爲重點即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學齡前期的智力教育,是爲今後的教育打基礎的,錯過這個時期,以後再學習就十分困難了,甚至無法補償,比如口語就是如此。一個人如果在學齡前期沒有練習說話的機會,待到成人後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也達不到正常人的口語水平。我們要從培養兒童智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幾方面做準備,而不能以識多少字,學了幾冊算術作爲兒童智力高低的標準。

德育:是指對兒童的品德教育。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來有三種因素,即對品德的認識、情感行爲。學齡前兒童對事物認識水平比較低,許多抽象的道理還不能理解,只能夠了解比較直接的、簡單的是非標準,並且能夠培養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爲習慣,如禮貌、善良、誠實等。兒童的模仿性強,社會上許多事情都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如不主動地進行教育,兒童則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不良的行爲習慣。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細緻地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兒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絕不是僅靠說教、講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對兒童的審美教育。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某些藝術形式就是將這些美的內容加以提煉、昇華的結果。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體驗生活中的美、並教給他們初步的技能技巧,來表現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進行某些創造。藝術形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大都用聲音、色彩或動作姿態來描繪,這正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藝術形式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易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和薰陶,如歌曲、樂曲、舞蹈、詩歌、美工、文學作品等都是對兒童知識經驗少,理解和欣賞水平低,生理上還不成熟所以只能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作品。

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人的行爲、語言對培養兒童的美感都有着深刻的影響,所以,幼兒園和家庭環境的美化、成人的舉止、行爲、服飾都很重要。

學齡前兒童,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識;創造想象也已出現,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過耳濡目染,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質,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上、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在心理護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這樣就會使兒童產生不辨是非,自以爲是的心理,採用正面引導,循循善誘的方法,如通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爲樂的品德,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要和兒童教育、兒童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護理得當,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歲孩子的教育方法早教2

聰明寶寶是怎麼練就的?

“只要注重孩子的早教工作,你家的寶寶也能一樣能幹!”上週,在杭州市一醫院舉行的“嬰兒潛能開發與訓練”講座上,醫院兒保科陳靈醫生教了不少新招數給在座的新爸媽們,來最大限度地激發、鍛鍊自家0~1歲寶寶的能力。 嬰兒早教是越來越受重視了。陳醫生拿門診中的真實案例說事兒:從同一個媽媽肚子裏鑽出來的雙胞胎,一個由奶奶帶,一個交給外婆帶。4個月後到醫院複檢,小哥哥對外界發出的聲音、刺激幾乎沒有積極反應,外婆帶的弟弟倒是表情豐富,及時對大人的話做出反應。一細問,原來農村的奶奶沒有早教知識,以孩子吃飽睡好爲最高標準,孩子缺乏足夠的語言和交往環境。

什麼樣的方法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這無疑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多溝通,急不得,是陳醫生對家長們的建議。若以爲和嬰兒說話是對牛彈琴,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咿呀發出的細小喉音都是寶寶和你對話的特殊語言。陳醫生說:“和家長經常有交流的寶寶,會對大人的聲音做出豐富的表情給予迴應,有張口說話的參與感。” 有的家長自豪於孩子8、9個月就會行走,但陳醫生強調,學走路不能貪快。“在孩子7、8、9個月時,應該儘可能多的讓孩子爬行。從牀上到地上的大範圍爬行,再到增加障礙物,逐步增加難度。”爬行鍛鍊的缺失,以後會在孩子運動方面、平衡性等方面表現出來。”爬行對嬰兒的成長有里程碑的意義,能促進大腦及各種神經纖維之間的聯繫,對今後學習語言和閱讀都有幫助。 總之,爬行對寶寶成長有重要的意義,能促進大腦發育,對今後學習語言和閱讀都有幫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