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

來源:時尚冬    閱讀: 8.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孩子的心理成長路上家長是不能缺席的,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很多孩子都是在小時候開始學會某項技能的,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下面跟大家分享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1

1、別說“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蘭人對待恐懼,傷痛和死亡的態度,說簡單點,就是“直接面對,徹底承受”,幾乎沒有“善意的隱瞞或謊言”這樣的說法。比如在我們中國,如果一個老年人被診斷爲癌症,那麼醫生一般會先告知其家屬,而不會告訴當事人。而在荷蘭,只要當事人是神智清醒的,醫生都會直接和當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決定是否告訴家屬。

投射在日常生活裏,荷蘭父母也覺得他們只能向孩子忠實地呈現現實,而不是賦予自己強大的信息過濾權,去決定哪些是孩子該知道的,哪些不是。在孩子覺得害怕的時候,多數父母只簡單對孩子說“不要怕,有媽媽/爸爸在呢”。心理學家認爲,如果這樣說,是一種沒有長遠價值的安慰和逃避。因爲孩子在這句話的引導下,雖然得到短暫的慰藉,可是無法幫助他們解決恐懼的根源,況且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在。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和孩子討論恐懼,將恐懼肢解,細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體解決放案。荷蘭父母在這方面做得相對較好,比如他們會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麼?你覺得那個爲什麼可怕?怎麼樣我們才能不怕”等等。這種方式對怕黑,怕蟲子這些具體的東西很有用。孩子會認識到這些不可怕,建立識別和麪對的意識,心理逐漸成長。

2、“孩子,我也和你一樣害怕”

可如果孩子的恐懼是更深層抽象的情緒,如害怕親人的死亡,就是另一種處理方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敢於承認自己的恐懼,讓孩子知道某些情況下,恐懼無法避免,採取行動也無法解決,只能交給時間。

我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些我身邊的故事。我一位朋友的六歲兒子,擔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覺。他媽媽會擁抱着他,並不掩飾自己的痛苦和眼淚,對他說:“我也和你一樣害怕,不過外婆現在不是還在我們身邊嗎?我們得好好珍惜外婆在的每一天。你要好好睡覺,明天才有精神去看外婆,對不對?”

我要加一句,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最優假設”,別說:“外婆在醫院得到最好的治療,相信醫療、相信科學,說不定外婆會很快好起來的。”這樣完全是不負責任地給孩子增加希望,如果現實不是這樣,對孩子的打擊更大。

3、當孩子問起爸爸,她只重複強調“去世了”

在荷蘭,無論孩子多小,父母都不會向孩子隱瞞家庭重大變故的信息。孩子的親人去世了,家長就明白的告知什麼是“死亡”,不會騙說去出差了,出遠門了等等;父母離婚了,誰生病了,也直接告知孩子,並解釋這些是怎麼回事。

我的先生是荷蘭人。他公司裏的一個員工叫桑德拉,她老公在她兒子Dirk只有4歲的時候出車禍驟然離世。

她當天把Dirk從學校接回家,就對孩子直說了:“爸爸死了!今天爸爸騎摩托車的時候出了事故,他永遠地離開我們了。從今天起,只有媽媽和你了,爸爸再也不會回家了。明天起我們還要處理很多事情,比如爸爸的葬禮,你要去給爸爸道別。我們的生活在短時間內會有些改變,比如你這幾天暫時不會去上學;有可能你會看到媽媽哭,還有很多家人會哭,我儘量做到不大哭,但是有很多東西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Dirk似懂非懂,問:“那我過五歲生日的時候,爸爸會不會來呢?”桑德拉紅着眼睛說:“不會了,因爲爸爸死了,爸爸再也不會出現在你任何的一次生日派對裏了。”Dirk大哭,桑德拉摟着他說:“寶貝,媽媽也很難接受和相信,可這件事的確發生了,我們只有一起面對。”

Dirk參加了爸爸的葬禮,給爸爸的棺材上撒土說再見。可是因爲他太小了,之後還是經常問起爲什麼爸爸不在,桑德拉每次都重複強調爸爸去世了。我看不下去,勸她不要太勉強。可我先生非常贊同桑德拉的做法,說必須要反覆重申概念,讓Dirk真正明白什麼是親人的亡故,這樣對他有好處。因爲他的生活已經決定了他必須比其他孩子要更早的瞭解死亡,他應該儘快學會接受。

Dirk大概在4個月後,總算接受了父親離開的事實,並學會了如何與這個事實相處。桑德拉每週會在亡夫遺像前的花瓶裏插上一束白玫瑰,而Dirk每天都會給花瓶裏的白玫瑰換水。他會拍着心口說:“爸爸去世了,就算爸爸再也不能來看我,我還是會永遠想他。奶奶說了,我們都要習慣在沒有爸爸的時候也要快樂的生活。”

Dirk現在已經9歲了,愛好跆拳道和彈鋼琴,喜歡吃炸雞腿和小羊排,和媽媽還有繼父及妹妹一起和樂融融的生活。他依然每天給爸爸遺像前花瓶裏的白玫瑰換水,生日的時候,在遺像前多點一支白蠟燭。

4、“決不能說他可憐”

在這種“直面傷痛”的文化裏,“受傷”便不再是孩子們撒嬌的理由。若孩子的傷痛和挫折是因爲不可抗拒的外因造成的,大家都會關愛、支持,一起面對,想辦法改善,那個凝聚力的正面能量之強,特別讓人感動。若孩子的傷痛,是自己不守規矩造成的,家長几乎完全不同情,也不表現心疼,而是非常“狠心”的讓孩子反省,接受教訓,及徹底承受後果。

前陣子爲了迎接巴西世界盃,在開賽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裝飾成橙色。我老公10歲的外甥Armin的任務是剪橙色的綵帶,結果他不專心,擡頭看電視,一下子就把左手大拇指頂端的肉剪掉了,鮮血奔涌。

我們第一時間處理了傷口,並帶他去醫院包紮。他很堅強,沒有哭。醫生說,這幾天會疼痛,在之後的兩週他的大拇指會逐漸癒合,可指尖的麻木感會持續大概6-8周。

回家後,他坐着休息,大家也沒有特別關注他,繼續裝飾房子。我幫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他媽媽馬上過來說:“他要喝水你讓他自己倒,不要喂他喝,讓他自己想辦法。”說完又回頭對着他說:“你只是大拇指受了傷,你的手還可以活動,醫生說了你這個傷痛要持續6-8周,在以後的這段時間你要學會忍着不方便也要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說了句:“算了,Armine好可憐!”以他爸爸爲代表的全家人都炸開鍋了:“他有什麼可憐的?從他七歲開始使用剪刀,我們就反覆告誡他用剪刀時要專心,如果不專心會有什麼危險。他今天不按學到的做事,自己邊剪邊看電視,傷了他自己,只能說他不夠聰明不守規矩,決不能說他可憐。”

於是,在之後吃晚飯,漱口,洗澡(他帶了個橡皮手套自己洗),睡覺,都是他自己應付的,臨睡前,他和我們親吻道晚安,然後對他父母說:“爸爸、媽媽,我記住了,以後再也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了。”

他睡了之後,他父母纔在我們面前表現出了對兒子的關切,除了拿着醫生開的藥膏反覆研究外,還不斷問我中醫有沒有什麼草藥對皮膚恢復有幫助的。

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2

跟孩子探討他所能理解的死亡

1、跟孩子探討他所能理解的死亡

低齡的孩子,往往具有一種樸素的`守恆觀念,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心裏,死亡並不是一種徹底的消失,而是去了某處。死者此後的生活,還會在那裏延續。如果孩子很小,像三四歲的樣子,不用急於糾正孩子對“死亡”的認知,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特有的認知思維。

2、不要回避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家長要誠懇地回答這類問題

使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描述死亡的狀態,比如:不能呼吸、不能說話、不能思考等等,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來解釋這個問題。讓孩子能夠了解死亡的狀態。

3、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

如果孩子失去了心愛的寵物,非常傷心,不要輕描淡寫地說:“沒關係,再買一個好了。”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這段情緒。如果,作爲家長的你,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話語來寬慰孩子,那就什麼都不要說,靜靜地陪伴孩子就好了。這裏我說的陪伴是真誠的陪伴,而不是心在別處的陪伴,就好比,孩子還處在悲傷之中,但爸爸媽媽卻很開心地討論要去看什麼好看的電影或是吃什麼好吃的東西,這樣就很不合適了。

4、安排簡單的儀式

如果孩子因爲心愛的小動物死去了而非常難過,除了讓孩子理解死亡外,還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儀式”。例如讓孩子跟自己的寵物告別,收拾好孩子的寵物曾使用過的東西,將這些物品進行處理,比如埋掉之類的。讓孩子能夠在這樣一個有儀式的過程中,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離開這個現實。如果家中有人離世,孩子小的話,可以在一段時間以後或是孩子問起來的時候告訴事實。如果孩子比較大了,風俗允許的地方,還是可以參加相關的告別儀式。

5、可以選擇一些繪本來更好地引導孩子面對這件事

繪本講述的故事非常容易讓孩子接受,並且能夠理解繪本主人公經歷的事情和情緒,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而言,有非常好的教育效果。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講述有關“死亡”內容的繪本。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