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

來源:時尚冬    閱讀: 1.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在很多孩子的受挫能力有限,一面對什麼事情就不行,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希望對你有用!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1

適當地讓孩子吃點苦,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於學前兒童來說,挫折教育並不是隨意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適當原則--一要把挫折教育控制在安全和適當範圍內。

讓兒童碰一碰釘子,經受一下艱苦的磨鍊,對他們瞭解社會、認識人生、磨練意志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創設挫折情境一定要考慮兒童個體差異,挫折情境的內容、方式要符合兒童的體力、智力、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目標定得太高、太難,任務強度過大、次數過多、持續時間過長.以致兒童感到力不從心時,兒童的自我價值感、自尊感就會降低,他們就會喪失自信心。

漸進原則-一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順應兒童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兒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對兒童進行的挫折教育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嘗試原則--充分感受挫折是培養兒童抗挫折能力的前提。

兒童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少,碰到困難容易氣餒,此時大人若常常動手替他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兒童會形成依賴、畏難和偷懶的心理,而不願做任何有益的嘗試。兒童是在感受和體驗中進行學習的,不做嘗試就失去許多發展的機會。挫折教育就是要消除兒童的依賴性.鼓勵他們獨立面對困難。

認知原則--對挫折的認知是提高兒童抗挫折能力的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了ABC理論,強調挫折是否引起人們的情緒惡化,不在挫折本身,而在對挫折的認知。也就是說,同樣的挫折情境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之所以產生不同的挫折反應,就是因爲人們對於遇到的困難產生了不同的認知判斷。兒童思維的發展依賴於感知的發展,兒童通過親自感受和體驗能對挫折形成初步的認知。心理學研究成果證明,個體通過親身經歷獲得的信息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痕跡深,保持的時間長。親自獲得的挫折經驗對兒童的挫折承受力影響很大。受挫折稍多一些.體驗稍深一些的兒童.不僅具有較強的承受挫折的能力,而且還逐漸形成了正確的挫折觀、價值觀以及看問題的態度和方法,學會了處置挫折的技巧。

鼓勵原則--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兒童需要鼓勵。

兒童遇到挫折時能意識到周圍的人在支持自己,能感到可以信賴的人在關愛自己,他就會增強擺脫困境的信心和力量,反之,則會感到孤立無援。

對兒童的鼓勵分爲自我鼓勵和他人鼓勵。兒童很容易接受暗示,自我鼓勵其實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行”、“我很勇敢”包含着一種接受自我、肯定自我的態度,這種態度可以轉化成一種自我激勵的力量。自我鼓勵來源於成人的肯定,即他人的鼓勵。兒童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是成人對他評價的反映,你說他行,他就會在心理上內化爲“我行”。所以,鼓勵對於兒童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最具有積極意義和實效性。

個性原則--個性品質和興趣會影晌兒童的挫折承受力。

很多個性特徵如氣質、性格以及興趣、信念、世界觀等都對挫折承受力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性格開朗、意志堅強.富有自信的兒童挫折承受力強;性格懦弱、胸襟狹窄、患得患失、耐性差、情緒易衝動的兒童挫折承受力低。抑鬱質的兒童比多血質、黏液質的`兒童挫折承受力差。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兒童的挫折承受力:對感興趣的事,兒童會孜孜以求之,碰到困難也無所畏懼,並會主動想辦法去解決。

由於兒童多用一種方法或堅持錯誤的方法來解決困難.所以易受挫折。我們要引導兒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用發散性思維.學會從多角度考慮問題,培養兒童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原則2

挫折的好處:增強自立

孩子應該學習儘可能獨立地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然而這些說來容易做起來可不輕鬆。你的好辦法:首先孩子們在積極地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是可以獲得勇氣的,正是這種勇氣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慢慢面對問題、接近問題。但前提是孩子們必須首先有足夠的自信認定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孩子們喜歡獨立的感覺,他們希望自己拿奶瓶,拿勺子和小碗,他們想自己穿鞋,自己夾菜,就像爸爸媽媽那樣。而且也只有大人允許他們嘗試這些事情,他們纔會有獨立的感覺。比如說,孩子的鈕釦系錯了,毛衣穿反了,大多數父母立刻就會說“我來幫你”,或者是“這你還做不了。”父母不應該總給孩子這樣一種暗示,“你做什麼事情都笨手笨腳的”,最好給孩子一些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去嘗試新的東西。

挫折的好處:培養合作能力

自立並不等於說在每種情況下都要單槍匹馬解決問題,孩子們需要學習如何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時候去調動別人幫助自己。要麼是尋求父母的幫助,要麼找其他的小朋友,找幼兒園的老師,甚至是找陌生人。我們可不希望培養出自閉的孩子,或是一個萬事不求人的孩子。而是要教育孩子有協作的能力,有團隊工作的能力,並且懂得如何與他人交流,懂得如何體諒與關懷別人。你的好辦法:孩子越小就越容易發現自己許多事情做不好,尤其是在他們做遊戲的時候。他們的哭鬧總是求救信號。比如說:“我沒法兒按照我想的把積木堆起來!”“我沒法兒用勺子穩穩當當地喝湯!”這時候如果父母顯得不耐心,讓孩子作別的遊戲,或者是簡單幾下把他想做的替他做好,便會剝奪孩子在堆積木或者吃飯過程中所帶來的成就感。我們的任何幫助都不應該讓孩子感到他們的無能,而是要小心地引導孩子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對於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在他的玩具桌上堆一個最漂亮的積木塔,而是他能夠通過大人的一些提醒來自己做成一件事情。哪怕是笨拙的。

挫折的好處:帶來榮譽感

我們的孩子應當學會把挫折看成挑戰,而不是看成馬上放棄的原因。他們應當慢慢形成堅持和執着。進一步說:我們的孩子應該學會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一種像運動員一樣的榮譽感。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會給意志堅強的人以獨特的成功感受!換句話說,當挫折出現的時候,通常有兩種反應。有人會說:“算了吧,下次再說!”也有人說:“來吧,困難,我一定把你搞定!”如果我們能成功地讓孩子傾向於第二種態度,那麼這也算是我們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送給他一個不可多得的禮物。你的好辦法:榮譽感是壞事嗎?我不這麼認爲,有時我們可以適當刺激一下孩子的榮譽感。比如在散步的時候:“我們比一比誰能更快地跑到下一棵樹那兒,我可以讓你十米。”或者在浴盆裏:“你看看能在水中憋多久氣兒,我幫你看時間。”

挫折的好處:認識和發現錯誤

要想學會與問題周旋,最後還要涉及一種能力--認識和發現錯誤,並且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是到了死衚衕無力迴天了。我們都不希望教育出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你的好辦法:如果車鑰匙不小心卡在車門上,我們需要停下來考慮一下:是拿錯了鑰匙,還是開錯了車?這種停頓會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這種面對問題時先不操之過急地採取行動,而是用點時間冷靜思考一下的性格,是需要我們從小培養的。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